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课程
中传MFA广播电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介绍

01播音与主持艺术一、专业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是广播电视专业领域中研究有声语言传播艺术的一个方向.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传播主体的播音艺术、节目主持艺术,也包括受众的收听、收视心理和审美鉴赏。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以语言传播美学、语言传播接受美学为主干,以中国文化为场域,审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艺术特质和传受规律。
本方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需要吸收、融合艺术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研究运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艺术规律,以及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广播特点和声画和谐、赏心悦目的电视特点。
二、学院及师资情况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基地。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置中文播音专业。
经过50年的积累和建设,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建成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格局、语言传播学科体系和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语言传播人才的教学能力。
学院主要老师介绍:赵俐老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导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翁佳老师,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长期担任播音主持教学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播音主持、媒介文化、新闻发言人语言传播。
曾志华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级测试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三、初试考试内容介绍往年的作品需要提前上交,今年改革后不需要提前上交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参考书目: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④847广播电视艺术概论四、历年分数线近几年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分数线比较稳定,不再像之前有大起伏。
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2016年中传播音主持考研参考书及考试大纲2013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调整学校王牌专业之一—播音主持的专业的名称和考试科目,原来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从2014年考研起合并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在这里,凯程老师为了帮助2016年考研学子,特地提供了以下资料。
具体初试考试科目也相应调整为:播音主持艺术(满分150分)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初试参考书目:播音主持艺术1《语音学教程》(增订版)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2《播音发声学》徐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播音创作基础》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中国播音学》张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5《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吴郁,复旦大学出版社6《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鲁景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4《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另外,播音主持作品创作光盘,推荐参考书:1《语音发声科学训练》(赠光盘一张)李钢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播音主持艺术入门训练手册》(赠光盘一张)仲梓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 《播音主持艺术》考试包括笔试和“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两个部分。
2. 笔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等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主要考查考生对播音主持艺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播音主持一线实践发展状况的了解和判断程度。
3. “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主要是通过考生按要求提交的播音主持作品,考查考生的基本专业条件、镜头前形象与状态、播音主持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

《播音主持语音及发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学分:2.0 学时:16 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性质《播音主持基础》课程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礼仪主持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播音主持基本知识,进行企事业文化活动中播音主持能力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播音与主持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事业文化活动策划和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主要由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普通话语音和发音基础训练、播音主持技能训练(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播报、电子竞技赛事讲解)等部分构成。
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理论教授与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典型案例鉴赏与实际训练相结合。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课程实训、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基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
为了切实达成教学目标,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实操激情,培养实际播音与主持能力。
每个模块都进行考核。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不仅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播音主持个性风格,理解主持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体特征,让学生了解主持人在什么场合应说什么话、该怎么说话,如何应用语言发挥最大的播音主持效果。
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各类活动主持中的播音主持技能,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了解播音主持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理解不同文体的语体特征及播音主持的语境。
2. 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要领,具备标准普通话语音能力;能够正确发声,正确运用气息、共鸣等发声技巧,美化声音。
