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性的评价理论解释

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性的评价理论解释
说 文 解 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性的评价理论解释
◎孙荣荣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摘 要 小品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 其艺术性和幽默性历来就有很多艺术学家, 文学家做个研究和分析, 并得出了 不同角度的解释和认识, 而对小品语言做语言学分析的人不多, 解释全面的甚少。本文以现在小品喜剧界有代表性的赵 本山小品系列为研究素材, 用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 以量化研究为基础, 分析了其小品语言幽默性的因素。 关键词 小品语言 幽默性 评价理论
2008 年第
10 期
安徽文学
301
说 文 解 字
了” 通过自嘲, , 对老伴儿的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在点题部 分中, 赵利用 “飞白” 的手法, 曲解了主持人 “昨天今天明天” 的 意思, 形成了崔和赵宋之间的小冲突, 赵对崔的裁决是 “你问 这~~~有点毛病” 宋的裁决是 , “对, 没有这么问的。可以看出 ” 赵宋夫唱妇随, 对主持人进行埋怨, 因为自身的误解却让崔有 口难辩, 让观众为崔叫屈, 收到喜剧效果。 赵宋二人的打油诗 朗诵, 文土夹杂, “真争气” 如用 “齐心合力” “抖精神” “没咋 和 的, 那旮啦挺闹心” 对刚刚过去一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鉴赏, 夸赞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 抨击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 赞扬 国家的安定团结, 评说国际风云多变幻, 深化了主题, 又妙趣 横生。而崔用 “让人心烦的事儿” 、 “高兴的事儿” 巧妙地引导 话题的指向。赵对宋进行裁决, 指责她的诗写得不行。而宋 对赵的发言则用 “没事儿~~~挺成功的” 进行正面鼓励和支持。 但对赵放松时把鞋脱掉则表示 “不礼貌呢~~~” 作负面的裁决。 通过借言的方式, “俺们村人” 宋借 表示对崔的夸奖, 用了情感 意义的词汇, “可喜欢你了” 你主持那节目可好了” 同时 如 、 “ , 也作出鉴赏, “就是人长得坷碜点~~~” 结果, , 崔当然觉得不 好听, 也招致赵对宋的裁决, “你咋这样呢!” 反而, , 他的辩解 更是过犹不及, 因为他的鉴赏是 “说一笑像哭似的” 、 “一哭像 笑似的” 这种强词夺理是通过改变语序体现, 。 达到了幽默的 效果, 令观众忍俊不禁。难怪, 崔非得自找台阶下不可, 用了 一个含蓄的裁决, “他们村都这么夸人啊他们村” 。在进展部 分, 体现态度意义的成分更多了,小品逐渐发展到情节的高 潮。 他们先是回顾过去两人的罗曼史, 赵自我鉴赏是 “小伙长 得比较帅呆了” 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 而宋的自我鉴赏是 , “ , “柳叶弯眉樱桃口, 谁见了我都乐意瞅” 赵对宋的自我鉴赏予 , 以裁决, “拉倒吧!”崔负面裁决了赵的观点, “大叔这么说不 对” 接着对宋的鉴赏, , “其实大妈现在看上去挺精神的” ,而 宋的自我鉴赏还有 “现在头发也白了, 皱纹也增长了, 两颗洁 白的牙齿也光荣下岗了~~~” 。其中“下岗”本来指离开工作 岗位, 移用到此处指牙齿脱落这一生理现象。不仅增添了语 言的幽默感, 而且新颖别致、 情趣隽永, 又和当时的社会热门 话题 “工人下岗” 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还有一处飞白, 就是 对 “秋波” 的曲解, 而更让人捧腹的还是宋对赵的裁决, 秋波 “ 是啥玩意儿你咋都不懂呢这么没文化呢” 关于送定情物, 。 赵 对宋的鉴赏是 “她心眼儿太实” 以及对宋的裁决, 你蚝羊毛 ; “ 偏可一个蚝, 蚝的这家伙像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呀?” 送定情 物不成, 主持人又提及送彩礼, 宋对赵的裁决是 “他家穷得啥 玩意儿没有, 而赵马上以牙还牙, ” “别巴瞎, 当时还有一样家 用电器呢!” 原来是个手电筒。在回顾过去之后, 主持人通过 对二人的鉴赏,大叔大妈……, “ 过得挺好的, ……值得我们年 轻人学习,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将话题引入对现在的评说。 而赵则叙述了二人现在发家致富, 盖起楼房, 宋学习外语后, 二人产生 “感情危机” 用了句时髦用语作为鉴赏, 距离拉开 , “ 了, 美没了!” 而宋作出 “你咋不实话实说呢?” 的裁决, 接着赵 的裁决是 “你心眼儿小。 于是二人唇枪舌剑, ” 各不相让, 使得 冲突不断升级, “咋地” 而赵则用 宋用 、 “爱咋咋地” 来表达各自 的强烈感情色彩。