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检验指导书.
焊接通用检验指导书

焊接通用检验指导书1.检验目的对产品生产焊接工序进行检验,从源头控制故障及质量情况,提高一次通过率。
2、检验依据常规工艺文件、临时工艺文件、材料清单、检验通知、IPC-A-610E标准等3、验收标准按照IPC-A-610E的2级标准来验收4、检验方式4.1 首检——分波峰焊首检和手工焊首检,波峰焊首检又分过波峰前元器件插入检验首检和过波峰后波峰焊接质量首检。
①波峰前元器件插入检验首检,要求检验本工序所焊装的所有元器件的型号,及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位置号是否与材料清单相符,极性元件的方向是否正确等。
(现在发现有无丝印或者是丝印与材料清单不相符的情况,没办法确认,最好要统一明确丝印的明码规则,或者是对料盘)②过波峰后波峰焊接质量首检,这里主要检验波峰焊后的焊接质量,查看是否有虚焊、锡尖、锡桥、锡网等情况,具体请见焊接质量检验。
③手工焊首检,手工焊首检要检手工焊插入器件检验和焊接质量检验,插入器件检验要检验本工序焊装元器件型号、位置号与极性元器件的方向,另外要仔细检查焊接质量。
4.2 抽检一按要求检验本生产岗位所焊装的所有元器件及特殊要求部位,对批量生产的表进行抽检。
4.3 全检——试流的时候,波锋焊和手工焊两道工序的焊接质量检查必须是全检。
注:以上二种手段均有义务检验上道工序焊装的质量。
5、检验工具:防静电手腕、电烙铁、万用表、带灯放大镜等6、涵盖工序:波锋焊、手工焊7、采样规则:工波峰焊手工焊序检验首1.每天上班产出的第一块板子须检首检;2 .每张订单在相应岗位产出的第一块板子须首检;3 .同一订单分几批做时每批相相应岗位产出的第一块板子均须首检。
抽批产的表,按5%抽检,原则上被检抽样品每生产20块板子需检验一次。
全试流的表,必须做焊接质量全检检 8、不合格品处理 检验员将问题情况及时通知巡检员,由巡检员把关。
巡检员可根据问题的性质作出处理:一般常见的问题按以往质量单的处理办法实时处理,较严重或特殊的问题及时提交到OA 上。
焊接质量检验指导书

焊接质量检验指导书
简介
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焊接行业从业人员检验焊接质量。
它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
1. 检查焊接材料和设备是否达到了标准
2. 检查焊接工艺参数和参数设置是否与工艺文件一致
3. 观察焊缝表面的质量,如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
4. 检查焊缝的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标准
5. 对焊接样品进行检验,如弯曲和拉伸等试验
6. 对焊缝的硬度进行测试
方法
1. 使用对焊接试板,对芯片、基底材、保护气体及加热等条件
进行焊接试验。
对于传递并吸收热量的材料,焊接面必须充分接触。
2. 观察焊缝表面质量,如果出现裂纹、气孔和夹杂物等缺陷,则焊接质量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焊接。
3. 对焊缝的尺寸和外观进行相关测试,对焊接样品进行弯曲、拉伸等试验来评价其焊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4. 进行硬度测试,并将测定值与标准比较,以确定焊接质量是否合格。
结论
本指导书提供了焊接质量检验的必要步骤和方法,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焊接质量达到标准。
如果焊接质量检验不合格,则需重新进行焊接。
参考文献
- 《焊接试验-焊缝制备与金相检验》
- 《焊接实验》。
焊接检验指导书

焊接检验指导书焊接检验指导书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2.定义和缩写词解释2.1 焊接2.2 检验2.3 缩写词表3.焊接检验的基本原理3.1 焊接质量要求3.2 检验方法3.2.1 目测检查3.2.2 放射性检测3.2.3 超声波检测3.2.4 磁粉检测3.2.5 渗透检测3.2.6 声发射检测3.2.7 金相检测4.检验前的准备工作4.1 设备准备4.2 检验人员培训和认证4.3 焊接样品的准备4.4 焊接材料和参数的记录5.样品采集和标记5.1 样品采集位置5.2 样品采集方法5.3 样品标记要求6.检验工艺6.1 检验工艺步骤6.2 检验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方法 6.3 检验现场安全措施7.检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7.1 记录方法和要求7.2 报告的内容和格式8.不合格焊缝的处理8.1 不合格焊缝的分类8.2 不合格焊缝的处理方法8.3 修复焊缝的要求9.健康与安全9.1 焊接操作员的健康与安全要求9.2 焊接现场的安全措施10.附件附件1、焊接检验记录表附件2、不合格焊缝处理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焊接和相关工艺的定义 - 根据《焊接质量检验标准》第1章第1.1节进行解释。