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3.理解各类不同语境主持人的不同风格,能够熟练进行各类新闻稿件朗读与播报。
4.初步掌握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技能。
5.能够模拟电台、广播节目的播音与主持。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每周2课时,教学周共 8周,总学时为 16学时。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培养方案

分项说明
1.全日制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MFA)学习年限为 2 年,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学习过程 分为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实行学分制,学位论 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2.学习方式为全日制脱产。
七、论文与学位授予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着手准备毕业作品或学 位论文的写作。各环节应严格执行中国传媒大学有关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领域艺术硕士(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领域名称:广播电 视 专业领域代码:550105 )
01 播音主持艺术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方向培养具有较强文化传承意识、导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播音主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 人才。本方向学生应了解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具备较强新闻素养,掌握播音主持基础理论 ,熟悉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 1.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积 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传媒事业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2.系统掌握播音主持专业的各项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方向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方向介绍1.普通话水平测试及语言发声艺术方向普通话水平测试及语言发声艺术是播音主持艺术学学科的基础研究方向之一,是本学科基础应用领域的重要方向,也是本学科语言教学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向以有声语言表达中艺术语言发声过程及方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及用声行为、用声方法和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效果之间的规律,人的思想情感与声音表达形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其他领域的公众口语表达,如新闻发言人、企事业机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宣讲、朗诵、大型活动主持的语言发声艺术。
为了适应我国新时期加快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的要求,本方向研究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
普通话教学重在研究普通话教学的规律与方法,探索能指导普通话教学实践的教学理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着重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原理以及测试的范围、内容、方法,数字技术在测试中的应用等,为推广和普及全民通用的普通话服务。
本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科学用声能力、具备提升发声能力所必备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培养具备掌握及完善现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员。
2.播音主持艺术理论方向播音主持艺术理论是播音主持艺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之一。
它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创作过程、接受主体、艺术效果为研究对象,以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从素材准备到节目播出过程中的创作道路、原则、技巧、规律、风格等为研究范畴,梳理总结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原理、方法,用以指导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
播音主持艺术是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与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研究重点在语言、传播、艺术等交叉领域进行艺术规律的探析,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角度将传者、受众和作品纳入研究视野,并对播音主持创作中的心理机制、美学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
本方向还将研究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历史发展、代表人物、重点作品、风格流派、有声语言艺术的文化传承等。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参考书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参考书播音主持艺术学参考书目播音主持艺术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2、徐恒《播音发声学》3、张颂《播音创作基础》4、张颂:《中国播音学》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2、雷跃捷《新闻理论》3、《综合考试[语言传播、语言艺术]红宝书》(艺术学部分)复试参考书张颂:《中国播音学》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导师与学制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37)01语言传播发声学0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03播音主持业务04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05口语传播01陈京生、李晓华02陈晓鸥、付程、王宇红03马玉坤、曾志华、罗莉、李洪岩、柴璠、陈雅丽、翁佳04徐树华05 鲁景超、李凤辉、丁龙江2年广播电视语言传播(0503Z8)1.语言传播发声学方向语言传播发声学是中国播音学的一个基础性研究方向。
它以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发音和用声为主要研究对象。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传播主体(如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电声系统运用有声语言进行的传播活动。
语言传播发声学是从物理、生理和心理以及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特点等方面,阐释用气发声、吐字归音、声音使用规律以及个体训练方法的学科。
本研究方向包括两个研究区域,一个研究区域是语言传播主体在话筒前的声音使用和日常训练体系,主要包括研究语言传播主体为适应时代、媒体及节目语境的不同要求而出现的用声现象,总结其规律和通过训练解决情、声、气关系,达到自如使用声音、以声传情的目的;另一个研究区域是对语言传播主体的声音使用进行科学的主客观评价,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语言传播主体进行静态和动态变量分析,以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形成客观标准。
本方向旨在培养广播电视领域高水平播音主持专业人员所必需的语音和发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播音主持基础理论方向播音主持基础理论是中国播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论,着重研究从稿件(话题内容)准备到实际播出这个过程中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基本规律、原则、方法,包括播音语言特点与表达特点;传播主体的业务序列、语言文化层次与品位,以及素质修养;传播客体的接受心理、民族心态对语言传播的要求;播音主持作品的评价体系等。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材
