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4.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 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 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 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A)位于B 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 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 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 的动能. (D)在位置B 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 的机械能.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r =- (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11.如图所示,A 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 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 的轴线OX 从D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 .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12.在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 ,物体运动S 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 (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 (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 (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 (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13.A 、B 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 =T A 时间(T A 为波A 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 :VB 可能是 (A)1:3 (B)1:2 (C)2:1(D)3:1三.(32分)实验题.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近四年(2005-)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上海市近四年(2005-2008)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一.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题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 ( 2005春季7 ) 双曲线116922=-y x 的焦距是 .65 2 (2005年3) 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若定点)2,1(A 与动点),(y x P 满足4=∙OA O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
解答:设点P 的坐标是(x,y),则由4=∙知04242=-+⇒=+y x y x3 (2005年5)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3±=,它的一个焦点是()0,10,则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
解答: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3±=,知3=ab,它的一个焦点是()0,10,知1022=+b a ,因此3,1==b a 双曲线的方程是1922=-y x 4 (2005年6) 将参数方程⎩⎨⎧=+=θθsin 2cos 21y x (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所得方程是__________。
解答:4)1(22=+-y x5 (2006春季5) 已知圆)0()5(:222>=++r r y x C 和直线053:=++y x l . 若圆C 与直线l 没有公共点,则r 的取值范围是 . )10,0(6 (2006春季11) 已知直线l 过点)1,2(P ,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B A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三角形OAB 面积的最小值为 . 4.7 (2006年2) 已知圆2x -4x -4+2y =0的圆心是点P ,则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是 ;解:由已知得圆心为:(2,0)P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d ; 8 (2006年7) 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 (-23,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解:已知222222242,161164(b a b c y x a a b c F =⎧⎪==⎧⎪⎪⇒=⇒+=⎨⎨-=⎪⎪⎩-⎪⎩为所求; 9 (2006年8)在极坐标系中,O 是极点,设点A (4,3π),B (5,-65π),则△OAB 的面积是 ;解:如图△OAB 中,554,5,2(())366OA OB AOB ππππ==∠=---=1545sin 526AOB S π∆⇒== (平方单位);10 (2006年11) 若曲线2y =|x |+1与直线y =kx +b 没有公共点,则k 、b 分别应满足的条件是 . 解:作出函数21,0||11,0x x y x x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所以,0,(1,1)k b =∈-;11 (2007春季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抛物线x y 42=上的点P 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 则点P 的横坐标=x . 5.12 (2007春季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曲线24y x -=与直线m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m . 2. 13 (2007年2) 若直线1210l x my ++=: 与直线231l y x =-:平行,则=m . 32-14 (2007年8) 以双曲线15422=-y x 的中心为焦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顶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3(122+=x y15 (2007年11) 已知P 为圆1)1(22=-+y x 上 任意一点(原点O 除外),直线OP 的倾斜角为θ弧度,记||OP d =.在右侧的坐标系中,画出以()d θ,为坐标的点的轨迹的大致图形为16 (2008春季7) 已知P 是双曲线22219x y a -=右支上的一点,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30x y -=. 设12F F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若23PF =,则1PF = 5.17 (2008春季12) 已知(1,2),(3,4)A B ,直线1l :20,:0x l y ==和3:l x +3y 10-=.设i P 是i l (1,2,3)i =上与A 、B 两点距离平方和最小的点,则△123PP P 的面积是32二.选择题:每题都给出四个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须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得 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8 (2005年15) 过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 B )A .有且仅有一条B .有且仅有两条C .有无穷多条D .不存在解答:x y 42=的焦点是(1,0),设直线方程为0)1(≠-=k x k y (1)将(1)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0)42(2222=++-k x k x k ,x 显然有两个实根,且都大于0,它们的横坐标之和是33243542222±=⇒=⇒=+k k k k ,选B 19 (2006春季13) 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坐标为 ( B )(A ))1,0(. (B ))0,1(. (C ))2,0(. (D ))0,2(.20 (2006春季15) 若R ∈k ,则“3>k ”是“方程13322=+--k y k x 表示双曲线”的 ( A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1 (2008春季14) 已知椭圆221102x y m m +=--,长轴在y 轴上. 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D )(A )4. (B )5. (C )7. (D )8. 三.解答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22 ( 2005春季22) (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8分. 第3小题满分5分.(1)求右焦点坐标是)0,2(,且经过点)2,2(--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椭圆C 的方程是12222=+by a x )0(>>b a . 设斜率为k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AB 的中点为M . 证明:当直线l 平行移动时,动点M 在一条过原点的定直线上;(3)利用(2)所揭示的椭圆几何性质,用作图方法找出下面给定椭圆的中心,简要写出作图步骤,并在图中标出椭圆的中心.[解](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2222=+by a x ,0>>b a ,∴ 422+=b a ,即椭圆的方程为142222=++b y b x , ∵ 点(2,2--)在椭圆上,∴124422=++bb ,解得 42=b 或22-=b (舍), 由此得82=a ,即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822=+y x . …… 5分 [证明](2)设直线l 的方程为m kx y +=, …… 6分与椭圆C 的交点A (11,y x )、B (22,y x ),则有⎪⎩⎪⎨⎧=++=12222b y a x m kx y ,解得 02)(222222222=-+++b a m a kmx a x k a b ,∵ 0>∆,∴ 2222k a b m +<,即 222222k a b m k a b +<<+-.则 222221212222212,2k a b mb m kx m kx y y k a b kma x x +=+++=++-=+,∴ AB 中点M 的坐标为⎪⎪⎭⎫⎝⎛++-22222222,k a b m b k a b km a . …… 11分∴ 线段AB 的中点M 在过原点的直线 022=+y k a x b 上. …… 13分[解](3)如图,作两条平行直线分别交椭圆于A 、B 和D C 、,并分别取AB 、CD 的中点N M 、,连接直线MN ;又作两条平行直线(与前两条直线不平行)分别交椭圆于1A 、1B 和11D C 、,并分别取11B A 、11D C 的中点11N M 、,连接直线11N M ,那么直线MN 和11N M 的交点O 即为椭圆中心. …… 18分23 (2005年19)(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如图,点A 、B 分别是椭圆2213620x y +=长轴的左、右端点,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位于x 轴上方,PA PF ⊥. (1)求点P 的坐标;(2)设M 是椭圆长轴AB 上的一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等于MB ,求椭圆上的点到点M 的距离d 的最小值.[解](1)由已知可得点A (-6,0),F (4,0)设点P 的坐标是},4{},,6{),,(y x FP y x AP y x -=+=则,由已知得.623,018920)4)(6(120362222-===-+⎪⎩⎪⎨⎧=+-+=+x x x x y x x y x 或则 由于).325,23(,325,23,0的坐标是点于是只能P y x y ∴==> (2)直线AP 的方程是.063=+-y x 设点M 的坐标是(m ,0),则M 到直线AP 的距离是2|6|+m , 于是,2,66|,6|2|6|=≤≤--=+m m m m 解得又椭圆上的点),(y x 到点M 的距离d有,15)29(94952044)2(222222+-=-++-=+-=x x x x y x d 由于.15,29,66取得最小值时当d x x =∴≤≤- 24 (2006春季20) (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学校科技小组在计算机上模拟航天器变轨返回试验. 