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1. 肠道中氨基酸腐败作用方式与组织中氨基酸分解一样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4. 任何氨基酸经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下脱羧后,其产物必定是不含羧基的胺和CO2。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5. 所有组织蛋白的氨基酸都可经转氨酶催化下进行转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体内硫酸根的提供者是PAPS。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7. 生糖氨基酸不能生成乙酰-CoA。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8. 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天冬氨酸。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 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尿素是在肝脏合成,肾脏排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参与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是维生素B6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2. 饥饿会导致蛋白质需要量不足,因而会出现正氮平衡。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谷氨酰胺是营养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因此必需从食物中补充。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4. 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在肝脏分解[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5.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机体最重要的脱氨方式,同时也是机体合成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ST活性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7.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8. 高血氨患者不宜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重吸收。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9. 尿素的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一样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的。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40分)1. 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80%, 则[S] 应为Km 的倍数是:A. 4.5B.9C.4D.5E.802. 酶原激活通常是使酶原中哪种键断裂?A 氢键B 疏水键C 离子键D 肽键E 二硫键3.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属于下列哪一项?A L-β-氨基酸B D-β-氨基酸C L-α-氨基酸D D-α-氨基酸E L-D-α氨基酸4. 对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一级结构分析时发现A 只有一个自由的α-氨基和一个自由的α羟基B 只有自由的α-氨基,没有自由的α-羟基C 只有自由的α-羟基,没有自由的α-氨基D 既无自由的α-羟基,也无自由的α-氨基E 有一个以上自由的α-氨基和α-羟基5. 能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试剂是A.浓盐酸B.饱和硫酸氨溶液C.浓氢氧化钠溶液D.生理盐水E 常温丙酮6. 蛋白质变性时不应出现的变化是:A 溶解度降低B 失去原有生理功能C 天然构象破坏D 各种次级键被破坏E 个别肽键被破坏7. IP3受体位于A 核糖体B 内质网C 核膜D 高尔基体E 溶酶体8. 某一限制性内切酶切割5’G↓AATT C3’序列所产生的末端是3’C TTAA↑G5’A.3’突出末端B.5’突出末端C.3’磷酸基末端D.3’和5’突出末端E.平末端9. 在基因重组工程中不可用作基因克隆载体的是A.质粒DNAB.病毒DNAC.噬菌体DNAD.逆转录病毒DNAE.细菌基因组DNA10. 表达人类蛋白质的最理想的细胞体系是A.大肠杆菌表达体系B.放线菌表达体系C.昆虫表达体系D.线虫表达体系E.哺乳类细胞表达体系11. 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A 乙酰CoA缩合产生B 柠檬酸裂解产生C 丙酮酸羧化产生D 苹果酸还原产生E 天冬氨酸转氨基后产生12. 二硝基苯酚能抑制A 糖原合成B 氧化磷酸化C 糖异生D 糖酵解E 磷酸戊糖途径13. 能直接与O2结合的细胞色素是A Cytaa3B Cytb562C Cytb565D CytcE Cytc114. 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A cAMPB G蛋白C IP3D Ca2E cGMP15. 关于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其产物为2.6-双磷酸果糖B 酶分子有一个ATP的结合位点C AMP可抵消ATP的抑制作用D 1.6-双磷酸果糖是此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E 此酶为二聚体16. 脂肪酸在血中的运输形式是与哪种物质结合?A.载脂蛋白B.球蛋白C.清蛋白D.磷脂E.血红蛋白17. 与脂肪酸活化有关的酶是A HMGCoA合成酶B 脂酰CoA合成酶C 乙酰乙酰CoA合成酶D 脂蛋白脂肪酶E 甘油三酯脂肪酶18.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A.15%B.30%C.40%D.35%E.7%19. 在RNA分子中ψ表示:A、假腺苷B、假黄苷C、假胸苷D、假尿苷E、假胞苷20. 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磷酸戊糖在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B.两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维系C.为右手螺旋,每个螺旋为10个碱基对D.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E.螺旋的直径为2nm21. 在哺乳动物的肝细胞匀浆中,加入大量的6-巯基嘌呤(6-MP),然后再加入带放射性标记的*CO2,于37℃作用一段时间后,下列哪种物质有放射性:A、IMPB、AMPC、尿酸D、GMPE、UMP22. 嘌呤碱基的C8来自于:A、N5-CH=NH-FH4B、N5-CH3-FH4C、N10-CHO-FH4D、N5,N10-CH2-FH4E、N5,N10=CH-FH423. 