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宽度深度修正系数

合集下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在桩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8.5.4-1),提到的是桩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提到的是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请问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换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试验确定。

特征值由试验值除以2得到。

1/2=0.5。

对应的组合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

即荷载标准值。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桩的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以人工挖孔桩为例,以标准值除以1.65得到设计值,对应的组合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基本组合,即荷载设计值。

1/1.65=0.61。

1.25N+1.2G,N为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G为承台自重及土重,近似地可取0.61/1.2=0.51。

考虑单桩承载力的提高系数1.1~1.2,0.51/1.1~1.2=0.46~0.43。

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基底换填计算

基底换填计算

基底换填应力计算
垫层底面地基的承载力容许值fa=180.0kPa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Pk=240.0kPa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σ0]=180基础底面自重压力标准值Gk=27.0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k1=0
垫层底面自重压力标准值Gsk=56.25kPa基底下持力层土的天然容重γ1=18
回填土容重γ=18.00KN/m3基础底面的最小边宽b=66砂砾垫层容重γs=19.50KN/m3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k2=2
基底埋置深度h= 1.50m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h= 3.3 3.3换填深度z= 1.50m
基础长度l=13.00m
基础宽度b= 1.90m
z/b=0.79
砂砾扩散角ф=30.00度
砂砾垫层长度A=14.73m
砂砾垫层宽度B= 3.63m
条形基础垫层底面附加应力标准值Pok=111.42kPa
矩形基础垫层底面附加应力标准值Pok=98.32kPa
条形基础垫层底面要求承载力Pok+Gsk167.67kPa
矩形基础垫层底面要求承载力Pok+Gsk154.57kPa
条形基础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土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σ0]=190.8
矩形基础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一个基础换填工程量113.41m3
453.63。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咼层建筑咼耸结构、咼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 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原位法和规范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未包含基础埋深和宽度两个因素理论公式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采用地基临塑荷载P 14的修正公式:九之理沁测bb:大于6m,按6m考虑,对于砂土小于3m,按3m考虑基本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勤有什么关系■许多公式中出现承载力特征值而未出现基本承载力,基本承载力主要用来衡量什么的?承载力基本值与承载力的标准值,是一对,属于89规范中的术语,指按土试指标或测试指标确定的承载力值,叫承载力基本值,经过统计修正以后就叫承载力标准值了。

不过这套名词对于岩土工程界来说,非常不适合,不象结构专业中研究的工程材料一样,可以确定其标准值,地质体的标准值是很难确定,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存在了。

高层结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计算合理性

高层结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计算合理性

高层结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计算合理性摘要] 对于高层结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计算的合理性而言,必须要根据实际对施工情况考虑其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并由此来照应深度修正系数计算,确保更规范地规划计算取值。

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施工的深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控制展开来相应对计算研究,主要通过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探析,以实际工程情况为主,对其计算对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层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计算中国建筑部门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近年来我国施工领域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不断创新,其施工理论和高层建筑施工与一般建筑施工存在区别。

本文围绕高层建筑施工的深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控制展开来相应对计算研究,主要通过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探析,以实际工程情况为主,对其计算对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1.工程实例1.1建筑概述本次分析研究对建筑物位于乌鲁木齐城北片区东侧,相邻扬子江路总建筑面积约36000平方米,建筑为13层,无地下室。

整体建筑为整体构造,地上部分划分为三个独立对单元建筑体。

设计基本参数情况如下: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为23.900m。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粗糙度为C类,设计基本风压为0.45 kN/m2,基本雪压为0.3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II类场地土,不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场地特征周期值0.35s。

场区在50m的勘察深度范围内有一层地下水,埋深约为11.300~12.200m,地下水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钢筋均无腐蚀性。

1.2地基施工情况本次地基对施工主要根据当地对水文地质情况选择来进行地基施工方案的选择,主要的依据是相邻对扬子江路对高层建筑物地基施工情况,选择了较为经济合理对建筑基础形势。

砌体结构优先采用刚性条形基础,如灰土条形基础、C15素混凝土条形基础、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和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当基础宽度大于2.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即柔性基础。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理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理

0 前言对于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问题,一些设计人员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下面探讨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同时给出几种常见结构形式相应的基础埋深取值方法。

1 地基破坏形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三种,如图1所示。

(a)整体剪切破坏 (b)局部剪切破坏 (c)冲剪破坏图1 地基的破坏形式一般来说,密实砂土和坚硬粘土将出现整体剪切破坏;而压缩性比较大的松砂和软粘土,将可能出现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

当基础埋深较浅、荷载为缓慢施工的恒载时,将趋向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若基础埋深较大,荷载为快速施加的或是冲击荷载,则可能形成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

实际工程中,浅地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基、箱形基础等)的地基一般为较好的土层,荷载也是根据施工缓慢施加的,所以工程中的地基破坏一般均为整体剪切破坏。

2 深度修正实质根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破坏时理论上的塑流边界为如图2所示的abcd和a′bc′d′,其中Ⅰ为“弹性核”区,随基础一起向下移动;Ⅱ为过渡区,一组滑动面为由对数螺线形成的曲面,另一组则是辐射向的曲面;Ⅲ区是被动朗肯区,滑动面是平面,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º-ϕ/2)。

