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浅论赵氏小品中的“飞白”艺术

摘要:赵本山小品之所以能在众多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是因为他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飞白”即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飞白的性质、分类、作用入手,分析赵氏喜剧小品中的这种修辞手法的特殊表达效果。
关键词:赵氏小品飞白修辞手法喜剧小品是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以诙谐幽默、讽刺滑稽的特点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每年的春晚,小品成为广大观众期待的文化大餐,而赵本山的小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菜,成为春晚上最亮丽的风景而妇孺皆知、蜚声海外。
赵本山小品在之所以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除了他精湛的表演才能之外,还因为他为了提高自身语言修辞效果,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各种审美手段,“飞白”是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飞白属于一种高级的修辞手法,随着新语汇的不断涌现和表达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渐趋广泛,经常被用作调侃逗趣的工具。
它的智性色彩很浓,在传情达意上的优势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也依赖于读者的会心理解。
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飞白属于一种积极修辞,其解说道:“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
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
白字本应如《后汉书·伊敏传》那样写做…别字‟,但我们平常却都叫做白字。
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
”[i]即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实录或仿效的修辞格。
“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
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甚至是给人揶揄之感。
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纵观近年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飞白在相声、小品、笑话、喜剧、幽默诗词、广告语、网络语中均广泛被采用。
赵本山在《送水工》、《奥运火炬手》等喜剧小品中对飞白这一修辞格的应用比较典型,给人以新鲜活泼,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艺术美感。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修辞手段

浅析赵本山小品中的修辞手段在当今文艺舞台上,喜剧小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赵本山小品在中国喜剧小品中具有代表性,特色化的语言是其作品魅力构成的重要因素。
在看本山大叔的小品时,我们总是不自觉的就被他的精湛表演以及独特的幽默给折服,他小品中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为我们创造笑声的法宝。
我认为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小品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密切相关,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一、排比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总之,排比的行文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而用之于小品中,其幽默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1998年春节晚会《拜年》中,徐老蔫和媳妇去村长范伟家“拜年”,结果闹出一系列笑话,在小品快结束时,徐老蔫形容自己今天的行为说道(1)“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
”连用了四个“自制歇后语”,尽管用了一些方言俗语,如“瞎么杵子”“够不着嘴”等,而且语言也完全通俗化、口语化的,而观众却可以感受到俗中见雅,句式齐整,押韵和谐,结构整齐,把一个质朴、幽默的农民活生生的展现出来了。
又如在2005年春晚上,大忽悠来到范厨师的门前说道(2)“听说他不当厨师,改开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也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
”(《功夫》)此例中尽管句式结构不完全一致,但每个复句的末句都是相同的,而且押韵整齐、自然,也造成酣畅顺达的效果,幽默诙谐之趣显明。
排比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李岩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擅要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两类:一真是常规的.一类是起常规的.所谓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它是合乎语音学.文字擘.词汇学.语法擘和形式逻辑的一般擐脾的,是可以按字面直接理解的:而煺常规的语言纽合方式.是在辨证逻辑方式的制约下.突破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争形式逻辑学的一殷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毙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语.此篇文章将根据起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从哺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语言出默.—语言一一心理”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语漉暗示的语义方向突然改变.造成。
·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
;语言的现实组合明显地违背了语言规刖和社会习俗,造成。
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P.下面根据这两种增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默.关奠词出默语言心理一、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例如小品‘心病',赵本山t。
不给钱就不看病了?这人都咋的在话语中,由于某些词语的暗示,语义按照常规的思维方了?张嘴钱儿闭嘴钱几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都给谁说式正在向一种认为合乎逻辑的方向发展,突然间。
这—逻辑发的.(转身)能给多少钱呢7。
.在听到赵本山口口声声、坚定生中断.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似乎与前面语义并不相同但细细不移地要为人民服务时。
观众都被他的精神折服了。
可在后半品味又并非毫不相关的结果。
从而审美主体的期待心理转为句,另大家哭笑不得,他将。
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一下跌了意外的“可喜”收获.这就是。
期待之扑空”的。
语言——心理”个一百八十度大的转弯成为“能给多少钱”,这种急剧转变,寓结构.在这一结构中。
通常有。
岔段”和。
倒置”两种表现形态.意深刻.幽默无限,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运用顿跌这种修辞手(一)岔段型法的地方挺多的.例如‘拜年'中有这样一句.赵本山t“大事岔段型表现形态所涉及的一类惨辞手段主要有:衬跌、顿儿一年干老了,香港回归、三峡治水、十五大召开,江主席访跌、歇后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特点:言语之逻辑发展突然中美。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手法解析

化、 方言化 , 使得赵本 山小 品语 气 流 畅 , 有排 山倒海 之势 和 具
一
2 夸 张 .