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特点是:A、先合成嘌呤碱,再与磷酸核糖结合B、先合成嘌呤碱,再与氨甲酰磷酸结合C、在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D、在氨甲酰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E、不耗能24. 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主要调节酶: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C、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D、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E、二氢乳清酸脱氢酶25. DNA的二级结构是:A、双螺旋结构B、核小体结构C、无规卷曲结构D、超螺旋结构E、发夹式结构26.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A、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B、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C、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D、腺苷酸脱氨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E、GOT与腺苷代琥珀酸合成酶联合27. 关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的错误叙述是:A、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特异地以氨作为氮源B、催化反应需要Mg2+,ATP作为磷酸供体C、N-乙酰谷氨酸为变构激活剂D、所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E、生成的产物是氨基甲酰磷酸28.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在合成多肽链进行加工修饰的过程中生成的?A、羟脯氨酸B、精氨酸C、色氨酸D、半胱氨酸E、天冬氨酸29. 生物体内哪种化合物不属于一碳单位?A、-CH3B、-CH2-C、=CH-D、-CH=NHE、CO230. 下列哪种化合物不能由酪氨酸合成?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黑色素D.苯丙氨酸E.多巴胺31. 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A.合成尿素B.扩散入血C.合成谷氨酰胺D.合成氨基酸E.合成嘌呤32. 阻遏蛋白结合在A、启动序列上B、结构基因上C、调节基因上D、操纵序列上E、都不结合33. 关于致癌病毒,不正确的是:A、可以是DNA病毒B、多为逆转录病毒C、可将人体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D、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致癌病毒E、含有病毒癌基因34. cAMP在乳糖操纵子中的作用是:A、转变为CAP,发挥作用B、于CAP结合,形成cAMP-CAP复合物发挥作用C、与辅阻遏物结合D、使阻遏蛋白变构E、作为第二信使发挥作用35. 对乳糖操纵子的转录起诱导作用的是A、葡萄糖B、阿拉伯糖C、阻遏蛋白D、半乳糖E、乳糖36. 将大肠杆菌置于含葡萄糖,乳糖及阿粒伯糖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优先利用的糖是:A、葡萄糖B、乳糖C、阿粒伯糖D、葡萄糖和乳糖E、阿粒伯糖和乳糖37. RNA聚合酶结合于操纵子的位置是A、操纵基因区B、阻遏物基因区C、启动子D、结构基因起始区E、结构基因尾端38. 稳定α-螺旋,β-片层的主要化学键是:A、氢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E、以上都不是39. 下列关于pH对酶活性影响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体内所有酶的最适pH均接近中性B、酶分子中所有极性基团解离度最大的pH为酶的最适pHC、酶的最适pH为酶的特征性常数D、最适pH不受缓冲液种类和浓度的影响E、以上均不对40. 下列哪个氨基酸为天冬酰胺:A、GlnB、AspC、AsnD、ArgE、Ile4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是不可逆的B、肾上腺素是哺乳动物中能够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唯一激素C、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的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位于不同的亚基D、磷酸化酶b的磷酸化不需ATPE、腺苷酸环化酶在胞浆内42. 能激活蛋白激酶C(PKC)的是A、DGB、cAMPC、cGMPD、卵磷脂E、IP343. 大肠杆菌DNA连接酶的作用需要A、GTP 供能B、ATP供能C、NAD+供能D、NADH供能E、cAMP供能44.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证明了下列哪一种机制?A、DNA能被复制B、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C、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D、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E、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45. 复制是指A、以RNA为模板合成RNAB、以RNA为模板合成DNAC、以DNA为模板合成DNA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E、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46. 真核生物mRNA中的非编码序列,称为A 外显子B 结构基因C 内含子D 断裂基因E 转座子47. 关于糖的有氧氧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CO2,H2O和ATPB、糖的有氧氧化是绝大多数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C、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D、糖的有氧氧化可使酵解作用加强E、有氧氧化全过程中许多酶的活性却受细胞内ATP/ADP(AMP)比率的影响48. 肝糖原分解的产物是:A、1 -磷酸葡萄糖B、1 -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C、6 -磷酸葡萄糖和葡萄糖D、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E、6-磷酸葡萄糖49. 关于肽链合成错误的叙述是:A、合成是从N端向C端方向进行B、每一次核糖体循环肽链延长一个氨基酸C、合成是沿模板3'→5'方向进行D、翻译在细胞液中进行E、分为起始、延长、终止三个阶段50. 蛋白质生物合成时转位酶活性存在于:A、EFTuB、EFGC、IF3D、核糖体小亚基E、核糖体大亚基51. 一个tRNA的反密码子为UGC,与其互补的密码子是:A、GCAB、GCGC、CCGD、ACGE、UCG52. 关于tRNA的错误描述是:A、氨基酸的运载工具B、都有反密码子C、对氨基酸有高度特异性D、一种tRNA可携带不同的氨基酸E、分子中含较多的稀有碱基53. 