2.检验方法 - 根据国家标准 GB/T 9444 进行定义和说明。
3.放射性检测 - 使用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对焊缝进行检测的方法。
4.超声波检测 - 使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检测的非破坏性方法。
5.磁粉检测 - 使用磁力线对焊缝进行检测的非破坏性方法。
6.渗透检测 - 使用液体或气体渗透剂对焊缝进行检测的方法。
7.声发射检测 - 使用传感器监测焊缝的声音和振动信号,判断焊缝的质量。
8.金相检测 - 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焊缝的组织结构进行检测和分析。
焊接检验指导书

苏州尚品科技有限公司页次第1页/共9页修订记录版本修订日期修订人修订内容概述备注编制/Originator 审核/Reviewed 批准/Approved 姓名/Name日期/Date苏州尚品科技有限公司页次第2页/共9页1.目的确保焊接零件的加工质量,防止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零部件流到下道工序或被误用2.适用范围尚品科技所有焊接加工零部件的质量控制3.职责3.1生产部操作工负责所有加工零部件进行自检和互检3.2质量部负责所有加工零部件的检验和不良品处理3.3项目部负责产品技术支持4.程序(检验规范)4.1焊接螺柱和螺母4.1.1检验方法a.检验员每半小时巡检一次,每次抽检不少于2件加工工件b.生产批量小于20件工件则全检c.操作工每10件工件检验一件并对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数检验首件确认1.螺母或螺钉点焊位置2.螺母或螺钉规格及数量3.扭力测试4.检查治具及检具5.外观检验(表面氧化、生锈、划伤、焊疤等不良缺陷)过程巡检1.螺母或螺钉点焊位置2.螺母或螺钉规格及数量3.扭力测试4.检查治具及检具5.外观检验(表面氧化、生锈、划伤、焊疤等不良缺陷)最终检验按照首件检验方法进行末件检验,并对外观进行抽检;特别注意毛刺、镀锌板及铝板的外观(焊渣、焊疤、划伤等)4.1.2检验要求a.按图纸要求检验焊接螺柱或螺母尺寸规格,焊接位置和焊接数量是否正确,螺纹是否完好,目视碰焊螺柱或螺母,保证垂直和焊接均匀。
b.使用力矩测试扳手检验碰焊螺柱,螺母的力矩,一般的要求如下规格M4 M5 M6测试要求 2.5N/M 6N/M 8N/M苏州尚品科技有限公司页次第3页/共9页备注:如果图纸有特殊要求按照图纸或标注执行4.1.3检验依据:图纸、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指导书4.2点焊4.2.1检验方法a.每班次在开机后都应进行点焊强度试验,试件应为平直板材,同时试件板厚应与工件厚度一样,而且要足够大,能够满足在剥开试验时在允许的点焊间距范围内,连续点焊三点,还要满足在剥开时让操作者有握紧的地方,焊接时两件试件应搭接在一起。
焊接过程检验指导书

焊接过程检验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焊接过程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焊接操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焊接过程检验。
二、检验前准备在进行焊接过程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准备步骤:1. 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正常工作,包括焊机、电极、焊接材料等等。
检查焊机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焊接电缆是否有损坏,电极是否适用于所需焊接材料。
2. 准备检验样品: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焊接过程检验。
确保样品的表面干净,并清除任何可能影响焊接质量的污垢或杂质。
3. 阅读焊接规范:在进行焊接过程检验之前,仔细阅读相关的焊接规范和标准。
了解焊接过程中的要求和限制,以便进行正确的检验。
三、焊接过程检验步骤焊接过程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检查预热温度:对于需要预热的焊接过程,首先检查预热温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适当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记录温度数据。
2. 观察焊接操作:观察焊接操作人员的动作和技术,确保他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焊接。
注意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角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规范。
3. 检查焊缝形状:对焊缝形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焊缝应平整、均匀,没有未熔合、气孔、裂纹等缺陷。
