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纯化
抗体纯化大全

之老阳三干创作抗体的纯化第一节硫酸铵沉淀法基来源根基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
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经常使用方法。
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概况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分歧,因而可利用分歧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分歧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经常使用饱和度来暗示。
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容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试剂及仪器·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硫酸铵(NH4)SO4 ·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蒸馏水· PBS(含0.2g/L叠氮钠) (见附录一)· 透析袋· 超速离心机· pH计· 磁力搅拌器实验步调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
各种分歧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
通经常使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50%。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将767g(NH4)2SO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升蒸馏水中。
用氨水或硫酸调到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C);其它分歧饱和度硫酸铵溶液的配制见表1;二、沉淀1、样品(如腹水)20 000´g 离心30 min,除去细胞碎片;2、保存上清液并丈量体积;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1(v/v);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小时或搅拌过夜(4°C),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1、蛋白质溶液10 000´g 离心30 min (4°C)。
弃上清保存沉淀;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PBS-0.2g/L叠氮钠中。
抗体纯化工艺

抗体纯化工艺一、概述抗体纯化工艺是制备高纯度、高活性抗体的关键步骤之一。
该工艺包括多个步骤,如细胞培养、抗体捕获、杂质去除和抗体纯化等,旨在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抗体产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体纯化工艺的各个步骤及相关技术方法。
二、细胞培养1.细胞株选择–选择适合抗体生产的细胞株,如CHO细胞、HEK293细胞等。
–考虑细胞株的稳定性、表达水平和生长特性等因素。
2.培养基配方优化–根据细胞株要求,优化培养基的成分,如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添加适量的抗生素保持培养的无菌状态。
3.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
–定期检测培养液的pH值和溶氧含量,并进行适当调整。
三、抗体捕获1.细胞收获–选择最佳的细胞收获时间点,通常在细胞进入衰老期前进行。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离心、超滤等)将培养液中的细胞分离出来。
2.细胞破碎–使用机械方法或化学方法将细胞破碎,释放抗体和细胞内组分。
–注意选择合适的破碎条件,以保持抗体的完整性和活性。
四、杂质去除1.固体杂质的去除–使用离心、滤膜等方法去除细胞碎片、沉淀和残留的细胞碎片等固体杂质。
–选择合适的离心速度和滤膜孔径,以避免抗体的损失。
2.溶液杂质的去除–使用离子交换、凝胶过滤、亲和层析等方法去除溶液中的蛋白质、DNA、RNA等杂质。
–根据目标抗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去除方法。
五、抗体纯化1.亲和层析–使用亲和介质(如蛋白A、蛋白G、蛋白L等)将目标抗体从其他成分中分离出来。
–根据目标抗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亲和介质。
2.离子交换层析–利用抗体与离子交换介质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通过调整pH值、盐浓度等参数来实现对抗体的选择性吸附和洗脱。
3.凝胶过滤层析–利用凝胶过滤介质的孔径大小选择性地分离抗体。
–根据抗体的分子量和亲和性选择合适的凝胶过滤介质。
4.逆流色谱–利用逆流色谱技术实现对抗体的纯化和富集。
–通过改变流动相和温度等条件来调节抗体与逆流色谱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体纯化的基本流程

抗体纯化的基本流程一、引言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并结合到特定的抗原上。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抗体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等领域。
抗体纯化是制备高纯度抗体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将介绍抗体纯化的基本流程。
二、前期准备1.选择适当的来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来源,如小鼠、兔子等。
2.免疫原制备:根据需要制备相应的免疫原。
3.动物免疫:将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进行免疫。
三、收集血清1.采集血液:在动物免疫后,采集相应量的血液。
2.离心分离血清:将采集到的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清。
四、初步纯化1.蛋白A亲和层析:将血清通过蛋白A亲和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
蛋白A是与IgG亚类结合较紧密的亲和素。
2.洗脱:通过改变pH值或盐浓度等条件,将与蛋白A柱结合的IgG 洗脱下来。
五、中期纯化1.离子交换层析:将初步纯化后的IgG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中期纯化。
选择适当的离子交换树脂,使得IgG可以被结合并随后洗脱。
2.洗脱:通过改变盐浓度或pH值等条件,将与离子交换树脂结合的IgG洗脱下来。
六、后期纯化1.凝胶过滤层析:将中期纯化后的IgG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进行后期纯化。
选择适当的凝胶过滤树脂,使得IgG可以在某一分子量范围内被分离出来。
2.洗脱:将分离出来的IgG进行洗脱,并进行最终检测。
七、总结抗体纯化是制备高质量抗体的重要步骤之一。
本文介绍了抗体纯化的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收集血清、初步纯化、中期纯化和后期纯化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以获得高纯度的抗体。
抗体纯化方法