崔首先对赵进行裁决, “大叔, 认为 这么说 不对~~~” 赵的自我裁决是 , “错了, 行不?” 而宋对赵的裁决是 “没文化呢!” 结局是, 赵要按照全家人的意思向宋道歉。 崔用 “话题太沉重” 结束对现在的评说, , 将话题导入对未来的畅 想。宋的打算是想写本书, 招致赵的负面裁决 “哎呀, 打住。 拉倒吧, 看书都看不下来写啥书啊……竟能吹牛啊” 对当时 , 名人出书热予以讽刺。而赵对未来的畅想是运用鉴赏, 点出 今后的打算--去旅游,生活好了, “ 越来越老了, 时间也越来越 少了” 。崔则用富有感情意义的祝愿结束这个话题, “祝大叔 大妈永远年轻, 生活幸福!” 最后的尾声部分, 宋首先以一句体 现感情意义的话 “十分想见赵忠祥” 作为肺腑之言结束自己 , 的活动, 而赵则对此话耿耿于怀, “拉倒吧!干啥玩意儿!” 用 、 “这么丢人呢!没正事儿, 让你说一句话你说这干啥玩意, 丢不 丢人!不说点关键的!” 等进行负面裁决。 通过以评价系统的态度子系统为理论框架, 对赵氏小品 语篇所作的语言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语言裁决手段和鉴 赏手段的使用不仅收到喜剧小品的幽默特质和喜剧效果, 而 且对小品中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升华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 用。小品中的老夫妇来自东北农村, 他们采用日常生活中的 活的语言结合俚语俗话, 既符合人物的身份, 又体现时代特 征, 不仅营造了诙谐幽默的氛围, 使得小品的表演淳朴自然, 风趣俏皮, 而且这些都带有明显的鉴赏和裁决意义, 表达了说 话人对他人、 自己行为或事物的评价, 既有负面的, 也有正面 的, 有利于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 如同相声中的 “捧” “逗” 与 。 在评价对象上, 包括对本人、 老伴儿和主持人的事、 行为等的 裁决与鉴赏, 突出了老夫妇人老而心依然年轻, 与时俱进的精 神风貌。 “干啥玩意儿” 这么没文化呢” 你咋不实话实 如: 、 “ 、 “ 说呢” 拉倒吧” 别巴瞎” 这叫鞋拔子脸那?这是正宗的猪 、 “ 、 “ 、 “ 腰子脸” 怎地” 咋地” 爱咋咋地” 长得坷碜点” 竟能 、 “ 、 “ 、 “ 、 “ 、 “ 吹牛, 吹呗” 等等。 正面的如: 可好” 帅呆了” 挺精神的” “ 、 “ 、 “ 、 “这词儿整的” 、 “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等等。在突出小品主 题方面, 两位老人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 赞美中国自改革开放 以来, 国富民安,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好形势; 歌颂党的领导; 称赞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齐心合力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 评论国际事务的不安定和不公平等。 语言上小品巧妙地利用 了带有评价意义的词语和句子, 反映出他们历经坎坷人生路, 终于喜逢盛世, 透过他们有限的观察和文化水平, 表达出他们 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感想和憧憬, 表达了对国内稳定发展大 好局面的赞颂, 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 “真争气” 齐 如: 、 “ 心合力” 一场大水没咋地” 抖精神” 挺闹心” 不得了” 、 “ 、 “ 、 “ 、 “ 、 “安居乐业” 人民军队天下难找” 国外比较乱套、 、 “ 、 “ 成天勾心 斗角” 风景这边更好” 小品利用评价手段调侃当今的社 、 “ 等。 会现象, 充满时代感、 时尚感和现代感, 具有讽刺幽默效果。 如: 时下的 “名人出书热” 外语热” 美容热” 旅游热” 以 、 “ 、 “ 、 “ ; 及过去 “乱扣帽子” 虽然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眼前的是 等。 是非非, 但少不了去裁决和鉴赏。 因此, 小品语言的互动离不 开评价系统。 五、 结论 本文以赵本山春晚小品为语料, 利用评价系统尤其是其 态度系统来分析喜剧小品中的语言特色, 揭示喜剧小品在营 造幽默气氛, 突出人物形象, 升华主题, 从而更好地达到喜剧 效果方面, 裁决、 鉴赏和情感手段都有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裁 决和鉴赏手段的有效使用。当然, 评价系统中其他的子系统 如介入和级差也都有显著的解释力, 由于篇幅有限, 只能谈到 这里。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摘要赵本山小品,可以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与代表。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

