滤波电容器,直流支撑电容器,薄膜电容器,DC-link电容生产制造工艺-eagtop

合集下载

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Link电容中的运用分析

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Link电容中的运用分析

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Link电容中的运用分析作者:罗荣海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13期【摘要】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变流技术相应得到普遍运用,DC-Link电容作为其中的关键器件选型尤为重要。

直流滤波器中DC-Link电容一般要求大容量、大电流处理以及高电压等特性,本文通过薄膜电容和电解电容特性对比以及相关运用分析,得出在要求工作电压高、承受高纹波电流(Irms)、有过电压要求、有电压反向现象、处理高冲击电流(dV/dt)以及长寿命要求的电路设计中,随着金属化蒸镀技术以及薄膜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薄膜电容在性能及价格方面替代电解电容将成为设计者今后选择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DC-Link电容;薄膜电容;电解电容;替代随着各国出台新能源相关政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该领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电容器作为必不可少的上游相关产品行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运用中,电容器在能源控制、电源管理、电源逆变以及直流交流变换等系统中是决定变流器寿命的关键元器件。

变流技术在上述系统中普遍得到运用,然而在逆变器中直流电作为输入电源,需通过直流母线与逆变器连接,该方式叫作DC-Link或直流支撑。

因逆变器在从DC-Link得到有效值和峰值很高的脉冲电流的同时,会在DC-Link上产生很高的脉冲电压使得逆变器难以承受。

所以需要选择DC-Link电容器来连接,一方面以吸收逆变器从DC-Link端的高脉冲电流,防止在DC-Link的阻抗上产生高脉冲电压,使逆变器端的电压波动处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也防止逆变器受到DC-Link端的电压过冲和瞬时过电压的影响。

为新能源(含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中DC-Link电容器的运用示意图图1、2。

图1为风力发电变流器电路拓扑图,其中C1为DC-Link(一般整合到模块上),C2为IGBT吸收,C3为LC滤波(网侧),C4转子侧DV/DT滤波。

DC-Link电容中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运用研究

DC-Link电容中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运用研究

DC-Link电容中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运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5T03:02:57.76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8月第16期作者:姚金平[导读] 为解决逆变器端较大电压动摇问题,避免逆变器受到DC-Link端的电压过冲与瞬时过电压相关影响,本文对DC-Link电容中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运用进行研究,分析电解电容存在的不足之处,即存储有漏电流增大和容量降低问题。

姚金平深圳市中测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摘要:为解决逆变器端较大电压动摇问题,避免逆变器受到DC-Link端的电压过冲与瞬时过电压相关影响,本文对DC-Link电容中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运用进行研究,分析电解电容存在的不足之处,即存储有漏电流增大和容量降低问题。

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实例提出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的具体方法,总结问题解决路径,为相关课题研究或工程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点解电容;DC-Link电容;薄膜电容1.基于电容特性分析电解电容的不足与薄膜电容的优势1.1 电解电容与薄膜电容特性参数的对比分析从特性参数入手对电解电容与薄膜电容展开对比分析,具体如下所示:电解电容的电容量范围较大,为或F级;介质为氧化铝;介电系数为8~8.5;介质状态为液体;最高工作电压一般为450V;耐过电压能力为(1.15~1.2);有极性;持续耐电流能力为20mA/;电压爬升速率低;寿命一般为(3~5)年;有存储问题,长期储存容易出容量下降或漏电流增大问题。

薄膜电容电容量范围较小,为级;介质为金属化薄膜;介电系数为2.2±0.2;介质状态为固态;最高工作电压一般为几千伏;耐过电压能力为2;无极性;持续耐电流能力为200mA/~1A/;电压爬升速率高;寿命一般为(8~10)万小时以上;无存储问题,性能长时间稳定对比分析能够了解到的是,相比于电解电容而言,薄膜电容的性能更为理想,有着更高的应用优势。

