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包袱” 辨析
2015春晚赵本2015年赵本山春晚小品《同桌的你》5大失误

2015春晚赵本2015年赵本山春晚小品《同桌的你》5大失误第一大失误:开始本上场时候,小沈阳让赵本帮助照个全家福。
赵本没接住照相机,掉在了地上。
这个失误使小品失色不少。
第二大失误:赵本和王小利开始喝酒的时候,赵本拿起擀面杖要放在后面的时候,又把擀面杖拿回桌上,在桌。
2015年赵本春晚小品《同桌的你》5大失误由搜集自络或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主要是关于小品,赵本,失误,家里,王小,面粉,喜欢,时候,这个,开始的,希望大家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
第一大失误:开始本上场时候,小沈阳让赵本帮助照个全家福。
赵本没接住照相机,掉在了地上。
这个失误使小品失色不少。
第二大失误:赵本和王小利开始喝酒的时候,赵本拿起擀面杖要放在后面的时候,又把擀面杖拿回桌上,在桌面上敲了一下,示意王小利倒酒,有多年舞台经验的本,抹不去这一点瑕疵。
第三大失误:赵本衣服上的面粉。
赵本右边袖子上满是面粉。
本右手边的面粉从何而来?是赵本来到家,坐下之后,在桌上蹭的。
第四大失误:拉倒,别提他了。
我最不爱看他了,年年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哈,咱们喝酒吧。
好不好?王小利:我们都喜欢。
赵本:你喜欢哪。
你像我们这个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太俗,受不了。
为什么要把这话放在小品里讲呢?是为小品抹黑么?笔者实为不解。
第五大失误:《同桌的你》还是采用东北二人转式的老式调侃。
跟本小品《送蛋糕》如出一辙。
情书内容的失误。
情书中的圈于一个黄色笑话。
笑话大概是这样说的: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中年男人,出门忘带棉帽子了。
就写了一封信,让家里人把棉帽子给他送过去。
家里人打开信一看。
是这样写的:出门在外,忘记带,天冷异常,时常想,麻烦家人,把带来。
家里二大爷识字,看了看。
家里人就问,信上说的些什么,二大爷说他那里啥也不缺,让大嫂子过去就行了。
赵本立在春晚舞台上多年,凭借多年的舞台经验,还能够把整体的氛围控制好。
开始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看时却如同一盆冷水。
看完后没能留下多少东西,中间的笑声也少的可怜。
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用词特点探析

114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用词特点探析赵莹莹 渤海大学摘要: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东北方言词语,小品主要使用了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 式重叠词。
这些词语为小品增添了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关键词:赵本山喜剧小品;拟声词;儿化音;AABB 重叠式形容词众所周知,东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在方言中占据重要位置。
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形象喜人、富有节奏感的特点,这些与东北人本身所具有的豪迈、幽默、直率、风趣等性格特点有很直接的关系。
而在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词语,其独特的词汇形式与其中镶嵌的文化背景相互映衬,展示了东北人独特的生命气息,同样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我们共考察了赵本山往期小品十三部:《卖车》《相亲》《策划》《三鞭子》《拜年》《火炬手》《不差钱》《功夫》《说事》《钟点工》《卖拐》《小崔说事》和《捐助》。
除此之外,还参考了万菁的《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运用刍议》、王莹雪的《试论东北方言小品中的言语幽默》、阮明慧的《从东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错位角度看喜剧小品》等几篇论文,他们主要研究了赵本山喜剧小品台词中的语音和语法。
本文以赵本山喜剧小品为研究对象,收录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 重叠式形容词共263个,研究其小品中方言词使用的效果。
一、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拟声词的应用语言中以语音形式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模拟而形成的词为拟声词,而方言拟声词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应用极为常见,使小品更加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感染力,成为其小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分别从《卖车》《相亲》《策划》《拜年》和《三鞭子》中选取了七个典型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究,探析其所展现的效果,以便更好的研究赵本山喜剧小品中方言拟声词的使用。