气呵成之酣畅感 , 赵本 山充分 利用 这些 艺 术手 法 的亲 和作
言链条 中某些环 节的缺失 , 引发观众欣赏 时的创造 性 , 中获 老头 , 从 他嗷的一声 , 昏过去六个 …‘ 你好 , 得得瑟 瑟还上 精神 你 取娱乐 和思考 双重功效 , 的确显 示 出高 人一 筹 的特点 。他演 病院给人讲演 去了 , 讲一 天一 宿 , 大夫疯 了” 这些都是 极度夸 ,
反义相扣 等方面去 理解 , 因为这 些作 用 , 正 才使 灯 谜妙 趣横 别是 《 策划》 下 i己的蛋 , “ ! t 让别 人说 去吧”, 下蛋公 鸡 , “ 公鸡 生, 令人 回味无穷 , 以谜坛有 “ 所 别解方成谜 ” 的说法。赵本 山 中的战斗机 ” “ ,人一上火 就容易缺 心眼 , 过去我一 直缺 , 自从 的小品就 吸收了这些特点 , 例如《 钟点工》 你 就拉到 吧 , 中“ 你 我吃了下蛋公鸡 的肉, , 嘿 我变机灵 了, 吃一块 肉才两万块钱 ,
一
些不 良后果 , 因此损 人不如 损 己 , 以赵本 山小 品《 所 昨天今
说 这 富 的生活 阅历 , 肥沃 的东北 黑土地文化给 了他丰 富的营养 , 于 天 明天》 自己 脸 “ 叫鞋 拔 子 脸 哪?这 是 正 宗 的猪 腰 子
” 《 说 是他 的小 品植根 于东北人 民群众 中 , 再加上 他 的艺 术演 绎 , 使 脸 ! 就是在使用 比喻的 同时应用 了损 己法 ; 说事 儿》 崔永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
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
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
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
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
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
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
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
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
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
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
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1]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
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
赵本山小品幽默语言分析

言上, 体现 出一种无拘无束的幽默感。其幽默感的 成因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
、
改变 正 常组合规 则
( ) 一 合乎语 法、 不合 语 义的 词语搭 配
在小 品《 昨天 ・ 天 ・ 今 明天 》 , 中 与赵 本 山合 演小
品的宋丹 丹有 一句 台词 :现在 不 行 了 , 在是 头 发 “ 现
[ 收稿 日期 ]0 0 0 — 2 2 1— 3 2 [ 作者简介 ] 檀
赵 :我知道你在勾引她。” 《 “ (红高粱模特 队》 ) 在这 些对 话 中 ,感受 ” “ 受 ”“ “ 与 忍 ,引导 ” “ 与 勾 引”一褒一贬 , , 故意“ 误用”增强了语趣效果。另如 : ,
栋(9 5 ) 男, 17 - , 山西五 台人 , 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师, 士 , 讲 硕 研究方向 : 现代汉语 。
落锤计 。”《 (功夫》 宋 :感情失落型、 ) “ 内分泌失调 型、 老年 痴呆型 。” :那我是 属于 哪种型 呢?” : 赵 “ 宋
“ 三 种你 都不 属 于 ,你 是属 于屋 里憋 屈 型 的 。” 这
锅 头啊 !”《 蔫完婚 》 (老 ) 将 “ 区” 为 “ 曲 ”词语 念 白字 , 默 中反 特 误 特 , 幽 衬 出人 物 的性格 特征 和生活环境 。 第二 , 曲解 。利 用谐音 、 断章 取义 等手法 , 词 将
农 民身份 的 “ ” 我 的搭 配显 然不 合语 义 ; 本 山 :争 赵 “
很多 ; 另如“ 免贵是你爹”《 (年前年后》则是典型的 ) 搭配 不 当。 品创作 者 的精妙 构思 加上 人物 本身 的 小
性格 特 征 , 这 些 “ 误 ” 让 错 的句 子 收到 了意 想不 到 的
浅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

浅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10级中文系对外汉语韩文利摘要在修辞学领域,变异是在遵循语言规范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手段。
变异修辞就是从变异的角度来探讨言语表达的修辞效果,是一种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
变异修辞学正是从变异入手,探讨言语表达是怎样通过对规范的“突破”来达到自己的修辞目的的。
在小品语言中,因题旨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语言变异使其达到比规范用法更加有效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语言变异修辞谐音变异韵律变异摹声变异变异性修辞是相对于规范性修辞而言的。