DC-Link电容器应用

DC-Link电容器应用

替代电解电容的薄膜电容技术DC-Link电容器应用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使用金属化膜以及膜上金属分割技术的DC滤波电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薄膜生产商开发出更薄的膜,同时改进了金属化的分割技术极大的帮助了这种电容的发展,聚丙烯薄膜电容能够比电解电容更加经济地覆盖600VDC 到2200VDC的电压范围。

薄膜电容具有的许多优势,使它替代电解电容成为工业和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市场的趋势。

这些优点包括了:承受高的有效电流的能力能承受两倍于额定电压的过压能承受反向电压承受高峰值电流的能力长寿命,可长时间存储但是,只种替代并非“微法对微法”的替代,而是功能上的替代.当然,尽管膜电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不是所有的应用领域都能替代电解电容。

电解电容技术典型的电解电容的最大标称电压为500 到600V。

所以在要求更高电压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将多只电容串联使用。

同时,由于各电容的绝缘电阻不同,使用者必须在每个电容上连接电阻以平衡电压。

此外,如果超过额定电压1.5倍的反向电压被加在电容上时,会引起电容内部化学反应的发生。

如果这种电压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电容会发生爆炸,或者随着电容内部压力的释放电解液会流出。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使用者必须给每个电容并联一个二极管。

在特定应用中电容的抗浪涌能力也是考察电容的重要指标。

实际上,对电解电容而言,允许承受的最大浪涌电压是VnDC的1.15或1.2倍(更好的电解电容)。

这种情况迫使使用者不得不考虑浪涌电压而非标称电压。

直流支撑滤波:高电流设计和电容值设计a) 使用电池供电的情况应用为电车或电叉车在这种情况下,电容被用来退耦。

膜电容特别适合这种应用。

因为直流支撑电容的主要标准是有效值电流的承受能力。

这意味着直流支撑电容能够以有效值电流来设计以电车为例,要求的数据工作电压: 120VDC允许的纹波电压: 4V RMS有效值电流: 80 A RMS @ 20 kHz最小容值为与电解电容比较:以每μF 20 mA为例,为了承受80A有效值电流,最小容值b)电网供电的电机驱动直流母线电压波形:容值的确定应从电网频率比逆变器频率低入手。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薄膜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薄膜电容的制造工艺中,蒸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

本文将从蒸镀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薄膜电容的基本原理。

薄膜电容是通过在基底上沉积一层薄膜材料来制造的。

薄膜材料的选择通常是根据电容器要求的性能和工作环境来确定的。

薄膜电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层金属薄膜之间形成电场来储存电荷。

蒸镀技术是一种通过热蒸发的方式将材料沉积在基底上的方法。

在薄膜电容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蒸镀材料有金属铝、铜等以及氧化物如氧化铝、氮化硅等。

蒸镀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蒸发材料加热至其熔点以上,使其蒸发成气体,然后将气体沉积在待加工的基底上。

薄膜电容的蒸镀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基底的准备,通常使用的基底材料有玻璃、硅等。

基底的表面需要进行清洗和处理,以确保蒸镀材料能够良好地附着在基底上。

接下来是蒸发源的准备,将蒸发材料加热至其熔点以上,形成蒸发源。

然后是真空系统的准备,将蒸发源和基底放置在真空室中,通过抽气将真空度提高至一定的要求。

在真空状态下,打开蒸发源,使蒸发材料蒸发成气体,然后沉积在基底上。

最后是薄膜的后处理,包括退火、切割等步骤,以提高薄膜的性能和稳定性。

蒸镀技术在薄膜电容的制造中具有一些优点。

首先,蒸镀技术可以制备出较为均匀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蒸镀技术可以制备出不同材料的薄膜电容,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此外,蒸镀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多层薄膜电容,提高电容器的储电能力。

薄膜电容的蒸镀技术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薄膜电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蒸镀技术可以制备出小尺寸、高性能的薄膜电容,满足电子产品对体积和性能的要求。

此外,薄膜电容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总结起来,蒸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薄膜电容制造工艺。