设计方案如图:航天器运行(按顺时针方向)的轨迹方程为12510022=+y x ,变轨(即航天器运行轨迹由椭圆变为抛物线)后返回的轨迹是以y 轴为对称轴、⎪⎭⎫ ⎝⎛764,0M 为顶点的抛物线的实线部分,降落点为)0,8(D .观测点)0,6()0,4(B A 、同时跟踪航天器.(1)求航天器变轨后的运行轨迹所在的曲线方程;(2)试问:当航天器在x 轴上方时,观测点B A 、测得离航天器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解](1)设曲线方程为7642+=ax y , 由题意可知,764640+⋅=a . 71-=∴a .……4分 ∴ 曲线方程为764712+-=x y . ……6分(2)设变轨点为),(y x C ,根据题意可知⎪⎪⎩⎪⎪⎨⎧+-==+)2(,76471)1(,125100222x y y x得 036742=--y y , 4=y 或49-=y (不合题意,舍去).4=∴y . ……9分 得 6=x 或6-=x (不合题意,舍去). ∴C 点的坐标为)4,6(, ……11分 4||,52||==BC AC .答:当观测点B A 、测得BC AC 、距离分别为452、时,应向航天器发出变轨指令. ……14分25 (2006年20)(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直线l 与抛物线2y =2x 相交于A 、B 两点. (1)求证:“如果直线l 过点T (3,0),那么→--OA →--⋅OB =3”是真命题; (2)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解](1)设过点T(3,0)的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点A(x 1,y 1)、B(x 2,y 2).当直线l 的钭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3,此时,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点A(3,6)、B(3,-6). ∴OB OA ⋅=3;当直线l 的钭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3)y k x =-,其中0k ≠,由22(3)y xy k x =⎧⎨=-⎩得 2122606ky y k y y --=⇒=- 又 ∵ 22112211,22x y x y ==,∴2121212121()34OA OB x x y y y y y y =+=+=,综上所述,命题“如果直线l 过点T(3,0),那么⋅=3”是真命题;(2)逆命题是:设直线l 交抛物线y 2=2x 于A 、B 两点,如果⋅=3,那么该直线过点T(3,0).该命题是假命题. 例如:取抛物线上的点A(2,2),B(21,1),此时OA OB =3, 直线AB 的方程为:2(1)3y x =+,而T(3,0)不在直线AB 上;说明:由抛物线y 2=2x 上的点A (x 1,y 1)、B (x 2,y 2) 满足OB OA ⋅=3,可得y 1y 2=-6,或y 1y 2=2, 如果y 1y 2=-6,可证得直线AB 过点(3,0);如果y 1y 2=2,可证得直线AB 过点(-1,0),而不过点(3,0).26 (2007春季17. (14分) 求出一个数学问题的正确结论后,将其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来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来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例如,原来问题是“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3,求该正四棱锥的体积”.求出体积316后,它的一个“逆向”问题可以是“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4,体积为316,求侧棱长”;也可以是“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316,求所有侧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试给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求点)1,2(P 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的一个有意义的“逆向”问题,并解答你所给出的“逆向”问题.评分说明:(ⅰ) 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如果考生所给问题的意义不大,那么在评分标准的第二阶段所列6分中,应只给2分,但第三阶段所列4分由考生对自己所给问题的解答正确与否而定. (ⅱ) 当考生所给出的“逆向”问题与所列解答不同,可参照所列评分标准的精神进行评分. [解] 点)1,2(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43|1423|22=+⋅+⋅. …… 4分“逆向”问题可以是:(1) 求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 …… 10分 [解] 设所求轨迹上任意一点为),(y x P ,则25|43|=+y x , 所求轨迹为01043=-+y x 或01043=++y x . …… 14分 (2) 若点)1,2(P 到直线0:=+by ax l 的距离为2,求直线l 的方程. …… 10分 [解]2|2|22=++b a b a ,化简得0342=-b ab ,0=b 或b a 34=,xyxy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0=x 或043=+y x . …… 14分 意义不大的“逆向”问题可能是:(3) 点)1,2(P 是不是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 6分 [解] 因为243|1423|22=+⋅+⋅,所以点)1,2(P 是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10分 (4) 点)1,1(Q 是不是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 6分 [解] 因为25743|1413|22≠=+⋅+⋅, 所以点)1,1(Q 不是到直线043=+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10分 (5) 点)1,2(P 是不是到直线0125=+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 6分 [解] 因为21322125|11225|22≠=+⋅+⋅, 所以点)1,2(P 不是到直线0125=+y x 的距离为2的一个点. ……10分 27 (2007春季18)(14分) 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椭圆)0(1:2222>>=+b a by a x C 的左右两个焦点 分别为21F F 、. 过右焦点2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其中一个交点为()1,2M.(1) 求椭圆C 的方程;(2) 设椭圆C 的一个顶点为),0(b B -,直线2BF 交椭圆C 于另一点N ,求△BN F 1的面积.[解] (1) [解法一] x l ⊥ 轴,2F ∴的坐标为()0,2.…… 2分由题意可知 ⎪⎩⎪⎨⎧=-=+,2,1122222b a ba 得 ⎩⎨⎧==.2,422b a ∴ 所求椭圆方程为12422=+y x . …… 6分 [解法二]由椭圆定义可知a MF MF 221=+. 由题意12=MF ,121-=∴a MF . …… 2分又由Rt △21F MF 可知 ()122)12(22+=-a ,0>a ,2=∴a ,又222=-b a ,得22=b . ∴ 椭圆C 的方程为12422=+y x . …… 6分 (2)直线2BF 的方程为2-=x y . …… 8分由 ⎪⎩⎪⎨⎧=+-=,124,222y x x y 得点N 的纵坐标为32. …… 10分又2221=F F ,3822322211=⨯⎪⎪⎭⎫ ⎝⎛+⨯=∴∆BN F S . …… 14分 28 (2007年21)(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我们把由半椭圆12222=+b y a x (0)x ≥与半椭圆12222=+cx b y (0)x ≤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222c b a +=,0>a ,0>>c b .如图,点0F ,1F ,2F 是相应椭圆的焦点,1A ,2A 和1B ,2B 分别是“果圆”与x ,y轴的交点. (1)若012F F F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求 “果圆”的方程;(2)当21A A >21B B 时,求ab的取值范围; (3)连接“果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称为“果圆” 的弦.试研究: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斜率为k 的“果圆”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总是落在某个椭圆上?若存在,求出所有可能的k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012(0)00F c F F ,,,,,021211F F b F F ∴====,,于是22223744c a b c ==+=,,所求“果圆”方程为 2241(0)7x y x +=≥,2241(0)3y x x +=≤.(2)由题意,得 b c a 2>+,即a b b a ->-222.2222)2(a c b b =+> ,222)2(a b b a ->-∴,得54<a b . 又21,222222>∴-=>a b b a c b . 45b a ⎫∴∈⎪⎪⎝⎭,. (3)设“果圆”C 的方程为22221(0)x y x a b +=≥,22221(0)y x x b c +=≤.记平行弦的斜率为k .当0=k 时,直线()y t b t b =-≤≤与半椭圆22221(0)x y x a b +=≥的交点是P t ⎛⎫ ⎪ ⎪⎝⎭,与半椭圆22221(0)y x x b c +=≤的交点是Q t ⎛⎫- ⎪ ⎪⎝⎭. ∴ P Q ,的中点M ()x y ,满足 221,2a ct x b y t ⎧-⎪=-⎨⎪=⎩, 得122222=+⎪⎭⎫⎝⎛-b y c a x . b a 2<,∴ 22220222a c a c b a c b b ----+⎛⎫-=≠ ⎪⎝⎭. 综上所述,当0=k 时,“果圆”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总是落在某个椭圆上.当0>k 时,以k 为斜率过1B 的直线l 与半椭圆22221(0)x y x a b +=≥的交点是22232222222ka b k a b b k a b k a b ⎛⎫- ⎪++⎝⎭,. 由此,在直线l 右侧,以k 为斜率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在直线x kab y 22-=上,即不在某一椭圆上.当0<k 时,可类似讨论得到平行弦中点轨迹不都在某一椭圆上.29 (2008春季18. (本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分别为直线2x y +=与x y 、轴的交点,C 为AB 的中点. 若抛物线22(0)y px p =>过点C ,求焦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解] 由已知可得 (2,0),(0,2),(1,1)A B C , …… 3分解得抛物线方程为 2y x =. …… 6分 于是焦点 1,04F ⎛⎫⎪⎝⎭. …… 9分∴ 点F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 …… 12分30 (2008春季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z 是实系数方程220x bx c ++=的虚根,记它在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对应点为(Re ,Im )z P z z .(1)若(,)b c 在直线20x y +=上,求证:z P 在圆1C :22(1)1x y -+=上;(2)给定圆C :222()x m y r -+=(R m r ∈、,0r >),则存在唯一的线段s 满足:①若z P 在圆C 上,则(,)b c 在线段s 上;② 若(,)b c 是线段s 上一点(非端点),则z P 在圆C 上. 写出线段s 的表达式,并说明理由;(3)由(2)知线段s 与圆C 之间确定了一种对应关系,通过这种对应关系的研究,填写表一(表中1s 是(1)中圆1C 的对应线段).[证明](1)由题意可得 20b c +=,解方程2220x b x b +-=,得z b =-, …… 2分∴点(),z P b -或(),z P b -,将点z P 代入圆1C 的方程,等号成立, ∴ z P 在圆1C :22(1)1x y -+=上. …… 4分(2)[解法一] 当0∆<,即2b c <时,解得z b =-,∴点(),z P b -或(),z P b -,由题意可得222()b m c b r --+-=,整理后得 222c mb r m =-+-, …… 6分()240b c ∆=-<,222()b m c b r ++-=, (,)b m r m r ∴∈---+.∴ 线段s 为: 222c mb r m =-+-,[,]b m r m r ∈---+.若(,)b c 是线段s 上一点(非端点),则实系数方程为222220,(,)x bx mb r m b m r m r +-+-=∈---+.此时0∆<,且点(),z P b -、(),z P b -在圆C上.…… 10分[解法二] 设i =+z x y 是原方程的虚根,则2(i)2(i)0++++=x y b x y c ,解得22,2,x b y x bx c =-⎧⎨=++⎩①②由题意可得,222()x m y r -+=. ③解①、②、③ 得 222c mb r m =-+-. …… 6分 以下同解法一. [解](3)表一。