赵本山的小品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原因之一。

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更是赵本山小品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修辞前言赵本山的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品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创造笑声的法宝。

小品的语言要求精炼,简洁,和日常交际用语最大的不同是,小品语言要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多的加入语料。

为了增加笑料,赵本山的小品大量地利用多种修辞手法,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一、创造“音乐美”语音是具有音乐美的。

“凡音者,生人心者与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可以看出,语音是提高表达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本山小品正是运用了这个特点使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和幽默感。

1.采用贯口在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有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这些顺口溜一气呵成,语气流畅,又朗朗上口,其内容也汇聚了大量信息,我们借用相声的术语将其称之为“贯口”。

(1)赵本山:“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

百姓安乐业,齐夸党的领导。

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

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

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

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多谢!”(《昨天今天明天》)这段整而不齐,看似通俗随意,却包含着对民情国情、民心军心、国家和党的政策等几方面的概括总结。

该小品中这种音律整齐,节奏鲜明的“贯口句段”具有多处,极大地浓缩了主题内容。

贯口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

人物出场时,一段顺溜的开场白,瞬间烘托出了幽默的气氛,并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了铺垫作用。

而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贯口又成为丰富人物性格、进一步创造幽默、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

赵本山说过的幽默话语

赵本山说过的幽默话语

赵本山说过的幽默话语
赵本山是中国著名的相声演员和喜剧演员,以其幽默风格和搞笑的台词而广为人知。

以下是一些赵本山曾经说过的幽默话语:
1.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 这句话出自赵本山在相声中的表演,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

2.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在厕所里放了个屁,却没人听到。

" 这句话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在某些尴尬或不被注意的情况下的无奈和孤独感。

3. "有钱人终成眷属,没钱人只能喝西北风。

" 这句话调侃了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象,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现实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4.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这句话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在生活中需要不断表演、适应和应对各种场景的观点。

5. "人活一世,有钱能使鬼推磨。

" 这句话以夸张的方式描述
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暗示了现实中一些人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的现象。

这些幽默话语展示了赵本山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嘲讽与思考。

他的台词常常以夸张、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些普遍的人生观点和社会现象,引起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浅论赵氏小品中的“飞白”艺术

