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绩效评估报告
疾控中心绩效评估报告

疾控中心绩效评估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市卫生局下放的《关于开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全面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工作。
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及《***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为指导和标准,紧紧围绕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强化设施、队伍、网络三个要素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防控能力。
全面推进疾控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
现将我县、绩效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县位于***省东南部,境内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林业局。
主要经济是对外贸易、煤炭和农副业,是***省十强县之一。
县内共有医疗卫生单位12家,其中县级以上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7家,其它医疗机构3家。
全县总人口数为215583人,其中城镇人口103775人,农村人口111808人;全县总人口数为215365人,其中城镇人口102603人,农村人口112762人;12月,原**县卫生防疫站经改制后正式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科级规格。
办公地点位于**镇东兴路1号,楼体6层,建筑面积2449平方米,人均面积82平方米。
其中业务办公用房738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76平方米,实验室用房985平方米。
中心现有职工3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9人;中共党员21人。
下设疾病控制、免疫规划、信息、卫生监测、细菌病毒检验等13个业务科室和综合、计财、后勤3个行政科室。
全面承担**县域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预防与控制,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线,紧紧围绕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疾控绩效考核评估报告

疾控绩效考核评估报告卫生局:按照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及省卫生厅《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省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关于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疾控中心接受市考评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疾控中心于4月10日启动实施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组织召开了专项会议和专题培训,制发了工作方案,对各项指标所涉及的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收集、,较好地完成了机构绩效指标的分析评估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考核总体情况(一)基本信息**区辖*个街道,总面积**平方公里。
**年底总人口数**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数为**万、农村人口数为**万人。
**年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万元,较上年增长**%。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每年都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政府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区财政局每年投入一定额度疾病预防控制资金,专项用于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其中疾控机构财政拨款为**万元,较上年增长**%。
区卫生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为手段,全面推进全市疾控体系规范化建5设,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地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0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工作性质不同设置疾控1科、疾控2科、环境医学科、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5个专业科室,**年人员总数**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名,现场流调人员**人,学历以大学为主、占**%;职称按高级、中级、初级比例分别为**%、**%、*%,无职称人员占*%。
中心建筑面积**平方米,人均面积**平方米,其中实验室用房共**平方米,占总面积比例为**%。
疾控中心绩效改革调研报告

疾控中心绩效改革调研报告疾控中心绩效改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提升,疾控中心在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近年来疾控中心的绩效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其有效履职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探索疾控中心绩效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疾控中心绩效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意愿。
然后,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了一对一访谈,深入探讨了相关问题。
最后,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提出了疾控中心绩效改革的建议。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了以下结论:1.疾控中心绩效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体制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效能低下、业务范围不明确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疾控中心在防疫、监测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
2.疾控中心对绩效改革的需求非常迫切,有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进行绩效改革。
他们认为,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内外协作等。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和经验,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健全疾控中心的机制和制度,建立清晰的职责分工和权责界定。
通过明确疾控中心的职能范围,可以提高疾控工作的专业性和精准性。
2.加强疾控中心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
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疾控中心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3.加强疾控中心的管理能力,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通过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疾控中心的管理水平,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加强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疾控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合力。
四、总结和展望绩效改革是疾控中心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疾控中心绩效改革的现状、问题和改革意愿,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疾控中心绩效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实现疾控中心的优化与提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解读

监测与预警指标解读
监测数据质量合格率
评估监测数据的质量,反映监测工作的准确 性。
监测与预警工作及时性
评估监测与预警工作的完成速度,反映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预警系统敏感度
评估预警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反映预 警系统的性能。
监测与预警工作有效性评估
评估监测与预警工作的实际效果,反映预防 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完善监测与预警体系
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 和应对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强化基层防控工作
健康教育指标解读
01 健康教育覆盖率
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覆盖 范围,反映健康教育普及 程度。
