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复位原理总结
单片机复位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由复位引脚RST/VPD上出现高电平引起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不少于两个机器周期(24个震荡周期),CPU在第2个机器周期内执行复位操作。
如果RST/VPD持续为高电平,那么每隔24个震荡周期重复一次复位操作。
复位后机内各特殊功能寄存器初始状态如表1-12所示,而片内128BRAM的状态不受复位信号影响。
SFR 复位状态SRF 复位状态P0~P3 FFH TH0 00H SP 07H TH1 00HDPL 00H SCON 00HDPH 00H SBUF 不定PCON 0xxx xxxxB(HMOS) IE 0xx0 0000BTCON 00H IP xxx0 0000BTMOD 00H PSW 00HTL0 00H A 00HTL1 00H B 00H各个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复位状态解释如下:P0~P3=FFH:表示已向各端口写入1,使各端口即能作输入线,又能作输出线使用。
SP=07H:表示堆栈栈底位于07H单元,第1个进栈字节将写入08H单元中。
DPTR=0000H:表示片外储存器的操作将从000H单元开始(DPTR包括DPL和PPH 两种状态)。
PCON:HMOS单片机的PCON=0xxx xxxxB,最高位为0表示串行工作时的波特率不加倍。
CHMOS单片机的PCON=00xx xx00 B,最低两位00表示复位后单片机处于正常操作方式。
TCON=00H:表示T0,T1的工作均被停止。
TL0=00H,TH0=00H:表示T0的初始值为000H。
TL1=00H,TH1=00H:表示T1的初始值为000H。
SCON=00H:表示串行口处于工作方式0,允许发送,禁止接收。
SBUF 不定:SUBF存放的是串行口待发送或待接收数据,此时数据无用。
IE=0xx0 0000B:最高为0表示禁止所以中断。
IP=xxx0 0000B:表示5个中断源处于低优先级。
PSW=00H:表示工作寄存器选用0组。
单片机的高电平复位与低电平复位

单片机的高电平复位与低电平复位
高电平复位:
(一般的51系列单片机采用电平复位)
原理可理解为:单片机一上电的瞬间,电容相当于短路,所以5V电压全部集中在4.7K电阻上,然后,电容开始充电,当充电到一定时候,5V电压基本都集中在电容上了,电阻上的电压低于单片机需要的高电平电压。
低电平复位:
(AVR,PIC等较高级单片机采用高电平复位)
原理可理解为:刚上电时,电容视为短路,RST脚相当于接地,然后电容开始充电,随着,电容电压不断升高,电阻电压不断下降,即RST引脚电压不断上升至变为高电平,复位结束。
另外,早期都是用低电平复位
复位结束以后,需要维持复位信号高电平,带来了功耗的问题,有一部分人用高电平复位
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考虑到噪声的影响,又开始趋向于选择低电平。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单片机复位原理

单片机复位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单片机复位原理。
这玩意儿啊,就好比是单片机的一次“重启”,让它能重新回到最初的状态,就像咱累了一天,回家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地重新开始一样。
你想想看,单片机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人,一直在那不停地工作呀工作。
可万一它哪天累迷糊了,或者不小心走错了路,咋办呢?这时候就需要复位来帮忙啦!复位就像是给小工人喊了一声:“嘿!停一停,回到原点重新开始!”
那它是怎么实现复位的呢?这就有好多门道啦!有的是通过一个专门的复位引脚,就像给小工人按了个特别的按钮,一按下去,它就乖乖听话复位啦。
还有些呢,是通过内部的电路来实现,就好像小工人自己心里有个小开关,到时候自己就知道该重启啦。
咱再打个比方,单片机复位就像是电脑死机了,咱得重启一下才能继续用,对吧?要是没有复位这个功能,那单片机万一出了啥问题,不就傻眼啦?就好比你走路走得好好的,突然迷路了,这时候要是能有个魔法让你回到出发点,那多好呀!
而且啊,复位可不仅仅是让单片机回到最初状态这么简单哦。
它还能清除一些可能存在的错误数据或者状态,让一切重新开始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这就像你打扫房间,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让房间焕然一新。
你说,这复位是不是很重要?要是没有它,单片机可能就会变得乱七八糟,不知道在干啥啦!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它,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单片机呀!
总之呢,单片机复位原理就像是给单片机这个小机灵鬼准备的一道保险,让它能在关键时刻重新开始,继续好好工作。
咱可得重视它,别小瞧了它的作用哦!这就是关于单片机复位原理啦,你懂了吗?。
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图原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图原理
复位电路
图复位电路图
单片机的置位和复位,都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而在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时候单片机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储设备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
当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
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
具体数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
(1)上电复位:STC89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uF。
单片机外部复位