酶具有高效催化能力是由于下列何种效应:A、提高反应的温度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54. 进行酶动力学研究时需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初速度的概念是:A、酶促反应的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时的反应速度B、酶促反应的速度与底物浓度呈正比时的反应速度C、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与底物浓度无关时的反应速度D、酶促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时间呈正比时的反应速度E、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与反应时间无关时的反应速度55. 催化软脂酸碳链延长的酶体系存在于A、胞液B、细胞质膜C、线粒体D、溶酶体E、高尔基体56. 脂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A、胞液B、微粒体C、胞液和线粒体D、线粒体和微粒体E、线粒体57. 下列有关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循环中的草酰乙酸主要来自丙酮酸的直接羧化B、可通过此循环从乙酰CoA合成α-酮戊二酸C、此循环是一可逆循环D、此循环本身是释放能量,合成ATP的主要地点E、通过此循环,脂肪酸可转变成糖58. 关于糖酵解,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指在无氧条件下,糖分解为乳酸的过程B、糖酵解在人类仍然是主要的供能途径C、糖酵解过程基本上是可逆的D、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所需氢原子由NADPH+H+提供E、剧烈运动糖酵解速度减慢59. 在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过程中,都起作用的酶是A、葡萄糖6-磷酸酶B、磷酸葡萄糖变位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已糖异构酶D、磷酸化酶60. 下列关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个多酶体B、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经磷酸化修饰后活性降低C、[Ca2+]降低可激活丙酮酸脱氢酶D、胰岛素可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系E、ADP可激活丙酮酸脱氢酶61. 下列哪种动力学特征,属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A、Km增加,Vm不变B、Km降低,Vm不变C、Km不变,Vm增加D、Km不变,Vm降低E、Km降低,Vm降低62. 胆固醇是下列哪种物质的前体A、胆红素B、胆色素C、辅酶AD、辅酶QE、胆汁酸63. apoAI激活下列哪种酶A、LPLB、LCATC、ACATD、肝脂酶E、激素敏感脂肪酶64. 食物中含长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经消化吸收入血的主要形式是:A、甘油及脂肪酸B、甘油二酯及脂肪酸C、甘油一酯及脂肪酸D、乳糜微粒E、甘油三酯及脂肪酸+甘油65. 关于载脂蛋白的功能,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B、ApoCI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ApoB能识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D、ApoAI能激活LCATE、ApoCII能激活LPL66. 下列物质中密度最低的是:A、乳糜微粒B、β脂蛋白C、前β脂蛋白D、α脂蛋白E、白蛋白-非酯化脂肪酸复合体67.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是A.氨基酸的种类B.氨基酸的数量C.必需氨基酸的数量B.必需氨基酸的种类E.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及比例68.转氨酶辅酶所含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6C.维生素B12D.维生素DE.维生素C69.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可以生成牛黄酸A.苏氨酸B.半胱氨酸C.甲硫氨酸D.甘氨酸E.谷氨酸70.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氨基来源于A.游离氨B.谷氨酰胺C.氨基甲酰磷酸D.天冬氨酸E.天冬酰胺71.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ρ因子B.核心酶C.RNA聚合酶的α亚基D.σ因子E.dna B蛋白72.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A.RNA聚合酶全酶B.RNA聚合酶核心酶C.引物酶D.解链酶E.DNA聚合酶73.Prinbnow box 序列是指A.AATAAAB.AAUAAAC.TAAGGCD.TTGACAE.TATAAT74.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A.-氨基--酮酸脱水酶B.-氨基--酮酸合酶C.亚铁鳌合酶D.尿卟啉原Ⅰ同合酶E.血红素合成酶75. 苹果酸穿梭系统需有下列哪种氨基酸参与?A.GlnB.AspC.AlaD.LysE.Val76. 线粒体内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A.FADB.FMNC.NAD+D.NADP+E.HSCoA77. 下列哪种组织不能利用酮体A.心肌B.骨骼肌C.脑D.肾E.肝78.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步骤是A.脂酰CoA的水平B.脂酰CoA合成酶的活性C.脂酰CoA脱氢酶的活性D.肉碱脂酰转移酶I的活性E.肉碱脂酰转移酶II的活性79. 乙酰CoA羧化酶含有的辅助因子是A.SHCoAB.FH4C.FADD.TPPE.生物素80. 催化磷脂水解生成溶血磷脂的酶是A.磷脂酶AB.磷脂酶B1C.磷脂酶B2D.磷脂酶CE.磷脂酶DCDCEB EBBEE CBABC CBDDD EECBA CDAED CDCBD ACADCCACDC CDBCB ADCEC EAABC DEBCB AEBBD DAEBB AEDEA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时,TEMED作为(加速剂),其作用原理是(提供自由基)。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互相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未经消化的少量蛋白质及少局部消化产生的氨基酸或小肽均可能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局部蛋白质或未吸收的消化产物进展分解;3.非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且能够完全由机体合成的氨基酸;4.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进入人体的蛋白质保存率和百分比,吸收和利用程度;5.外肽酶:能水解蛋白质的氨基或末端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6.内肽酶:能水解肽链内部位置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7.