例如:(1) 赵本山:“一个醉汉喝醉酒之后拿起这么大一块石头朝电视机砸去,只听‘咵嚓’(kua cha)一声,电视一点儿没坏,请问为什么呢?”( 《卖车》 )(2) 赵本山:“乡长你记着不?送你那天我是村里的代表嘛,记得那是七月份连雨天,那雨下得‘哗哗’(hua hua)的,就听‘咔嚓’(ka cha )一声大雷,范乡长诞生了!”( 《拜年》 )(3)宋小宝:“这个心啊,‘咣咣’(guang guang)地这个跳啊。
赵本山小品的结构模式

因素,其本质是两种以上力量的既相互依 此顾虑重重,内心的意愿没有勇气去实
存又相互制约中形成的某种平衡,它在语 现。性格与观念的差异导致的冲突使人物
言层面体现为角色之间的某种偏差交结 具有鲜明的特色,往往能够造成强烈的喜
而成的张力场散发出的冲突魅力。
剧效果。
在这里,言语的冲突无关于语言的符
二
号系统和语法规范,而是指在同一情境下,
一 小品作为一种叙事结构,它具有叙事 艺术共通的美学特征,而戏剧冲突也就成
082
2009 年/ 第 8 期(总第 315 期)● 戏剧文学
为其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一般来讲,所谓 们年轻人打情骂俏连搂带抱,老年人就得
冲突,就是现实人物由于立场、观点等相迥 在这儿干火靠?”马丫则是“老蔫儿呀,那你说
而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戏剧中的艺术 这孩子们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你说咱们可
物构型模式的一个特征。小品的小,决定
行动是构成喜剧冲突的重要因素。亚 它无法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观众
里士多德曾深入论证过行动对于悲剧的 只能凭借人物的对话及其行动判定其性
意义: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 格趋向。
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1]P21 可见
自 1999 年春晚作品 《昨天·今天·明
其三,草民与官宦的冲突。在小品《拜
农民,在深圳特区的背景下更是显得土气 年》当中, “赵老蔫”与“老伴”因为对鱼塘
甚至有些邋遢,当年的恋人马丫很快就融 承包的事情放心不下,借拜年为由去乡长
入了城市生活,接受了城市的新鲜事物和 家打探消息。“赵老蔫”打心眼里怕官,怕到
生活方式,当马丫一身城市现代女性的装 不敢见,不敢说,更不敢问,和“乡长”说完
“模式”一词源自英文中的“formula” 和“pormula”两个词,前者意为“客套语”、 “惯用语”;后者意为“科学公式”、 “药方”、 “处方”等。由于这两个词与“form”(形式) 相关,所以当它用于表达叙事形式的时候, 更多地偏重于对作品的固定形式或惯用形 式的指称。所以在这里我们有理由将“模 式”一词概括为一组作品共有的稳定因素 以及类似的组合关系。在赵本山的喜剧小 品中我们发现了这种反复出现的构架,这 就是以夫妻间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这些 模式形成的根由,对赵本山小品来讲到底 意味着什么?这是需要我们回答的。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
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
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
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
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
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
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
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
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
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
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
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1]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
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
分析赵本山喜剧小品的修辞手法运用一稿

赵本山喜剧小品的艺术风格作为从东北崛起的具体地方特色的喜剧小品,赵本山从辽宁到整个东北直至红遍全国,小品从1990年打入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连续三年居最佳节目之首,并在以后十年间长盛不衰,形成了稳定的风格,被人们成为“赵氏小品”。
我们认为,小品语言无疑是构成赵本山小品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小品短而精,对语言的要求自然要高,而喜剧小品需要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既要融入相当的思想文艺、艺术内涵,制造出精妙的喜剧效果,让观众笑起来,语言锤炼的工夫就更见琢磨。
赵本山自己对此也有过深刻体会。
他曾说:“今天观众进剧场,总是带着一把尺子进来的,尤其看喜剧和相声,一听到喜剧,人们自然想到了笑,也有可能有人花钱买票进剧场是想要受教育。
