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纲
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教资)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3个问题分值:20/20/25=65 43.3%)考点一:确立教学目标,并说明确立的依据教学目标写人记事类(散文)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脉络线索、复述内容)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能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合作讨论探究、字词句段、人物性格、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合作讨论探究,品析重点段落/揣摩人物性格,学习文章写人记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品质、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培养……的情感/学习……的品质/学会……的道理。
例如:《背影》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写景状物类(散文)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概括景物特点)理解、掌握、积累……等词语;概括出课文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合作讨论探究、字词句段、分析优美语词、写作手法)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体会作者情感,培养……之情。
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故都的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合作探究,分析优美语句,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修辞手法(P37):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比、衬托、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双关、借代、反语、通感、互文、顶针小说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情节、内容、背景)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复述小说主要内容;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合作讨论探究、人物语言、人物手法)活动等,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内涵+鉴赏态度+审美体验)审美体验。
鲁迅《故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复述小说主要内容,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分析闰土、杨二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赏析人物性格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体会封建社会对人性造成的影响鲁迅《祝福》:(1)知识与能力:能够复述小说主要内容,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考点提纲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考点提纲一、古代文学A. 先秦文学1. 《诗经》:内容、特点及意义2. 《论语》:作者、影响及重要思想3. 《孟子》:主要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B. 唐宋古文及诗歌1. 唐宋古文:代表作、艺术特点及其意义2. 唐宋诗歌:代表作、风格流派及其发展变化C. 元明清小说1. 《红楼梦》:作者、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刻画2. 《西游记》:主要情节、寓意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3. 《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其价值意义二、现代文学A. 新诗与散文1. 新诗运动及代表作品2. 散文的发展与形式特点B. 鲁迅与现代文学1. 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2.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C. 20世纪作家及其作品1. 鲁迅:《狂人日记》的主题与风格2. 老舍:《骆驼祥子》的情节及其对社会的影响3. 余华:《活着》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人生的思考三、文言文阅读与古文鉴赏A. 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与表达方式2. 文言文的理解方法与技巧B. 古文鉴赏1. 古文鉴赏的基本要素与方法2. 名篇选读与古文鉴赏四、语言文字知识与修辞手法A. 语言文字知识1. 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概念与要点2. 词义辨析与常见错误用词的纠正B. 修辞手法的应用1. 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五、阅读教学与批评方法A. 阅读教学的目标与原则B. 阅读教学中的技巧与方法C. 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六、写作指导与作文批改A. 写作指导1. 写作的基本要素与步骤2. 各类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B. 作文批改的标准与方法1. 作文批改中的评分标准与具体要求2. 作文批改中的指导意见与改进建议七、文学与社会A. 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1.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方式与手法2.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及其价值意义B. 文学与人文精神1. 文学作品体现的人文精神与人类共同价值观2. 文学作品对人类精神与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以上提纲可作为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的备考参考,通过对每个考点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具体)关于对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难考吗,高中语文考教师资格证难吗,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书籍,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大纲,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考试科目: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中学)》和《教育知识与能力》。
2.考试内容:综合素质(中学)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3.考试形式: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
笔试包括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和作文,面试包括结构化、试讲和答辩。
4.考试难度: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同时,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完成相应的题目和论文。
5.考试时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6月和11月,具体时间以官方通知为准。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能够胜任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难考吗从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来看,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难考,涉及的考试内容也比较多,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在笔试环节,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比较多,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等。
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对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面试环节,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书写汉字、运用普通话教学、掌握学科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2023教资高中语文

2023教资高中语文摘要:一、教资高中语文考试介绍1.考试背景与目的2.考试科目与内容3.考试形式与时间二、高中语文教学内容1.语文基础知识2.阅读理解与分析3.写作能力与技巧4.文化素养与名著导读三、教资高中语文备考策略1.熟悉考试大纲与要求2.积累语文基础知识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锻炼写作技巧与创新能力5.拓展文化视野与知识储备四、教资高中语文考试技巧1.解题方法与技巧2.时间分配与策略3.调整心态与应对紧张正文:2023 年教资高中语文考试大纲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与分析、写作能力与技巧以及文化素养与名著导读等方面。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教资高中语文考试大纲,并提供一些备考策略与考试技巧。
首先,教资高中语文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一定语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其中,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14 个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语文学科。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与分析、写作能力与技巧以及文化素养与名著导读等方面。
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要求考生掌握汉字、词语、句子、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阅读理解与分析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写作能力与技巧方面,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写作水平,能够独立完成不同类型的作文。
文化素养与名著导读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了解并熟悉国内外名著。
针对教资高中语文考试,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考生要熟悉考试大纲与要求,了解考试范围与重点。
其次,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
此外,锻炼写作技巧与创新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最后,拓展文化视野与知识储备,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教资高中语文考试中,解题方法与技巧同样重要。
教师资格高中笔试科目:《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高中笔试科目:《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
纲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人若耶溪》)
1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教师招聘网/html/jiaoshi/yueduzilia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纲
导语:这是证的语文科目的大纲。
希望可以给要考试的你一点帮助。
加油哦筒子们!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
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
自己的教学。
2.语文能力。
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
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
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
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
化教学环节;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
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
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
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
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
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
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
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7.熟悉现行通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
需求使用教材。
8.掌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9.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基本理念和模块设置,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流程。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
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
语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
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能够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书评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0.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高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6.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策略。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三、试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