03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评估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
,反映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
02 公众健康知识知晓率
评估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 解程度,反映健康教育的 效果。
04 健康行为形成率
评估公众健康行为的形成
情况,反映健康教育的实
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绩效评估,发现工作 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有 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 工作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合理 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资源,确保资源得到有效 利用。
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绩效评估,发现服务 中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 服务流程和质量,提高患 者满意度。
促进团队合作
04
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
疾控中心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阿勒泰地区疾控中心余华峰2010。
9。
18 根据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2008〕68 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有序做好我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推进疾控体系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以疾控中心主任和卫生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设置了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办公室,并对全市疾控系统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逐条逐项学习、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容和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工作指导组将绩效考核指标在纵向、横向及时序上进行了责任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到相关单位科室和专业技术个人。
各相关单位科室按照《疾控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及使用说明》的要求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认真进行了二轮自查,较好的完成了区域绩效指标和机构绩效指标的分析评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核总体情况(一)基本信息××市位于中部偏东,孝感市南隅,汉水下游.面积1662.93平方公里。
下辖1个街道、14个镇、6个乡、5个农场.全市年末总人口1105819人,年末总户数325573户。
年内出生人口12128人,人口出生率11。
0‰;年内死亡人口7473人,死亡率6.78‰; 0-18岁人口228369人,18-60岁人口730870人,60岁以上人口146580人。
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4390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461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可比增长15。
8%.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8759万元,增长15.3%。
财政支出100416万元,增长17.4%.地方财政对疾控机构的基本支出补助为84.3万元,占年度基本支出的13.1%,比上年增长55。
95%.全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7个,其中医院8家,乡镇场卫生院25家,专科防治所(站)10家,疾控、卫监、妇保院、皮防所各1家,纳入疫情网络管理机构30家.卫生技术人员2365人,其中执业医师742人,执业助理医师353人。
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

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审专家:大家好!我是XX疾控中心的XX。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承担了疾控中心的一系列工作任务,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为疾控中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本次绩效考评述职报告中,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在各项工作任务中的表现和成绩。
一、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1. 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疾控中心的一名骨干员工,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在去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我积极投入到防控工作中,迅速组织开展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分析以及群体免疫等工作。
通过我和团队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2. 数据分析和研究作为疾控中心的数据分析专家,我在过去的一年中承担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任务。
我熟练运用SPSS、SAS等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能够准确地解读和分析研究结果。
在数据分析和研究方面,我在项目进展、数据品质和结果解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疾控中心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我也积极参与疾控中心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精心策划和组织了多项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防病和健康生活的知识。
同时,我也参与了编写多份健康教育材料,为疾控中心的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工作成绩评价在以上工作任务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1. 主动进取,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并认真履行职责;2. 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 团队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4. 学习进修,自我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
根据上述工作表现,我自我评价为合格,并相信也能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三、职业规划和改进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疾控中心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度疾控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3年度疾控中心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一、基本情况(一)简要概述部门支出情况以及县委县政府当年下达的重点工作。
1、部门支出情况:2023年度我中心共计支出6962.2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361.59万元,职工工资福利支出占866.22万元,日常公用支出占1495.37万元(含疫苗、试剂成本1424.06万元);项目支出4600.64万元,其中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占108.8万元,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占109.04万元,新冠疫情防控项目占207.62万元,社会捐赠资金(新冠疫苗采购)项目占71万元,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项目占1.99万元,学校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占34.69万元,疾控中心整体搬迁新址林木砍伐及焚烧项目占7.5万元,疾控中心整体迁建项目占4060万元。
2、县委县政府当年下达的重点工作:2023年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本中心作为全县新冠病毒检测主力军,为配合县防控指挥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做到“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我们始终保证工作日全员在岗,日日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轮流值班开展核酸检测,充分发挥侦查兵的作用,在完成全县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基础上,我中心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认真履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能,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搞好疾控业务工作,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卫生应急工作;强化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麻风病防治、慢病防治工作;做好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业务队伍建设。