通过蒸镀技术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性能的薄膜电容,满足电子产品对电容器的要求。

薄膜电容作为DC-Link电容中的选型分析

薄膜电容作为DC-Link电容中的选型分析

0 引言随着各国出台新能源相关政策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该领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机遇,电容器作为必不可少的上游相关产品行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机遇。

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运用中,电容器在能源控制、电源管理、电源逆变以及直流交流变换等系统中是决定变流器寿命的关键元器件。

变流技术在上述系统中 普遍得到运用,然而在逆变器中直流电作为输入电源,需通过直流母线与逆变器连接,该方式叫作DC-Link或直流支撑。

因逆变器在从DC-Link得到有 效值和峰值很高的脉冲电流的同时,会在DC-Link上产生很高的脉冲电压使得逆变器难以承受。

所以需要选择DC-Link电容器来连接,一方面以吸收逆 变器从DC-Link端的高脉冲电流,防止在DC-Link的阻抗上产生高脉冲电压,使逆变器端的电压波动处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也防止逆变器受到 DC-Link端的电压过冲和瞬时过电压的影响。

为新能源(含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中DC-Link电容器的运用示意图图1、2.图1为风力发电变流器电路拓扑图,其中C1为DC-Link(一般整合到模块上),C2为IGBT吸收,C3为LC滤波(网侧),C4转子侧 DV/DT滤波。

图2为光伏发电变流器电路拓扑图,其中C1为DC滤波,C2为EMI滤波,C4为DC-Link,C6为LC滤波(网侧),C3为DC滤 波,C5为IPM/IGBT吸收。

图3为新能源汽车系统中主电机驱动系统,其中C3为DCLink,C4为IGBT吸收电容。

在上述提到的新能源领域运用中,DCLink电容作为一个关键器件,不管是在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在新能源汽车系统中都要求高可靠性及长寿命,其选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的特性对比及在DC-Link电容运用中两者的分析对比:1.特性对比1.1 薄膜电容首先介绍薄膜金属化的原理,薄膜金属化技术的原理:在薄膜介质表面蒸镀上足够薄的金属层,在介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该镀层能够蒸发并因此隔离该缺陷 点起到保护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作自愈。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

薄膜电容制造工艺蒸镀技术薄膜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荷。

薄膜电容的制造工艺中,蒸镀技术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

本文将从蒸镀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蒸镀技术的原理蒸镀技术是利用高温将金属材料蒸发并沉积在基底表面的一种制备薄膜的方法。

具体而言,首先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其蒸发温度,形成蒸发源;然后通过真空系统将蒸发源周围的气体抽取掉,创造出高真空环境;接着,将基底放置在蒸发源的正上方,使蒸发的金属粒子在基底表面沉积形成薄膜。

二、蒸镀技术的工艺流程蒸镀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真空设备的抽取、蒸发源的加热、薄膜沉积和膜层处理等环节。

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作为蒸发源,根据所需薄膜的特性确定蒸发源的形状和尺寸。

同时,对基底进行清洗和处理,以确保薄膜的质量。

2. 真空设备的抽取:将蒸镀设备的真空室与外界隔离,通过真空泵将室内气体抽取至较低的压力。

高真空环境能够减少气体分子对薄膜的干扰,提高薄膜的质量。

3. 蒸发源的加热:将金属材料加热至其蒸发温度。

加热方式可以采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或电子束加热等方法,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4. 薄膜沉积:将加热后的金属材料蒸发成粒子,并在基底表面沉积形成薄膜。

薄膜的厚度和均匀性可以通过控制蒸发源的加热功率、蒸发速率和基底的位置等参数来调节。

5. 膜层处理:薄膜沉积后,可以对其进行后续的处理,如退火、氧化、合金化等,以改变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三、蒸镀技术的应用领域蒸镀技术广泛应用于薄膜电容的制造过程中。