抗体纯化方法1. 引言抗体是一类免疫蛋白,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的能力。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纯化高质量的抗体是非常重要的。
抗体纯化方法可以去除杂质,提高抗体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提高其应用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体纯化方法。
2. 凝胶过滤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的纯化方法。
该方法利用不同孔径的凝胶过滤介质,将目标分子(如抗体)与较大分子(如蛋白质杂质)分离开来。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含有目标抗体的混合物加入到预先平衡好的凝胶柱中。
2.使用缓冲液进行洗脱,使较大分子无法通过凝胶柱而流出。
3.目标抗体由于分子大小适中,能够通过凝胶柱被保留下来。
4.最后使用洗脱缓冲液将目标抗体从凝胶柱中洗脱出来,得到纯化的抗体。
凝胶过滤层析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且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实验室。
但其缺点是分离效率较低,只能实现较为粗略的纯化。
3.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纯化方法。
该方法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目标抗体的纯化。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含有目标抗体的混合物加入到预先包含特异性结合配体(如蛋白A、蛋白G等)的亲和层析柱中。
2.目标抗体与配体之间发生特异性结合。
3.使用洗脱缓冲液将非特异结合的组分洗脱掉。
4.最后使用洗脱缓冲液将目标抗体从亲和层析柱中洗脱出来,得到纯化的抗体。
亲和层析法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优点,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抗体。
但其缺点是需要特定的亲和剂和配体,成本较高。
4. 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是一种基于生物分子表面电荷的纯化方法。
该方法利用目标抗体与离子交换柱中固定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纯化。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含有目标抗体的混合物加入到预先平衡好的离子交换柱中。
2.使用缓冲液进行洗脱,使与固定离子相同电荷的分子无法通过离子交换柱而流出。
3.目标抗体由于表面电荷不同,能够通过离子交换柱被保留下来。
4.最后使用洗脱缓冲液改变pH或盐浓度等条件,将目标抗体从离子交换柱中洗脱出来,得到纯化的抗体。
抗体纯化注意事项

抗体纯化注意事项抗体纯化是将混合物中的抗体与其他污染物分离的过程。
这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抗体纯化的注意事项及一些常用的纯化方法。
首先,进行抗体纯化之前需要明确所要纯化的抗体种类,以便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和材料。
例如,要纯化的是IgG类的抗体,可以使用蛋白A或蛋白G纯化柱;要纯化IgM类的抗体,则需要使用蛋白L纯化柱。
其次,注意确保实验室操作的无菌和洁净。
抗体是很容易受到污染的生物分子,因此在纯化过程中,应该使用无菌工具和材料,避免无菌操作环境中的气溶胶污染,同时定期清洗和消毒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区域。
第三,选择适当的缓冲液和洗脱条件。
缓冲液的选择应根据所使用的纯化方法和目标抗体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佳的纯化效果。
同时,洗脱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抗体与固相材料的结合强度和特异性来判断,以避免过度洗脱或不完全洗脱的情况发生。
第四,注意进行冷链操作。
抗体是一种易于变性的蛋白质,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储存下失活。
因此,在纯化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低温操作,例如使用冷藏离心机和冰浴来冷却离心和洗涤液。
第五,合理选择纯化方法。
目前,常用的抗体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超滤等。
在选择纯化方法时,应根据抗体的特性和目标纯化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亲和层析法适用于高效纯化特定抗体,而离子交换层析法则适用于纯化抗体混合物。
最后,采取适当的储存条件。
纯化后的抗体应储存在低温、无菌和避光的条件下,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并且,应避免抗体与其他蛋白质、酶、氧化剂等物质接触,以避免降解和污染。
总结起来,抗体纯化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步骤,需要注意无菌洁净操作、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和条件、冷链操作、合理储存等一系列注意事项,以确保纯化效果和抗体的稳定性。
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才能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抗体样品,为后续的实验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抗体纯化技术