氮正平衡:食入氮量大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大于分解量;8.氮负平衡:食入氮量小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小于分解量;9.氮总平衡:食入氮量等于排泄氮量;10.γ-谷氨酰基循环:氨基酸的吸收是在γ-谷氨酰转移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催化下,通过谷胱氨酸〔GSH〕作用而转入细胞的;11.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分子量8.45kD;12.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却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很少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13.转氨酶:催化转氨基作用的酶;14.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生成新的相应氨基酸和α-酮酸过程的作用;15.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作用和脱氨作用想偶联;16.鸟氨酸循环: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后者经膜载体转运到线粒体,再参与尿素合成循环;17.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展氨的转运循环过程;18.一碳单位:主要由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以及色氨酸的代谢生成。
二、填空题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内肽酶。
2. 蛋白质在细胞内降解需要与泛素有关的3 种重要酶参与,这三种酶是: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
(整理)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 选择题(一)A型题1.氮的负平衡常出现于下列情况A. 长时间饥饿B. 消耗性疾病C. 大面积烧伤D. 大量失血E. 以上都可能2.需肠激酶激活后才有活性的是A. 胃蛋白酶原B. 弹性蛋白酶原C. 胰蛋白酶原D. 糜蛋白酶原E.羧基肽酶原3.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嘌呤碱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尿素D. 合成谷氨酰胺E.合成嘧啶碱4.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是A. 脑功能障碍B. 肝功能障碍C. 肾功能障碍D. 碱性肥皂水灌肠E.蛋白质摄入过多5.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B.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C.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最重要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B. 联合脱氨基C. 转氨基作用D. 还原脱氨基E.直接脱氨基7.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酸B. 维生素B12C. S-腺苷甲硫氨酸D. 维生素B6E.四氢叶酸8.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谷氨酰胺B. 合成尿素C. 合成必需氨基酸D. 扩散入血E.合成含氮碱9.下列化合物中活性甲基供体是A. 同型半胱氨酸B. S-腺苷甲硫氨酸C. 甲硫氨酸D. 半胱氨酸E.胱氨酸10.儿茶酚胺类物质是由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丙氨酸B. 酪氨酸C. 色氨酸D. 甲硫氨酸E.苯丙氨酸11.α-酮酸可进入下列代谢途径,错误的是A. 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 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C. 转变为糖或酮体D. 转变为脂类物质E.转变为某些必需氨基酸12.牛磺酸是由下列哪一氨基酸代谢转变而来A. 甲硫氨酸B. 半胱氨酸C. 谷氨酸D. 甘氨酸E.天冬氨酸13.测定下列哪一酶活性可以帮助诊断急性肝炎A. NAD+B. ALTC. ASTD. MAOE.FAD14.谷氨酸脱羧基作用需要哪一物质作为辅酶A. 磷酸吡哆醇B. 磷酸吡哆胺C. 磷酸吡哆醛D. 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5.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主要是A. 甲硫氨酸循环B.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C. 嘌呤核苷酸循环D. 鸟氨酸循环E.γ-谷氨酰循环16.N5-CH3 FH4可进入下列代谢A. 转变为N5,N10-CH2-FH4B. 提供甲基参与合成dTMPC. 转变为N5,N10-CH=FH4D. 转变为N10-CHO⋅FH4E. 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甲基,参与重要甲基化合物的合成17.AST含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B. 心C. 肾D. 脑E. 肺18. 下列哪组是非必需氨基酸A. 精氨酸和谷氨酸B. 亮氨酸和异亮氨酸C. 缬氨酸和苏氨酸D. 色氨酸和甲硫氨酸E.赖氨酸和苯丙氨酸19.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A.糖和脂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B.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C.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D.糖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E.糖、脂和蛋白质的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20.能使尿中酮体排出量增加的氨基酸是A. 精氨酸和异亮氨酸B. 赖氨酸和亮氨酸C. 缬氨酸和丝氨酸D. 苏氨酸和酪氨酸E.天冬氨酸和谷氨酸21.蛋白质的哪一营养作用可被糖或脂肪代替A. 构成组织结构的材料B. 维持组织蛋白的更新C. 修补损伤组织D. 氧化供能E. 执行各种特殊功能22.胰蛋白酶专一水解下列哪一肽键A.碱性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B. 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C. 脂肪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D. 各种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E. 碱性氨基酸残基的羧基末端肽键23. 氮的总平衡常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 儿童、孕妇B. 健康成年人C. 长时间饥饿D. 康复期病人E. 消耗性疾病24.下列哪一氨基酸不参与蛋白质合成A. 谷氨酰胺B. 半胱氨酸C. 瓜氨酸D. 酪氨酸E. 