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诊疗规范
超声诊疗消毒规定

超声诊疗消毒规定一、探头1、常规探头:一般接触皮肤的探头必要时使用一次性保护性手套或专用探头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疑肝炎、性病(外生殖器周围检查)等疾病,检查完除规范处置探头外保护套(膜)外,尚应在水龙头下(探头面向下,电缆接线在上,避免进水)以软绒沾肥皂水擦拭和冲洗多次。
2、直肠内探头、阴道内探头:每日在使用结束后清洁保存。
每次使用前必须先用消毒纸巾将整个探头全面擦拭消毒,再加套质量可靠的消毒隔离套,用后丢入专用污物桶中。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外套破裂、脱落,要立即用75%酒精消毒擦拭探头2遍,肥皂水轻擦3分钟及流水冲洗2分钟,吸干后,再加套使用。
直肠、阴道等腔内探头所用耦合剂必需经灭菌处理。
3、食道内探头:在每次使用结束后先按上述“拭、擦、冲”过程处理。
然后吸干水滴,2%戊二醛泡20分钟(消毒要求)或10小时(灭菌要求)。
方可供下一患者使用。
4、血管内导管式探头、尿道内探头: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使用。
术中探头、腹腔镜内探头:与食道内探头消毒要求相同。
*注:超声仪器的所有探头,均禁用碘酒、有机汞或氯化高汞、有机溶剂、过氧乙酸、酸性液、碱性液等清洗。
不准用加温煮沸或高压蒸气消毒。
除极少数特殊探头可用75%酒精浸泡消毒外,其他各种探头可按厂家说明书规定消毒。
(如:使用甲醛气体或其他气体熏蒸等)二、耦合剂:选用无刺激性、不致敏、无毒、不致癌、不影响皮肤色素、不腐蚀探头面材及保护层不溶解塑料外壳及胶合剂、不发生色素渗入探头内部的耦合剂。
耦合剂应为中性(PH=7.0±0.5),不含金属离子或有机溶剂,加热至180℃不变质,不霉变及不生长细菌。
在介入性超声操作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密封包装灭菌耦合剂,亦可事先置入手术器械包高压蒸气消毒,或无菌甘油临时替代。
三、床单:每日更换。
已知为1、2类传染性疾病者,应加铺消毒床单或一次性纸床单,防止交叉感染。
对极度衰弱、大小便失控、肠造瘘、膀胱造瘘、尿失禁、脓液性外漏或引流液渗漏、阴道流血的患者及婴幼儿检查时,应铺橡皮(或塑料)床单。
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

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工具将药物、放射性物质或物理方法直接应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介入治疗的操作规范、人员配备、质量控制、培训与考核等方面探讨介入治疗的工作制度。
一、介入治疗的操作规范1. 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介入治疗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2)器械准备:检查导管、导丝、支架等器械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状态。
(3)药品准备:备足抗凝、抗血小板、抗过敏等药物,以及急救药品和设备。
2. 操作过程(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法,如血管内介入、非血管内介入等。
(4)合理使用对比剂,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
(5)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术后处理(1)术后平卧休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定期检查患者介入部位,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4)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二、介入治疗的人员配备1. 医生(1)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2. 护士(1)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护理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3. 技师与工程师(1)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技术经验。
(2)经过介入治疗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具备急救能力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
三、介入治疗的质控管理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术操作流程及规范

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术操作流程及规范
内容:
超声引导下囊肿硬化治疗术是一种微创治疗囊肿的方法。
其操作流程及规范如下:
一、术前准备
1. 评估患者病情,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囊肿较大,有压迫症状或美观影响;囊肿内容物稠密,不易完全吸出。
禁忌证包括:恶性肿瘤所致囊肿;感染性囊肿。
2. 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如禁食、排空肠道等。
3. 充分告知患者操作过程,获得知情同意。
二、操作过程
1. 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病变部位。
2. 进行局部消毒,铺无菌巾布。
3. 确定穿刺点,充分局部浸润麻醉。
4. 在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进入囊肿腔内,抽出大部分囊肿内容物。
保留少量内容物,以免囊腔塌陷。
5. 注入适量的硬化剂,如95%酒精等。
量根据囊肿大小决定。
6. 轻柔震荡囊肿,使硬化剂在囊腔内均匀分布。
待囊肿内容物完全硬化,抽出针管。
7. 压迫穿刺点至少5分钟,确保无继续渗血。
8. 换药压迫包扎。
三、术后处理
1. 观察穿刺点情况,防止渗血。
休息2-4小时后可起床活动。
2. 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物。
3. 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感染、出血等。
4. 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囊肿消退情况。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治疗。
是一种微创、并发症少的囊肿治疗方法。
但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指南,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
超声介入操作规范