(-)简要概述年度绩效目标。
2023年,根据县委、政府及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设定了2023年度绩效目标:目标一、保障疾控机构正常运行,促进疾控事业健康、持续发展:1、经费保障在职人员数56人;2、经费保障退休人员数27人;3、公用经费63.38万元;4、人员经费871.46万元;5、预算执行率100机目标二、重大公共卫生疾病预防项目:1、发现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数80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0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85%;2、新发现HIV/AIDS10例,完成性病防治监测200人,完成母婴阻断3000人,完成监管场所在押人员HIV检测220人,享受生活救助的艾滋病人数64人,完成VCT500人,当年存活艾滋人及感染者CD4检测率95%以上,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人接受治疗比例90%以,艾滋病人生活求助发放到位率100%;3、开展碘盐监测300份;4、精神病病例筛查确诊人数64例,精神病贫困患者门诊服药人数21例;5、一类疫苗接种针次59000针次,一类疫苗接种率90%以上;6、水质监测样枯水期和丰水期各32份;7、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率70%,高血压管理率36%,糖尿病管理率23.9%,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80虬目标三、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项目:1、全县诺如病毒核酸检测人数4034人,2、核酸检测率100%,3、诺如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成本每人份115元。
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 (2)

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标题:疾控中心绩效考评述职报告前言:本报告旨在对疾控中心的绩效考评进行述职分析,评估疾控中心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对绩效指标的分析和评价,旨在为疾控中心提供提升绩效和优化组织运作的建议。
一、绩效考评概述1. 绩效考评目标本次绩效考评的目标旨在评估疾控中心所制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个人绩效的表现等。
2. 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绩效考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 目标完成情况- 工作质量和效率- 团队协作能力- 个人绩效二、绩效考评结果分析1. 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结果显示,疾控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了设定的绝大部分目标,如疫情监测、疫苗研发、公共卫生宣传等任务。
然而,仍有一小部分目标未能实现,主要是由于人力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所致。
2. 工作质量和效率分析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疾控中心在过去一年中表现出色。
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高,基本符合业内标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但仍存在一些非高效的工作流程和冗余的工作环节,需要进一步优化。
3. 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团队协作能力是评估一个组织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疾控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更加顺畅。
但在某些工作环节中,仍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时、协作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4. 个人绩效分析个人绩效是评估员工表现和贡献的重要指标,对于整体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疾控中心在过去一年中的个人绩效表现较为理想,大部分员工对工作负责、积极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仍有少数员工存在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需要加强个人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三、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疾控中心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加强人员培训和沟通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2008年度、2009年度绩效考核自评报告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市卫生局下放的《关于开展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8年全面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工作。
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09版)》及《***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为指导和标准,紧紧围绕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强化设施、队伍、网络三个要素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防控能力。
全面推进疾控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
现将我县2008年度、2009年度绩效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县位于***省东南部,境内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辖6个镇,1个林业局。
主要经济是对外贸易、煤炭和农副业,是***省十强县之一。
县内共有医疗卫生单位12家,其中县级以上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7家,其他医疗机构3家。
2008年全县总人口数为215583人,其中城镇人口103775人,农村人口111808人;2009年全县总人口数为215365人,其中城镇人口102603人,农村人口112762人;2005年12月,原**县卫生防疫站经改制后正式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科级规格。
办公地点位于**镇东兴路1号,楼体6层,建筑面积2449平方米,人均面积82平方米。
其中业务办公用房738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676平方米,实验室用房985平方米。
中心现有职工3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9人;中共党员21人。
下设疾病控制、免疫规划、信息、卫生监测、细菌病毒检验等13个业务科室和综合、计财、后勤3个行政科室。
全面承担**县域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预防与控制,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线,紧紧围绕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全面开展工作。
强化设施、队伍、网络三个要素建设,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防控能力。
应对难度、加大力度,肩负压力、深挖潜力,面临挑战、积极应战,各项工作亮点频现,高潮迭起。
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获得全国优秀;传染病控制工作、计划免疫工作、水质监测工作获得省级先进;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精神文明单位、***市三八红旗单位称号,成功举办了***省第二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为开创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局面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绩效考核基本做法中心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为全面深入开展绩效考核评估,扎实落实绩效考核各项工作,中心成立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亲自任组长。
多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专门研究落实此项工作。
做到指标分解,任务明确。
要求各科室以绩效考核内容为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开展详细深入的自查和自我评估。
