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
四上科学我们关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一、听录音,说说你从哪里听
到过这段音乐?
二、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 的天气预报图,图中 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雷雨
晴
晴
多云转晴
多云
阴转多云
阴转多云
小雨转阴 多云转雷雨
中到大雨 小雨
你还知道其他天
暴雨气现象吗?来自小雨小组活动:我们能把这些天气现象分分 类吗?
第一种分类方法:
(1) (2) (3)
第二种分类方法:
(1)
(2) 降雨和 降雪都 是降水 的一种 形式
三、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怎么样的?
2、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描述今天的 天气吗?(要求用自己的话说。)
今天有云
会不会下雨呢?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学号 姓名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天气》《我们关心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的测量和预测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测量和预测方法,培养关心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对天气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天气的影响和生活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发现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关注天气、关注生活的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生活的关系2.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供学生记录天气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一些与天气相关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同时,展示一些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气与环保、关爱他人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关爱环境、关爱他人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关心的天气教科版

小组讨论:
1.你为什么说今天是
天气?
2.今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这是什么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晴
这是什么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多云
这是什么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阴
这是什么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
雷阵雨
风
这是什么天气?
这是什么天气?
雨
雪
这是什么天气?
四、你能给这
多云
阴转多云
阴转多云
小雨转阴 多云转雷雨
中到大雨 小雨
暴雨 小雨
七、我能完成
2.请给天气现象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连线。
晴
外出要带雨衣、雨伞
雾
适合晾晒
雪
看不远、看不清,不能开车
雨
寒冷,要多穿暖和的衣物
八、作业
1.你知道的天气现象有哪些?请写出至少 三种,并为这些天气现象设计天气符号。
大雨
暴雨
中雨
晴 大雪
多云 中雪
小雨 阴
小雪
阵雨
西北风1级
东南风3-4级
降水: 大雨、中雨、小雨、暴雨、阵雨 云量: 晴、多云、多云转晴、阴
雪: 大雪、中雪、小雪 风: 1级、2级、3级等
五、同桌交流: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不能上室外体育课
• 六、请再看天气预报
你认识有哪些天气符号?
雷雨
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我们关心的天气
请听:这 是什么音乐?
第一单元 天气
1.我们关心的天气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 在某个时间的天气变化。
• 一、请看天气预报
你知道有哪些天气现象?
二、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大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

《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教材《我们关心天气》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象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期待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一课要帮助学生建立的三维目标是:1、科学概念: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根据这节课的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引导学生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能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本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通过天气预报帮助学生重点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并让学生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今天天气怎么样”,通过上个环节,学生已经了解了描述天气的几个要素,所以在这个部分就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要素来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指导学生制作网状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说学生1、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所了解,已经注意到了天气在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运动会会不会下雨;今天上学需不需要带伞……等,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2、在对天气现象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对天气现象的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他们的分类依据可能会多种多样,不够准确。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课和第二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然后收集天气信息,并把观察到的信息制成“天气日历”上;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三至六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温度和风、降水量、云量)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第七课,在这一课,让学生将已经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本课时在单元中可以说是总领和铺垫作用,是学生学习天气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
还让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才能展开后面的各种研究。
学情分析: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晴天、阴天、雨天、等等。
也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体育课会不会下雨;下雨需要拿雨伞……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
如果我们问学生:今天天气怎么样?学生会说:很好或下雨等等,往往不能从温度和风、降水量、云量这四个天气特征去认识的描述天气,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是重要的。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通过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这一章节内容主要围绕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关注天气、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天气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关注天气的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表现出较强的兴趣,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此话题较为冷淡。
此外,学生们的地理知识水平也有所差异,这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掌握关注天气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获取和交流天气信息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天气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天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天气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出行、健康等方面。
浙江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