浅论赵氏小品中的“飞白”艺术

摘要:赵本山小品之所以能在众多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是因为他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飞白”即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本文将从飞白的性质、分类、作用入手,分析赵氏喜剧小品中的这种修辞手法的特殊表达效果。

关键词:赵氏小品飞白修辞手法喜剧小品是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以诙谐幽默、讽刺滑稽的特点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每年的春晚,小品成为广大观众期待的文化大餐,而赵本山的小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菜,成为春晚上最亮丽的风景而妇孺皆知、蜚声海外。

赵本山小品在之所以喜剧小品中独树一帜,除了他精湛的表演才能之外,还因为他为了提高自身语言修辞效果,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各种审美手段,“飞白”是其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收到了诙谐幽默的修辞效果。

飞白属于一种高级的修辞手法,随着新语汇的不断涌现和表达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的使用渐趋广泛,经常被用作调侃逗趣的工具。

它的智性色彩很浓,在传情达意上的优势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也依赖于读者的会心理解。

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飞白属于一种积极修辞,其解说道:“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名叫飞白。

所谓白就是白字的…白‟。

白字本应如《后汉书·伊敏传》那样写做…别字‟,但我们平常却都叫做白字。

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

”[i]即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实录或仿效的修辞格。

“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

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甚至是给人揶揄之感。

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纵观近年来的文学艺术作品,飞白在相声、小品、笑话、喜剧、幽默诗词、广告语、网络语中均广泛被采用。

赵本山在《送水工》、《奥运火炬手》等喜剧小品中对飞白这一修辞格的应用比较典型,给人以新鲜活泼,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艺术美感。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从“语言一心理”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李岩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擅要语言符号在话语中的组合方式.通常有两类:一真是常规的.一类是起常规的.所谓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它是合乎语音学.文字擘.词汇学.语法擘和形式逻辑的一般擐脾的,是可以按字面直接理解的:而煺常规的语言纽合方式.是在辨证逻辑方式的制约下.突破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争形式逻辑学的一殷规律.变格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毙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语.此篇文章将根据起常规的语言组合方式从哺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语言出默.—语言一一心理”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语漉暗示的语义方向突然改变.造成。

·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

;语言的现实组合明显地违背了语言规刖和社会习俗,造成。

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P.下面根据这两种增言一心理。

结构来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默.关奠词出默语言心理一、心理期望的突然扑空例如小品‘心病',赵本山t。

不给钱就不看病了?这人都咋的在话语中,由于某些词语的暗示,语义按照常规的思维方了?张嘴钱儿闭嘴钱几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都给谁说式正在向一种认为合乎逻辑的方向发展,突然间。

这—逻辑发的.(转身)能给多少钱呢7。

.在听到赵本山口口声声、坚定生中断.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似乎与前面语义并不相同但细细不移地要为人民服务时。

观众都被他的精神折服了。

可在后半品味又并非毫不相关的结果。

从而审美主体的期待心理转为句,另大家哭笑不得,他将。

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一下跌了意外的“可喜”收获.这就是。

期待之扑空”的。

语言——心理”个一百八十度大的转弯成为“能给多少钱”,这种急剧转变,寓结构.在这一结构中。

通常有。

岔段”和。

倒置”两种表现形态.意深刻.幽默无限,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运用顿跌这种修辞手(一)岔段型法的地方挺多的.例如‘拜年'中有这样一句.赵本山t“大事岔段型表现形态所涉及的一类惨辞手段主要有:衬跌、顿儿一年干老了,香港回归、三峡治水、十五大召开,江主席访跌、歇后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特点:言语之逻辑发展突然中美。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手法解析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手法解析
反 、 用 、 复 等 艺 术 手 法 的 应 用 , 洁 的 语 言 口 语 化 、 活 桩 子 , 显 出 了这 个 人 的 憨 厚 可 爱 。 错 反 简 生 更
化、 方言化 , 使得赵本 山小 品语 气 流 畅 , 有排 山倒海 之势 和 具