随着当今社会对播音主持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了一本面向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领域,并为他们走上从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教材包括播音主持的基本理论、实践技巧、职业发展等内容,主要从现在通行的播音主持模式、从业技巧等方面介绍播音主持和发展趋势。
从基本理论方面讲,全书由易到难,从播音主持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播音主持的基本原则,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运用。
比如,在广播领域中,需要注重叙述的风格、思维的结构和文字的把握,在电视领域中,需要注重面部表情和手势的运用以及舞台表情的把握,而在网络领域中,则要注重观众感受体验以及数字化传播等等。
从实践技巧方面讲,书中也详细介绍了播音主持正确的基本技巧,如如何进行对访谈,如何调整声调,如何进行全媒体的传播,还有各种播音主持的表演技巧等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播音主持职业发展的相关内容,以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日常工作、社会活动和参与各种竞赛项目来提升自己。
总之,《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教材》旨在帮助播音主持从
业人员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以及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为他们走上播音主持之路打下牢固的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播本课表

<<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播 音 发 声 1>>;1 吴洁茹、李昕、裴蕾、 徐树华、 孙艳梅、 汪海燕、 张路斯、王峥、熊征宇 2-16 周 第 1-4 节 课 内 学 时 <<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播 音 发
<< 古 代 汉 语 A>>;2 四 十 八 教 B601 李杰 2-16 周 课内学时
第 7、 8 节 15:20 ┆ 16:50
<< 大 学 英 语 B>>;2 1-16 周 课内学时
王 宇 红 ,李 凤 辉 5-8 周 、 第 5-8 节 课内学时 << 嗓 音 问 题 矫 正 >>;1 综 合 楼 1013+ 王峥 1-4 周 、 第 5-8 节
第 9、10 节 18:00 ┆ 19:50
2013 秋
周一
行 政 班 课 表 : 201 3 播 音 与 主 持 艺 术 1 班
周二 周三 <<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和 法 律 基 础 >>;17 一 教 304 阴军莉 2-16 周 课内学时 周四
(小节课表)
班级人数:50 周五 << 计 算 机 与 信 息 技 术 基 础 >>;5 四 十 八 教 A705 于宁 2-16 周 课内学时
行 政 班 课 表 : 2013 播 音 与 主 持 艺 术 2 班
(小节课表)
班级人数:0 周一 周二 <<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播 音 发 声 1>>;1 第 1、 2 节 08:00 ┆ 09:50 << 大 学 英 语 B>>;3 2-16 周 课内学时 吴洁茹、李昕、裴蕾、 徐树华、 孙艳梅、 汪海燕、 张路斯、王峥、熊征宇 2-16 周 第 1-4 节 << 思 想 道 德 修 养 和 法 律 基 础 >>;18 一 教 305 赵 波 ,齐 向 梅 2-16 周 课内学时 周三 周四 <<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播 音 发 声 1>>;1 吴洁茹、李昕、裴蕾、 徐 树 华 、孙 艳 梅 、汪 海 燕、 张 路 斯 、王 峥 、熊 征 宇 2-16 周 第 1-4 节 << 普 通 话 语 音 与 播 音 发 声 1>>;1 << 古 代 汉 语 A>>;2 四 十 八 教 B601 李杰 2-16 周 课内学时 吴洁茹、李昕、裴蕾、 徐 树 华 、孙 艳 梅 、汪 海 燕、 张 路 斯 、王 峥 、熊 征 宇 2-16 周 第 1-4 节 课内学时 << 大 学 生 生 涯 规 划 指 导 >>;1 四 十 八 教 A304 刘鹏 2-9 周 课内学时 << 播 音 主 持 艺 术 导 论 >>;1 四 十 八 教 B403 喻梅 第 2周 课内学时 << 体 育 (1)>>;3 2-16 周 课内学时 周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语言表达研究》《文艺作品演播技巧》《实用播音教程之四·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内容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遵循我院培养“复合型、高质量”播音主持人才的目标及“突出特色、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原则,本课程的目标是:(1)使学生掌握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创作规律、创作手段、创作技能。
(2)通过专门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熟练掌握电视播音主持的基本技能,有正确的语体意识及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出镜播音、现场报道能力。
(3)通过综合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节目策划——节目编导——节目主持——拍摄编辑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技能。
(4)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电视播音主持的新情况和发展趋势。
本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本专业技能与多学科知识相融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训练成效。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第一单元电视新闻播音主持(32学时)第二单元电视新闻现场报道(16学时)第三单元电视纪录片解说(16学时)第四单元电视访谈节目主持(16学时)第五单元电视社教节目主持(16学时)第六单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16学时)第七单元电视评论节目主持(16学时)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的重点是电视新闻播音主持。
解决的办法:增强学生的新闻素养与进行实战性训练、训练学生适应多样化的新闻播音主持,增强演播室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专家访谈的采访能力以及新闻快稿播出的适应性能力。
学校购置了“触摸屏”,有益于训练“读报”新闻主持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设备方面的困难。
课程的难点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
我校以前对新闻播音主持的教学较有经验,对于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训练相对薄弱。
解决的办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借鉴“文艺作品演播”的训练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多掌握各种文艺知识与表演技巧,适应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需要。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该课程在“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文体”课程之后开设,是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门专业课,对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前面授课内容的连续性,对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位显著。
本课程注重理论授课与训练实践相结合,主要讲授电视播音主持各种节目样态、类别的播音主持创作规律与特点,并给学生提供足量的训练课程。
本课程依据节目类型要求,提炼出相应能力,并循序渐进地将各种能力分解进行科学系统的阶段性训练,而后,结合具体节目进行综合性的能力整合。
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上课内容:电视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电视纪录片解说、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电视社教类节目主持、电视娱乐类节目主持。