2005年高考数学试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全国卷Ⅰ)无答案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到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是表面积公式)()()(B P A P B A P +=+ 24R S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B P A P B A P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k n k kn n P P C k P --=)1()(一.选择题(1)设I 为全集,321S S S 、、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 S S S =⋃⋃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A )Φ=⋃⋂)(321S S S C I (B )123I I S C S C S ⊆⋂() (C )Φ=⋂⋂)321S C S C S C I I I(D )123I I S C S C S ⊆⋃()(2)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A )π28(B )π8(C )π24(D )π4(3)已知直线l 过点),(02-,当直线l 与圆x y x 222=+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A )),(2222-(B )),(22-(C )),(4242- (D )),(8181- (4)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BCF ADE ∆∆、均为正三角形,EF ∥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 )32(B )33 (C )34 (D )23 (5)已知双曲线)0( 1222>=-a y ax 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x y 62-=的准线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23(B )23 (C )26(D )332 (6)当20π<<x 时,函数x xx x f 2sin sin 82cos 1)(2++=的最小值为(A )2(B )32(C )4(D )34(7)设0>b ,二次函数122-++=a bx ax y 的图像为下列之一则a 的值为 (A )1(B )1-(C )251-- (D )251+- (8)设10<<a ,函数)22(log )(2--=xx a a a x f ,则使0)(<x f 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0,(-∞ (B )),0(+∞(C ))3log ,(a -∞ (D )),3(log +∞a(9)在坐标平面上,不等式组⎩⎨⎧+-≤-≥131x y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A )2(B )23(C )223 (D )2(10)在ABC ∆中,已知C BA sin 2tan=+,给出以下四个论断: ①1cot tan =⋅B A②2sin sin 0≤+<B A③1cos sin 22=+B A④C B A 222sin cos cos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1)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A )18对 (B )24对 (C )30对(D )36对(12)复数ii 2123--=(A )i(B )i -(C )i -22(D )i +-22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06数列)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及解答分类汇编大全(06数列)一、选择题:1.(2005福建文、理)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的值是( )A .15B .30C .31D .64解:由7916a a +=,得a 8=8,∴817844d -==-,∴a 12=1+8×74=15,选(A)2. (2005广东)已知数列{}n x 满足212x x =,)(2121--+=n n n x x x , ,4,3=n . 若2lim =∞→n x x ,则=1x ( B ) A .23B .3C .4D .5解法一:特殊值法,当31=x 时,3263,1633,815,49,2365432=====x x x x x 由此可推测2lim =∞→n x x ,故选B .解法二:∵)(2121--+=n n n x x x ,∴)(21211-----=-n n n n x x x x ,21211-=-----n n n nx x x x 即, ∴{}n n x x -+1是以(12x x -)为首项,以21-为公比6的等比数列,令n n n x x b -=+1,则11111211)21()21(2)21)((x x x x q b b n n n n n -=-⋅-=--==---+-+-+=)()(23121x x x x x x n …)(1--+n n x x+-+-+-+=121211)21()21()2(x x x x …11)21(x n --+3)21(32)21(1)21(12111111x x x x n n ---+=--⎥⎦⎤⎢⎣⎡---+= ∴2323)21(321111lim lim ==⎥⎦⎤⎢⎣⎡-+=-∞→∞→xx x x n x n x ,∴31=x ,故选B . 解法三:∵)(2121--+=n n n x x x ,∴0221=----n n n 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0122=--a a ,解得 211-=a ,12=a , nn n a c a c x 2211+=,∵11x x =,212x x =,∴3211x c -=,3212x c =,∴3)21(3232)21(3211111xx x x x n n n --+=+-⋅-=,以下同解法二.3.(2005湖南文)已知数列}{n a 满足)(133,0*11N n a a a a n n n ∈+-==+,则20a = ( )A .0B .3-C .3D .23 [评述]:本题由数列递推关系式,推得数列{a n }是周期变化的,找出规律,再求a 20.【思路点拨】本题涉及数列的相关知识与三角间的周期关系., 【正确解答】[解法一]:由a 1=0,).(1331++∈+-=N n a a a n n n 得a 2=-⋅⋅⋅⋅⋅⋅==,0,3,343a a由此可知: 数列{a n }是周期变化的,且三个一循环,所以可得:a 20=a 2=-.3故选B.[解法二]:设tan n n a α=,则1tan tan3tan()31tan tan 3n n nn a y παπαπα+-===-+,则13n n παα=-+,由10a =可知,00α=,故数列{n α}是以零为首项,公差为3π-的等差数列,20019()3παα=+⨯-,202019tan tan()3a πα==-=选B【解后反思】这是一道综合利用数列内部之间递推关系进行求解的题目.当我们看到有递推式存在时,不要急于通过代入,达到一个个来求解的目的, 如此这般, 既显得过于复杂,同时破坏了数学的逻辑性,而要通过化简,找到最直接的途径.本题中巧妙的逆用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得出此数列为等差数列的结论,顺利达到求解的目的.4.(2005湖南理)已知数列{log 2(a n -1)}(n ∈N *)为等差数列,且a 1=3,a 2=5,则l i m 21321111()n n n a a a a a a →∞++++---= ( )A .2B .23 C .1 D .21[评析]: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及数列极限相关交汇知识。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试题及答案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Ⅱ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 吉林 广西 内蒙古 新疆)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是表面积公式)()()(B P A P B A P +=+ 24R S π=如果事件A 、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B P A P B A P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k K n kn n P k C P P -=-一、选择题(1)函数()sin cos 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A )4π (B )2π(C )π (D )2π (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1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3)函数1(0)y x =≤的反函数是(A )1)y x =≥-(B )1)y x =≥-(C )0)y x =≥(D )0)y x =≥ (4)已知函数tan y x ω=在(,)22ππ-内是减函数,则(A )0<ω≤1(B )-1≤ω<0(C )ω≥1(D )ω≤-1(5)设a 、b 、c 、d R ∈,若a bic di++为实数,则 (A )0bc ad +≠(B )0bc ad -≠ (C )0bc ad -=(D )0bc ad +=(6)已知双曲线22163x y -=的焦点为1F 、2F ,点M 在双曲线上且1MF x ⊥轴,则1F 到直线2F M 的距离为(A (B (C )65(D )56(7)锐角三角形的内角A 、B 满足1tan tan sin 2A B A-=,则有(A )sin 2cos 0A B -=(B )sin 2cos 0A B += (C )sin 2sin 0A B -=(D )sin 2sin 0A B +=(8)已知点A ,(0,0)B ,C .设BAC ∠的平分线AE 与BC 相交于E ,那么有BC CE λ=,其中λ等于 (A )2(B )12(C )-3(D )-13(9)已知集合{}23280M x x x =--≤,{}260N x x x =-->,则MN 为(A ){42x x -≤<-或}37x <≤(B ){42x x -<≤-或}37x ≤< (C ){2x x ≤-或}3x > (D ){2x x <-或}3x ≥(10)点P 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4,3)v =-(即点P 的运动方向与v 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v 个单位).设开始时点P 的坐标为(-10,10),则5秒后点P 的坐标为(A )(-2,4)(B )(-30,25)(C )(10,-5)(D )(5,-10) (11)如果1a ,2a ,…,8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0d ≠,则(A )1a 8a >45a a (B )8a 1a <45a a (C )1a +8a >4a +5a (D )1a 8a =45a a (12)将半径都为1的4个钢球完全装入形状为正四面体的容器里,这个正四面体的高的最小值为(A )3(B )2+3(C )4+3(D )3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圆心为(1,2)且与直线51270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14)设a 为第四象限的角,若sin 313sin 5a a =,则tan 2a =_____________. (15)在由数字0,1,2,3,4,5所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不能被5整除的数共有_____________个.(16)下面是关于三棱锥的四个命题:①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②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③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的面积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④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且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11()2x x f x +--=,求使()f x ≥x 取值范围.(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1lg a 、2lg a 、4lg a 成等差数列.又21nn b a =,1,2,3,n =….(Ⅰ)证明{}n b 为等比数列;(Ⅱ)如果无穷等比数列{}n b 各项的和13S =,求数列{}n a 的首项1a 和公差d . (注:无穷数列各项的和即当n →∞时数列前项和的极限)(19)(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队进行一场排球比赛.根据以往经验,单局比赛甲队胜乙队的概率为0.6,本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即先胜三局的队获胜,比赛结束.设各局比赛相互间没有影响.令ξ为本场比赛的局数.