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轼词两首原文

合集下载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全面版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全面版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的风流
• 《定风波》融合了:
• 《赤壁怀古》的豪杰风流
• 《后赤壁赋》的名士风流

《赤壁赋》的智者风流
• “是真名士自风流”“风流”的苏东坡给我们留 下了千古风流的诗、词、文。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苏轼 词两首 《念奴娇》《定风波》

苏轼 词两首 《念奴娇》《定风波》

一个妓女穿过江边,笨拙地露出 半点姿色 一只远航归来的船便打开了海 人们的思想像包袱一样开始往下 沉 踉跄吃下去的几口水
有时也有人学着古人卷起衣袖 把内心高高地挂上枝头 把文字漂亮地撒进大海 可最终也被朝廷捞上来关进了监狱
于是他们纵身跃入大海 在一个行之将死的朝代面前 悄悄吐在革命前的文字上 吹起一阵风 被一个轻浮的人酝酿成了内心的 成为世人敬仰的旗帜 酒
天子从江南岸一刀切下去 时间就流出血来 多数人都失足跌落水中 成为另一滴水 他们的身体被覆盖在水下面 笔泡得太软 写出流水一样的文章来
落 难 书 生
一群文人一心把笔捏成半壁江山 让自己的老婆用种庄稼的手勾勒 出三宫六院 他们和才华过早来到 他们写诗写在朝代前面 骑马跑在功名后面 闲时也带上个叫做初恋的女子 把手指放在寂寞的北窗东游西荡
返回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 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 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 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 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 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 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 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 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 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 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一、小序作用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 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 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三国演义》卷首词
烟 雨 任 凭 生
赏 清 风 明 月 , 听 大 江 东 去 ,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 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 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让我们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 娇.赤壁怀古》
政治人格: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他22岁中进士,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 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 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 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 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在外 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先 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 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 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只要环境允许,苏轼 总是尽力有所作为。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
哲学思想: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 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 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 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 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 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 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 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 对儒、释(佛)、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 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以儒学体系为根 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 础。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



豪放词 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场面宏大,意境开阔。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坡 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 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 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 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豪放派
苏轼
阳刚
词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 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 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 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 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 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 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唐天宝年 间的著名歌女。音调 高亢悦耳,据说玄宗 喜欢听她演唱。此词 牌为纪念她而创立。 赤壁,苏轼所游赤 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 (文赤壁);而一般认 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 场在现在湖北蒲圻(武 赤壁)。
字词详解
千古: 长远的年代。 风流: 有文采有功绩。 樯,桅杆;橹,浆。这里 樯橹(qiáng lǔ):
白 发 渔 樵 江 渚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都 付 笑 谈 中 。
古 今 多 少 事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惯 看 秋 月 春 风 上 。


几 度 夕 阳 红 。
青 山 依 旧 在 ,
是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
浪 花 淘 尽 英 雄 。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1.《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豆蔻梢头二月初,告急东风御史疏。

年丰杖藜人共睡,罗城门外日高无。

空山体,广野躻,万绿丛中一点黄。

云天远,水天长,彩楼新澹锁神庄。

翻译
豆蔻梢头迎来二月初,紧急消息东风传来上书。

年丰之时,老百姓们在杖藜的安眠中度过,城门外阳光映照下高山无影。

空旷的山体,广袤的原野,万物绿色之中唯有一点鲜黄。

天空广阔,水面无际,彩楼新澹,闲置着神庄。

2.《赤壁怀古》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波浪茫茫愁不尽,高楼当此夜叹嗟。

一片冰心在玉壶,人间四月芳菲尽。

翻译
战罢,断戟埋于沙下,铁器泯无踪。

自愿意磨洗旧物认清前朝的来龙去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茫茫波浪淹没了无尽的忧伤,高楼之上,在这个夜晚叹息不已。

一颗冰心,宛如玉壶中的清泉,人间四月芳菲渐尽。

结语
以上是苏轼创作的两首词的原文及翻译。

这两首词分别传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苏轼细腻的诗意和对世事的思考。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呈现,能够让读者更深入的理解苏轼的词作,并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与哲理。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酒后豪情激发,胸怀依然雄壮,发白的鬓发又有何妨?
埃默多拉宣布命令,云中拍打翅膀,什么时候才能让凤凰唐被召唤?拿起绝弦似一轮满月的弓,向西北方眺望,射击星宿的领头天狼。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

高二语文《苏轼词两首》原文和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鉴赏: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

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

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

“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

“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

“地灵人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少豪杰!”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史上著名的文豪之一。

以下是两首苏
轼的词原文及翻译。

第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落日熔金,遥岑远渡,银河欲坠鹊来空。

渡头余杭,单极忆爱岂知穷。

白袷扶病換朱弓。

翻译:
夕阳如金,远山蜿蜒,银河欲坠,一只乌鸦在天空中飞过。

渡口岸边,我忆起远方挚爱,却不知所终。

身披白衣,病榻上拿起红色弓。

第二首词:《青玉案·元夕》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莲穗隐丰稻。

鸳鸯会脚短檐斜,肠断春城晓。

月如钩,夜如漆,每儿女,最关情怀。

低头向暗壁,千嗅一香百嗅一怀。

翻译:
黄昏之后,我在东篱上端起酒杯,袖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莲花藏在丰稻中。

鸳鸯会
在短檐下相互依偎,我因思念而伤情。

月儿弯如钩,夜色墨黑,每个男女,都怀有深情。

低头望着阴暗的墙壁,一香味熏得我心旌摇曳百般思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5,何妨吟啸6且徐行。

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8。

料峭9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10却相迎。

回首向来11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2。

译文
1、《念奴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2、《定风波》: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

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

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

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
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