4. 测量焊缝尺寸: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焊缝的尺寸。
焊缝的宽度、高度和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 进行无损检测: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以检测隐蔽的焊接缺陷。
可以使用X射线、超声波、涡流等无损检测方法。
6. 进行机械性能测试:根据规范要求,对焊接样品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测试、弯曲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7. 记录检验结果:将所有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焊接参数、焊接缺陷、测量数据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后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
四、质量控制和改进焊接过程检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检验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转向系统、转向上轴、转向下轴、传动轴、支架等组件焊接。
3、焊接检验项目3.1 焊接缺陷:3.1.1 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缺陷。
3.1.2 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
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 未熔合:焊接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焊接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 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 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 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槽沟。
3.1.7 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 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 焊缝形状缺陷:3.2.1 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接成形差是指焊接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 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
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 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 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
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为焊接、未填满弧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3 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 焊缝打磨:焊缝打磨要求:打磨后焊缝符合本检验标准,焊缝圆滑过渡或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不允许破坏母材。
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缝检验作业指导书1.0 目的本焊缝检验作业指导书明确了熔化焊的外观接收检验标准及技术要求。
2.0 范围本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焊接产品。
3.0 参考文件ISO 3834 金属材料熔化焊的质量要求EN473 无损检测人员资质及要求ISO 5817 钢,镍,钛及其合金的溶化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ISO10042 铝及铝合金的弧焊接头-缺欠质量分级ISO17637 溶化焊接头的外观检验ZPS1007175—51015 无损检测等级ZPS1007535—31452 无损检测报告样本ZPS1009603—51015 无损检测人员质资及技术要求4.0 4.14.24.3人员要求无损检测人员应取得EN473或ISO9712的相关资质。
无损检测人员应符合SWP的ZPS1009603—51015。