求ξ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精确到0.0001)(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D 垂直于底面ABCD ,AD=PD ,E 、F 分别为CD 、PB 的中点. (Ⅰ)求证:EF 垂直于平面PAB ;(Ⅱ)设AB=2BC ,求AC 与平面AEF 所成的角的大小.(21)(本小题满分14分)P 、Q 、M 、N 四点都在椭圆1222=+y x 上,F 为椭圆在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已知PF 与FQ 共线,MF 与FN 共线,且0=•MF PF .求四边形PMQN 的面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0≥a ,函数xe ax x xf )2()(2-=.(Ⅰ)当x 为何值时,f(x)取得最小值?证明你的结论; (Ⅱ)设f(x)在[-1,1]上是单调函数,求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6: CDBBCC 7-12:ACACBC(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截面图形的空间想像,以及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图的能力,通过画图,可以得到这个截面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交,所以截面为六边形,故选D.(12) 解析一:由题意,四个半径为1的小球的球心1234,,,O O O O ,恰好构成一个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并且各面与正四面体的容器P ABC -的各对应面的距离都为1如图一所示显然1HO =设,N T 分别为23,AB O O 的中点,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1234O O O O -中,1O T HT ==∴1O H =,且11sin 3TO H ∠=. 作1O M PN ⊥,则11O M =, 由于11O PM TO H ∠=∠, ∴ 11111sin sin O M O MPO O PM TO H===∠∠∴ 11314PO PO O O HO =++=+=+故选C解析二:由题意,四个半径为1的小球的球心1234,,,O O O O ,恰好构成一个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并且各面与正四面体的容器P ABC -的各对应面的距离都为1如图二所示,正四面体1234O O O O -与P ABC -有共同的外接球球心O 的相似正四面体,其相似比为:1263126143OH k OQ ==+,所以1126132632643()434312643OO OP k +===+ 所以32612626()3(1)43433PQ OP OQ =+=+++=解析三:由题意,四个半径为1的小球的球心1234,,,O O O O ,恰好构成一个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并且各面与正四面体的容器P ABC -的各对应面的距离都为1 如图二所示,正四面体1234O O O O -与P ABC -有共同的外接球球心O 的相似正四面体,从而有113O P OO HQ OH==, 又1HQ =, 所以1O P =由于13O H =,所以111333PQ OP OQ O H HQ O P =+=++=++=+13.22(1)(2)4x y -+-=;14. 34-;15. 192;16. ①,④ (13)分析:本题就是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所求圆的半径就是圆心(1,2)到直线5x-12y -7=0的距离:2r ==,再根据后面要学习的圆的标准方程,就容易得到圆的方程:222(1)(2)2x y -+-=(16)分析:②显然不对,比如三条侧棱中仅有一条不与底面边长相等的情况,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但不是正三棱锥. ③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的面积都相等,说明顶点到底面三边的距离(斜高)相等,根据射影长的关系,可以得到顶点在底面的射影(垂足)到底面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也相等。
2005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含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第I 卷一、选择题:1.设I 为全集,S 1、S 2、S 3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 1∪S 2∪S 3=I ,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A . I S I ∩(S 2∪S 3)= B .S 1⊆( I S 2∩ I S 3)C . I S I ∩ I S 2 ∩ I S 3=D .S 1⊆( I S 2∪ I S 3)2.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8π2B .8πC .4π2D .4π3.已知直线l 过点(-2,0),当直线l 与圆x y x 222=+有两个交点时,其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 )A .)22,22(-B .)2,2(-C .)42,42( D .)81,81(-4.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DE 、△BCF 均为正三角形,EF//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32 B .33C .34 D .23 5.已知双曲线)0(1222>=-a y ax 的一条准线与抛物线x y 62-=的准线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3 B .23 C .26 D .332 6.当20π<<x 时,函数x xx x f 2sin sin 82cos 1)(2++=的最小值为( )A .2B .32C .4D .347.设0>b ,二次函数122-++=a bx ax y 的图象下列之一:则a 的值为( )A .1B .-1C .251-- D .251+- 8.设10<<a ,函数)22(log )(2--=xx a a a x f ,则使x x f 的0)(<取值范围是( )A .)0,(-∞B .),0(+∞C .)3log ,(a -∞D .),3(log +∞a9.在坐标平面上,不等式组⎩⎨⎧+-≤-≥1||3,1x y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 .2B .23 C .223 D .210.在ABC ∆中,已知C BA sin 2tan=+,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1cot tan =⋅B A ②2sin sin 0≤+<B A ③1cos sin 22=+B A ④C B A 222sin cos cos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D .②③ 11.过三棱柱任意两个顶点的直线共15条,其中异面直线有( )A .18对B .24对C .30对D .36对 12.复数=--ii 2123( )A .iB .i -C .i -22D .i +-22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正整数m 满足)3010.02.(lg ________,102105121≈=<<-m m m 则14.9)12(x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用数字作答)15.△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16.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过对角线BD ′的一个平面交AA ′于E ,交CC ′于F ,则①四边形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BFD ′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四边形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④平面BFD ′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D.以上结论正确的为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0)(2sin()(x f y x f =<<-+=ϕπϕπ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8π=x(Ⅰ)求ϕ;(Ⅱ)求函数)(x f y =的单调增区间;(Ⅲ)证明直线025=+-c y x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不相切.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DC ,∠DAB=90°,PA ⊥底面 ABCD ,且PA=AD=DE=21AB=1,M 是PB 的中点. (1)证明:面PAD ⊥面PCD ; (2)求AC 与PB 所成的角;(3)求面AMC 与面BM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S n >0(n=1,2,…)(1)求q 的取值范围; (2)设,2312++-=n n n a a b 记}{n b 的前n 项和为T n ,试比较S n 和T n 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 9粒种子分种在3个坑内,每坑3粒,每粒种子发芽的概率为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若一个坑里的种子都没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种一次,每补种1个坑需10元,用ξ表示补种费用,写出ξ的分布列并求ξ的数学期望.(精确到0.01)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斜率为1且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OB OA +与)1,3(-=a 共线. (1)求椭圆的离心率;(2)设M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且),(R OB OA OM ∈+=μλλλ,证明22μλ+为定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1)设函数)10)(1(log )1(log )(22<<--+=x x x x x x f ,求)(x f 的最小值; (2)设正数n p p p p 2321,,,, 满足12321=++++n p p p p , 求证.log log log log 222323222121n p p p p p p p p n n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A 2.C 3.B 4.C 5.A 6.D 7.C 8.B 9.C 10.B 11.B 12.D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155 14.672 15.1 16.①③④ 三、解答题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图像的基本知识,考查推理和运算能力,满分12分. 解:(Ⅰ))(8x f y x ==是函数π的图像的对称轴,,1)82sin(±=+⨯∴ϕπ.,24Z k k ∈+=+∴ππππ.43,0πϕϕπ-=<<- (Ⅱ)由(Ⅰ)知).432sin(,43ππϕ-=-=x y 因此 由题意得.,2243222Z k k x k ∈+≤-≤-πππππ所以函数.],85,8[)432sin(Z k k k x y ∈++-=πππππ的单调增区间为(Ⅲ)证明:,2|)432cos(2||))432(sin(|||≤-='-='ππx x y所以曲线)(x f y =的切线斜率取值范围为[-2,2],而直线025=+-c y x 的斜率为225>,所以直线025=+-c y x 与函数)432sin(π-=x y 的图像不相切. 18.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有关知识及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 方案一:(Ⅰ)证明:∵PA ⊥面ABCD ,CD ⊥AD , ∴由三垂线定理得:CD ⊥PD.因而,CD 与面PAD 内两条相交直线AD ,PD 都垂直, ∴CD ⊥面PAD.又CD ⊂面PCD ,∴面PAD ⊥面PCD.(Ⅱ)解:过点B 作BE//CA ,且BE=CA ,则∠PBE 是AC 与PB 所成的角.连结AE ,可知AC=CB=BE=AE=2,又AB=2,所以四边形ACBE 为正方形. 由PA ⊥面ABCD 得∠PEB=90° 在Rt △PEB 中BE=2,PB=5, .510cos ==∠∴PB BE PBE.510arccos所成的角为与PB AC ∴ (Ⅲ)解:作AN ⊥CM ,垂足为N ,连结BN. 在Rt △PAB 中,AM=MB ,又AC=CB , ∴△AMC ≌△BMC,∴BN ⊥CM ,故∠ANB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CB ⊥AC ,由三垂线定理,得CB ⊥PC , 在Rt △PCB 中,CM=MB ,所以CM=AM. 