极限承载力根据弹性楔aa′b的静力平衡条件确定,很显然基底水平面以上基础两侧的超载,会限制滑动面的发展,提高地基极限承载力。

根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极限承载力可近似由下式表示:P u=cN c+γBNγ/2+qN q(1)式中第3项为基底水平面以上基础两侧的超载对承载力的贡献,N q为无量纲的承载力系数,仅与土的内摩擦角ϕ有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给出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特征值的修正公式如下:(3)(0.5)a akb d mf f b dηγηγ=+−+−(2)式中第三项为基础埋深对承载力的修正项,其原理归根到底也是基础两侧的超载对承载力的贡献。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具体是指修正什么?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具体是指修正什么?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具体是指修正什么?首先土体材料与一般的建筑材料不同,它是一种天然材料,不同的岩土工程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与钢材,砖,混凝土材料相比(大变形材料),刚度变形问题往往是它最突出的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沉降问题,所以对地基问题往往的控制因素是沉降。

其次土体材料与钢材,砖,混凝土材料相比,第二的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强度不仅仅与其材料本身有关,还与荷载的作用形式有关。

比如基础的深度,宽度,地层顺序,地下水位线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土体材料的强度,如果不是用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采用的是原位试验的方式确定的,按地基的深度分为:深层平板试验和浅层平板试验,至于详细的试验方法和过程我在这里就不说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平板试验所使用的平板其平面尺寸是远小于基础的实际尺寸的。

平板试验得到的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这个数值往往偏小,因为试验的影响深度和宽度都达不到基础的实际影响范围,故需要修正。

以上三个原因是造成地基承载需要在深度和宽度修正的主要原因。

深度修正,地基埋深越大,其破坏时产生剪力挤出土体的体积越大,造成承载越大(若深度小于0.5m,超载压土作用不明显故不计入,还有就是规定基础的埋深不应小于0.5m)。

如图宽度修正的原理是和深度是一样的,但是宽度修正的作用在实际中往往要大于深度,比如满堂基础,宽度可达60m 以上,若全部计入宽度的修正影响,计算出的承载力会大的惊人,出于安全保守的考虑:计算宽度不大于6m,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承载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巨大的荷载会造成基地变形下陷过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能满足要求,这里再说明下,地基的承载力是以变形刚度为控制的。

所以对宽度的修正是有限制的。

宽度修正的原理是和深度是一样的,但是宽度修正的作用在实际中往往要大于深度,比如满堂基础,宽度可达60m以上,若全部计入宽度的修正影响,计算出的承载力会大的惊人,出于安全保守的考虑:计算宽度不大于6m,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承载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巨大的荷载会造成基地变形下陷过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能满足要求,这里再说明下,地基的承载力是以变形刚度为控制的。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地坪地基承载力是指地面承受建筑物或设备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它是设计和施工地坪工程的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地坪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地基承载力计算和地坪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主要考虑地基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ult = cNcSc + γBNqSn + 0.5γBNγq’SNγ其中,qult为地基承载力(kPa),c为黏土地基的凝聚力(kPa),Nc为细粒土的安全系数,Sc为黏土地基的面积修正系数,γ为土的容重(kN/m³),B为基础宽度(m),Nq为细粒土的安全系数,S为岩石地基的面积修正系数,q’为岩石地基的有效应力(kPa),γ为基底地基的容重(kN/m³),Nγ为细粒土的安全系数。

地坪承载力计算主要考虑地坪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常用的地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为地坪承载力(kN/m²),F为地坪所受荷载(kN),A为地坪的面积(m²)。

在地坪设计和施工中,根据土壤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地坪材料的特性,确定地坪承载力。

同时,还应考虑地坪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采取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确保地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计算地坪地基承载力时,需要充分了解地基土壤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测试,确定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参数。

同时,需要考虑地坪工程的使用年限、荷载类型和工作条件等因素,以综合评定地坪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可以有效提高地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合理的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对于地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降低地坪工程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研究和应用地坪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地坪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1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宽度、深度修正系数
(对应规 范表
3.3.4)
粘性土
黄土
土的类别
一般粘性土(1250)
系数 老粘性土 IL≥0.5 IL<0.5
新近沉积 残积粘性 新近堆积 一般新黄
粘性土 土
黄土

k1
0.0
0.0
0.0
0.0
0.0
0.0
0.0
k2
2.5
1.5
2.5
1.0
1.5
1.0
1.5
土的类别 系数
粉砂(1000) 中密 密实
砂土
细砂(1150)
中砂(1450)
中密 密实 中密 密实
砾砂粗砂(1450) 中密
k1
1.0
1.2
1.5
2.0
2.0
3.0
3.0
k2
2.0
2.5
3.0
4.0
4.0
5.5
5.0土的类别 系数碎石土(2750)碎石、圆砾、角砾
卵石
中密 密实 中密 密实
k1
3.0
4.0
3.0
4.0
k2
5.0
6.0
6.0
10.0
注:1.对于稍密和松散状态的砂、碎石土,K1,K2值可采用表列中密值的50%。
2.强风化和全风化的岩石,可参照所风化成的相应土类取值;其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
黄土
老黄土
0.0 1.5
砾砂粗砂(1450) 密实 4.0 6.0
中密值的50%。 他状态下的岩石不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