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课后巩固提升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 茂林修.竹(修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2.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或取诸.怀抱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告诸.往而知来者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4.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C .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③陈述句 ④宾语前置句D .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束地生活。
B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所得到的欢欣,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练习案B2+Word版缺答案.doc

《兰亭集序》课后巩固练习案B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2.下列句子中“一”全都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4.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用法和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5.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悟言一室之内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8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课后巩固练习(共13课含答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课后巩固练习(共13课含答案)单元荷塘月色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下列对前两段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之美。
B.“脉脉的流水”中,“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人的情意。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
最新2019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8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8[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 巳.日(sì)B.峻岭.(lǐnɡ) 激湍.(tuān)流觞.(shānɡ) 觥.筹(guāng)C.娱.乐(yú) 会晤.(wù)形骸.(hái) 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 酣.畅(hān)玄.理(xián) 清冽.(liè)【解析】A项中的“癸”应读ɡuǐ;B项中的“觥”应读gōng;D项中的“诞”应读dàn,“玄”应读xuán。
【答案】 C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B.清流急湍天朗气晴流觞曲水C.游目骋怀畅叙幽情趣舍万殊D.放浪形骸情随事迁世殊事异【解析】B项中“晴”应为“清”。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①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②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修理)B.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②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C.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②听妇前致.词(说)D.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应酬进退)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时间很短)【解析】A项中“修短随化”的“修”应解释为“长”。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解析】A项中“悟”通“晤”,面对面;B项中“趣”通“取”,趋向,取向;C项中“亡”通“无”。
【答案】 D5.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解析】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来”。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考点巩固提升必修2试题:8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8兰亭集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癸.丑/揆.情度理修禊./锲.而不舍闲.适/群贤.毕至B.作祟./崇.山峻岭湍.急/惴.惴不安彭殇./一觞.一咏C.和.睦/惠风和.畅妄作./作.威作福垓.心/放浪形骸.D.嗟悼./绰.绰有余聘.任/游目骋.怀夙.愿/世殊.事异思路解析:A项,guǐ/kuí,xì/qiè,xián;B项,suì/chóng,tuān/zhuì,shāng;C项,hé,zuò,gāi/hái;D项,dào/chuò,pìn/chěng,sù/shū。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茂林修.竹修:高。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日期。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思想情绪,情致。
思路解析:B项,“期”的意思是“至、及”。
答案:B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思路解析:①介词,在。
②介词,对。
③代词,他们。
④代词,人们的。
答案:C4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作为一种实用类文体,有两种,一种是赠序,一种是书序。
赠序,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书序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兰亭集序》。
B.禊,一种祭礼。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山阴,指山的北面。
D.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思路解析:山阴,指山阴县,当时的县名。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2019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8 兰亭集序 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 兰亭集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项,“由”,原因。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
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D.“彭殇”,“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2)教师用书:第8课 兰亭集序 含答案

品味自然1.大自然就是大境界:高山、河流、海洋、湖泊、蓝天、白云、明月、星光、花草、树木、飞禽。
山巍峨,去天三尺三;海广阔,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娇艳,云想衣裳花想容;草茂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有人说,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阳光灿烂,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我想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人类幸福的源头!拥抱大自然吧!你会感受到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清香,夏天清泉带来的阵阵清凉,秋天凉风送来的累累丰收,冬天雪花飘来的朵朵洁白。
你会发现,能够拥抱大自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3.找一条小溪,选一块石头,然后静静地听着水流过的声音,流过你的脚边,也流过你的心间。
轻快的水声,渐渐取代了一直盘桓在你心头的纷纭之声。
单纯地聆听自然的声音,单纯地贪图自然的节奏,这时,你会感到身心一致的和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荡气回肠的壮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困境中的惊喜;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种放逐的悲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流露的是一种思古的忧伤。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是人生的源泉,亲近大自然,让大自然多一些人类的足迹,也让心灵多一份大自然的光芒,找寻一个归宿和家园。
一代“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官至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