但我知道,要看我演出的观众都是想要开心大笑的观众,你如果让观众得到了满足,他都会第二次花钱买票接着笑……”如何使广大的观众都是发自内心的笑起来,每一句台词都不能随意。
本文将以赵本山主演的小品为对象,运用大量语言实例,从修辞的角度对小品语言进行充分的解析,探究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幽默。
一、多种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是修辞策略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亦是切实有效的修辞手段。
修辞格的熟练、巧妙的运用,可以是作品的语言变得幽默风趣,增强作品的喜剧效果。
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修辞格所体现的艺术效果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他的小品中,最常见的是对偶、排比、双关、仿拟等,但最有特色的应属于飞白、别解、易色降用、换序、装佯等。
1、对偶在1999年春节晚会《昨天今天明天》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接近比较严整的新体格律诗,大叔(赵本山饰):“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
齐心协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
”另外还有一段内容更为典型:“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撵跑。
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
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国家比较乱套,整天勾心斗角。
今儿个内阁下台,明儿个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勃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从修辞角度看,这段属于宽式对偶,整而不齐。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艺术

“当时这只鸡呀,心里头特别地矛盾,也特别地压抑。 你想啊,一只公鸡,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 丢不丢人,丢不丢鸡?同行们会怎么看它……今后在 文艺界怎么混?”
不一致形体的不一致、性格的不一
致、举止的不一致、情境的不一致和 语言的不一致等都可以产生滑稽之感。 赵本山小品所有的不一致性都通过语 言的不一致体现出来。当一个主体的 言行举止与自己的身份、性格、地位 或所处的情境不相符合的时候,他就 是可笑的。
表义与潜义都 表现了出来, 让观众回味的 时候又忍俊不 禁。
叹词
• 赵本山:把我搀起! • 范伟: 呀 呀 能站起来啊 没啥病啊 诶呀呀呀呀 走两步 走两步 诶诶诶诶 恶人是不是?大伙都 看着呢啊,出现 什么意外跟我没关系啊!你老整这个悬的愣干啥,你赶 紧站起来啊!有什么事你赶紧说好不好? • ——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 崔永元:您好,大叔…… 白云:哎呀,你赶紧开始吧,啊,俺们底下还两栏 目儿呢,啊,这都,出来一趟,这北京台、天津台, 这都得给点儿面子。赶紧说你那开场白吧。快开始 吧,啊。 ——2006年春晚小品《小崔说事》
这些富于幽默色彩,却又充满生活哲理的原创经 典台词,不仅增强了小品的幽默感,而且使得小 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不加解释观众同样可以 很好地理解小品所要表达的内涵。而且小品推出 之后,这些经典台词很快火爆一时,被越来越多 的人应用到生活当中,渐渐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 汇,丰富我们的日常交际用语。
象声词
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
宋丹丹:哎哎,你干啥呀,你这着急 忙慌的,你跑啥啊。 赵本山:你快点的吧,马上就宣布你 当奥运会火炬手了,抓紧! ——08春晚小品《火炬手》 着急忙慌”——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并且迫不及待地 去做某件事。可以理解为普通话中的“匆匆忙忙”。 使用类似语汇,使整个小品充满口语色彩,更加生活 化。 白云:哎呀,俺们呀,就是揪心你这没有觉啊。 崔永元:哎呀,大叔大妈还关心我这睡觉问题哈。你们 二老睡眠质量怎么样? ——06年春晚小品《小崔说事》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2、消除歧义的方法:
(1)修改法:
①替换词语,消除歧义。
例:他走了三个小时。
他离开了三个小时。他步行了三个小时。他驾车了一个小时。
②调换语序,消除歧义。
例:已经七十多岁的他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他父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2)补写法:
①前或后加提示,消除歧义。
从脑筋急转弯的两道题说起:狗为什么不生跳蚤?树上qí个猴,树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二)歧义概念: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种或多种意思,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一般情况下,歧义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语病,它将使作者(说话人)与读者(听话人)之间无法建立起一致的理解,无法实现交流、沟通的目的。