脯氨酸25.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氨的酶是A. 谷氨酸脱氨酶B. 谷氨酸水解酶C. 氨基酸氧化酶D. 谷氨酸转氨酶E. 谷氨酸脱氢酶26. 转氨酶的辅酶中含有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2C. 维生素B6D. 维生素PPE. 维生素B1227.鸟氨酸循环的亚细胞部位在A. 胞液和微粒体B. 线粒体和内质网C. 微粒体和线粒体D. 内质网和胞液E. 线粒体和胞液28.鸟氨酸循环中第二个NH3来自下列哪一氨基酸直接提供A. 精氨酸B. 天冬氨酸C. 鸟氨酸D. 瓜氨酸E. 谷氨酰胺29 磷酸吡哆醛参与()A. 脱氢反应B. 脱水反应C. 谷氨酸脱羧反应D. 脱硫化氢反应E. 羟化反应30.下列有关氨基酸代谢的论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转运过程B.转氨基作用是所有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C.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D.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后生成α-酮酸和NH3E.氨基酸经脱羧基作用后生成胺类和CO2(二)B型题A. 苹果酸B. 草酰乙酸C. 琥珀酸D. α-酮戊二酸E. 延胡索酸31.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谷氨酸的是32.经转氨基作用可生成天冬氨酸的是A. 酪氨酸B. 谷氨酸E. 甲硫氨酸33.在体内能直接生成γ-氨基丁酸的是34.在体内能生成多胺的是A. 1分子B. 2分子C. 3分子D. 4个E.3个35.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ATP36.一次鸟氨酸循环共耗高能磷酸键A.胃蛋白酶B. 羧基肽酶C. 肠激酶D. 二肽酶E. 胆汁酸37.属于内肽酶的是38.属于外肽酶的是39.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是A.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B. 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C. 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D. 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E.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40.含硫氨基酸是41.芳香族氨基酸是42.分支氨基酸是A. γ-氨基丁酸B. 5-羟色胺C. 牛磺酸D. 多胺E. 组胺43.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是44.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45.参与形成结合型胆汁酸的是(三)D型题46.蛋白质的含氮特点是A. 平均含氮量为16%B. 1 g 氮相当于16 g 蛋白质C. 平均含氮量为6.25 %D. 1 g 氮相当于6.25 g 蛋白质E. 平均含氮量为6.0%47.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分别来自A. 鸟氨酸B. 氨分子E. 瓜氨酸48.色氨酸在体内可代谢转变为A. 褪黑激素B. 5-HTC. 牛磺酸D. 泛酸E. 丙酮酸49.参与血氨运输的主要物质是A. 丙氨酸B. 谷氨酸C. 天冬氨酸D. 谷氨酰胺E. 天冬酰胺50.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辅酶有A. NAD+B. 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C. FADD. 生物素E. TPP51.肝内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将下列两个反应联合起来进行A. 氨基转移作用B. 脱氨基作用C. 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D. 脱水脱氨基作用E. 直接脱氨基作用52.影响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有A. 生物素B. 叶酸C. B12D. B6E. 泛酸53.半胱氨酸可代谢产生A. 甲硫氨酸B. 牛磺酸C. 硫酸根D. γ-氨基丁酸E. 磷酸根54.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化为下列活性物质A. T1B. T3C. T4D. T2E. γ-T355.通过甲硫氨酸循环提供活性甲基合成的化合物有A. 乙醇胺B. 胆碱C. 胍乙酸D. 肌酸E. 去甲肾上腺素56.以嘌呤核苷酸循环方式脱氨的组织有A. 肝B. 心肌C. 脑D. 骨骼肌E. 肾57.动物实验发现生酮氨基酸主要有A. 色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苯丙氨酸E. 酪氨酸58.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是指A. 合成组织蛋白B. 脱氨基作用C. 脱羧基作用D. 合成活性物质E. 转氨基作用59.天冬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后生成A. α-酮戊二酸B. CO2C. NH3D. 草酰乙酸E. 谷氨酸60.能分解产生-CH2-基团的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甘氨酸D. 丝氨酸E. 甲硫氨酸(四)X型题61.下列氨基酸中哪些是必需氨基酸A. 甲硫氨酸B. 亮氨酸C. 赖氨酸D. 酪氨酸E. 丝氨酸62.内肽酶有A. 弹性蛋白酶B. 糜蛋白酶C. 羧基肽酶BD. 氨基肽酶E. 胰蛋白酶63.下列哪些氨基酸经过转氨基作用后可进入糖代谢途径A. 丙氨酸B. 天冬氨酸C. 谷氨酸D. 亮氨酸E. 赖氨酸64.氨的代谢去路有A. 合成尿素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合成谷氨酰胺D. 合成尿酸E. 合成部分必需氨基酸65.下列物质属于一碳单位的有A. -CH3B. CO2C. –CH=NHD. =CH2E. -CHO66.与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物质是A. 丙酮酸B. 牛磺酸C. PAPSD. 谷胱甘肽E. 甘氨酸67.将鸟氨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的物质是A. 延胡索酸B. 瓜氨酸C. 鸟氨酸D. 天冬氨酸E. 精氨酸68.不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作用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反应69.肠道中氨基酸的腐败产物可以有A. 吲哚B. 硫化氢C. 胺类D. 酚类E. 甲烷70.酪氨酸可以代谢转变为A. 延胡索酸B. 黑色素C. 乙酰乙酸D. 苯丙氨酸E. 甲状腺激素71.关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A. 它可以在全身各组织中进行B. 是产生游离氨的主要方式C. 逆过程可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 不需任何辅酶参与E. 需要消耗能量72.以下是关于甲硫氨酸循环的论述,错误的是A. 可以提供活性甲基B. 能再生成游离FH4C. 能使甲硫氨酸再生D. 甲硫氨酸能直接提供甲基E. 不需要辅酶参与73.能产生游离氨的脱氨基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氨基转移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天冬氨酸的直接脱氨基作用74.机体内血氨可以来自A. 肠菌对氨基酸的腐败作用B. 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C.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D. 肾小管细胞内谷氨酰胺的分解E. 碱性尿时75.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A. 鸟氨酸B. 瓜氨酸C. 精氨酸D. 赖氨酸E. 谷氨酰胺二. 填空题1. 胰腺分泌的内肽酶有、、和;外肽酶有和。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习题与答案