在等腰三角形AMC 中,AN ·MC=AC AC CM ⋅-22)2(, 5625223=⨯=∴AN . ∴AB=2,322cos 222-=⨯⨯-+=∠∴BN AN AB BN AN ANB 故所求的二面角为).32arccos(-方法二:因为PA ⊥PD ,PA ⊥AB ,AD ⊥AB ,以A 为坐标原点AD 长为单位长度,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A (0,0,0)B (0,2,0),C (1,1,0),D (1,0,0),P (0,0,1),M (0,1,)21. (Ⅰ)证明:因.,0),0,1,0(),1,0,0(DC AP DC AP DC AP ⊥=⋅==所以故由题设知AD ⊥DC ,且AP 与AD 是平面PA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DC ⊥面PAD. 又DC 在面PCD 上,故面PAD ⊥面PCD. (Ⅱ)解:因),1,2,0(),0,1,1(-==PB AC.510||||,cos ,2,5||,2||=⋅⋅>=<=⋅==PB AC PBAC PB AC PB AC PB AC 所以故(Ⅲ)解:在MC 上取一点N (x ,y ,z ),则存在,R ∈λ使,MC NC λ=..21,1,1),21,0,1(),,1,1(λλ==-=∴-=---=z y x MC z y x NC要使.54,0210,==-=⋅⊥λ解得即只需z x MC AN MC AN),52,1,51(),52,1,51(,.0),52,1,51(,54=⋅-===⋅=MC BN BN AN MC AN N 有此时能使点坐标为时可知当λANB MC BN MC AN MC BN MC AN ∠⊥⊥=⋅=⋅所以得由.,0,0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32arccos(.32||||),cos(.54,530||,530||--=⋅=∴-=⋅==故所求的二面角为BN AN BNAN BN AN BN AN BN AN19.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满分12分. 解:(Ⅰ)因为}{n a 是等比数列,.0,0,011≠>=>q S a S n 可得 当;0,11>==na S q n 时),2,1(,011,01)1(,11 =>-->--=≠n qqq q a S q nn n 即时当上式等价于不等式组:),2,1(,01,01 =⎩⎨⎧<-<-n q q n① 或),2,1(,01,01 =⎩⎨⎧>->-n q q n②解①式得q>1;解②,由于n 可为奇数、可为偶数,得-1<q<1. 综上,q 的取值范围是).,0()0,1(+∞⋃-(Ⅱ)由得1223++-=n a n a a b .)23(),23(22n n n n S q q T q q a b -=-=于是)123(2--=-q q S S T n n n).2)(21(-+=q q S n.,0,2,21;,0,0221;,0,2211,,00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S T S T q q S T S T q q S T S T q q q q S ==-=-=<<-≠<<->>->-<<-><<->即时或当即时且当即时或当所以或且又因为 20.本小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方法,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分12分.(Ⅰ)解:因为甲坑内的3粒种子都不发芽的概率为81)5.01(3=-,所以甲坑不需要补种的概率为 .87811=-3个坑都不需要补种的概率,670.0)87()81(303=⨯⨯ C恰有1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287.0)87(81213=⨯⨯C恰有2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041.087)81(223=⨯⨯C3个坑都需要补种的概率为.002.0)87()81(0333=⨯⨯C补种费用ξ的分布为ξ的数学期望为75.3002.030041.020287.010670.00=⨯+⨯+⨯+⨯=ξE21.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平面向量及椭圆的几何性质等基本知训,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及推理的能力,满分14分.(I )解:设椭圆方程为),0,(),0(12222c F b a by a x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2222=+-=by a x c x y 代入化简得02)(22222222=-+-+b a c a cx a x b a .令),,(),,(2211y x B y x A则 .,22222222122221ba b a c a x x b a c a x x +-=+=+),,(2121y y x x OB OA ++=+由a OB OA a 与+-=),1,3(共线,得.0)()(32121=+++x x y y.36,36.3,232.23,0)()2(3,,22222222121212211===-=∴==+=+∴=++-+∴-=-=a c e ab ac b a cba c a c x x x x c x x c x y c x y 故离心率所以即又 (II )证明:由(I )知223b a =,所以椭圆12222=+by a x 可化为22233b y x =+.),,(),(),(),,(2211y x y x y x y x OM μλ+==由已知得设 ⎩⎨⎧+=+=∴.,2121y y y x x x μλμλ ),(y x M 在椭圆上,.3)(3)(2221221b y y x x =+++∴μλμλ即 .3)3(2)3()3(221212222221212b y y x x y x y x =+++++λμμλ ①由(I )知.21,23,23222221c b c a c x x ===+))((33.8321212121222222221c x c x x x y y x x c ba b a c a x x --++=+∴=+-=∴ .0329233)(3422222121=+-=++-=c c c c c x x x x又222222212133,33b y x b y x =+=+又,代入①得 .122=+μλ 故22μλ+为定值,定值为1.22.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及导数应用等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2分.(Ⅰ)解:对函数)(x f 求导数:])1(log )1[()log ()(22'--+'='x x x x x f.2ln 12ln 1)1(log log 22-+--=x x ).1(log log 22x x --=于是.0)21(='f当)(,0)1(log log )(,2122x f x x x f x <--='<时在区间)21,0(是减函数, 当)(,0)1(log log )(,2122x f x x x f x >--='>时在区间)1,21(是增函数.所以21)(=x x f 在时取得最小值,1)21(-=f ,(Ⅱ)证法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i )当n=1时,由(Ⅰ)知命题成立.(ii )假定当k n =时命题成立,即若正数1,,,221221=+++k k p p p p p p 满足, 则.log log log 222222121k p p p p p p k k -≥+++当1+=k n 时,若正数,1,,,11221221=+++++k k p p p p p p 满足 令.,,,,222211221xp q x pq x p q p p p x k k k ===+++= 则k q q q 221,,, 为正数,且.1221=+++k q q q由归纳假定知.log log log 222222121k q q p p p q k k -≥+++kk k k q q q q q q x p p p p p p 222222121222222121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22x x k x x +-≥+ ①同理,由x p p p k k k -=++++++1122212 可得1122212212log log ++++++k k k k p p p p).1(log )1())(1(2x x k x --+--≥ ②综合①、②两式11222222121log log log +++++k k p p p p p p).1()1(log )1(log ))](1([22+-≥--++--+≥k x x x x k x x即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根据(i )、(ii )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命题成立. 证法二:令函数那么常数)),,0(,0)((log )(log )(22c x c x c x c x x x g ∈>--+=],log )1(log )1(log [)(222c cxc x c x c x c x g +--+=利用(Ⅰ)知,当.)(,)2(21取得最小值函数时即x g cx c x == 对任意都有,0,021>>x x2log 22log log 21221222121x x x x x x x x ++⋅≥+ ]1)()[log (21221-++=x x x x . ①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i )当n=1时,由(I )知命题成立.(ii )设当n=k 时命题成立,即若正数有满足,1,,,221221=+++k k p p p p p p11111122212212222121221221222222121log log log log .1,,,,1.log log log ++++++++++==++++=-≥+++--k k k k k k k k p p p p p p p p H p p p p p p k n k p p p p p p 令满足时当由①得到,1)()(],1)()[log (]1)()[log (11111121221212221221221=++++-++++-++≥++++++---k k k k k k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H 因为由归纳法假设得到,)(log )()(log )(1111212221221221k p p p p p p p p k k k k -≥++++++++++-- ).1()(1121221+-=++++--≥+++k p p p p k H k k 即当1+=k n 时命题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 命题成立.。
2005高考数学真题--上海卷试题及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文史类)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高考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有22道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有12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函数)1(log )(4+=x x f 的反函数)(1x f-=__________.2.方程0224=-+xx的解是__________.3.若y x ,满足条件⎩⎨⎧≤≤+xy y x 23,则y x z 43+=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4.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若定点)2,1(A 与动点),(y x P 满足4=•OA O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5.函数x x x y cos sin 2cos +=的最小正周期T=__________. 6.若71cos =α,⎪⎭⎫⎝⎛∈2,0πα,则⎪⎭⎫ ⎝⎛+3cos πα=__________.7.若椭圆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它的一个焦点是()0,152,则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8.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15人选修A 课程,另外35人选修B 课程.从班级中任选两名学生,他们是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的概率是__________.(结果用分数表示)9.直线x y 21=关于直线1=x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10.在ABC ∆中,若︒=120A ,AB=5,BC=7,则AC=__________.11.函数[]π2,0|,sin |2sin )(∈+=x x x x f 的图象与直线k y =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a2,底面三角形的三边 长分别为)0(5,4,3>a a a a .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 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全面积最小的 是一个四棱柱,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须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零分. 13.若函数121)(+=xx f ,则该函数在()+∞∞-,上是 ( )A .单调递减无最小值B .单调递减有最小值C .单调递增无最大值D .单调递增有最大值14.已知集合{}R x x x M ∈≤-=,2|1||,⎭⎬⎫⎩⎨⎧∈≥+=Z x x x P ,115|,则P M I 等于( ) A .{}Z x x x ∈≤<,30| B .{}Z x x x ∈≤≤,30|C .{}Z x x x ∈≤≤-,01|D .{}Z x x x ∈<≤-,01|15.