抗体纯化技术抗体纯化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它是利用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将杂质分离排除,从而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病原体清除率高的抗体制备过程的一种技术。
抗体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从抗体的制备、分离、纯化三个角度,分别介绍抗体纯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常用的纯化方法。
一、抗体的制备抗体的制备可以通过两种方式:1、动物免疫法;2、体外合成法。
动物免疫法是指通过注射一定量的抗原,在动物身上诱导其产生抗体,并从动物的血清中提取抗体。
体外合成法是利用原位合成策略,在细胞话表达体系或酵母菌上表达人工合成的抗体,再通过对产物的纯化和反应性测定,获得抗体制备。
二、抗体的分离抗体的分离需要依托一些特异性官能团与抗体的结合作用,如离子交换、亲和层流、凝胶过滤、凝胶电泳、超滤等。
其中,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流是目前用的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可快速、高效地达到抗体分离的目的。
1、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指利用固定在某种阵列上的一种或多种离子交换基团,以官能基团与抗体的分子手性的作用进行分离。
该方法分为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它利用离子交换层的低份子量来固定和选择性地分离抗体及其杂质。
2、亲和层流:层流法是根据不同抗体的特异性分离的一种方法,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后,可采用层流法对其进行分离。
该方法分为亲和层流和亲合层流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利用抗体与其特定抗原之间的特异性,通过抗原固定在材料上,进行互补反应,以分离有治疗功效或有用的抗体;后者则是指利用抗体与其一些非特定抗原结合的作用,来对所有的抗体进行纯化,比如利用蛋白A的亲和性提取IgG。
三、抗体的纯化抗体的纯化主要包括离子交换、亲和层流、凝胶过滤、凝胶电泳、超滤等。
在这些纯化方法中,离子交换、亲和层流、凝胶过滤被广泛应用于抗体纯化中。
1、离子交换:融合相对较低的离子浓度和相对较强的取向共价键作用,利用离子交换基团将抗体和杂质分离。
抗体纯化工艺