检测结果需由拥有VT-2资质的人员确认。
5.0 设备和仪器5.1 十倍放大镜、焊缝尺.游标卡尺.反光镜、内窥镜、与手电筒等。
5.2 应确保检测工具每年得到校准,并贴有校准标志。
6.0 检验时间6.2 铝结构的焊缝VT检验必须等到工件冷却到室温后方可进行。
6.3 钢结构的接受等级参见表17.0 程序7.1 焊缝等级; D,C,B,三级适用于ISO5817,或 ISO10042,亦与SWP的质量标准EC1,EC2,EC3,EC4等级相对应,见附表1,7.2 焊接技术要求72.1 所有焊接面在焊接前应清理毛刺和清洁,清理过的溶化面和相邻表面是清洁的,无氧化物,油污,毛刺和划痕。
7.2.2 7.2.3 所有需要连接的材料必须按照焊接前要求及相关流程的要求进行清理。
清理后的零件表面应无油,锈及污物与毛刺,并应加强保护以防二次污染。
按照图纸或工作指令,检验焊接工装的正确性和焊接件的正确装配。
7.2.4* 焊接接头配合面的间隙不应超过0.5倍的壁厚或1.5mm,两者中取小值,错边不应超过0.5倍的壁厚。
7.2.5 检查时可以使用十倍放大镜、反光镜、内窥镜、与手电筒,这些用品不必标定。
压力管道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

压力管道焊接检验作业指导书编号:1 总则1.1 为提高压力管道焊接检验水平和焊接质量,保证管道安装安全性能,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2.1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2 HG20225—95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 SH3501-97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2.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焊接检验程序:外观检验焊缝表面无损检测射线或者超声擦伤热处理后硬度检验4 焊接检验要求4.1 外观检验4.1.1 外观检验应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以及焊接完成后的检验(试验)。
4.1.2 管道加工件、坡口加工及组对的检验数量和标准应符合各工艺标准的有关规定。
4.1.3 除焊接作业指导书有特殊要求的焊缝外,应在焊完后即将除去焊渣、飞溅,并应将焊缝表面清理干净,进行外观检验。
4.1.4 管道焊缝的外观检验质量应符合本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1.5 焊缝外观应成形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 2mm 为宜。
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形应平缓过渡。
4.1.6 焊接接头表面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1.6.1 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飞溅存在。
4.1.6.2 设计温度低于-29~C 的管道、不锈钢和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管道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现象。
其他材质管道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 0.5mm ,连续咬边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大于该焊缝全长的 10%。
4.1.6.3 焊缝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
焊缝余高,Aha<l+0.1b,且不大于 3mm。
注: b 为焊缝宽度(mm)。
4.1.6.4 焊接接头错边不应大于壁厚的 10%,且不大于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检验指导书一、检验标准内容1、焊接质量检验方法2、外观检验标准3、焊点质量标准4、焊接尺寸精度二、焊接质量检验方法1、直观检查用普通、无辅助设备的视力观察,检查车身分总成的外观、焊点(缝)数量、位置和成形质量。
2、试片的性能试验用与正常生产相同的焊接参数,对与产品同材料、同厚度、同层次的试板进行焊接,试验完成后出具相关试验报告。
将试验报告提交至技术部、质量部存档,试验标准参见表3a、调试完成后,所有工位试板需进行试板的性能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
b、正式生产后,需每三个月提供一次所有工位试板 5 组的性能试验报告c、每次对焊钳进行参数调整,需提供相应焊钳的试板性能试验报告。
3、半破坏试验检查将专用的工具或装置插入焊接部件以及临近焊缝的部件之间,施加一个外力后,不破坏元部件,观察焊点(缝)的成形质量。
a、检查对象1)焊接件焊点及关键焊点、易出现缺陷的焊点;2)半破坏检查前先进行目视检查,检查焊接和工件是否异常。
b、检验频次:抽检:每批次 1 次,一次 3 件。
