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
金色花阅读理解

《金色花》阅读理解一、作品简介《金色花》是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创作的一首诗,出自其著名的儿童诗集《新月集》。
这首诗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开叙述,通过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的故事,展现了对母亲深深的爱意以及想要为母亲带来快乐的愿望。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二、诗歌内容与结构《金色花》共分为五个自然段落,每一段都围绕着孩子如何用不同方式陪伴母亲这一主线展开。
第一段:开篇即设定了“我”(即孩子)想要变成金色花的愿望。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第二段:描述了当母亲寻找“我”时,“我”隐藏起来的情景。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第三段:进一步描绘了“我”作为金色花与母亲互动的方式。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第四段:继续表现“我”的调皮与关爱。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书,我便要将我的小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第五段:最终揭示了“我”的真实身份,并表达了对孩子与母亲之间亲密关系的理解。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三、主题思想《金色花》的主题在于赞美母爱的伟大以及孩子对母亲无尽的依恋。
通过孩子的想象,诗人传达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情感——无论何时何地,孩子总是希望成为母亲生活的一部分,哪怕是以最微不足道的方式存在。
这种渴望不仅体现了孩童时期的天真烂漫,也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对于家庭温暖的向往。
四、艺术特色1. 寓言式写作手法**:整首诗采用寓言的形式,通过将人物物化(孩子变为花朵),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 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对孩子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孩子那份纯真的爱。
3. 丰富的象征意义**:“金色花”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是纯洁心灵的写照;“香气”则代表了无形但能感知到的爱。
泰戈尔《金色花》原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泰戈尔《金色花》原文阅读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赏析完整版

金色花赏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金色花》赏析
《金色花》无疑又是一首充满大胆新奇想象之作,诗人借用“金色花”这一拟物,把童稚之心表现得如幻如真。
通常人们写到孩子的童真和顽皮时,大概只能想到写他怎样的可爱,如何的淘气,怎样的在妈妈面前撒娇作痴,或故意做违拗之语,以引起妈妈更多的注意和关爱。
而泰戈尔的想象却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他选取了“金色花”这一喻象来处理这一普通题材。
伟大的作家大多都具备这种才能,善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奇妙之处。
小孩子要跟妈妈来一次调皮。
他不采用别的方式,而单单要变作树枝上的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跳着,摇摆着,俯视着他妈妈的一切工作,又让他妈妈找不见他。
变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闲的,千方百计地给他的妈妈捣着乱、逗着趣。
他要让妈妈闻见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她孩子身上散发出来的;他要将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欢舞跳跃着伴着妈妈的视点游移,却又不让妈妈猜出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
黄昏的时候,玩够了闹够了的孩子这才从树上下来,落到妈妈的面前,缠着要讲故事听。
而当妈妈责怪他跑到哪里去了时,孩子却神秘而又自豪地答了一句:
“我不告诉你,妈妈。
”
他是在极力将调皮成功的喜悦掩饰着哩!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世界更可爱了。
没有什么人对童心的体察比泰戈尔更洞幽烛微的了。
这便是一个伟大诗人的高明之处。
(选自《泰戈尔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素材资料: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精品】

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系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
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不能,因为云和波是如此遥远,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
后他想变成云,而他的妈妈则变成月,或者他将变成波而他的妈妈变成陌生的岸。
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
这样他就能隐藏起,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别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计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计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种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
接着,写变成“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
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进一步展开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
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成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
[整理版]泰戈尔诗三首赏析
![[整理版]泰戈尔诗三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344c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9.png)
泰戈尔诗三首赏析《金色花》《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诗歌开篇扣题,以一个“假如”搧动想象的翅膀,总领全篇。
然后,诗人精心描绘了两幅图画。
第一幅,母子逗乐图。
诗人假想自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金色花,长在“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当妈妈呼喊时,“我”不回答,却有意与妈妈逗乐,“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是一幅怎样的母子情深图啊!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一幅慈母生活图,展示母亲迷人的风采。
诗人想像自己“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母亲工作。
这时诗人精选几个特写镜头:母亲沐浴后,长发披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的楚楚动人的芳容;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诗,酷爱学习的英姿;黄昏时拿灯到牛棚去辛苦写作的倩影――极力渲染和歌颂了母亲美丽动人、外秀内美、朴实勤劳的形象和美德。
最后,诗人用母子对话来结束全诗,更是别具匠心。
整首诗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讴歌了孩子金子般的童心,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和顽皮无邪的童稚、童真、童趣。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像,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浓厚感情。
《告别》《告别》是以一个孩子的语气写成,通过孩子与母亲所说的稚气的话语、天真的想象,讴歌了母子间真挚的感情。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孩子想象着,他要离开妈妈了,他要趁着微明的天光,偷偷地溜走,当妈妈清早伸出双臂要抱他的时候,却惊诧地发现孩子不见了。
调皮的孩子到哪里去了呢?他得意地告诉妈妈:“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哦,原来他化为了一股清风,一朵涟漪,仍然陪伴在母亲身边。
不仅如此,作者接着又借助于具体的听觉、视觉、通过具体的场面、生动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孩子与母亲之间扯不断的深情。
你看:“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素材资料: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精品】

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系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
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不能,因为云和波是如此遥远,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
后他想变成云,而他的妈妈则变成月,或者他将变成波而他的妈妈变成陌生的岸。
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
这样他就能隐藏起,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别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计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计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种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
接着,写变成“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
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进一步展开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
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成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
泰戈尔《金色花》原文全文阅读-中学语文在线(精)【范本模板】

泰戈尔《金色花》原文全文阅读—中学语文在线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素材资料: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精品】

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系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
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不能,因为云和波是如此遥远,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妈妈。
后他想变成云,而他的妈妈则变成月,或者他将变成波而他的妈妈变成陌生的岸。
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
这样他就能隐藏起,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别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计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计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种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
接着,写变成“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
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进一步展开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
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成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戈尔诗欣赏: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yǎn),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金色花》散文诗赏析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要理解这开篇的句子,就要联系到《金色花》的上篇散文诗《云与波》。
诗人在《云与波》中写那孩子有一种想融入云和波的生命之中的强烈愿望。
但是他不能,因为云和波是如此遥远,而且他也不愿
意离开妈妈。
后来他想变成云,而他的妈妈则变成月,或者他将变成波而他的妈妈变成陌生的岸。
故诗人在《金色花》开篇中说,那孩子在欲将自己隐藏起来的种种尝试都失败以后,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圣树上开出的金黄色碎花)。
这样他就能隐藏起来,避过妈妈的耳目,然后再作为一个孩子回到她的身边。
那孩子还不懂得区别别人和自然,他的种种计划是不受可能性的制约的。
诗人用第一人称描写那孩子的种种计划,先是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找他,而他则“暗暗地在那里匿笑”,这种天真的“捉弄”,生动地表现了妈妈与孩子的深厚感情。
接着,写变成“金色花”的那孩子“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妈妈在小庭院里嗅着花香。
这是对妈妈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进一步展开幻想,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
最后,那“金色花”在黄昏时又落在地上,变成了妈妈的孩子,倾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称他为“坏孩子”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是贬义褒用。
那孩子故意不告诉妈妈自己在哪里。
母子和谐生活的情趣,令人陶醉;孩子的娇憨之态可掬,令人爱不自禁。
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