条件甲:“1>a ”是条件乙:“a a >”的(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必要不充分条件16.用n 个不同的实数n a a a ,,,21Λ可得到!n 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列为一行写成一个!n 行的数阵.对第i 行in i i a a a ,,,21Λ,记in ni i i i na a a a b )1(32321-++-+-=Λ,!,,3,2,1n i Λ=.例如:用1,2,3可得数阵如图,由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是12,所以,2412312212621-=⨯-⨯+-=+++b b b Λ,那么,在用1,2,3,4,5形成的数阵中,12021b b b +++Λ等于( )A .-3600B .1800C .—1080D .—720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86分)本大题共有6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M 、N 分别是1BB 和BC 的中点,AB=4,AD=2,D B 1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60,求异面直线D B 1与MN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12312312312312312318.(本题满分12分)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iii z z z +-=++23)(||2(i 为虚数单位).19.(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已知函数b kx x f +=)(的图象与y x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22+=(,分别是与y x ,轴正半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函数6)(2--=x x x g . (1)求b k ,的值;(2)当x 满足)()(x g x f >时,求函数)(1)(x f x g +的最小值.20.(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假设某市2004年新建住房面积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层的累计面积(以2004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2)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21.(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已知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为F ,A 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4、且位于x 轴上方的点,A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5.过A 作AB 垂直于y 轴,垂足为B ,OB 的中点为M.(1)求抛物线方程;(2)过M 作FA MN ⊥,垂足为N ,求点N 的坐标;(3)以M 为圆心,MB 为半径作圆M ,当)0,(m K 是x 轴上一动点时,讨论直线AK 与圆M 的位置关系.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第3小题满分6分.对定义域是f D 、g D 的函数)(x f y =、)(x g y =,规定:函数⎪⎩⎪⎨⎧∈∉∉∈∈∈=g f g f g f Dx D x x g D x D x x f D x D x x g x f x h 且当且当且当),(),(),()()(.(1)若函数32)(+-=x x f ,2)(-=x x g ,写出函数)(x h 的解析式; (2)求问题(1)中函数)(x h 的最大值;(3)若)()(α+=x f x g ,其中α是常数,且[]πα,0∈,请设计一个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y =,及一个α的值,使得x x h 2cos )(=,并予以证明.数学(文)参考答案说明1,本解答列出试题的一种或几种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所列解法不同.可参照解答中评分标准的精神进行评分.2.评阅试卷,应坚持每题阅到底,不要因为考生的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但该步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和难度时,可视影响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给分,这时原则上不应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之半,如果有较严重的概念性错误,就不给分. 一、(第1题至第12题)1.14-x2.x =0 3.11 4.x +2y -4=0 5.π 6.1411- 7.1208022=+y x 8.739.x +2y -2=0 10.3 11.31<<k 12.3150<<a二、(第13题至16题)13.A 14.B 15.B 16.C 三、(第17题至第22题)17.[解]联结B 1C ,由M 、N 分别是BB 1和BC 的中点,得B 1C//MN∴∠DB 1C 就是异面直线B 1D 与MN 所成的角.联结BD ,在Rt △ABD 中,可得52=BD , 又BB 1⊥平面ABCD.∠B 1DB 是B 1D 与平面ABCD 的所成的角, ∴∠B 1DB=60°.在Rt △B 1BD 中,BB 1=BDtan60°=152, 又DC ⊥平面BB 1C 1C , ∴DC ⊥B 1C , 在Rt △CB 1C 中,21tan 21211=+==∠BB BC DC CB DCC DB ∴∠DB 1C=,21arctan即异面直线B 1D 与MN 所成角的大小为21arctan. 18.解:原方程化简为i i z z z -=++1)(||2设),,(R y x yi x z ∈+=代入上述方程得,121,122222⎩⎨⎧-==+∴-=++x y x i xi y x 解得,2321⎪⎪⎩⎪⎪⎨⎧±=-=y x ∴原方程的解是.2321i z ±-= 19.解:(1)由已知得},{),,0(),0,(b kbb B k b A =-则 于是 .21,22⎩⎨⎧==∴⎪⎩⎪⎨⎧==b k b k b(2)由,62),()(2-->+>x x x x g x f 得 即 ,42,0)4)(2(<<-<-+x x x 得,521225)(1)(2-+++=+--=+x x x x x x f x g由于3)(1)(,02-≥+>+x f x g x 则,其中等号当且仅当x +2=1,即x =-1时成立, ∴)(1)(x f x g +时的最小值是-3. 20.解:(1)设中低价房面积形成数列{}n a ,由题意可知{}n a 是等差数列,其中a 1=250,d=50,则 ,22525502)1(2502n n n n n S n +=⨯-+= 令,4750225252≥+n n 即.10,,019092≥∴≥-+n n n n 是正整数而 ∴到2013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 (2)设新建住房面积形成数列{b n },由题意可知{b n }是等比数列,其中b 1=400,q=1.08, 则b n =400·(1.08)n -1 由题意可知n n b a 85.0>有250+(n -1)50>400 · (1.08)n -1 · 0.85.由计算器解得满足上述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n=6, ∴到2009年底,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 21.解:(1)抛物线.2,524,222=∴=+-==p pp x px y 于是的准线为 ∴抛物线方程为y 2= 4x .(2)∵点A 的坐标是(4,4), 由题意得B (0,4),M (0,2),又∵F (1,0), ∴,43,;34-=∴⊥=MN FA k FA MN k 则FA 的方程为y=34(x -1),MN 的方程为.432x y -=-解方程组).54,58(5458,432)1(34N y x x y x y ∴⎪⎪⎩⎪⎪⎨⎧==⎪⎪⎩⎪⎪⎨⎧-=--=得(3)由题意得,圆M 的圆心是点(0,2),半径为2.当m=4时,直线AK 的方程为x =4,此时,直线AK 与圆M 相离, 当m ≠4时,直线AK 的方程为),(44m x my --=即为,04)4(4=---m y m x 圆心M (0,2)到直线AK 的距离2)4(16|82|-++=m m d ,令1,2>>m d 解得1>∴m 当时,直线AK 与圆M 相离;当m=1时,直线AK 与圆M 相切; 当1<m 时,直线AK 与圆M 相交. 22.解(1)⎩⎨⎧-∞∈-+∞∈-+-=)1,(2),1[)2)(32()(x x x x x x h(2)当.81)47(2672)2)(32()(,122+--=-+-=-+-=≥x x x x x x h x 时.81)(,47,1)(,1;81)(取得最大值是时当时当x h x x h x x h =∴-<<≤∴(3)[解法一]令,2,cos sin )(πα=+=x x x f则,sin cos )2cos()2sin()()(x x x x x f x g -=+++=+=ππα 于是.2cos )sin )(cos sin (cos )()()(x x x x x x f x f x h =-+=+⋅=α [解法二]令πα=+=,sin 21)(x x f ,则,sin 21)sin(21)()(x x x f x g -=++=+=πα于是.2cos sin 21)sin 21)(sin 21()()()(2x x x x x f x f x h =-=-+=+⋅=α大毛毛虫★倾情搜集★精品资料大毛毛虫★倾情搜集★精品资料。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Ⅲ试题及答案(四川、陕西、云南、甘肃等地区用)

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Ⅲ试题及答案(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用)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n (k)=C k nP k (1-P)n -k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已知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2α是( ). A.第一或二象限的角 B.第二或三象限的角 C.第一或三象限的角 D.第二或四象限的角2. 已知过点A(-2,m)和B(m,4)的直线与直线2x+y-1=0平行,则m 的值为( ).A.0B.-8C.2D.10 3.在(x-1)(x+1)8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 )A.-14B.14C.-28D.284.设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体积是V ,P.Q 分别是侧棱AA 1上的点,且PA=QC 1,则四棱锥B-APQC 的体积为( )A.V 61B.V 41C.V 31D.V 21 5.)3x 4x 22x 3x 1(lim 221x +--+-→=( )A.-21B.21C.-61D.61 6.若55ln ,33ln ,22ln ===c b a ,则( ) A.a<b<c B.c<b<a C.c<a<b D.b<a<c 7.设0≤x<2π,且x 2sin 1-=sinx-cosx, 则( )A.0≤x ≤πB.4π≤x ≤47π C.4π≤x ≤45π D.2π≤x ≤23π 8.=∙+xx x x 2cos cos 2cos 12sin 22( ) 球的表面积公式S=42R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V=334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A.tanxB.tan2xC.1D.21 9.已知双曲线1222=-y x 的焦点为F 1.F 2,点M 在双曲线上且021=∙MF MF ,则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 )A.34 B.35 C.332 D.3 10.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三角形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22 B.212- C.22- D.12- 11.不共面的四个定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相等,这样的平面α共有( )个 A.3 B.4 C.6 D.712.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 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与十进制的数的对应关系如下表:A.6EB.72C.5FD.B0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复数z 0=3+2i, 复数z 满足z ∙z 0=3z+z 0,则z= 14.已知向量),10,k (OC ),5,4(OB ),12,k (OA -==,且A.B.C 三点共线,则k= . 15.设l 为平面上过点(0,1)的直线,l 的斜率等可能地取-22,-3,-25,0,25,3, 22, 用ξ表示坐标原点到l 的距离,则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 ξ= 16.