冯广艺的《变异修辞学》中指出,“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言语变异具有灵活性;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规约性,言语变异具有创造性;语言规范和常规修辞具有全民性,言语变异具有独创性。
”与普通修辞学相比,变异修辞学的研究范围比较单一集中,主要从声响形态变异、简单符号变异、聚合单位变异等方面对变异性修辞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它们的运行规律和修辞功能。
其中,声响形态变异就是声音形式上的变异手段。
从符号学观点看,它是利用声响形态因素的个别的临时的变异;从美学观点看,它是一种听觉感知的音响形象的变异。
小品是一种语言艺术,它通过多种变异修辞方法打破语言常规,产生幽默、机智、俏皮的效果,成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小品语言的变异修辞主要利用语言系统内的各要素和言语交际中各种手段之间的联系性和矛盾性而形成的。
赵本山小品是中国喜剧小品的代表,其特色化的语言使它在当今中国文艺舞台上独树一帜。
赵本山小品语言通过多种变异修辞手法出人意料地将现有的语言材料改头换面、重新组装,使语言在瞬间闪现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观众在反差中享受难以言传的快感。
冯广艺在《变异修辞学》中提出了声响形态变异、简单符号变异、聚合单位变异等多种变异修辞现象,其中声响形态变异修辞手法更加突出鲜明地表现出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语音变异美。
因此,本文分别从声响形态变异的谐音变异、韵律变异、摹声变异来探析赵本山小品语言的超常设置。
语言设置技巧论文:浅谈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设置技巧

语言设置技巧论文:浅谈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设置技巧【摘要】赵本山小品语言的风趣幽默特点,除了语言风格的因素外,还得益于对语言的巧妙设置。
本文将运用文体分析的方法从修辞方法应用、语言层面偏离两个方面来阐述赵本山小品的语言设置技巧,从而分析出赵本山小品语言能够广泛深植于大众心中的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语言设置技巧修辞偏离1.语言设置技巧赵本山小品语言的风趣幽默特点,除了语言风格的因素外,还得益于对语言的巧妙设置。
其中大量使用了各种修辞格如押韵,比喻、反问、对偶、夸张、设问、讽刺等等,使语言生动化、形象化;运用了语言层面的各类偏离,如语音偏离、语体偏离、语义偏离等手法,利用人们对习惯思维的迷信,来惩处和捉弄他们;对语句的艺术处理,使得语言巧妙诙谐。
1.1修辞手法的应用文艺要刻画人物,语言形象化是最基本的要求,各种修辞格的运用无疑会加强作品的人物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用到各种修辞格,如:比喻、反问、对偶、夸张、设问、讽刺等等。
比喻:你咋不实话实说呢?你让大伙瞅瞅你那老脸长得跟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昨天今天明天》)反问:她心眼儿太实,你说当时放了五十只羊,你薅羊毛偏可一个薅,薅得这家伙像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呀?(《昨天今天明天》)夸张:宋丹丹:我不稀得说你那些事儿就拉倒了你,给你留着面子。
我不稀得说他!你说就他吧,就好给人出去唱歌,你这嗓子能唱吗?那天呢,就上俺们敬老院给人家唱去,拢共底下坐着七个老头儿,他“嗷”一嗓子喊出来,昏过去六个。
崔永元:那不还有一个吗?宋丹丹: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儿摇啊,“大姐呀,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了,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说事儿》)交错配列:怕就是爱,爱就是怕(《小九老乐》)设问:睡的腰生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
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钟点工》)拟人:在《策划》中谈及下蛋公鸡时,大爷描述公鸡心理状态时说道:“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他一个公鸡,居然要下蛋,不是他的活我要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摘要】赵本山小品,可以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与代表。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
赵本山的小品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原因之一。
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更是赵本山小品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修辞
引言
赵本山的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品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创造笑声的法宝。
小品的语言要求精炼,简洁,和日常交际用语最大的不同是,小品语言要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多的加入语料。