有歧义的句子虽然在语法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但是它表达的意义不明确,比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甚至几个)意义;因此,也属于病句的一种。
(三)“火眼金睛”:
1、课堂热身活动:找歧义
①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结构层次可以划分为: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或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②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可以理解为“电监会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或“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③添加标点,消除歧义。
例: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或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六)高考真题再现:
1、“我们要学习文件”是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B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七)小结:
语言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是变幻无穷的,能表达出我们所想表达的一切,但前提是我们得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则与运用经验,并能在实践中习惯它。
符号化的被看——赵本山春晚小品农民形象的文化批判

符号化的被看——赵本山春晚小品农民形象的文化批判杨维【摘要】央视春晚是当今大众文化的重要舞台之一,赵本山在其表演的小品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历来都受到文化研究者和普通大众的争议.借助现代传媒,原本朴实纯厚的农民在被观看、被凝视的过程中沦为被消费主义话语表述的对象,进而逐步成为大众文化中一种符号化的被看.“赵氏农民”在春晚舞台上被揶揄、被矮化、被嘲讽,这些农民成了奸诈、狡猾、诡计多端、愚昧无知的符号式形象,不但让普通受众产生严重的审美疲劳,也反映了当前大众文化远离真实农民情感需求的缺憾.【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6)005【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农民形象;凝视;春晚小品;权力;话语建构【作者】杨维【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在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
赵本山通过20余年的春晚舞台上小品的展现,将“赵氏农民”形象塑造成狡黠、猥琐,甚至是愚昧无知的农民形象。
究其原因,既有商业话语的娱乐化泛滥,也有当代大众文化的平面化追求,更从根本上暴露了农民没有话语权力,丧失自我表述能力,沦为被表述的对象。
根据卡瓦拉罗的看法,“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与眼睛和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
当我们凝视某人或某事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在看’。
它同时也是探查和控制。
”[1]赵本山春晚小品中所塑造的农民形象通过暴露自身的缺陷和无知博得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就体现了当代大众文化中的某种隐秘的凝视和观看。
本文的研究,就在于揭露这种虚假的符号式农民形象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偏见。
大致说来,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可以简要概述为五个主题系列:(一)“官民系列”,代表作品有《老拜年》(1993);《牛大叔提干》(1995);《三鞭子》(1996);《拜年》(1998)等。
“官民系列”小品主要反映的是官与民的关系,赵本山扮演的是普通乡村农民赵大叔,通过赵大叔的视角看乡镇干部范乡长(范伟饰)的所作所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本山小品“包袱” 辨析
作者:湖北京山江克关一、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也就是转移概念。
通过谐音、谐义的手法,故意张冠李戴,制造笑料。
例1、《红高梁模特队》:
范:我说的是英文。
赵:这是一位养鸡专业户,最害怕的就是鹰。
例2、《昨天今天明天》:
宋:我想写本书。
赵:哎呀,打住。
拉倒吧,看书都看不下来写啥书啊?
宋:人家倪萍出本书叫《日子》,我这本书就叫《月子》!
赵:真能吹牛啊,你要写《月子》,我也写本书,叫《侍侯月子》。
崔:大妈呀,当时大叔他是怎么追的你?
宋:他就是主动和我接近,没事儿和我唠嗑,不是给我割草就是给我朗诵诗歌,还总找机会向我暗送秋波呢!
赵:别瞎说,我记着我给你送过笔,送过桌,还给你家送一口大黑锅,我啥时给你送秋波了?秋波是啥玩意儿?