薄膜电容是一种能够在微电子领域中实现高精度电容值的元件,常用于集成电路、传感器、显示器件等领域。

薄膜电容的制造工艺中,蒸镀技术可以实现对金属电极和介质薄膜的制备,保证电容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蒸镀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光学薄膜、导电薄膜、防腐蚀薄膜等的制备。

薄膜电容的制造工艺中,蒸镀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方法。

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Link电容中的运用分析

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Link电容中的运用分析











皇王研霾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
薄膜 电容替代电解电容在DC - L i n k 电容中的运用分析
厦 门法拉 电子股份有限公 司 罗荣海
【 摘要 】随着新 能源产业的发展 ,变流技 术相应得到普遍运用 ,DC — L i n k  ̄容作为其 中的关键器 件选型尤为重要 。直流 滤波器中Dc — uf I k 电客一般要 求大容 量、大 电流处理以及高 电压等特性 ,本文通过薄膜 电容和 电解 电容 特性对 比以及相关运用分析,得 出在要求工作 电压高、承受高纹波 电流 ( I r ms )、有过 电压要求、有 电 压反 向现象、处理高冲击 电流 ( d V/ d t ) 以及长寿命要 求的电路 设计 中,随着金属化蒸镀技术 以及 薄膜 电容器技术的发展 ,薄膜 电容在性 能及价格方 面替代 电解电 容将 成为设计 者今 后选择的一种趋势。 【 关键词 】DC . k 电容 ;薄膜 电容 ;电解电容 ;替代
随 着 各 国 出 台 新 能 源 相 关 政 策 以及 1 . 特性 对比 够 薄的金 属层 ,在介 质存在缺 陷的情况 下, 新 能 源产 业 的发展 ,该 领域 的相 关产 业 的 1 . 1薄膜 电容 该镀层 能够蒸发 并因此隔离 该缺 陷点起 到保 发 展 也 带来 了新 机 遇 , 电容 器 作为 必 不 可 首 先介 绍 薄膜 金 属化 的原 理 ,薄膜 金 护作 用 ,这种现 象被 称作 自愈 。 图4 为金 属 少 的 上游 相 关产 品行 业 也获 得 了新 的 发展 属化 技术的原理 :在薄膜 介质表面蒸 镀上足 化镀膜 的原理 图 ,蒸镀 前薄膜介 质先进 行 机 遇 。在 新 能 源及 新 能 源汽 车 运用 中 ,电 表 1电解 电容 与薄膜 电容特性 参数对比 容 器在 能源 控制 、 电源 管理 、电源 逆 变 以 特 性 参 数 电 解 电容 薄膜 电容 电 容量 范 围 较大 , 或F 级 较小 , 级( 一 般 最大 为 × 1 0 数量级) 及 直流 交 流 变换 等 系 统 中是 决 定变 流 器寿 介 质 氧化铝 ( 铝箔腐蚀) 金属化薄膜 命 的 关键 元 器件 。变 流 技术 在 上述 系 统 中 介 电系 数 8 ~8 . 5 2 . 2±0 . 2 普 遍 得 到运 用 ,然 而 在逆 变 器 中直 流 电作 介 质 状 态 液 体 固态 ( 干式) 最 高 工 作 电压 一 般 为 4 5 0 V 几 千 伏 为 输入 电源 , 需通 过 直流 母 线 与逆 变 器连 耐 过 电压 能 力 1 . 1 5 ~1 . 2 l J n 2 . O I J n 接 ,该方 式 叫作D C — L i n k 或 直流 支撑 。因逆 有无极性 有 无 I r m s ) 2 0 m A / 2 O O r l l A / 坩 ~1 A / 变 器在 从D C — L i n k 得 到有效 值和 峰值很 高 的 持 续 耐 电流 能 力 ( d r / d r ) 低 高 脉 冲 电流 的 同时 ,会在D C - L i n k 上产生 很高 电 压 爬 升 速 率 ( 寿命 一般3 ~5 年 8 ~1 0 万 小 时 以 上 的 脉冲 电压 使得 逆 变 器难 以承受 。