抗体纯化工艺一、引言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许多领域中,如医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抗体的纯化是研究和应用这些分子的基础,因此抗体纯化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二、抗体纯化工艺流程1. 细胞培养及收获细胞培养是抗体制备的第一步,通常使用哺乳动物细胞系来表达目标蛋白。
细胞培养条件包括温度、CO2浓度、营养成分和培养基等。
当细胞达到最大密度时,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后将细胞离心并取下上清液。
2.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最常用的抗体纯化方法之一。
它利用特定配体与目标分子之间的亲和作用,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选择性地吸附到固相材料上。
例如,使用含有蛋白A或蛋白G的树脂来选择性地捕捉IgG类别的抗体。
3. 尺寸排除层析尺寸排除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的分离方法。
它利用不同分子大小的抗体在树脂中的渗透性差异,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纯化。
尺寸排除层析通常用于去除杂质,如细胞碎片、DNA和RNA等。
4. 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利用不同离子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树脂表面上带有正负电荷的功能团能够与目标抗体中带有相反电荷的部位结合。
通过调节pH或盐浓度,可以实现目标抗体与树脂之间的选择性结合和解离。
5. 亲水性交换层析亲水性交换层析是一种基于溶液中物质亲水/疏水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利用具有不同亲水性质的树脂来选择性地捕捉和纯化目标抗体。
6. 逆流色谱逆流色谱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抗体制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快速地分离和纯化目标抗体,并且可以在大量样品中进行高通量分析。
7. 超滤超滤是一种利用膜过滤器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它可以去除大分子杂质,如细胞碎片、DNA和RNA等,从而提高目标抗体的纯度。
三、结论抗体纯化工艺是抗体制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选择不同的纯化方法,可以实现高效、快速和经济地纯化目标抗体。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抗体的产量和质量。
抗体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原理
利用蛋白质的酸碱性质,使蛋白质混合 物与离子交换纤维素的酸性基或碱性基相结 合。由于盐类的存在可以降低离子交换剂的 离子基团和蛋白质的相反电荷基团之间的静 电相互吸引,通过改变溶液中盐类离子强度 和PH可以将蛋白质分离。层析血清IgG的常 用纤维素为DEAE-32。
免疫亲合层析原理
b.抗原柱纯化
三 纯化步骤
3.1试剂:
3.1.1couping buffer :0.1MNaCO3 0.5MNaCl Total 1L (PH8.31.8 mM NaH2PO4 0.28g
140 mM NaCl 8g
Total
1L PH7.4
根据所选的配体不同,我们用免疫亲和 层析法纯化抗体的方法可分为:
a.蛋白A或蛋白G柱纯化
蛋白A或蛋白G是细胞壁蛋白,它们能结 合抗体Fc段.这一结合非常牢固,但亲和力 对PH 的变化敏感,抗体/蛋白A或蛋白G的 亲和力随PH值的降低而急剧降低。由于它 们对不同类型抗体的结合能力存在差异, 对它们的选择如下图
100ulCBB溶液加入3.3ul收集液
3.2.3.7 将浓度高的收集液集中,于4℃暂时保存 3.2.3.8 加入0.01M Tris (PH7.5)15ml
3.2.3.9 加入15ml PBS冲洗 3.2.3.10 加入2ml含0.02%叠氮钠的PBS储存beads,
4℃
3.3 抗体长期保存条件: 50% 甘油+0.1%叠氮钠
3.2.2.6 将抽滤后beads放在一干净的PE 手套上,与透析好 的抗原一起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封口膜封口,孵育, 室温2小时或4℃过夜
3.2.2.7 将结合了抗原的beads转移到纯化管中,加入 couping Buffer15ml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体纯化部分
1、腹水/血清的亚型测定完成后,IgG亚型的腹水/血清使用Protein G 抗体纯化柱纯化;IgM
亚型的腹水/血清则使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沉淀。
1.1 Protein G 抗体纯化步骤:
(1)新柱子先用DDW 5ml过柱;
(2)10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 (pH 7.0) 平衡纯化小柱;
(3)抗体过柱,过程中要求缓慢过柱,以求抗体蛋白更好的结合在结合位点上;
(4)继续10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 (pH 7.0) 平衡纯化小柱;
(5)5倍柱体积甘氨酸-盐酸缓冲液(pH 2.7)洗脱结合位点上的抗体,并加入Tris-HCI(pH
9.0)中和甘氨酸,使pH保持为适合抗体保存的中性;
(6)10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 (pH 7.0) 平衡纯化小柱;
(7)5倍柱体积20%乙醇溶液过柱,于4℃条件下保存纯化小柱;
(8)将洗脱的抗体用聚乙二醇浓缩并透析,以彻底去除不相干离子。
其中所用试剂配方:
DDW:超纯水
Binding Buffer(100ml):A液,0.2M磷酸氢二钠61ml
B液,0.2M磷酸二氢钠39ml
磷酸氢二钠4.37g 磷酸二氢钠1.22g
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1M甘氨酸溶液加浓盐酸调pH 2.7
Tris-HCL缓冲液:1M Tris溶液加浓盐酸调pH 9.0
1.2 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步骤:
(1)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再用氨水调节pH至8.5
(2)沉淀:a、腹水/血清离心去除细胞碎片,保留上清液并测定体积;
b、边搅拌边逐滴滴入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搅拌均匀使蛋白充分沉淀;
c、上述蛋白质溶液经过离心弃上清取沉淀,并用PBS溶液(pH 7.0)溶解;
d、继续向上一步蛋白溶液中滴入1/2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搅拌均匀使蛋
白充分沉淀;
e、继续离心沉淀弃上清去沉淀,用PBS溶液(pH 7.0)溶解;
(3)透析:每隔3-6小时换一次透析液,以彻底去除硫酸铵。
其中所用试剂配方:
PBS缓冲液(1L pH 7.0):氯化钾0.2g
磷酸二氢钾0.2g
磷酸氢二钠3.35g
氯化钠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