已知在△ABC 中,∠ACB=90°,BC=3,AC=4,P 是AB 上的点,则P 到AC.BC 距离的的乘积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共76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台机器是否需要照顾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已知在某一个小时内,甲.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05,甲.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05,乙.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125 1)求甲.乙.丙三台机器在这一个小时内各自需要照顾的概率? 2)计算在这一个小时内至少有一台需要照顾的概率?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V-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V AD 是正三角形,平面V AD ⊥底面ABCD 1)求证AB ⊥面V AD ;2)求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B cos 4=(1)求C A cot cot +的值; (2)若23=⋅,求c a +的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a n }中,公差d ≠0,且a 2是a 1和a 4的等比中项,已知a 1,a 3,,a ,a ,a ,a n321k k k k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k 1,k 2,k 3,…,k n 的通项k n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11,y x A .()22,y x B 两点在抛物线22x y =上,l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1)当且仅当21x x +取何值时,直线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证明你的结论; 2)当直线l 的斜率为2时,求l 在y 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1,0[x ,x27x 42∈--(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2)设a ≥1, 函数g(x)=x 3-3a 2x-2a, x ∈[0,1], 若对于任意x 1∈[0,1], 总存在x 0∈[0,1], 使得g((x 0) =f(x 1)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00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Ⅲ试题及答案(必修+选修Ⅱ) (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用)参考答案13.12i -14.3-15.716.317.(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台机器是否需要照顾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已知在某一个小时内,甲.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05,甲.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05,乙.丙都需要照顾的概率是0.125 1)求甲.乙.丙三台机器在这一个小时内各自需要照顾的概率? 2)计算在这一个小时内至少有一台需要照顾的概率?解:记“甲机器需要照顾”为事件A ,“乙机器需要照顾”为事件B ,“丙机器需要照顾”为事件C ,由题意三个事件互不影响,因而A ,B ,C 互相独立(1)由已知有:P (A ∙B )= P(A)∙P(B)=0.05,P (A ∙C )= P(A)∙P(C)=0.1P (C ∙B )= P(B)∙P(C)=0.125 解得P (A )=0.2, P(B)=0.25, P(C)=0.5,所以甲.乙.丙三台机器在这一个小时内各自需要照顾的概率分别为0.2;0.25;0.5.(2)记事件A 的对立事件为A ,事件B 的对立事件为B ,事件C 的对立事件为C , 则P(A )=0.8, P(B )=0.75, P(C )=0.5,于是P(A+B+C)=1-P(A ∙B ∙C )=1-P(A )∙P(B )∙P(C )=0.7. 故在这一个小时内至少有一台需要照顾的概率为0.7.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V-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VAD 是正三角形, 平面VAD ⊥底面ABCD 1)求证AB ⊥面VAD ;2)求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证法一:(1)由于面VAD 是正三角形,设AD 的中点为E ,则VE⊥AD ,而面VAD ⊥底面ABCD ,则VE ⊥AB 又面ABCD 是正方形,则AB ⊥CD ,故AB ⊥面VAD (2)由AB ⊥面VAD ,则点B 在平面VAD 内的射影是A ,设VD 的中点为F ,连AF ,BF 由△VAD 是正△,则AF ⊥VD ,由三垂线定理知BF ⊥VD ,故∠AFB 是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则在Rt △ABF 中,,AB=a, AF=23a ,tan ∠AFB =33223==a a AF AB故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证明二:(Ⅰ)作AD 的中点O ,则VO ⊥底面ABCD .…………1分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正方形边长为1,………2分 则A (12,0,0),B (12,1,0),C (-12,1,0),D (-12,0,0),V (0,0,∴1(0,1,0),(1,0,0),(2AB AD AV ===- ……3分由(0,1,0)(1,0,0)0AB AD AB AD ⋅=⋅=⇒⊥…………4分1(0,1,0)(02AB AV AB AV ⋅=⋅-=⇒⊥ ……5分又AB ∩AV=A ∴AB ⊥平面VAD …………………………6分(Ⅱ)由(Ⅰ)得(0,1,0)AB =是面VAD 的法向量……………………7分设(1,,)n y z =是面VDB 的法向量,则110(1,,)(,1,0(1,1,230(1,,)(1,1,0)0x n VB y z n z n BD y z =-⎧⎧⎧⋅=⋅-=⎪⎪⎪⇒⇒⇒=-⎨⎨⎨=⋅=⎪⎪⎪⎩⋅--=⎩⎩……9分∴(0,1,0)(1,cos ,3AB n ⋅-<>==11分又由题意知,面VAD 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所以其大小为arccos7……12分 (II )证法三:由(Ⅰ)得(0,1,0)AB =是面VAD 的法向量…………………7分设平面VDB 的方程为mx+ny+pZ+q=0,将V.B.D 三点的坐标代入可得⎪⎪⎪⎩⎪⎪⎪⎨⎧=+=+-=++023021021q p q m q n m 解之可得⎪⎪⎪⎩⎪⎪⎪⎨⎧-=-==q p q n q m 3222令q=,21则平面VDB 的方程为x-y+33Z+21=0 故平面VDB 的法向量是)33,1,1(-=n ………………………………9分∴(0,1,0)(1,cos,7AB n⋅-<>==-11分又由题意知,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所以其大小为arccos7……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Bcos4=(1)求CA cotcot+的值;(2)若23=⋅,求ca+的值解:(1)由Bcos43=得:47sin=B由acb=2及正弦定理得:CAB sinsinsin2=于是:()BCACAACACCCAACA2sinsinsinsinsincoscossinsincossincoscotcot+=+=+=+774sin1sinsin2===BBB(2)由23=⋅BCBA得:23cos=⋅Bac,因Bc os43=,所以:2=ac,即:2=b 由余弦定理Baccab cos2222⋅-+=得:5cos2222=⋅+=+Bacbca于是:()9452222=+=++=+accaca故:ca+=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a n}中,公差d≠0,且a2是a1和a4的等比中项,已知a1,a3,,a,a,a,an321kkkk成等比数列,求数列k1,k2,k3,…,k n的通项k n解:由题意得:4122aaa=……………1分即)3()(1121daada+=+…………3分又0,d≠da=∴1…………4分又 ,,,,,,2131n k k k a a a a a 成等比数列, ∴该数列的公比为3313===dd a a q ,………6分 所以113+⋅=n k a a n ………8分又11)1(a k d k a a n n k n =-+=……………………………………10分13+=∴n n k 所以数列}{n k 的通项为13+=n n k ……………………………12分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11,y x A 、()22,y x B 两点在抛物线22x y =上,l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1)当且仅当21x x +取何值时,直线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证明你的结论; (2)当直线l 的斜率为2时,求l 在y 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注:本小题主要考察直线与抛物线等基础知识,考察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法一:(1)⇔=⇔∈FB FA l F A 、B 两点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相等 因为:抛物线的准线是x 轴的平行线,0≥i y ()2,1=i ,依题意1y 、2y 不同时为0 所以,上述条件等价于()()02121222121=-+⇔=⇔=x x x x x x y y ;注意到:21x x ≠,所以上述条件等价于21=+x x即:当且仅当021=+x x 时,直线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2)设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依题意得l 的方程为b x y +=2;过点A 、B 的直线方程可写为m x y +-=21,所以1x 、2x 满足方程02122=-+m x x ,即4121-=+x x A 、B 为抛物线上不同的两点等价于上述方程的判别式0841>+=∆m ,也就是:32>m AB 的中点H 的坐标为为()00,y x ,则有:812210-=+=x x x ,m m x y +=+-=161200由l H ∈得:b m +-=+41161,于是:32321165165=->+=m b 即:l 在y 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29 .解法二:(Ⅰ)∵抛物线22x y =,即41,22=∴=p y x , ∴焦点为1(0,)8F …………………………………………1分 (1)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显然有021=+x x ………………3分 (2)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为k ,截距为b即直线l :y=kx+b 由已知得:12121212221k bk y y x x y y x x ⎧++⎪=⋅+⎪⎨-⎪=-⎪-⎩……5分 2212122212122212222k b k x x x x x x x x ⎧++=⋅+⎪⎪⇒⎨-⎪=-⎪-⎩ 22121212212k b k x x x x x x +⎧+=⋅+⎪⎪⇒⎨⎪+=-⎪⎩………7分 2212104b x x ⇒+=-+≥14b ⇒≥ 即l 的斜率存在时,不可能经过焦点1(0,)8F ……………………8分 所以当且仅当12x x +=0时,直线l 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 ……………9分 (II)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y=2x+b,故有过AB 的直线的方程为m x 21y +-=,代入抛物线方程有2x 2+m x 21-=0, 得x 1+x 2=-41.由A.B 是抛物线上不同的两点,于是上述方程的判别式0m 841>+=∆,即321m -> 由直线AB 的中点为)2,2(2121y y x x ++=)m 161,81()m x 21,81(0+-=+--, 则,b 41m 161+-=+ 于是.329321165m 165b =->+= 即得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29(+∞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1,0[x ,x27x 42∈--(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2)设a ≥1, 函数g(x)=x 3-3a 2x-2a, x ∈[0,1], 若对于任意x 1∈[0,1], 总存在x 0∈[0,1], 使得g((x 0) =f(x 1)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 (1)对函数f(x)=],1,0[x ,x27x 42∈--求导,得f ’(x)=,)x 2()7x 2)(1x 2()x 2(716x 4222----=--+-,令f ’(x)=0解得x=1或x=7. 