介入医师操作规范一、介入术前1、介入医师在介入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以前的超声、C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了解以前是否进行过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及操作中遇到的困难,有无麻药及酒精过敏史,有无出血性疾患及手术后或拔牙后异常出血史,了解患者是否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扩血管药物。
2、介入医师必须明确实施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操作的临床原因和预期结果,严格掌握介入操作的适应证。
3、介入医师在介入操作前必须争得患者的同意。
首先要对患者详细解释操作过程,使患者了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的地方。
4、穿刺前须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血清三项(HBsAg 、抗HIV 、抗HCV),老年患者须查血糖、尿糖,并询问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压、血糖控制情况。
5、介入医师在介入操作前应在使用局部麻药前再次亲自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病灶的解剖位置及其与周围重要脏器、血管的关系,再次分析最佳的介入路径,避免非技术性因素造成的损伤肠道、血管等问题。
二、介入术中1、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2、对肿瘤病灶,要避免在癌瘤中心部位取材,因中心部位坏死组织较多,易导致假阴性或诊断困难。
3、注射麻药前一定要注意排尽气体,因为即使很小量的气体也可能在穿刺时严重影响声像图。
局麻时不仅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麻醉,还应对腹膜及脏器被膜进行麻醉。
利多卡因成人最大剂量为 4.5mg/kg(1%的溶液0.45ml/kg),3岁以上的儿童最大剂量为3~4mg/kg(1%的溶液0.3~0.4ml/kg)。
4、穿刺过程应存图,记录病灶声像图特征及术中、术后的声像图变化。
5、对感染病灶进行穿刺或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进行穿刺时,要常规使用抗生素。
对黄疸病人,术前3天使用维生素K。
三、介入术后介入操作结束后,病员宜留观1-2小时,如脉搏、血压情况无异常,方可让病人离去。
一旦病人出现并发症,应马上予以处理或请相关科室会诊。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第一节概述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
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
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
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
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
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
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介入超声资质要求

介入超声的资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医师资质:介入超声必须在超声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此需要超声科医生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在规定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内进行执业。
2. 技能要求:介入超声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超声医学专业知识及超声解剖图像等,能够熟练掌握超声仪器参数及功能软件的调节和使用,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疾病临床表现、诊疗策略、并发症的处理等临床专业知识。
3. 培训要求:介入超声医生需要接受操作培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完成某一操作过程,或者能独立规范操作并无并发症发生。
4. 设备要求:介入超声手术室应具备适宜的空间、地面、墙壁、供水系统、照明和空气净化等基本条件,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人员配置:介入超声手术需要至少两位介入超声医师、一位护士参与,即一机三人。
另外根据手术性质决定是否需要麻醉人员。
6. 政策遵守:医院和医生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介入超声手术。
7. 其他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能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总之,介入超声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医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医疗机构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配置。
只有符合
资质要求的医生和医疗机构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的介入超声服务。
医疗机构医院超声诊疗消毒技术规范(2020年版)