单片机外部复位单片机是一种晶片微处理器,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控制系统中。
与其它电路一样,单片机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而出现错误运行,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复位。
一般来说,单片机有两种复位方法,一种是外部复位,另一种是内部复位。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单片机的外部复位。
1. 外部复位概念外部复位是指在单片机外部进行的一种电气信号复位方式,即通过特定的电路或信号来让单片机重新开始运行。
当单片机出现故障、死机或无响应时,我们可以使用外部复位来让其重新开始工作。
外部复位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使单片机的复位端(RESET)接受一个低电平,以达到复位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外部复位电路一般由电源电路、复位触发电路和复位延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电源电路主要负责为单片机提供工作电压。
复位触发电路主要起到将 RESET 端置为低电平的作用,其设计原理大致如下:当单片机工作正常时,复位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此时 RESET 端为高电平,单片机正常工作;而当单片机出现故障或死机时,复位触发电路输出低电平,RESET 端变为低电平,触发单片机复位,从而让其重新开始工作。
在实际电路中,为了避免因电源电路产生的杂波信号、按键干扰等原因导致复位信号干扰,需要增加复位延时电路。
复位延时电路可以有效延迟复位信号的下降沿,从而使单片机充分将其缓存内的数据保存到存储器中,以避免数据的丢失。
外部复位适用于单片机系统的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控制系统中,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单片机系统运行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电脑无法正常运行时,需要使用外部复位来重启单片机,以达到使系统重新开始工作的目的。
同时,在一些大型系统中,单片机的开关机、启动停止等操作也需要使用外部复位电路。
此外,某些场合下还需要使用倒计时时间控制,当时间到达指定值时,即触发复位信号,从而实现其周期性的自动开关机功能。
4. 注意事项使用外部复位电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复位信号应控制良好,在单片机出现故障时可达到准确、及时、安全复位的目的。
stc89c52复位电路工作原理

STC89C52复位电路工作原理解析STC89C52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复位电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STC89C52的复位电路工作原理进行解析。
复位电路是用于将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的电路。
STC89C52的复位电路主要由复位电源、复位输入端和复位延时电路组成。
当复位电源施加于芯片上时,芯片内部的复位电源开始工作,向芯片提供复位电压。
复位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复位信号,当外部复位信号被激活时,芯片开始复位。
复位延时电路用于延时芯片复位的持续时间,确保系统在复位过程中稳定。
STC89C52的复位电源是由内部复位电源电路提供的。
当芯片上电后,内部复位电源开始工作,向芯片提供稳定的复位电压。
复位电源的作用是将芯片内部的逻辑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确保芯片在正常运行之前完成初始化操作。
复位电源电路通常由电容、电阻和二极管等元器件组成,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实现复位电压的稳定输出。
STC89C52的复位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复位信号。
当外部复位信号被激活时,复位输入端的电平会发生变化,芯片开始复位操作。
复位输入端通常与外部的复位按钮、复位开关或其他复位触发器相连,当外部触发器被操作时,外部复位信号被激活,芯片进入复位状态。
STC89C52的复位延时电路用于延时芯片的复位时间。
复位延时电路通常由电容和电阻组成,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可以实现芯片复位时间的控制。
复位延时的作用是确保芯片在复位过程中逐渐稳定,避免因复位产生的电压波动对芯片内部电路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STC89C52的复位电路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复位电源、复位输入端和复位延时电路。
复位电源提供稳定的复位电压,复位输入端接收外部复位信号,复位延时电路用于延时芯片复位的持续时间。
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确保芯片在复位过程中完成初始化操作,并在复位结束后稳定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复位电路,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合理的电路设计,确保复位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stm32的复位电路原理