上课形式:大课理论讲授,小课分单元训练及综合训练。
上课手段:讲解、示范、多媒体展示、现场节目辅导、师生讨论互动、作业作品评议等,注重课后小结,针对性布置作业,使学生较好地消化课上知识点、熟练操作技巧。
以上的教学设计与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专业水平,与一线实践有效接轨,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需要,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不断的改革进取,本课积累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我们训练的学生成材率较高,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各地方台,我们的学生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专业优势,表现出专业理念正确,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状况。
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节目主持的适应性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但新闻性节目主持具有较强优势,在娱乐性节目中也大显身手,可与艺术院校的学生媲美,在不同的主持人大赛中他们也是屡屡登顶。
本课程应一线及时代需要而创建,填补了播音教学中无电视播音主持内容的空白,该课程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示范意义。
目前,全国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绝大多数在用我们的训练体系和编写的教材。
此s教材获得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科研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还得到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专家的好评,不少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亲临我院听课学习。
教学教材电视播音主持课的授课特点,需要良好的场地与设备,才能保证本课的顺利、有效进行。
本课教学具备以下条件:(1)授课教材本课程主要使用的教材为罗莉教授主编的《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实用播音主持教程4》,两本教材分别获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校优秀科研成果文科著作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国家精品教材规划项目)。
我们还选用一些相关的参考书作为补充教材。
如:《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吴郁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叶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用电视新闻学》张君昌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名牌电视节目研究报告》翁佳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我们的教材不断修订、完善,以适应教学需要。
原有教材目前已修改一版,现在正在撰写新的《电视播音主持教程》本科教材,预计今年底出版。
一批新的分项著作,如:《电视新闻评论主持》《电视社教节目主持》《电视谈话节目主持》《电视娱乐节目主持》等在研项目,也在本课教师的辛勤努力下紧张地进行中,预计2010年全面出版。
(2)多媒体手段“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注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本课程的大课目前全程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
中国传媒大学目前所有的教学楼都已经装备了电脑、投影仪、录像机、影碟机、、扬声器、网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良好的教学条件保障了本课程现代化教学的进行。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丰富了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为便利,使教师授课更为生动,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3)电视演播室在小课训练方面,目前有三种规格的电视演播室(含专业照明设备、专业摄录设备、提示器等)和较为充足的便携式摄录设备、视频编辑系统可用于实践性教学,基本能满足教学所需。
(4)网络平台本课程建立了内容丰富、页面美观、形式灵活的教学网站,除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
(1)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相联的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质量”的电视播音主持人才,我们的培养原则是:“突出特色、厚基础、重实践”。
没有高水平的实践课训练与学习者操作量的积累,就没有该课程的有效性。
本课程遵照本专业特点,将大课的理论知识讲解与小课的个体针对性辅导紧密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益显著。
(2)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依存是本课程实践性突出的特点,教学设置及应用理论必须与一线实践相互依存:从一线获得专业最新动态,寻找成功经验与问题所在,以此作为理论研究与授课的基础。
同时,课程将一线节目有针对性地用于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活力与说服力。
可以说,没有一线与教学的实践,就没有电视播音主持的理论根基,没有电视播音主持的理论指导,也不可能获得清晰的实践与教学思路。
(3)新闻性与艺术性结合本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既有新闻性,也有艺术性;既有采编播一体的复合要求,也有本专业基础的特殊要求,是一门特色显著的课程。
本课程教学既注重新闻素质的培养、新闻性内容的训练,也关注艺术素质的培养,艺术技能的训练,以适应各类电视节目的主持。
(4)前沿性与时代性结合本课程体系科学、理念先进、立足前沿、不断创新,始终关注于国内外同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一直处于本专业的前沿,表现为“略高一筹”、“领先一步”;落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
如以往对“娱乐节目主持”不够重视,在今天时代进步、传媒理念更新的形势下,本课加强了对此的开掘与训练,适应一线“动态性主持”、“角色性主持”等需要,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国内有近3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
多年来,本课由于教学人员的高水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前沿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针对性,教材的权威性以及教学效果的优质性,本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一直保持引领地位,受到专家和学生的好评。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u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三、但愿有一天你会记起,我曾默默地,毫无希望地爱过你。
我这扇门曾为你打开,只为你一人打开,现在,我要把它关上了。
四、你看我的时候我装做在看别处,你在看别处的时候我在看你。
五、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
冬天担忧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
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六、没想到的是,一别竟是一辈子了。
二十七、拥有的并不一定爱着。
二十八、于是。
各有各的生活,各自爱着别的人。
曾经相爱,现在已互不相干。
二十九、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三十、你唯一会认认真真读完一个人的日志和心情,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你喜欢的人,另一个是你喜欢的人喜欢的人。
三十一、失去一段感情,你感觉心痛,当你心痛过后,那时你才会发现,你失去的只是你心中的依赖,当你学会孤独的坚强,一切又会再次美好起来。
去珍惜那个读懂你的人,要好好去疼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