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使用指南

超声诊断仪使用指南超声诊断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为了正确、高效地使用超声诊断仪,以下是一份使用指南,帮助用户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和效益。
一、设备及准备工作1. 确保超声诊断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连接至电源。
2. 预热设备,确保其温度适宜。
3. 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探头、控制面板、图像显示等。
二、探头选择与连接1. 根据具体的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
可根据器官部位、扫描深度、分辨率等因素进行选择。
2. 将探头插入超声诊断仪的连接口。
确保插入牢固,避免松动或脱落。
三、超声图像获取1. 将超声凝聚剂涂抹于探头表面,以促进声波的传导。
2. 将探头贴附在需检查的身体部位上,适当施加适度的压力。
3. 超声诊断仪通常配有多种扫描模式和参数,根据具体的诊断需求进行设置。
这些参数可用于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深度和分辨率等。
四、图像解读与评估1. 观察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器官形态、结构、血流等方面的信息。
2. 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注意识别异常信号或结构,如肿块、囊肿、炎症等。
3. 根据临床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结果,并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与协商。
五、安全操作与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功能,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避免大范围长时间的超声扫描,以避免对肌肉和组织产生过多的热效应。
3. 注意超声图像的解释与评估的主观性,多角度、多位医师参与讨论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六、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1. 超声诊断仪在临床应用中广泛用于各个医学领域,如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内镜等。
使用者可根据需求具体了解不同领域的应用注意事项。
2. 鉴于超声诊断仪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者可关注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本使用指南,用户能更好地了解超声诊断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终稿

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终稿超声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占位性病变、弥漫性损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蛔虫及黄疸的鉴别。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周围组织病变的鉴别。
4.脾脏的弥漫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常、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窄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窄、炎症、溃疡、肠间隙及阑尾脓肿、梗阻及胃肠腔扩张和异常充盈。
7、腹膜后间隙囊性或实性占位性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或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
肝硬化、肠腔气体较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
平静均匀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位置,显示组织内部结构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周围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宜适当加压探头或排气后复查。
7.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检查前4h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良好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清洁灌肠。
10.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腹,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量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部的病变,必要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性、连续性,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
2.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降低或衰减。
超声波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超声波操作规程1. 前言超声波(Ultrasound)是一种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上限20kHz。
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工业检测、汽车喇叭等领域。
为了确保超声波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份超声波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2. 操作人员要求(1)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超声波的基本知识、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2)操作人员应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并熟悉操作设备的使用方法。
(3)操作人员应了解超声波操作的风险和可能的危害。
3. 安全设备与场所准备(1)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2)确保操作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防止超声波持续暴露于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
(3)操作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测。
(4)操作设备应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或车架上,以确保设备稳定。
4. 操作注意事项(1)在操作超声波前,确认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操作手柄和控制面板是否完好。
(2)操作前要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清洁,确保无灰尘、水汽和油污等污染物。
(3)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不要随意修改或跳过步骤。
(4)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显示屏上是否有异常信息或警报信息,如有则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维修人员。
(5)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和设备的干燥,避免水汽、油脂等液体接触设备。
(6)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设备电源,并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5. 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和注意力,避免分心或走神。
(2)操作人员应避免长时间进行超声波操作,以免对自身造成潜在危害。
(3)操作设备应放置在安全距离内,以防止设备意外倒塌或碰撞造成人员伤害。
(4)禁止在超声波操作时将手部或其他物体放入设备的操作区域内。
6. 应急措施(1)如果操作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人员出现不适或意外伤害,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提供紧急救援。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概述超声诊断仪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通过超声波技术对人体进行内部观察和诊断。
操作规程是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超声诊断仪,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
二、操作前准备1. 确认超声诊断仪电源已连接并开启。
2. 检查超声探头和触发器是否齐全并连接良好。
3. 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清楚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做好交流和沟通。
三、操作步骤1. 首先,确定要进行的超声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探头。