所 以需 有 无 存 储 问题 有 ,长 期 储 存 有 漏 电流 增 大 及 容 量 降低 问题 无 ,性 能基 本 不变 要选 择D C — L i n k 电容器 来连 接 ,一方面 以吸 表2 C 3 A 技术参数 收逆 变器 从D C - L i n k 端 的高 脉冲 电流 ,防止 U N C N E S R L s R t h j ④ I @ ( A ) D i m e / i s i o n V d c ) ( F ) ( mQ) ( n l i ) ( K / W ) f A ) 6 0 ℃ 8 5 ℃ 中D H P a r t n u m b e r 在D C - L i n k 的阻抗 上产 生高 脉冲 电压 ,使逆 ( 1 7 O O . 5 2 5 4 . 8 4 2 5 0 1 0 0 8 9 8 4 . 5 4 l C 3 A 2 S 1 7 7 — 3 O } } ¥ + + + 变 器端 的 电压波 动 处 在 可接 受 范 围 内; 另 4 5 0 2 6 0 0 . 7 3 2 6 . 8 5 2 0 0 9 6 6 3 8 4 . 5 5 0 C 3 A 2 S 2 6 7 — 2 0 { 十 } + + + 方面 也防止 逆变 器受  ̄ J l o c — L i n k 端 的 电压 3 8 0 0 . 8 4 0 8 . 4 5 7 0 0 8 1 5 3 8 4 . 5 6 5 C 3 A 2 S 3 8 7 一 l 0 枣 木 木 木 + + + 过冲和 瞬 时过 电压 的影 响 。 1 0 0 0 . 6 2 5 4 . 8 3 0 0 0 1 0 0 8 l 8 4 . 5 4 1 C 3 A1 U1 0 7 — 3 O 木 木 牛 木 + + + 为 新能 源 ( 含 风 力发 电和 光 伏 发 电) 以 60 0 1 5 O 0. 9 32 6 8 3 7 5 0 8 4 5 5 8 4 . 5 5 0 C 3 A I U l 5 7 — 2 0 木 木 木 + + + 及新 能源 汽车 电机 驱动 系统 中D C - L i n k 电容 2 2 0 1 . 0 4 0 8 . 3 4 4 0 0 7 3 4 8 8 3 . 2 6 5 C 3 MU 2 2 7 — 4 0 牵 术 + + + 器 的运 用示 意 图图1 、2 。 6 6 0 . 7 2 5 4 . 8 2 3 8 0 1 0 0 7 5 8 4 . 5 4 1 C 3 A 2 K 6 6 6 — 3 0 宰 十 + + + 8 0 0 1 0 0 l | 0 3 2 6 . 8 3 0 0 0 8 1 5 3 8 4 . 5 5 0 C 3 A 2 K 1 0 7 — 2 0 卑 牛 幸 木 + + + 图1 为风 力 发 电变 流 器 电路 拓 扑 图 , 1 4 0 1 . 3 4 0 8 . 4 3 5 0 0 6 3 4 2 8 4 . 5 6 5 C 3 A 2 K 1 4 7 — 1 0 } + } + + + 其 中c 1 为D C - L i n k( 一般 整 合到模 块上 ) ,c 2 4 7 0 . 8 2 5 4 . 8 1 6 4 5 1 0 0 7 2 8 4 . 5 4 1 C 3 A 1 X 4 7 6 — 3 0 幸 斗 + + + 为I G B T 吸收 ,C 3 为L C 滤波( 网侧 ) ,C 4 转子 9 0 0 7 0 1 . 2 3 2 6 . 8 2 1 O 0 7 4 4 9 8 4 . 5 5 0 C 3 A1 X T 0 6 — 2 O 幸 木 + + + t  ̄ J I D V / D T 滤 波 。 图2 为 光 伏发 电变 流 器 电路 1 0 0 1 . 2 4 0 8 . 4 2 5 0 0 6 7 4 4 8 4 . 5 6 5 C 3 A1 X 1 0 7 — 1 O } 木 + + + 拓 扑 图,其 中C l 为D C 滤 波 ,c 2 为E M I 滤波, 表3 C 3 B 技术参数 c 4 为D C — L i n k ,C 6 为L C 滤波 ( 网侧),C 3 为D C U N c N E S R  ̄ L s R t h I I 一( A ) D i m e n s i o n V d 、 ( uF ) ( m0) ( n l i ) ( K / W ) ( A ) 4 0 ℃ 5 0 ℃ 6 0 ℃ 中D H H 1 P a r t n u m b e r 滤 波 ,C 5 为I P M /I G B T 吸 收 。 图3 为新 能源 ( 3 3 0 2 . 4 6 0 4 . 7 3 3 0 0 6 3 5 5 4 7 8 6 1 2 0 1 2 6 C 3 B l M 3 3 7 — 2 0 木 木 木 + + + 汽 车系 统中主 电机 驱动 系统 ,其 中C 3 为D c —