崔:秋波是青年男女——
宋:秋波是啥玩意儿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
赵:啥呀?
宋: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例3、《钟点工》:
宋:你就拉倒吧,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
赵:我多年不打鱼了,还哪有网呀?那么多年了。
例4、《说事儿》:
宋:哎哎,俺们那旮旯有个挺老大的养鸡场,开业那彩都是我剪的。
赵:是,她剪完了第二天就禽流感了,当时死了一万多只鸡,最后送她个
外号,叫一剪没。
例5、《牛大叔提干》:
赵:这是啥玩意儿?龟都上来啦。
张:这是甲鱼蛋。
赵:这家伙能杀出蛋来可不容易呀,(扯起蛋来)这啥意思?
张:太滑不好夹,用线穿起来吃着方便。
赵:这是谁研究的?真是人才,这扯蛋、扯蛋是不是这么来的?
例6、《心病》:
赵:那行,那我们就开始治疗。
谈话治疗啊。
范:啊?怎、怎么个谈话治疗啊?
赵: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就是跟你唠,用谈话的方式治疗,也叫“话疗”。
二、假痴不颠
“假痴不颠”就是在台上故意装糊涂、装弱智,惹观众发笑。
在许多小品中,赵本山都是以“蔫巴”形象出现的,后来有几个小品,范伟又取代了这种造型。
例1、《红高粱模特队》:
范: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范,我只不过是搞一点服装设计和模特表演的训练工作,大家就管我叫小范吧。
赵:哎,不行,叫小贩是绝对不行的,小贩是倒腾服装的,您是设计服装的,最起码也得称呼您范师傅。
范:在训练之前,我想看看大家的基功。
赵:鸡公?带来了没有?
范:从仿生学的角度讲,就是猫步。
赵:家猫?在散步?
范:不是猫在散步,是猫在走直线。
赵:猫走直线?
范:对。
赵:范师傅,我觉得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你看,耗子如果拐弯了,猫还走直线,你说的是不是瞎猫?
例2、《卖拐》:
赵:对头,就是你的腿有病,一条腿短!
范:没那个事儿!我要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话,那卖裤子人就告诉我了!
赵:卖裤子的告诉你你还卖裤子么!
例3、《卖车》:
赵:好,我给你出一个三岁小孩能答上来的脑筋急转弯。
范:你别整三岁小孩地,有能耐你整四岁地。
例4、《昨天、今天、明天》:
崔:今天的话题是“昨天,今天,明天”。
我看咱改改规矩,这回大叔您先说。
赵:昨天,在家准备一宿;今天,上这儿来了;明天,回去。
谢谢!
赵:挺简单。
崔:不是,大叔我不是让您说这个昨天,我是让您往前说。
宋:前天,前天俺们俩得到的乡里通知。
谢谢。
例5、《相亲》:
赵:嗯,有内容,往下看。
黄:二位老人,辛苦半辈,
赵:为了儿女,受尽苦累,
黄:儿女安排,今日相会,
赵:祝福二老,成双……这俩字儿念啥玩意儿?
黄:配对儿!
赵:(嘻皮笑脸)我认得。
例6、《心病》:
赵:坐好啊!下面请听第一个话题:母猪的产后护理。
拿错书了。
请听第一话题:萨达姆做好了战斗准备。
这也不行,哎呀,我这知识啊都学杂了!
啥知识都得掌握呀!看看这个话题:时间与生命。
高:这个好,大夫。
赵:别打岔。
在岁月的长河中,人,好比天上的流星,来匆匆,去匆匆。
“唰”说没就没啊!
例7、《送水工》:
高:你给我装老伴,来,快把这衣服脱了。
赵:哎,你要干啥呢!
高:快把衣服脱了。
赵:大妹子,我可是正经人那。
高:谁不是正经人那。
赵:那你为啥花20元钱就扒老头衣服?