2. 根据超声诊断仪的提示,调整好探头的方向和角度,使其对准检查部位。
3. 适当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4. 用适当的胶水或凝胶涂抹在探头上,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皮肤接触,并传导超声波。
5. 轻轻按压探头,将其放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观察超声屏幕上的影像,调整位置和角度直到清晰的影像呈现。
6.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避免晃动或颤抖,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检查。
2.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保证卫生。
3. 操作人员应熟悉超声诊断仪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确保能正确操作。
五、操作结束1. 关闭超声诊断仪电源,清理好工作区域。
2. 记录检查结果和操作过程,便于医生分析和诊断。
3. 对超声诊断仪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严格遵守《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诊断质量,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超声诊断工作。
超声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超声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绪论超声科作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超声科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规范超声检查流程,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汇编超声科各项规章制度,以供参考。
第二章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患者接待和登记(1)在患者到达超声科后,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接待,并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2)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在登记表上填写完整。
2.设备准备和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工作人员应检查超声仪器和探头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前,工作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消毒液,并对检查室进行消毒清洁。
3.检查流程(1)在开始检查前,工作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2)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探头,并进行系统地检查。
(3)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记录在案。
4.检查结果处理(1)检查结果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
(2)检查报告应确保准确无误,包括检查所见、诊断意见等,并按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核和签发。
第三章超声医师执业规范1.医师执业管理(1)从事超声医学工作的医师必须具有相关的资质和执业证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医师应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
2.医师行为规范(1)医师应保持专业操守,不得擅自泄露患者隐私信息,严禁与患者发生不当关系。
(2)医师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应认真仔细,切忌粗心大意,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医师责任(1)医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有工作疏忽或过失,应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改正。
(2)医师应积极参与医院的学术活动,为提高超声医学水平作出贡献。
第四章超声科设备管理规范1.设备维护保养(1)超声科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

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超声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产生超声波并通过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正确操作超声机是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a. 将超声机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保持稳定。
b. 连接超声机的电源线并将其插入可靠的插座。
c. 确保所有必要的连接线和配件都正确连接。
d. 打开超声机,并等待其完全启动。
2. 患者准备:a. 将患者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便操作员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的图像。
b. 根据需要,需要清洗和消毒患者的皮肤表面。
c.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凝胶将超声探头与患者的皮肤接触。
3. 调节超声机设置:a. 选择适当的成像模式,如B模式(二维),M模式(时间-运动模式)或彩色多普勒模式等。
b. 根据需要,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增益和深度等参数,以便获取清晰的图像。
c. 如果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图像修饰功能,如增强血液流动的滤波器等。
4. 选择和调整探头:a.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超声探头,如线性探头、凸面探头或内窥镜探头等。
b. 疏导探头线缆,确保其不会干扰操作员或扰乱图像质量。
c. 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以便获得所需的图像视野。
5. 进行超声扫描:a. 将超声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皮肤上,并确保与凝胶良好接触。
b. 轻轻移动和滚动探头,以便获得全面的图像覆盖。
c. 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扫描方向和视图来观察特定的结构和区域。
6. 获得和保存图像:a. 当观察到感兴趣的图像时,可以通过按下适当的按钮或使用触摸屏幕上的命令来捕捉图像。
b. 确保保存图像的正确标识和文件命名方式,以便于后续查看和诊断。
7. 关闭超声机:a. 在完成扫描后,关闭超声机并断开电源线。
b. 清理和消毒超声探头和配件,以确保其卫生和安全。
这些是超声机设备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
准确、仔细地操作设备是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对于特定型号和品牌的超声机,操作人员还需详细阅读和遵守设备的操作手册和指南。
超声波 操作规程

超声波操作规程超声波操作规程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和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
为了正确使用超声波设备,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以下是超声波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 检查超声波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所有仪器部件完好无损。
2. 确保超声波设备与电源连接稳定,电源供应正常。
3. 检查超声波探头是否清洁无污垢,确认电缆连接牢固。
二、操作前准备1. 了解被检测物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结构、厚度等参数。
2. 确定超声波检测场景,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耳塞等。
3. 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和探头型号。
4. 根据超声波设备的使用说明,正确设置超声波参数,如增益、门限、频率等。
三、操作流程1. 将超声波探头贴紧被检测物体表面,保证声波传递的接触面积大。
2. 保持探头与被检测物体表面的垂直角度,避免声波发生偏折。
3. 开始超声波检测,观察波形和数据显示,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4. 扫描被检测物体的整个区域,确保全面检测,注意避开可能影响声波传播的障碍物。
5. 在扫描过程中,保持手持超声波设备的稳定性,避免晃动和碰撞。
6. 如需要,可以记录和保存检测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比对。
四、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超声波设备时,避免将探头与液体或电源接触,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触电。
2. 确保超声波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设备过热。