EACO的DC-LINK电容介绍

EACO的DC-LINK电容介绍

EACO DC-LINK电容简介一、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的性能比较薄膜电容以其优越的电性能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在DC-LINK这个应用场合,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相比较具有高纹波电流承受能力、耐高压、低ESR和ESL、长寿命、干式防爆、无极性和高频特性好等优越的电气性能,在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中DC-LINK应用薄膜电容替代电解电容是一种趋势。

下面对薄膜电容和电解电容作一分析比较:1、电性能(从产品设计及结构上进行分析)电解电容采用的是隐箔式有感卷绕结构,而薄膜电容采用的是金属化薄膜无感卷绕结构,如下图所示:电解电容卷绕示意图电解电容展开示意图金属化薄膜电容卷绕示意图金属化薄膜电容展开示意图从上面的电解电容和薄膜电容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电解电容属有感式卷绕,电流的流向路程远(等于电解铝箔的长度),造成电解电容的ESL和ESR较大,所以在经受大的纹波电流时发热严重;而薄膜电容采用的是无感式卷绕,电流的流向路程短(等于薄膜的宽度),薄膜电容的ESL和ESR极小,所以能承受大的纹波电流而不发热。

2、寿命对比电解电容的寿命一般只有2000~3000小时,而长寿命的也只有5000~6000小时,而且容易发生漏液和存在保质期;而薄膜电容寿命一般是100000小时以上,而且是干式和无保质期限;下面是薄膜电容的寿命曲线图:薄膜电容的寿命曲线图三、薄膜电容的发展趋势1、干式替代油浸式油浸式电容因为将油浸渍到薄膜里面,当电容发生漏液或者油发生老化时因油直接接触到薄膜及金属镀层电极,会对电容的性能产生影响,大大缩短了电容的寿命,而干式电容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而且减化了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2、电气防爆替代压力防爆油浸式电容一般采用压力式防爆或采用内部串联熔丝的方式进行防爆,而现在国外干式薄膜电容一般采用更为先进的电气式防爆,即采用网状安全膜,而电气式防爆比压力式防爆和内部串联熔丝防爆可靠性更高、防爆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支撑电容器
PD21系列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zhaozhanglong@
021‐57842298
PD21系列:主要特性
自愈式MKP卷绕工艺
干式—软树脂灌封
前沿薄膜设计
产品范围广泛:600V~3000V
使用环境温度范围:-40℃/+75℃
标准:IEC61071:2007
PD21系列:鹰峰生产流水线
分切卷绕喷金热处理
100%电气赋能
装配环氧灌注性能检测
PD21系列:鹰峰实验和检测设备
高温高湿温升实验设备耐久性测试设备
高温高湿、低温高湿箱
大电流脉冲设备
示波器阻抗分析仪电容器高压仪IR 测试仪(美国进口)
(美国进口)(德国进口)
(丹麦进口)
PD21系列:鹰峰电容产品实现
人优秀的设计团队和生产团队
产品核心为最新代生产设备
机产品核心为最新一代生产设备
料核心材料(薄膜)为进口
法6σ管理:以数据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管理
环十万级洁净室、在线式温湿度控制、无纸化作业
PD21系列:鹰峰电容产品优势技术优势
特种薄膜设计结构:大电流,高电压
可靠性高,耐大电流脉冲能力强
长寿命:预期寿命高达100 000小时
环境温度:‐40℃~+75℃
紧凑型设计
PD21系列:鹰峰技术基础知识
电容器必须承受其应用电压和拥有其所需的容量
Vn由材料和电介质厚度
决定
d
PD21系列:鹰峰特种薄膜设计卷绕电容的结构
PD21系列:金属化薄膜的特种设计
加强边(heavy edge)
喷金与卷绕芯子的端面的紧密接触确保了引线与金属层间的可靠和低电感的连接。