蛋白质代谢一、填空题1.转氨酶的辅基是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对氨基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鸟类对氨基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解除氨的毒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Arg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循环形成。
4.褪黑激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而硫磺酸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模板,_______________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的场所。
6.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
7.核糖体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部位、________________部位和________________部位。
8.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端富含________________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rRNA的3′-端的________________序列互补配对,而帮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9.含硒半胱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参入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
11.蛋白质的半寿期通常与________________端的氨基酸性质有关。
12.分子伴侣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活性。
13.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大肠杆菌的转肽酶由其核糖体的________________承担。
二、是非题1.[ ]参与尿素循环的酶都位于线粒体内。
2.[ ]L-氨基酸氧化酶是参与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酶。
3.[ ]Lys的缺乏可以通过在食物中添加相应的α-酮酸加以纠正。
蛋白质分解代谢复习题答案

蛋白质分解代谢复习思考题
填空题: 1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比例。 2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联合脱氨基 3 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最常见于急性肝炎,血清AST活性显著升高最常见于 心肌梗死 4 体内氨的解毒、储存及运输的重要形式是谷氨酰胺 5 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合成尿素,主要在肝中进行,其过程称为鸟氨 酸循环。
6苯丙酮酸尿症是由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丙氨酸羟化酶缺陷,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缺陷。
7 糖类、脂类、氨基酸分解时,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的物质都是乙酰CoA
蛋白质分解代谢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 供给的氨基酸。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 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一、填空题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酶和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酶。
2.转氨酶类属于双成分酶,其共有的辅基为或;谷草转氨酶促反应中氨基供体为氨酸,而氨基的受体为该种酶促反应可表示为。
3.植物中联合脱氨基作用需要酶类和酶联合作用,可使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
4.在线粒体内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多为;同时谷氨酸经L-谷氨酸氢酶作用生成的酮酸为,这一产物可进入循环最终氧化为CO2和H2O。
5.动植物中尿素生成是通循环进行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于和。
每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分子ATP。
6.根据反应填空7.氨基酸氧化脱氨产生的a-酮酸代谢主要去向是、、、。
8.固氮酶除了可使N2还原成以外,还能对其它含有三键的物质还原,如等。
该酶促作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形式为。
9.生物界以NADH或NADPH为辅酶硝酸还原酶有三个类别,其中高等植物子叶中则以硝酸还原酸酶为主,在绿藻、酵母中存在着硝酸还原酶或硝酸还原酶。
10.硝酸还原酶催化机理如下图请填空完成反应过程。
11.亚硝酸还原酶的电子供体为,而此电子供体在还原子时的电子或氢则来自于或。
12.氨同化(植物组织中)通过谷氨酸循环进行,循环所需要的两种酶分别为和;它们催化的反应分别表示为和。
13.写出常见的一碳基团中的四种形式、、、;能提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也有许多。