为了增加笑料,赵本山的小品大量地利用多种修辞手法,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一、创造“音乐美”
语音是具有音乐美的。
“凡音者,生人心者与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可以看出,语音是提高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本山小品正是运用了这个特点使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和幽默感。
1.采用贯口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有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这些顺口溜一气呵成,语气流畅,又朗朗上口,其内容也汇聚了大量信息,我们借用相声的术语将其称之为“贯口”。
(1)赵本山:“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
百姓
安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
国
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
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
好!多谢!”(《昨天今天明天》)
这段整而不齐,看似通俗随意,却包含着对民情国情、民心军心、国家和党的政策等几方面的概括总结。
该小品中这种音律整齐,节奏鲜明的“贯口句段”具有多处,极大地浓缩了主题内容。
贯口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
人物出场时,一段顺溜的开场白,瞬间烘托出了幽默的气氛,并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了铺垫作用。
而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贯口又成为丰富人物性格、进一步创造幽默、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贯口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语言表达手段,它是形成赵本山小品语言风格的表达手段,它是形成赵本山小品语言风格的重要构成要素。
2.谐音的运用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这在实际口语交际中都会因其缺少形式上的标志而引起理解上的歧义。
同形同音词:
(2)范:“爸,感谢您老对我的帮助,我现在已经读博士后啦!”
赵:“你得往前领啊,不能老在后边。
”(《送水工》)
(3)高:“啊,拐了。
拐啦!”
范:“你知道我上哪你就让我拐啊!”(《卖拐》)
例(2)中“博士后”的“后”和“落后”的“后”同形同音,但意义不同;而例(3)中范伟误将高口中的“拐”理解为“拐弯”之义,继而顺着她喊的方向将车拐弯,造成了喜剧效果。
异形同音词:
(4)范:“大家就管我叫小范吧。
”
赵:“哎,不行,小贩是绝对不行的。
”(《红高粱模特队》)(5)赵:“是,她剪完就禽流感了,第二天,当时,死了一万多只鸡,最后送她个外号,叫‘一剪没’。
”(《说事》)
例(4)中的“小范”和“小贩”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上的关联,而在此编剧却故意“将错就错”;例(5)是故意运用白字,“梅”与“没”谐音,正是这些辞格的运用使小品中的台词更具有感染力,达到了喜剧效果。
另外,赵本山的小品还善于运用各种语音条件创造音乐美,从而达到喜剧的效果。
最为观众所熟悉的莫过于小沈阳的“娘娘腔”,通过改变相对音色,使小沈阳的声音有所改变,具有女性声音特点,高而细,特别是一句“为什么呢”更是加入男性语音基本不会有的嗲声嗲气,为观众所惊喜。
二、故意误用词语
在交际时如果误用词语,可能会造成交际的失败。
但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正是这种词语的“误用”,歪打正着有了幽默的效果。
1.“误用”缩略语
(6)宋:“这不是一条一般的腿,这是一条奥运火炬手的左腿。
”
赵:“火腿吧。
”(《火炬手》)
(7)宋:“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
”
赵:“唉呀妈呀,三陪啊!”(《钟点工》)
例(6)和例(7)中,前后两种表达方式,显然后一种更简洁明了。
但是进行缩略时词义要明确,不能引起误解。
把“奥运火炬手的腿”缩略成“火腿”,词语意思已经完全改变;而“三陪”显然与“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不同,这在语法上是错误的缩略语,但在小品中,正是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才让人发笑。
2.词义别解
词义别解是忽略词语本身的意义,根据它的读音赋予它一种新的含义,这一含义往往出乎意料,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
人们明明知道这种新含义并非词的原意,但却乐于接受并能在其所创设的幽默氛围中发出会心的笑声。
(8)宋:“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昨天今天明天》)
(9)小沈阳:“谢谢大爸。
”
赵:“大坝,你谢谢三峡去吧你!”(《同桌的你》)
例(8)中,“秋波”,有其固定的含义,但在小品中都有了新的含义,显示了新意创造者的聪明才智;例(9)中,误将“大爸”认为“大坝”,符合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对听众来说也比较新鲜,很幽默,另外,增添了语言的感染力。
3.颠倒语序
赵本山在小品中有时会将词语的顺序颠倒,成为另外一个词,而这个新词又能带来幽默效果。
(8)宋:“我白云大小也是个名人!”