这些引线焊接在端面上,通过绝缘成分(如陶瓷或塑料)引出并焊接连接这些引线焊接在端面上通过绝缘成分(如陶瓷或塑料)引出并焊接在电极上。

PD21系列电容具有特殊的端面设计:
确保大面积接触
更好的连接效果
耐更高的脉冲电流冲击能力
电容的使用寿命更长
加强区
PD21系列:金属化塑料薄膜的特性自愈特性
1.金属化层
2.绝缘区
3.缺陷区
PD21系列:金属化薄膜的特性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特性 重量轻、尺寸小的紧凑型设计
特殊锌铝合金的金属层使得损耗

使用环保材料生产
薄膜具有很好的自愈特性
绝缘电阻强
性能稳定和寿命长
PD21系列:鹰峰电容工艺介绍
卷绕工艺
卷绕艺
2层金属化(锌铝合金)聚丙烯薄
膜组成的电容器。

聚丙烯薄膜作为电介质,而金属
化的锌铝层作为电容器的极板
系列
鹰峰电容艺介绍
卷绕艺PD21系列:鹰峰电容工艺介绍卷绕工艺
不变的卷绕张力= 最高的质量 不含有空气颗粒=无电晕放电 可控处理器=最高的精确度 跟踪的高度稳定性=更好的金属层接触=浪涌电流更好的承受能力
PD21系列:鹰峰电容工艺介绍
卷绕艺卷绕工艺
瑞士原装
卷绕机
PD21系列:鹰峰电容工艺介绍
喷金工艺
喷金艺
芯子端面喷金是自动化的,目的是雾状金属颗粒获得安全连接所需的渗透。

芯子的端面覆盖了纯度为99.99%的锌覆盖层。

喷金通过高速电弧喷嘴,在喷嘴处的气压、电流、电压和温度得到精确的控制。

金属化薄膜的厚加强边给喷金层和电极间依附更为优异。

这种连接可承受更高的浪涌电流和带来更低的损耗。

这种连接可承受更高的浪涌电流和带来更低的损耗
PD21系列:鹰峰电容工艺介绍喷金工艺
喷金艺
PD21系列:喷金与金属层接触情况长期MKP工艺改进
艺改进
活动接触面积的增大‐‐‐‐更好的喷金接触
很高的卷绕精度
金属边为加强边提高喷金质量
更好的耐大电流脉冲能力
PD21系列:客户利益
浪电流承受能力浪涌电流承受能力
PD21系列:型试试验
产品测试能力(根据IEC61071:2007)
根据
耐久性测试
高温高湿测试
低温高湿测试
温升测试
大电流脉冲测试
PD21系列:产品应用
关于鹰峰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专业研发、生产电力电子无源器件为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无源器件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要产品包括电抗器、叠层母线、薄膜电容器、水冷散热器、功率电阻器、制动单元、电力滤波器等。

公司先后通过了SQC ISO9001:2008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和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认证体系。

鹰峰科技不断致力于产品的开拓与创新,为工业传动、新能源、轨道交通、电能质量等行业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无源器件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了解客户需求,配合客户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客户需求配合客户共同研发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关于鹰峰电子的详细资料,请参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