c 、检验内容:将被检查的部件放至规定的检查区域:1)清点焊点个数;2 )检查焊点位置;3)检查是否存在不可接受的焊点。
d、检验方法:对焊缝中具有特征代表性的焊接点进行检验,将专用凿子和锤子进行在离焊点规定处插入一定的深度(与被检查焊点内端齐平),到达要求的尺寸范围后,上下扳动凿子,直到焊接点材料屈服或严重弯曲,检查焊点是否松动。
f 、检验注意事项:1)如果发现有焊点拉长而焊缝无断裂或损坏,应停止检验。
对于两个以上工件之间的焊缝,应在每对相邻工件之间进行检验。
对于两端焊点,必须检验。
2)当进行半破坏检查时应注意:别让凿子接至焊接部位,这可能会导致衔接部位被切断;3)当进行半破坏检查时,插入凿子的位置和深度做如下要求:A=1.0mm— 2.0m m(尽量同焊接部位靠近),B=5.0mm以上。
半破坏检查的操作示意图;4)拔出凿子,用0.5〜1镑锤子还原零件。
5)半破坏焊点检查的数量,不少于焊接焊点总量的30%。
图丄半破坏检查的揉作示意图g、记录1)如发现有异常焊点,在相应的焊点上做好异常状态记录,并将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单》,并执行焊接质量问题处理流程2)缺陷焊点数量超过总数的1%则焊接质量不合格。
h、修复1)破坏检查完成后在零件上标出标识,并在规定的区域存放,存放时间为半个工作日,到期后对检查部位加以(修正)点焊补焊后使用;2)焊点有损坏的,应用CO2焊补焊处理。
如果有缺陷,应按照指定方案修理并重新进行检查或者报废。
注1:下列焊点不适于进行半破坏检查:1)凿子无法达到的焊点;2)外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的焊点(包括铜板焊接)。
4、破坏试验检查由专业人员用专用的工具或装置插入焊接部件以及临近焊缝的部件之间直到元部件彻底分离,观察焊点(缝)的成形质量。
a、检查对象焊接件焊点及关键焊点、易出现缺陷的焊点。
b、检验频次:检验。
c、检验内容:破坏检查前先进行目视检查,检查焊接和工件是否异常。
将被检查的部件放至规定的检查区域:a)清点焊点个数;b)检查焊点位置;c)检查是否存在不可接受的焊点。
对焊缝中具有特征代表性的焊接点进行检验,将专用凿子或液压扩力钳对工件进行破检,工件撕裂要求在分离后的任意一个工件上焊接处形成一个圆孔,另一个上形成一个圆凸台,且焊点直径符合表3的规定,见表3。
如果两个工件上孔径小于标准,表示点焊试件不合格。
并将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单》。
d、记录a)如发现有异常焊点,在相应的焊点上做好异常状态记录,并将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单》并执行焊接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b)缺陷焊点数量超过总数的1%则焊接质量不合格。
二、外观检验标准表2外观检验标准四、焊点质量标准1、点焊:a、焊点外观质量:焊点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焊点数量、位置、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的要求,焊点目视无裂纹、气孔、脱焊、烧穿、过烧等缺陷;b、焊点直线度:焊点直线度之差左右位移量不大于3mmc、压痕深度:不可大于板厚的20%如果两工件的厚度比大于2: 1,压痕深度可增大到20%^25%任何压痕要抛光处理;d、焊透率:应为30-80%。
e、焊点熔核直径:工艺规程未注明焊点熔核直径的,根据表2检验,焊点直径误差允许-1~+2mmf、焊点强度:焊点抗剪强度要求见表3;g、焊点间距/边距:工艺规程未注明焊点边距和焊点间距的,根据表4检验,焊点须均布,焊点间距之差为土5mm 但不得积累。
当最后一个焊点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间距过大或过小)须进行调节保证焊点均布,间距Ha>3d(d 为核心直径)。
h、焊点数量:符合该工位《焊装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某个焊接边的焊点数为5个或者更少时,不允许出现有缺陷焊点或少焊点;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某个焊接边的焊点数为6个或者更多时,允许的缺陷焊点数量和多余的焊点数量见下表5。
i、如果一条焊接边允许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的缺陷焊点,那么缺陷焊点间应至少有一个好的焊点间隔,才可以看作合格;焊缝末尾的焊点不得有缺陷。
表3焊点熔核直径及焊点抗剪强度要求点)1 0.8+0.8 4.5 > 4.0 注:1、 焊透率应为 30-80%。
2、 二层点焊应按簿板计算。
3、 薄板与厚板焊接,按薄板计算, 多层点焊分别按现两外层板计 算。