赵:“你白云什么名人,那就是个人名!”(《说事儿》)
(9)赵:“这不,苏格兰调情(tiáoqíng)”
毛毛:“你念反了,那苏格兰情调(qingdiao)”(《不差钱》)(10)牛群:“大妈都有自个的博客啦?”
赵:“名人嘛,都刻薄!”(《策划》)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改变了语素的顺序就有了新意,这种改变语素顺序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是汉语独有的,既幽默又耐人寻味。
在后一例中,还有语音上的改变。
三、利用“偏离”手段
在言语交际时,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突破常规、运用特殊结构,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这便是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
这些手法,在赵本山小品中俯拾皆是。
1.改变正常组合规则
(11)宋:“现在不行了,现在是头发也变白了,皱纹也增长了,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
”(《昨天今天明天》)(12)村:有钱了?富婆阿!
赵:还富婆,过去就是个泼妇。
村:哥,毕竟是富婆,是吧,现在有钱了,(干啥)你能不能呢,是吧,对他的五官进行一下综合治理。
(《有钱了》)
在现实生活中“下岗”的通常用来形容人,而例(11)中把无生命的事物“门牙”与人的行为“下岗”结合在一起,合语法却不合语义,但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例(12)中,把“综合治理”和“五官”结合在一起,这些看似合乎语法不合语义的搭配,由小品主人公在“不经意间”说出来时,却达到了使观众忍俊不禁的效果。
2.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偏离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适时地运用歇后语、俗语、歌词、名言、诗歌等,或者对其进行改编,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落差之间引人发笑。
(13)崔:“二老是哪一年结婚的?”
赵:“我们相约五八。
”
宋:“大约在冬季。
”(《昨天今天明天》)
(14)赵:“床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
你要不勤擦,整不好就得脏。
”(《送水工》)
(15)宋:“于是乎,它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让别人去说吧!”(《策划》)
以上这些台词,都是对人们熟悉的原有表达形式的再加工,这里既有时尚新潮的流行歌词,又有严肃经典的名言警句。
如例(15)戏仿了诗人但丁的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例(13)借用了歌曲名称《相约九八》和《大约在冬季》,这将将两人结婚的年份和季节说得很清楚;例(14)更是对著名诗歌《静夜思》的改造加工。
这种在小品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套用原有形式,创造性地融入新内容,使观众听到这些台词时,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更有打破既有体验的新奇感,加之使用者一本正经、真心实意地表达,笑料迭出,使人忍俊不禁。
同时这种表达手段对塑造小品中人物机智幽默的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赵本山的小品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幽默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其中修辞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赵本山的小品,尤其是他的语言,一来可以让人们对赵本山的小品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中国小品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檀栋.赵本山小品幽默语言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0(8)
[2]孙莉. 论赵本山喜剧小品的辞格运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0(2)[3]张丽红. 语言的游戏和狂欢—赵本山小品语言的独特艺术风格[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01)
[4]宋群. 赵本山喜剧小品言语地域色彩和时尚色彩的渗透与碰撞[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