高:我儿子是博士后了,你咋不吱声呢?
赵:你得往前赶那,不能老在后边呆着。
赵:你出口多少年了?
范:是出国,六年了。
赵:我听你妈说你在那儿研究爹呢?
范:没有,研究木乃伊。
赵:究竟是研究奶呀还是姨呀?
范:不是,是古尸。
赵:啊,研究古诗。
唐诗三百首我都会,床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要不及时擦,整不好就得脏。
三、顺藤摸瓜
“顺藤摸瓜”就是以顺口溜的表达方式,在结尾处来一个令人发笑的“瓜”。
例1、《小九老乐》:
赵: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家情况。
我家媳妇名叫小九,纯牌我们家二把手,我说八,她不说九,啥事我说定了,她马上举手,我说你给我站往!(突然发现老婆来到了面前)……她可以随便走。
例2、《老拜年》:
赵:咱们那个剧团办上气功训练班了,排练场租给小商小贩卖货摆摊了,把我这副科级挤得靠边了,整得我一周七天全是礼拜天了。
例3、《昨天今天明天》:
赵: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
谢谢!(乐队奏乐)
崔:这是首诗。
宋:该我了。
崔:大妈也准备啦?
宋:是,我站着说吧。
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海湾那旮哒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
谢谢!
赵:欺负人你谢它干啥玩意儿。
赵: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
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
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
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多谢!
例4、《心病》:
赵:人生在世屈指算,一共三万六千天。
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就须三尺宽。
总结起来四句话:人好比盆中鲜花,生活就是一团乱麻,房子修的再好那是个临时住所,这个小盒(比划骨灰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
例5、《功夫》:
赵:听说他,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竟感扬言再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
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儿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
例6、《卖拐》:
赵: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谑了,能把小两口过的挺好,我给他忽悠分别了。
今天卖拐,一双好腿我能给他忽悠瘸了!
例7、《钟点工》:
赵:睡的腰上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
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
明白了。
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
例8、《拜年》:
赵:完了,你让我玩鱼塘行,让我玩语言好有一比呀。
高:比啥呀?
赵: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
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
高:我们没啥事儿,我们那都是小事儿,乡长你说你这一年这事儿太多了,你给咱们全
乡办了多少好事啊?你说从普及科学种田,到开发粮食项目,你今天去银行,明天跑科委,你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
赵:还给寡妇挑过水呢!全乡都知道这事。
四、调侃开涮
“调侃开涮”就是拿自己或别人的缺陷做笑料。
例1、《昨天今天明天》:
宋:俺们村人可喜欢你了。
崔:真的啊?
宋:都夸你呢,说你主持那节目可好了。
崔:哦!
宋:就是人长得坷碜点。
宋:我年轻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吹,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我都乐意瞅。
俺们隔壁那吴
老二,瞅我一眼就浑身发抖。
赵:哼,拉倒吧!吴老二脑血栓,看谁都哆嗦!
宋:你咋不实话实说呢?我为啥跟你分着居呀?
赵:你心眼儿小。
宋:你一天到晚瞅都不瞅我一眼,天天搁电视机跟前等着盼着见倪萍,我不说你拉倒吧!
赵:说那啥用啊,那赵忠祥一出来你眼睛不也直吗?
宋:赵忠祥咋地,赵忠祥是我的心中偶像。
赵:那倪萍就是我梦中情人,爱咋咋地!
例2、《说事儿》:
白:你就别装了,你在大叔大妈这儿,装啥玩意儿呢你这?都写你脸上了。
崔:是吗?
赵:过去你那张脸都哭笑不得的,现在跟紧急集合似的。
赵:你瞎说啥实话。
对不起,她那不是这个意思,我老伴说那意思是都喜欢你主持那节目,哎呀,全村最爱看呐,那家伙说你主持的有特点,说一笑像哭似的。
(乐队奏乐)
赵: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