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相应字母填入括号中)1.谷丙转氨酶的辅基是()A、吡哆醛B、磷酸吡哆醇C、磷酸吡哆醛D、吡哆胺E、磷酸吡哆胺2.存在于植物子叶中和绿藻中的硝酸还原酶是()A、NADH—硝酸还原酶B、NADPH—硝酸还原酶C、Fd—硝酸还原酶D、NAD(P)H—硝酸还原酶3.硝酸还原酶属于诱导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为最佳诱导物()A、硝酸盐B、光照C、亚硝酸盐D、水分4.固氮酶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构成的寡聚蛋白B、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和铁蛋白构成寡聚蛋白C、固氮酶活性中心富含Fe原子和S2-离子D、固氮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只对N2起还原作用5.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不能生成糖类的氨基酸为()6.一般认为植物中运输贮藏氨的普遍方式是()A、经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B、经天冬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天冬氨酸合成天冬酰胺;C、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D、与有机酸结合成铵盐。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3.尿素循环(urea cycle)4.生糖氨基酸:5。
生酮氨基酸:6.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8.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ducose cycle)(二)填空题1.一碳单位是体内甲基的来源,它参与的生物合成。
2.各种氧化水平上的一碳单位的代谢载体是,它是的衍生物。
3.氨基酸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由酶和酶共同催化完成。
4.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降解为氨基酸。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是6.谷氨酸脱氨基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2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0.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11.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12.氨基酸代谢途径有和。
13.谷氨酸+( )→(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三)选择题1.尿素中2个氮原子直接来自于。
A.氨及谷氨酰胺B.氨及天冬氨酸C.天冬氨酸及谷氨酰胺D.谷氨酰胺及谷氨酸E.谷氨酸及丙氨酸2.鸟类和爬虫类,体内NH3被转变成排出体外。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嘌呤酸D.尿酸3.在鸟氨酸循环中何种反应与鸟氨酸转甲氨酰酶有关? 。
A.从瓜氨酸形成鸟氨酸B.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C.从精氨酸形成尿素D.鸟氨酸的水解反应4.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半胱氨酸C. S腺苷蛋氨酸D.尿酸5.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D.NADP+C.FAD D.磷酸吡哆醛6.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7.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B58.磷脂合成中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3.尿素循环(urea cycle)
4.生糖氨基酸:
5。
生酮氨基酸:
6.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8.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ducose cycle)
(二)填空题
1.一碳单位是体甲基的来源,它参与的生物合成。
2.各种氧化水平上的一碳单位的代载体是,它是的衍生物。
3.氨基酸代中联合脱氨基作用由酶和酶共同催化完成。
4.生物体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降解为氨基酸。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是
6.谷氨酸脱氨基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2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0.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11.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12.氨基酸代途径有和。
13.谷氨酸+( )→(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三)选择题
1.尿素中2个氮原子直接来自于。
A.氨及谷氨酰胺B.氨及天冬氨酸C.天冬氨酸及谷氨酰胺
D.谷氨酰胺及谷氨酸E.谷氨酸及丙氨酸
2.鸟类和爬虫类,体NH3被转变成排出体外。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嘌呤酸D.尿酸
3.在鸟氨酸循环中何种反应与鸟氨酸转甲氨酰酶有关? 。
A.从瓜氨酸形成鸟氨酸B.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
C.从精氨酸形成尿素D.鸟氨酸的水解反应
4.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半胱氨酸
S腺苷蛋氨酸D.尿酸
C.-
5.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D.NADP+C.FAD D.磷酸吡哆醛
6.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
7.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B5
8.磷脂合成中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半胱氨酸B.S–腺苷蛋氨酸C.蛋氨酸D.胆碱
9.在尿素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产生? 。
A.鸟氨酸B.精氨酸C瓜氨酸D.半胱氨酸
10.组氨酸经过下列哪种作用生成组胺的? 。
A.还原作用B.羟化作用C.转氨基作用D.脱羧基作用
(四)完成反应式
1.谷氨酸+NAD(P)++H2O→()+NAD(P)H+NH3;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2.谷氨酸+NH3+A TP→()+( )+Pi+H2O;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3.谷氨酸+(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七)问答题
1.举例说明氨基酸的降解通常包括哪些方式?
a酮戊二酸是如何转变成谷氨酸的,有哪些酶和辅因子参与?
2.用反应式说明-
3.什么是尿素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4.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5.为什么说转氨基反应在氨基酸合成和降解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
6.为什么细胞没有一种对所有的氨基酸都能作用的氧化脱氨基酶?