2 夸 张 .
气呵成之酣畅感 , 赵本 山充分 利用 这些 艺 术手 法 的亲 和作
言链条 中某些环 节的缺失 , 引发观众欣赏 时的创造 性 , 中获 老头 , 从 他嗷的一声 , 昏过去六个 …‘ 你好 , 得得瑟 瑟还上 精神 你 取娱乐 和思考 双重功效 , 的确显 示 出高 人一 筹 的特点 。他演 病院给人讲演 去了 , 讲一 天一 宿 , 大夫疯 了” 这些都是 极度夸 ,
反义相扣 等方面去 理解 , 因为这 些作 用 , 正 才使 灯 谜妙 趣横 别是 《 策划》 下 i己的蛋 , “ ! t 让别 人说 去吧”, 下蛋公 鸡 , “ 公鸡 生, 令人 回味无穷 , 以谜坛有 “ 所 别解方成谜 ” 的说法。赵本 山 中的战斗机 ” “ ,人一上火 就容易缺 心眼 , 过去我一 直缺 , 自从 的小品就 吸收了这些特点 , 例如《 钟点工》 你 就拉到 吧 , 中“ 你 我吃了下蛋公鸡 的肉, , 嘿 我变机灵 了, 吃一块 肉才两万块钱 ,

些不 良后果 , 因此损 人不如 损 己 , 以赵本 山小 品《 所 昨天今
说 这 富 的生活 阅历 , 肥沃 的东北 黑土地文化给 了他丰 富的营养 , 于 天 明天》 自己 脸 “ 叫鞋 拔 子 脸 哪?这 是 正 宗 的猪 腰 子
” 《 说 是他 的小 品植根 于东北人 民群众 中 , 再加上 他 的艺 术演 绎 , 使 脸 ! 就是在使用 比喻的 同时应用 了损 己法 ; 说事 儿》 崔永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

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

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

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

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

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

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

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

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

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

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

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

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

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

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1]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

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幽默艺术二、赵本山小品中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表达感情的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宋丹丹:哎哎,你干啥呀,你这着急忙慌的,你跑啥啊。

赵本山:你快点的吧,马上就宣布你当奥运会火炬手了,抓紧!——08春晚小品《火炬手》“着急忙慌”——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并且迫不及待地去做某件事。

可以理解为普通话中的“匆匆忙忙”。

使用类似语汇,使整个小品充满口语色彩,更加生活化。

(2)白云:哎呀,俺们呀,就是揪心你这没有觉啊。

崔永元:哎呀,大叔大妈还关心我这睡觉问题哈。

你们二老睡眠质量怎么样?——06年春晚小品《小崔说事》“ 揪心”——形容放不下心;担心;挂心。

普通话中常常用“担心”代替其作用。

(3)赵本山:当时没有征兆,那是不可能的——当时这个鸡——心里特别矛盾,一个公鸡,居然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

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大鹅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当公鸡孵出鸡仔后,别人管它叫啥?叫爸,叫妈,还是叫姑,叫大姨?有蛋不下又憋得慌,于是乎……宋丹丹:它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

——07年春晚小品《公鸡下蛋》“憋得慌”——形容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服、不顺畅;感到憋闷。

可以将其着急、烦恼、恐惧等等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4)宋丹丹:我多少时间都在寻思,为啥我火急火燎地来到了人间,为啥我与火接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就是为奥运火炬手而生的!——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火急火燎”——形容非常焦急。