3. 不要将超声波设备暴露在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中,以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设备和操作场地的清洁,避免灰尘和异物对设备造成损害。
5. 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总结:超声波操作规程是确保超声波设备正常使用和检测准确性的基本要求。
通过遵守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减少操作中的意外事故和误差,保证超声波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掌握超声波操作规程还可以提高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1. 引言超声诊断仪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临床诊断中。
为了确保超声诊断仪的安全性和正确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包含开机与关机、探头选择与安装、扫描操作以及影像保存与报告生成等内容。
2. 开机与关机超声诊断仪的开机与关机是操作中的重要步骤,正确的操作可以保护设备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1 开机操作1.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插入,并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或“关闭”状态。
2.将设备与电源插座连接,确保电源线处于正常状态。
3.打开设备的电源开关,并耐心等待设备启动过程中的自检。
4.当设备完成自检,并出现主界面时,表示设备已启动成功。
2.2 关机操作1.在设备主界面中,找到关机选项。
2.点击关机选项,并等待设备关闭。
3.当设备完全关闭后,再将电源开关置于“关”或“关闭”状态。
4.断开设备与电源插座的连接。
3. 探头选择与安装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选择与安装对于获取清晰的超声图像至关重要。
下面是正确的探头选择与安装步骤:1.根据具体的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类型。
例如,线性探头适用于浅表结构的检查,而凸面探头适用于深部器官的检查。
2.检查探头表面是否干净,没有损坏。
3.将探头插入超声诊断仪的探头插孔中,确保插入牢固并与设备连接紧密。
4.使用固定装置(如扣钮)将探头固定在被检查部位上,以保持稳定的扫描。
4. 扫描操作超声诊断仪的扫描操作是实施超声检查的关键步骤,正确的操作可以帮助医生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1.打开超声诊断仪的扫描模式。
2.将探头平稳地置于被检查部位,并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
3.使用导向标记(如体位标记和轴向标记)来指导扫描方向和位置,以避免遗漏或重复扫描。
4.在扫描过程中,通过调整探头的位置、角度和压力,确保获得高质量的超声图像。
5.在扫描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如增益、深度、灰阶等),以优化图像质量。
6.扫描完毕后,将超声图像保存,并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超声诊断系统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一、检查前准备
1. 病人排队预约,向病人说明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2. 维持机器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拉上机房内窗帘使室内光线变暗。
3. 将超声诊断仪电源与交流稳压器相连,启动稳压电源,使电源稳定在机器额
定工作电压范围。
4. 打开仪器开关待仪器预热,冻结图像,适当预热后进入使用程序。
5. 根据申请检查的项目选择探头、设置合理的增益,按规范化的操作手法进行
操作检查,以获得理想化、规范化的图像。
二、腹部超声检查
(一)、腹部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1. 对于空腔脏器〔例如胃,膀胱〕,检查前通常需要使其充盈液体并排除内部气
体。
2. 对胆囊和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 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3. 对子宫,前列腺等盆腔深在脏器或痛变检查时,需使膀胱充盈,作为透声
窗。
4. 对胆道系统检查时,需要先禁食,使胆囊充盈胆汁,以利暴露胆囊内病变。
5. 在需要评价胆囊功能或了解胆管有无梗阻时,则要准备脂餐。
(二)、腹部超声检查方法
1.选用凸阵或线阵探头,频率2.5〜5.0MHz 或8 〜12MHz 。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平静均匀呼吸,必要时让患者做呼吸运动配合。
3.观察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缘、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观察实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增强、衰减、透声性增强或降低;实质脏器内异常病灶,斑点、结节、团块、条索;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实质脏器内血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或消失;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
4 •对脏器内异常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位确认,以排除伪像干扰。
5 •对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500〜600ml后在坐位
和右侧卧位下检查。
三、心脏超声检查
(一)、心脏超声检查方法
1. 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
瓣,左房测量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正常值<30mm ),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
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
室壁:在心脏舒张末期腱索水平测量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
主动脉测量:在心脏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
2. 大血管短轴切面:主动脉呈圆圈状。
3. 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同一水平开放与
关闭。
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
右室:心脏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
4. 剑下四腔心切面。
5. 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腔内和大血管血流,脉冲多普勒或连续多普勒测量各瓣口流
速和压差,判定心腔和/或大血管之间分流和瓣膜狭窄的射流及关闭不全的返流,半定量分流和瓣膜返流的程度。
视血流速度选用脉冲多普勒和/ 或连续多普勒测定瓣口、分流口异常血流的流速和压差,在必要时估测肺动脉压力。
(二)、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
男: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5mm 右室<35mm
女:左房<30mm 右房<30mm 左室<50mm 右室<35mm
左室后壁<12mm室间隔<12mm 右室前壁<5mm 主动脉内径<30mm
肺动脉内径<30,当主动脉内径正常时,肺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
四、浅表超声检查
1. 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
2. 一般采取仰卧位,颈部检查需肩部垫高,头稍后仰,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乳腺
检查时双手上举至头上,以充分暴露乳腺及腋窝等部位。
3. 检测甲状腺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有无结节及结节的数目、囊性或实性,内部
回声等。
4. 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如有肿大的淋巴结,应提供淋巴结形态、淋巴门及淋
巴髓质结构、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参数供临床参考。
5. 乳腺导管、小叶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腺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单发或多
发。
每一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声像图特点、血流情况。
五、妇科超声检查
(一)、患者在检查前应饮水500〜800ml,使膀胱适度充盈,以能够显示子宫底部为标准。
(二)、妇科超声检查方法
1. 探头一般采用凸阵探头或其他类型的探头。
2. 患者常规取平卧位。
3. 纵向扫查自腹正中线分别向左右两侧移动探头,纵切图上子宫的形态较清楚,可
以显示子宫真正长径,测量宫颈内口至宫底长度及内膜厚度。
横向扫查自耻骨联合上平行移动探头,可观察子宫、卵巢和肿块的相互位置关系。
对附件疾病的探测,应在宫体两侧作对称的比较观察,以了解其方位关系。
六、完成检查后注意事项
1. 检查完毕,及时按冻结键,避免不必要的损耗,清除探头上残留的耦合剂,放好
探头。
2. 下班关闭机器前,应将机器退回至机器工作开始状态,关闭仪器开关,拔去电源
插头。
3. 清洁机房卫生,并用紫外线灯消毒。
4. 结束一日的工作后,检查仪器及探头是否完好,并做好交接班。
5. 每周彻底清洁仪器一次,做定期保养并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