7.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
8.尿素循环与柠檬酸循环有哪些联系?
9.如果1分子乙酰辅酶A经过TCA循环氧化成H2O和CO2,可产生12分子的ATP,则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彻底氧化净产生多少分子的ATP?在鱼类中又能产生多少分子的ATP?
三、习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正常人摄人的氮与排出氮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反映正常人的蛋白质代情况。
2.转氨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o–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3.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肝脏是尿素循环的重要器官。
尿素的形成需消耗能量,形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分子ATP。
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和草酰4.生糖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
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5.生酮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A和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6.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 =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与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必需氨基酸互补提高营养价值。
·
8。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再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这一循环过程就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三)填空题
1.嘌呤和嘧啶2。
四氢叶酸;叶酸
3.转氨;L–谷氨酸脱氢4.磷酸吡哆醛
a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6.鸟氨酸;瓜氨酸
5.-
7.氨甲酰磷酸;天冬氨酸8.生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再合成氨基酸
S腺苷蛋氨酸;甲基或一碳单位
9.酪氨酸;羟化10.-
a酮戊二酸
11.脱氨基;脱羧基13.丙酮酸;-
(四)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A、B和C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可作为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6.B 。
氨基酸降解后产生的氨累积过多会产生毒性。
游离的氨先经同化作用生成氨甲酰磷酸,再与鸟氨酸反应进入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产生尿素排出体外。
7.D 。
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要求NAD+和NADP+,NAD+和NADP+是含有维生素B ,(烟酰胺)的辅酶。
焦磷酸硫胺素是维生素B ,的衍生物,常作为Q –酮酸脱羧酶和转酮酶的辅酶。
FMN 和FAD 是维生素B :的衍生物,是多种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辅酶A 是含有维生素B ,的辅酶,是许多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8.B 。
S –腺苷蛋氨酸是生物体甲基的直接供体。
9.B 。
尿素循环中产生的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
10.D 。
组氨是组氨酸经脱羧基作用生成的。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组氨酸脱羧酶,此酶与其他氨基酸脱羧酶不同,它的辅酶不是磷酸吡哆醛。
(四)完成反应式
1.-a 酮戊二酸;谷氨酸脱氢酶 2.谷氨酰胺;ADP ;谷氨酰胺合酶3.丙酮酸;-a 酮戊二酸
(五)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1)脱氨基作用:包括氧化脱氨和非氧化脱氨,分解产物为-a 酮酸和氨。
(2)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在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
(3)羟化作用:有些氨基酸(如酪氨酸)降解时首先发生羟化作用,生成羟基氨基酸,再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
3.答:(1)尿素循环: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尿素的过程。
(2)生物学意义:有解除氨毒害和CO 2的酸性毒害的作用。
4.答:(1)必需氨基酸:生物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极少而为机体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
(2)非必需氨基酸:生物体本身能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氢墓酸,动物的非必需氨基酸有10种。
5.答:(1)在氨基酸合成过程中,转氨基反应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许多氨基酸的合成可以通过转氨酶的催化作用,接受来自谷氨酸的氨基而形成。
(2)在氨基酸的分解过程中,氨基酸也可以先经转氨基作用把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a 酮戊二酸上形成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羟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
6.答:因为谷氨酸是细胞通用的氧化脱氨基底物,其他的氨基酸几乎都可经过转氨基作用将其-a 氨基转移给-a 酮戊二酸而生成谷氨酸,这与出现一种对细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作用的氧化脱氨基酶效果是一样的。
7.答: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将会减少草酰乙酸和a –酮戊二酸的含量,如果这两种物
质不能得到有效地补充,将会影响TCA循环,·进而影响乙酰辅酶A的氧化和ATP的合成。
然而,
a酮戊二酸的含量。
体存在一系列的回补反应可及时补充草酰乙酸和-
8.答:①尿素循环中生成的延胡索酸需经柠檬酸循环形成草酰乙酸,然后转氨基形成天冬氨酸,再进入尿素循环;②柠檬酸循环提供尿素循环所需的能量ATP;③柠檬酸循环提供尿素循环所需的CO2。
a酮戊二酸产生丙酮酸和谷氨酸。
丙酮酸经氧化脱羧9.答:丙氨酸可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
生成乙酰辅酶A和NADH,1分子乙酰辅酶A在细胞彻底氧化可产生12分子ATP,1分子NADH 通过呼吸链的氧化可产生3分子A TP,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形成1分子NADH,1分子a–酮戊二酸和1分子NH3。
2分子NH3在哺乳动物体经过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需消耗4分子A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彻底氧化净产生12+3+3–2:16分子ATP,如果是鱼类,则脱下的氨基可直接排出体外,不需要消耗ATP,那么可净产生18分子A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