(一)领导牵头,高度重视为科学评价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工作制绩效评估标准>指标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68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黑卫疾发[2009]209号)精神,中心研究制定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明确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原则、考核对象等基本工作要求。
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绩效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主任任副组长,各主要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二)加强培训、深化理解2009年7月派专人参加了省卫生厅在***市召开全省绩效考核工作动员暨培训大会,会后,立即启动绩效考核工作前期准备。
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绩效考核工作会议文件和精神。
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工作制绩效评估标准》,以及参加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培训班的相关资料为学习材料,进行全员培训。
使之达到掌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理解、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评估指标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及内涵;熟悉绩效评估标准、评估内容及要点、相关指标定义、计算公式、资料收集与核查方法、基本情况登记表和评估量表的使用。
确保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三)分解指标,明确职责绩效考核领导研究决定各项独立指标的承担科室以及综合指标的牵头科室。
确定各分管主任为分管科室绩效考核的具体责任人,负责分管科室绩效工作的落实、推进、督导和审核。
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晰,责权分明,确保每位员工能够顺利履行职责和岗位要求。
(四)开展自查,督导完善各科室严格按照中心《绩效考核方案》开展工作。
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以及数据的采集分析。
并形成自查报告。
说明科室基本情况、绩效工作开展的基本做法、自评结果、突出工作以及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
经主管主任反复审核后,报中心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三、自评结果依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09版)》和《***省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黑卫疾发[2010]546号文件)的标准和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08年度和2009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绩效工作进行了自评。
2008年度:区域指标考核结果:932分,优秀,机构指标考核结果902.6分,优秀;2009年度:区域指标考核结果:934分,优秀,机构指标考核结果911.15分,优秀。
四、分析评价(一)绩效考核成绩比较突出的工作1、艾滋病防治工作亮点频现。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关怀与支持工作有序开展。
**县虽然是低发区,感染者比较少,但是,我们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了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治疗费用减负政策、民政低保救助政策和教育部门“两免一补”政策。
农村居民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纳入预算。
城镇居民纳入大病救助管理,社会保障局纳入大病救助预算;建立了感染者及其家属生活及医疗长效保障机制。
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成功的探索了依托性病门诊的目标人群干预模式,针对暗娼、吸毒人群、羁押人员、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暗娼基本能够达到80%,通过2008年开展的高危人群调查数据表明,接受干预的人群,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意识逐年提高,不安全性行为正不断降低。
暗娼人群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由2003年50.00%提高到2008年97.89%。
2免疫免疫规划工作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
全面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适龄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以乡为单位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消灭脊灰成果持续巩固,推动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2006-2012年)和控制乙肝防治规划(2006-2010年)工作,进一步降低和控制相关疫苗针对疾病,AFP监测工作各项指标多年来始终达到并高于WHO和国家标准。
加强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肝炎、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风疹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报告、监测和防控工作,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不断提高,相关疾病控制在全国最低发病水平。
2005年,建立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落实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开展全县基层预防接种单位资质认定,认定新生儿接种单位2家,乡级接种单位8家,村级接种单位124家,基层接种医生全部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我县各相关疫苗接种率、规范化门诊达标率、乙肝控制指标和副反应规范处置率均达国家标准。
建立免疫规划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每年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监测工作,儿童入托、入学查验证督导检查等专项检查。
并于2008年年底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率达100%,全部实现预防接种信息的计算机个案管理,市、县、乡三级儿童预防接种数据交换与联网。
加强疫苗规范接种与安全管理督查,市县乡三级疫苗进出库网络报告率、各县区接种点达标合格率、全县统一疫苗进出库账册使用率和儿童接种信息化乡级以上覆盖率100%,基础免疫总接种率超97%,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综合免疫均达国家指标,整体工作位列全市前列。
3、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在手足口病、甲流流行期全面科学的开展防控工作。
制定科学的防控预案,召开专题会议和专题培训,开展深入细致的督导检查,根据学校、托幼、和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督导结果及时调整防控重点和防控工作。
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开展日监测,提高疫情报告的敏感性,能够及时的搜索到可疑的疫情。
出血热、手足口病、甲流、麻疹、性病、布病等除了日常监测之外均开展了病原学监测,能够在疫情暴发流行时确定病原分型,为传染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寄生虫防治工作全面展开。
为了圆满的完成寄生虫基线调查工作,在开展调查之前做好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给每位学生发放家长告知书,详细讲解寄生虫病的危害和检测的必要性,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使得这项监测工作圆满地完成。
工作结束之后又能及时收集整理资料,进行总结报告。
工作实事求是、材料完整齐全,为我县《2006-2015年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
4、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预警预测工作得到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传染病数据报告的及时准确,多次对所辖区医疗机构网报单位进行培训。
全县共有14家网络直报单位,各直报单位及医疗机构能认真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并能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
各直报单位均能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将收到的传染病卡片进行网络直报,使传染病报告率及报告及时率均达100%,传染病漏报率为零,全部疫情卡片报告完整,经上级部门考核是***市唯一达到100%完整报告率的单位。
为了更好地开展**县死亡报告工作,县疾控中心经多次努力与公安局、民政局下发联合文件《**县死亡报告工作》通知,在死亡报告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县死亡报告率明显上升,是***市唯一超过5‰的单位。
5、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全面加强质管科在实验室质量体系中既承担着质量管理的日常事务,又协调着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质管科的综合协调作用,不仅有利于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转,还促进疾控中心各项业务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