其所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书法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快雪时晴》《丧乱》《兰亭集序》等。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刚健秀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8 兰亭集序人教版巩固辅导十六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8 兰亭集序人教版巩固辅导十六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会议。
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完毕。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或者,也许。
D、向之所欣向:从前。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ǐn)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ānɡ)D、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C、夫人之相与(交往)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映带左右A、顺流而东也B、鼓瑟吹笙C、入之甚寒,问其深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足以荣汝身A、所以游目骋怀正襟危坐B、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C、便利此月内一觞一咏D、群贤毕至伏清白以死直兮【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兰亭集序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暂:一时。
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项,“由”,原因。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丑”,是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顺序为第50个。
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B.“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修禊”,古代夏历三月下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祈福消灾。
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彭”即彭祖,活了八百岁,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人;“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项,“三月下旬”应为“三月上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
王羲之赞同古人所说“死生亦大矣”的观点,并且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只感慨了人生的短暂,并没有由此得出“及时行乐”的说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齐彭殇为妄作。
“向”,过去,以前;“以”,因;“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2)“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以前感到欣慰的事,顷刻之间变成了旧迹。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语言运用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字。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我们从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
南朝的楷书是很发达的,①,其突出成就显然在行草方面。
《兰亭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然形态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谐的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②,进入书艺的最高境界。
据说后来羲之又写过几次,都不可能再达到这种境界,③。
《兰亭序》在行书书法艺术上的特点。
第①处要注意横线后“其”指代的是王羲之,还要与前面的内容构成转折关系;第②处填写一个有顺承关系的有关书法境界的短句即可;第③处要结合前文,进行总结。
②走笔如行云流水③这就是艺术的奥妙6.请参照下面示例,为王羲之写一段评论,要求内容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示例: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他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
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一代书圣——王羲之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
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舞动。
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kuài)契.约(qì)激湍.(tuán) 临文嗟.悼(jiē)B.癸.丑(kuǐ) 修禊.(xì)彭殇.(shāng) 放浪形骸.(hái)C.静躁.(zào) 曲.水(qū)流觞.(shāng) 趣.舍万殊(qū)D.虚诞.(dàn) 悟.言(wù)峻岭(jùn) 游目骋.怀(chéng)项,“湍”应读“tuān”;B项,“癸”应读“guǐ”;D项,“骋”应读“chě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深内藏)感慨系.之(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 崇山峻.岭(高)终期.于尽(至、及) 列.坐其次(排列)C.茂.林修竹(繁茂) 人之相与.(参加)修短随化.(变化) 取诸.怀抱(之于)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暂.得于己(一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 列.叙时人(罗列)项,“喻”,明白。
C项,“与”,交往;“化”,指自然。
D项,“向”,过去,以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②列坐其次..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感慨..系之矣⑤亦将有感于斯文..⑥夫人..之相与⑦或取诸怀.抱.⑧放浪形骸..之外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D.②③⑤⑦古义:其,代词,它;次,旁边/今义:代词,用于列举事项位于第二。
⑤古义:斯,代词,这;斯文,指这篇文章/今义:指文化或文人;文雅。
⑥古义:夫,句首发语词;人,名词,指人与人之间/今义:对已婚女子的敬称。
⑦古义:胸怀抱负/今义:胸前。
4.下列各句与“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信可乐也C.终期于尽项与例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
5.名句默写。
(1)《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为..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任率如此。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B.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C.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D.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
晋时,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
B.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
C.山阴,是指山朝北的一面。
《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
”唐人颜师古注曰:“山南曰阴,山北曰阳。
”D.《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项,应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8.导学号951140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成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认为自己已超过钟繇、张芝。
D.骠骑将军王述曾在会稽任职,恰逢母丧他去职守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王述对此深为遗憾。
项,应将“认为自己已超过钟繇、张芝”改为“认为自己与钟繇不相上下,甚至认为已超过张芝”。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王羲之很喜欢服食丹药,怡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到浙江,就有了终老于此的志向。
(2)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赶忙洒水扫地来等待他。
这样过了多年,但是王羲之竟然再没有去,王述深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