2 1.0+1.0 5 > 5.43 1.2+1.2 5.5 > 6.84 1.5+1.56 > 9.3 5 1.6+1.6 6.3 > 10.9 6 1.8+1.8 6.7 > 11.4 7 2.0+2.0 7.1 > 13.78 2.5+2.5 7.9 > 17.7 93.0+3.08.1> 18.5表4点焊板厚与焊点位置要求备注板厚S ( mm最小点距e ( mm边距b (mm 0.5 10 > 4.5 0.8 12 > 5.0 1.0 12 > 6.0 1.2 14 > 6.5 1.5 14 > 7.0 2.0 16 > 8.0 2.5 18 > 9.0 3.020> 10.0规定的焊点数有效焊点数Min实施焊点数MAX1-5 n n 6-10 n-1 n+1 11-20 n-2 n+2 21-30 n-3 n+3 31-40n-4n+441以上(1-12% ) x n (1+12%) x n表5有效焊点数量要求表6点焊缺陷判断 序号 检查项目 图示 检查方式 检验工具 检验标准1 拉痕 目视测 量1、 钢板被拉超过紧靠焊点周围的厚 度的两倍,就判定该焊点有缺陷。
2、 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 10%1、被电极压的深度为较薄板的70%以下时,但要求钣金的外部压锻为90%以下时判为压痕过深2、不允许超过总点数的20%序号检查项目图示检查方式检验工具检验标准8焊后孔洞j ___ /■■■■■ HIM n II・JHU■目视测量1、孔洞直径D=1.5m m以上为不良2、D< 1.5mm的情况下不允许超过总点数的5%扭曲咬边脱离飞溅(焊接面上焊接液呈毛刺状)目视测量目视目视测量目视测量1母材扭曲变形超过焊接面30度2、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1焊点不得超过焊接钢板的边缘2、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1、脱离的焊点部位不能超过焊点直径的1/3 ;2、对于棱角、圆角部位,不容岀现脱离正确位置的焊点。
3、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1、熔核直径超过2.0mm以上的为不良2、6=从熔核直径超过5.0mm以上的为不良3、不允许超过总点数的15%焊接痕迹目视测量1、A/BV0.8的情况为不良2、不允许超过总点数的20%压痕过深目视测量9虚焊半破坏试验/破坏试验扁铲、锤子1、无熔核或熔核过小,按表3检验2、缺陷焊点数量超过1%10焊穿目视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11漏焊目视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12开裂目视开裂焊点数不得大于1%13焊偏目测焊偏数W 10%偏离位置小于等于3mm缺陷焊点数不得大于10%2、凸焊a、外观质量:无螺纹损伤、裂纹,允许有轻微飞溅和少量的金属挤出,但不影响螺栓拧入;不允许有漏焊、错焊、未焊透、焊接变形等缺陷。
b、凸焊螺母螺栓抗扭强度应符合要求,若不合格必须重新凸焊,或用C02保护焊加固;c、关键零件凸焊螺母不允许有裂纹,一般零件凸焊螺母若有裂纹,允许用C02保护焊补焊;d、检验方法说明:1)螺母螺纹检验法:选用与工件上凸焊螺母相配的螺纹螺栓,要求不能借用任何工具,直接用手能将螺纹螺栓顺利拧入螺母孔内,则为合格;反之螺纹螺栓或拧入困难,则为不合格。
2)螺栓螺纹检验法:选用与工件上凸焊螺栓相配的螺纹螺母,要求不能借用任何工具,直接用手能将螺纹螺母顺利拧入螺栓上,则为合格;反之螺纹螺母不或拧入困难,则为不合格。
3)产品强度检验: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把扭力扳手上的专用套筒套在螺母及螺栓上,用手扳动扭力扳手。
如工件上螺母及螺栓承受规定的扭力而不脱落,则为合格;如试片上螺母及螺栓承受的扭力未达到要求或达到要求后脱落,则为不合格。
表7螺母凸焊抗扭强度参数:螺母规格M5M6M8M107/16 〃M12M14扭矩(N • m)> 40> 50> 60> 80> 90> 100> 140表8承面凸焊螺栓抗扭强度参数:承面凸焊螺栓规格M4X L M5X L M6X L M8X L M10X L M12X L 抗扭强度(N?n)> 6> 10> 25> 50> 90100抽检:每批次1次,每次5件。
3、保护焊图2检验锂母扭矩试验图3检蛉螺栓扭矩试a、焊缝外观质量:焊缝表面均匀、光滑、平整,焊缝宽度均匀;b、焊缝质量缺陷判断见表9;焊缝出现下表所述质量问题,则分总成质量不合格。
c、断续焊缝的间距和焊缝的长度,按照《焊装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公差为土般间距10%如没有明确规定时, 为30-40mm焊缝长度为10-20mm;表9保护焊质量缺陷判断项目 检查项目 示意图 检查方式 检验工具 检验标准气孔目测目测 目测 目测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没有熔接 不合格孔隙 合格焊缝的 正常外观4、螺柱焊检验a、螺柱焊外观检查:焊点无漏焊、毛刺、焊瘤,螺纹无损伤,螺柱垂直于工件。
如漏焊及未熔合、裂纹、螺纹损伤,需重新进行焊接,未熔合需重新调节焊进行焊接,偏斜应进行调正。
螺柱焊主要质量问题查看表10,螺柱焊出现焊接强度不足或脱焊的情况,则分总成质量不合格。
表10螺柱焊主要质量问题b、弯矩检查按工艺要求调整设备参数后,用工艺试板进行试焊,试板的材质和厚度要与产品相同,焊接完后进行弯矩检查,用榔头敲击已焊接螺柱,螺柱弯曲至少15°(图4所示),并反弯到原始位置,螺柱不脱落,焊缝无裂纹,则为合格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