可以联想到被火燎着的人拼命逃跑时的焦急情绪。

而放在这里,将小品表演者的出生形容为“火急火燎”,充满戏谑色彩,令人感觉幽默生动。

2.表现行为动作的东北方言词汇的添加:(1)a.白云:唉!你说这小崔咋还不来呢?太不拿人当腕儿了!搁铁岭台人家等咱俩小时,这中央台得瑟的你说,这玩意……b.白云:还有一个是院长,拉着我手就不松开,那家伙可劲儿摇啊,“大姐呀,大哥这一嗓子太突然受不了哇,快让大哥回家吧,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啊!”黑土:你好!你得得瑟瑟还上精神病院给人讲演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艺术
作者:吴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名:
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2008,(11)
被引用次数:0次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1982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 2002
3.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空白和错位 1998(02)
1.期刊论文张俊强用关联理论解读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
赵本山是我国著名的小品表演艺术家.他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独特的衣着打扮,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其小品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根本原因.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对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赵本山小品中言语幽默的潜在机制,即制笑机制,也就是对作为表演者的赵本山是如何引人发笑以求达到幽默效果,以及作为欣赏者的观众如何理解和获得这种效果做出阐释,使人们对赵本山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有一个更深和更全面的理解. 2.期刊论文田邵平浅析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语言的可译性限度-文教资料2009(7)
以喜剧小品为代表的赵本山表演艺术即赵本山小品在国内赢得了大众的追捧与偏爱,而其在国外的演出却遭遇冷落与抨击.本文从此现象出发,在简单分析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这两种互为矛盾的译界观点,以及彼此所依赖的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在赵本山小品语言运用这一层面,对赵本山幽默语言的可译性限度进行粗略的探讨.
3.期刊论文宋群赵本山喜剧小品中几种独特的非言语偏离-铜陵学院学报2006,5(3)
利用面部符号、身势符号及服饰符号来表情达意,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符合言语交际的得体性准则.然而,赵本山在喜剧小品中的非言语符号却处处不和谐、不得体,是对常规的一种偏离.但是这种偏离在赵氏小品表演中却是能带给观众审美愉悦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形式.赵氏小品之所以能成为赵氏小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非言语偏离.赵本山喜剧小品那脱胎于东北戏剧二人转的滑稽装扮、体姿和表情,既有浓烈的生活原味,又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4.期刊论文叶思诗.YE Si-shi中国当代电视小品的探索与创新--以赵丽蓉和赵本山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
中国大众的审美口味正处于既渴望整合又趋于分裂的不稳定状态,中国的电视小品也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赵丽蓉和赵本山的小品往往能在"讽刺"和"被讽刺"这两层意义中互动转换,这样不仅常有出乎观众预料的"意外惊喜",而且使小品的结构立体化和丰富化.此外,赵丽蓉的创新之路是"小品的综艺化",使人们的感官与情绪得到更大程度的卷入.赵本山走的是"小品游戏化"的路子,让观众顺理成章的作为"裁判"参与其中.同时他善于从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让小品的喜剧情绪和节奏自始至终保持连贯和统一,其结尾还常以反"团圆"作为一种喜剧卖点.
5.学位论文陈红论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叙事的小品化倾向——以《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为例2009
在中国小品发展史上,赵本山和他的作品就像一樽樽浮雕,以其浓墨重彩的艺术魅力,占据着这一领域的重要席位。

赵本山在春节晚会的地位不可动摇,连春晚的导演都不得不承认赵本山之于春晚的意义,就像乔丹之于NBA赛场。

在广大观众心目中,除夕夜看赵本山的小品,甚至上升到了“民俗”的层面,和吃饺子、放鞭炮同等重要。

小品成就了赵本山,使他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同时,小品也极大地影响着赵本山的电视剧艺术创作。

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被印上了深深的小品的烙印,具有明显的小品化倾向,尤其体现在叙事层面上。

通过“二人模式”隐形结构的广泛运用,在叙事中弱化情节的整体连贯性和结构的内在逻辑性,注重“包袱”情节的设置和横向场景的描绘;通过演员“间离化”的表演,在展示了主角的戏剧性命运安排的同时,也塑造了经典的漫画式的丑角形象;借用小品“说口”技巧,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示了狂欢化、游戏化的人物语言和东北丰富的方言土语,增添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和艺术魅力。