医疗机构医院超声诊疗消毒
技术规范
(2020年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超声诊疗消毒隔离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超声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超声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本规范,并将超声诊疗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督。
第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超声诊疗相关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超声诊疗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制定和
1
完善并认真落实超声诊疗管理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条从事超声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须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具备与超声诊疗环节相关的清洁、消毒或灭菌、职业安全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并落实与超声诊疗相关的规章制度。
第三章 消毒隔离要求
第七条不同超声诊疗室的消毒隔离要求:
(一)一般超声诊疗室(经皮肤、粘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防尘、通风、干燥,保持物体表面的清洁及诊疗床清洁,每日更换床单、枕套等,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二)经皮肤粘膜穿刺、活检、置管、注射药物等介入超声诊疗室应达到一般手术室环境标准,并按照卫生部《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对人员和器械进行管理。
(三)对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做好各项防护,检查结束立即更换床单、枕套,对超声探头进行消毒。
工作人员洗手和手消毒。
第八条各医疗机构须根据超声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
2。
介入超声操作规范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一)【超声引导穿刺的适应证】1.超声导向穿刺诊断:(1)超声引导经皮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2)超声引导经皮细针、粗针、切割针组织学检查。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腹腔、盆腔及羊膜腔抽液检查。
(4)超声引导囊肿和脓肿穿刺抽液检查。
(5)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造影。
(6)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影。
(7)超声引导经皮胰管穿刺造影。
(8)超声引导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造影。
(9)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造影。
2.超声导向穿刺治疗:(1)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
(2)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3)超声引导心包、胸腔及腹腔积液穿刺引流及造瘘术。
(4)超声引导腹部脓肿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超声引导经皮肾和膀胱穿刺造瘘。
5(.(6)超声引导羊膜腔穿刺引流或注药。
(7)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肝、肾囊肿。
(8)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9)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液治疗胰腺囊肿。
(10)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
【禁忌症】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准确。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穿刺前准备】1.在穿刺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要明确穿刺的目的是用于诊断还是治疗。
2.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穿刺前应仔细观察穿刺病灶的内部及周围组织解剖相互关系,确定穿刺途径,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并将实际情况通报临床医师及病人。
3.实验室检查:检查血液常规,凝血机制测定。
肝、肾脏作介入性治疗应做穿刺脏器的功能检查,必要时检查心脏功能和其他检查。
.治疗前一周停止服用抗凝剂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4.5.对于特殊病人腹胀消化道充气明显,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和治疗前禁食4-8小时。
6.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术前谈话让其明确适应症、穿刺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须有病人及家属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介入诊疗规范
【工作室及特殊要求】
(一)工作室(使用面积至少15平方米)
1,保持室内低尘。
2,具电及备用电,备用光源。
3,入室戴帽、戴口罩。
(二)超声诊断仪及探头
1,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仪必须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图形显示清晰。
在显示屏上可显示穿刺指示线。
2,使用正规的专用可消毒穿刺探头及穿刺附加器,应急情况下可使用一般探头及手控进针。
(三)器材及辅助物品
1,各种一次性穿刺活检针。
2,各种一次性使用引流针(如PTCD针)及无菌穿刺手术包。
3,自动活检枪。
4,相关消毒试剂及空气消毒设备。
5,药物包括特殊治疗药物及抢救备用药物等。
6,配备常用抢救设备
【术前准备】
1,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2,局麻皮试。
3,乙醇及其他拟用药物作过敏性皮试。
4,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前3d开始使用维生素K2注射。
5,与病人及(或)家属做好手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有关各脏器及不同疾病的术前准备。
7,穿刺探头、穿刺附加器等物品的可靠消毒。
【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用常规二维超声显示第一靶标(及第二靶标)区声象图,选定第一靶标的最佳入路,确定进皮点。
用沙袋等方法固定病人体位。
2,皮肤消毒禁用氯化高汞、红汞酊、硫柳汞酊及一切有机溶剂与酸、碱、金属盐类,以防止损坏超声探头。
碘酊消毒时,应尽量用乙醇擦尽残碘。
3,减少声束与进针间角度。
(1)探头与皮肤表面间的倾角,在30度以内。
(2)穿刺针在声束扫查显示面中的偏角,在15-30度之间。
4,在进针至脏器表面时,应暂时屏息呼吸,防止针尖切开脏器表面出血,在穿刺脏器实质病灶时,应避免针路穿经管道;在穿刺管道时,应减低对邻近管道同时被穿成瘘的可能。
5,有时针尖不能显示,为防止穿刺过深而误伤重要结构时,应使用深度固定器。
6,行切取活检时,速度应迅速,最好使用自动活检枪。
7,插入导丝及导管时,手法应轻柔,并常规二维超声追踪监视。
8,介入性超声手术结束,拔针或拔管后局部手压5min,再以二维超声观察有无内部出血。
9,操作结束,病人留观至少30分钟,确定无重要并发症后,方能离开检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