当x 变化时,f ’(x), 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所以,当)21,0(x ∈时,f(x)是减函数;当)1,21(x ∈时,f(x)是增函数当]1,0[x ∈时,f(x)的值域是[-4,-3](II )对函数g(x)求导,则g ’(x)=3(x 2-a 2).因为1a ≥,当)1,0(x ∈时,g ’(x)<5(1-a 2)≤0, 因此当)1,0(x ∈时,g(x)为减函数,从而当x ∈[0,1]时有g(x)∈[g(1),g(0)],又g(1)=1-2a-3a 2,g(0)=-2a,即当x ∈[0,1]时有g(x)∈[1-2a-3a 2,-2a],任给x 1∈[0,1],f(x 1)∈[-4,-3],存在x 0∈[0,1]使得g(x 0)=f(x 1),则[1-2a-3a 2,-2a]]3,4[--⊃,即⎩⎨⎧-≥--≤--3a 24a 3a 212 ②①,解①式得a ≥1或a 35-≤,解②式得23a ≤, 又1a ≥,故a 的取值范围内是23a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理工农医类)、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8分)1•函数f (x)1log 4(x 1)的反函数f (x)= .2. 方程4x2x2 0的解是___________ .3. 直角坐标平面xoy中,若定点A(1,2)与动点P(x,y)满足O P?O A 4,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x a)10的展开式中,x7的系数是15,则实数a= _______________ .5•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3x,它的一个焦点是<10,0,则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x 1 2 cos6.将参数方程(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所得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y 2si n7.计算:lim 3n 寫3 2&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15人选修A课程,另外35人选修B课程.从班级中任选两名学生,他们是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用分数表示)9.在ABC 中,若A 120 , AB=5 , BC=7,贝y ABC 的面积S= ______________ .10.函数f(x) sinx 2 | sinx|,x 0,2 的图象与直线y 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211.有两个相同的直三棱柱,高为一,底面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3a,4a,5a(a 0).用它们拼成一个三棱柱或四棱柱,在所有可能的情形中,全面积最小的是一个四棱柱,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12•用n个不同的实数a1,a2, ,a n可得到n!个不同的排列,每个排列为一行写成一个n!行的数阵•对第i行a i1 , a i2 , , a in,记b an 2a i2 3a i3 (1)n na in , i 1,2,3, ,n!•例如:用1, 2, 3可得数阵1 2 31 3 22 1 32 3 123 13 2 1么,在用1, 2, 3, 4, 5形成的数阵中,b2 b i20 =如图,由于此数阵中每一列各数之和都是12,所以,b1 b2b612 2 12 3 12 24,那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113.若函数f (x )-,则该函数在2x 1A .单调递减无最小值 C .单调递增无最大值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86分)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直四棱柱 ABCD AB 1CQ 1中,AA 1 2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 A 是直角,AB||CD , AB=4 , AD=2 , DC=1,求异面直线 B 。
与DC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线A •有且仅有一条B .有且仅有两条c .有无穷多条( ) D .不存在|lg|x 1||, x 1 216•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 f(X)c / 则关于x 的方程f (x ) bf (x ) c 0有7个不同实数解0, x 1的充要条件是( )A . b 0 且 c 0B . b 0且c 0C . b 0且 c 0D . b 0 且 c 015.过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5,则这样的直上是B •单调递减有最小值D .单调递增有最大值14.已知集合M x||x 1| 2,x R , P1, x Z ,则 M P 等于(x 1A . x 10 x 3,x ZC . x | 1 x 0, x Z B . x 10 x 3, x ZD . x| 1 x 0, x Z18.(本题满分12分)证明:在复数范围内,方程|z|2 (1 i)Z (1 i)z5 5i(i 为虚数单位)无解么,在用1, 2, 3, 4, 5形成的数阵中,b 2b i20 =19.(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于x 轴上方,PA PF .(1)求点P 的坐标;最小值.20.(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假设某市2004年新建住房面积400万平方米,其中有 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 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以2004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2 )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 ?2 2如图,点A 、B 分别是椭圆-冬 36 201长轴的左、右端点,点 F 是椭圆的右焦点,点 P 在椭圆上,且位(2 )设M 是椭圆长轴AB 上的一点,M 到直线AP 的距离等于| MB |,求椭圆上的点到点 M 的距离d 的21.(本题满分 16分)(4+6+6=16分)对定义域是D f 、D g 的函数y f (x)、y g(x),规定:函数f (x)g(x),当 x D f 且 x Dg h(x) f (x),当x D f且x D g g(x),当 x D f 且 x D g2,g(x) x ,写出函数h(x)的解析式;x 1(2) 求问题(1)中函数h(x)的值域;一个 的值,使得h(x) cos4x ,并予以证明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第3小题满分6分.A 2为A 关于点F 2的对称点,…,A n 为A n 1关于点P n 的对称点•(1)求向量A o A 2的坐标;(1)若函数f (x) (3)若g(x) f (x ),其中是常数,且0,,请设计一个定义域为 R 的函数y f(x),及在直角坐标平面中, 已知点 P 1,2 ,P 2 2,22 ,P 3 3,23 ,,P n n ,2n ,其中n 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 A 。
,记A 1为A o 关于点R 的对称点,(2)当点A。
在曲线C上移动时,点A2的轨迹是函数y f(x)的图象,其中f(x)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 0,3时,f(x) lgx.求以曲线C为图象的函数在1,4上的解析式;(3) 对任意偶数n,用n表示向量A0A n的坐标.数学(理)参考答案一、(第1题至第12题)1. 4x 12. x=03. x+2y —4=04. 15.22 y 彳x 1 296. (x 2 21) y 4 7..3 8. 39.15310. 1 k 3 74J15 11. 0 a3二、 (第13题至16题) 13.A 14.B 15.B 16.C 三、 (第17题至第22题) 17.[解法一]由题意AB//CD ,GBA 是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的角•连结AC 1与AC ,在Rt △ ADC 中,可得 AC . 5, 又在Rt △ ACC 1中,可得AC 1=3.在梯形 ABCD 中,过 C 作CH//AD 交AB 于H , 得 CHB 90 ,CH 2,HB 3, CB 13 又在Rt CBC 1中,可得BC 1、17,[解法二]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 AD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直 角坐标系.则 C 1 (0, 1 , 2), B (2, 4, 0)BC 1 ( 2, 3,2),CD (0, 1,0),设BC 1与CD 所成的角为 , 血 B C 1 CD 3帀3币贝U cos. arccos ,| BC 1 ||CD |171719.[解](1)由已知可得点 A (— 6, 0), F (4, 0)设点P 的坐标是(x,y ),则AP {x 6, y}, FP {x 4, y},由已知得在 ABC 1 中,cos ABC 1AB 2 BG 2 AC ; 2AB BC 13 17 17ABC 1 arccos .17•••异而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rccos3.171718.[证明]原方程化简为 |z|2 (1i)Z (1 i)z1 3i.设 z x yi(x 、 y R), 代入上述方程得 2x2y2xi 2yi1 3i.2 2x y 1(1) 将(2)代入(整理得 21), 8x12x 52x 2y3(2)•••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大小为16 0,方程f (x )无实数解,.••原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无解12.— 1080arccos 聖1742 2x y 36 (x 1 320 则 2x 2 9x 18 0,x或 x 6.2 26)(x 4) y 20 由于35 l3 5 —y 0,只能x刁于是y2°点P的坐标是(2,^3).直线AP 的方程是x ,3y 6 0.设点 M 的坐标是(m , 0),贝y M 到直线AP 的距离是1 m 6|,|m 6||m 6|,又 6m 6,解得m2,椭圆上的点 (x, y)到点M 的距离 d 2 (x 2)2 y 2 x 2 4x 4 20 5x 2 9 4 9 29(x 2)2 15,由于 6 x©当x 9时,d 取得最小值15. 20.解:(1)设中低价房面积形成数列 a n ,由题意可知 a n 是等差数列,其中 a 1=250 , d=5。
,则 S n 250n咛 5025n 2 225n,令 25n 2 225n 4750,即 n 2 9n 190 0,而n 是正整数,n 10.•••到2013年底,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将首次不少于 4750万平方米. (2)设新建住房面积形成数列{b n },由题意可知{b n }是等比数列,其中 b 1=400, q=1.08 , 贝U b n =400 • (1.08)n _ 1 由题意可知a n 0.85b n有 250+(n - 1)50>400 <1.08)n _ 1 -0.85. 由计算器解得满足上述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n=6,•••到2009年底,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 85%.2X 21 •解(1) h(x) x 1 1 x ( ,1) (1,) x 1(2)当 x 1 时,h(x) 2.若x 1,则h(x) 4,其中等号当x=2时成立,若x 1,则h(x) 0,其中等号当x=0时成立, •函数 h(x)的值域(,0]{1} [4,)(3)[解法一]令 f(x) sin2x cos2x,) sin 2(x —) cos2(x —) cos2x sin2x,f (x ) (sin 2x cos2x)(cos2x sin 2x) cos4x.)1 . 2sin2(x -) 1 . 2sin2x,x 4 时,则 3 x 26.y 4 lg(x 1),[解法二]令f(x)1 2s "2x, 2,于是 h(x) f (x)f(x ) (1 ■ 2 si n2x)(1 .2 sin 2x)1 2sin2 2x cos4x.22.[解](1)设点A °(x,y) , A o 关于点P i 的对称点A i 的坐标为A (2x,4 y),A i 关于点P 2的对称点A 2的坐标为A 2 (2 x,4 y),所以,A 0A 2 {2,4}.(2)[解法一 ]A 0A 2 {2,4}, f (x)的图象由曲线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因此,曲线C 是函数y g(x)的图象,其中g(x)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 ( 2,1]时,g(x)lg(x 2) 4,于是,当x (1,4]时,g(x) lg(x 1) 4.x 2 x 2 [解法二]设 A o (x, y), Azg y 2),于是y 2y 4X 26,则 0 x 2 3 3,于是 f (x 2) f (x 23)g (x 2 3).(3)A o A n A 0A 2 A 2A 4A n 2 A n由于 A 2k 2A 2k2P2k 1F^k ,得 A 0 A n2(P 1P2P 3P4P n 1P n ),32[(1,2) (1,2 )(1,2n1)] 2{貞笔 2 3 1)、『4(2n 1)、 —}{n, 3 }•则 g(x) f(x于是 h(x) f(x) 则 g(x) f(x{i,4]时,g(x) lg(x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