本文认为,由于受到演员们和幕后创作者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艺术实践和东北人独特的个性气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呼唤、受众的审美需求以及东北特殊的地域文化的孕育等客观因素的促成,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叙事上呈现小品化倾向是必然的结果。

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像小品一样注重笑料的挖掘,靠情节的荒诞、丑角的艺术、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来征服观众,追求小品化的叙事效果
,结果导致了电视剧对农村生活的表现浮光掠影,不够深刻,缺乏对观众审美情趣的积极引导,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当代的东北农村和农民群体,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消极意义。

最后,本文指出,要使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到在营造喜剧氛围的同时,不能丧失了当代立场和时代气息,要使作品具有当代人的思想,塑造积极健康的美好形象,表现当代东北新农村的面貌。

要在叙事上提高其电视品格,不断加深对东北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
,融入地域文化变异和现代文化内质,使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艺术获得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6.期刊论文朱秀玲.徐婷.王婷婷用关联理论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
赵本山的小品被称为"赵式小品",可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小品是幽默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幽默是交际行为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于认知和交际的关联理论是近年来语用擘界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理论.本文以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中基本原理:互明,明示一推理,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来解读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
7.期刊论文何散芬.HE San-fen略论赵本山小品的平民化-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4)
平民化是赵本山小品的精髓,文章着重从赵本山小品的平民化情结、视角、人物与语言等方面对赵本山小品的成功因素及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8.期刊论文郑阳从小品到电视剧——论赵本山所饰农民形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
从小品到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赵本山塑造的农民形象的转变.在小品中,赵本山所饰演的始终是个丑角,常常以农民的身份模仿其他社会阶层,他的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电视剧《刘老根》及《刘老根二》中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企业家形象.《马大帅》中的马大帅是一个屡遭挫折的农民民工形象.《马大帅2》中的马大帅是一个在城市里扎下报,发迹了的农民形象.
9.学位论文刘湃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与赵本山春晚小品文化基因的相合性研究2009
九十年代初,赵本山初上春晚,从那时直到今天,对赵本山的争议声一直不绝于耳。

赞扬者将他与世界幽默大师卓别林相提并论,反对者则认为他的作品丑陋鄙俗上不了台面。

赵本山自己也说,他是一个处在大俗大雅之间的人物。

他出身子二人转演员,可是又经过了20年春晚舞台的洗礼,他身上有二人转演员的草根性格,也流淌着主流文化的血液。

他扬二人转幽默之长,避主流文化墨守陈规之短,掀起了一股电视荧屏东北热。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电视剧体现出了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与赵本山春晚小品极强的相合性。

<br>
今天,电视荧屏东北热的代表人物赵本山几乎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言人”。

他的小品表演已经成为春晚大餐中的一道主菜,缺少了他的小品,中国人的春节似乎都过的没有滋味儿,借助这种影响,他创办的本山传媒成为集剧场演出、电视剧拍摄、演员经纪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大型传媒集团。

二人转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长春、北京等省市设立了分场,旗下演员通过央视春晚、集团制作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和各省级卫视的热播,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电视剧在当今多种娱乐形式严重分流的情况下,依然屡创收视奇迹,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与青睐,特别是在东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主流地位。

在这看似反常、偶然的现象背后,或许包含着亟待研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本文在全面的把握东北文化的基础之上
,把赵本山最具代表性的春晚小品叙事放到媒介文化的层面上,总结赵本山春晚小品的文化基因与电视媒介的本体娱乐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为东北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找到一个可行的方向。

10.期刊论文田晨旭从合作原则偏离角度看赵本山小品的幽默-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8)
小品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幽默是小品的生命.赵本山小品言语的幽默生成有其独特的偏离方式.本文尝试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角度
,运用零度偏离理论,对其进行实例分析,探讨赵本山小品言语幽默的偏离现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uig200811150.aspx
授权使用:咸宁学院(xnxy),授权号:ee32286d-fa58-4aad-879c-9ea600bb3204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