stm32的复位电路原理
复位电路是用来将STM32微控制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电路。
它通常由复位按钮、复位引脚和复位电路组成。
复位按钮是用来手动触发复位操作的装置。
当按下复位按钮时,它会通过复位引脚发送一个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到
STM32微控制器,触发复位操作。
复位引脚是STM32微控制器上的一个引脚,用来接收复位信号。
当复位按钮按下时,它会接收到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告诉微控制器需要进行复位。
复位电路是连接在复位引脚上的电路,用来提供正确的复位信号。
它通常由电阻、电容和复位芯片组成。
在复位电路中,电阻和电容常被连接成一个RC电路,用来延时复位信号的持续
时间。
复位芯片则是用来管理复位信号的传递和保证复位信号的正确性。
当复位按钮按下时,电路中的复位芯片会将一个短暂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传递给复位引脚,触发复位操作。
随后,复位芯片会保持复位引脚的电平一段时间,以确保微控制器在复位期间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
之后,复位芯片会释放复位引脚,使得微控制器可以正常工作。
总之,复位电路通过复位按钮、复位引脚和复位芯片的配合,能够将STM32微控制器恢复到初始状态,确保系统在重新启
动后能够正常运行。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图片或任何形式的视觉内容。
我可以用文字描述您想要的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但是我无法以文本形式提供未使用相同文字的标题。
以下是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图的描述:
- 电源正极连接到一个电阻,电阻与一个电容并联连接。
电容
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线,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复位引脚。
- 单片机的复位引脚也连接到一个推挽放大器,推挽放大器的
输出连接到一个二极管。
二极管连接到一个电路上的电源负极,并通过一个电阻与地线相连。
- 当电源开启时,电阻与电容组成的RC电路开始充电。
电容
通过电阻慢慢充电到供电电压的阈值,同时也向单片机的复位引脚提供一个保持复位状态的电压。
- 当电源关闭时,电容开始放电,使得单片机复位引脚断开与
电源的连接,从而允许单片机重新启动。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并不能取代实际的电路图。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或准确的信息,请参考相应的电子书籍、技术手册或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6是作者在2006年10月份全国巡回人才招聘的考题,居然60%的同学得零分,却只有一位同学得满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彻底地反思。
题6:单片机上电复位电路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复位电路适用于高电平复位还是低电平复位?
(2)试述复位原理,画出上电时Vc的波形;
(3)试述二极管D的作用。
图3RC复位电路
答案:(1)低电平复位。
(2)在图3中,CPU上电时,但由于电容C两端的电压V C不能突变,因此V C保持低
不断上升,上升曲线如图4所示。
只要选择合适电平。
但随着电容C的充电,V
C
就可以在CPU复位电压以下持续足够的时间使CPU复位。
复位之后,的R和C,V
C
V
上升至电源电压,CPU开始正常工作。
相当于在CPU上电时,自动产生了一个C
一定宽度的低电平脉冲信号,使CPU复位。
4 RC充放电曲线
图
(3)当电源电压消失时,二极管D为电容C提供一个迅速放电的回路,使/RESET端迅速回零,以便下次上电时CPU能可靠复位。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如果CPU的复位电路设计得不合理将会导致CPU严重死机,并且影响与CPU有关的外围器件的稳定性,比如存储器上电丢失数据。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将前后的知识连贯起来。
千万不要随意放过哪怕一个细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在管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作者发现出现质量事故的产品都是由一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问题所引起的,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却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
击。
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
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
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
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
所以在0.1S内,RST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
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RST引脚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时间为0.1S左右)。
按键按下的时候为什么会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
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
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总结:
1、复位电路的原理是单片机RST引脚接收到2US以上的电平信号,只要保证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大于2US,即可实现复位,所以电路中的电容值是可以改变的。
2、按键按下系统复位,是电容处于一个短路电路中,释放了所有的电能,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