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荷叶·母亲》

合集下载

《荷叶·母亲》赏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荷叶·母亲》赏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荷叶·母亲》赏析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倚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细细品味】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一写看红莲心情:烦闷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菡萏()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心情:不适意,徘徊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红莲:不动摇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荷叶__母亲》写作特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荷叶__母亲》写作特点

《荷叶母亲》写作特点
主要特点:借景抒情,抒发对母亲的深情。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

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

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册

1.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姿态 如何?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环境 红莲 心境
繁杂的雨声 开满亭亭 烦闷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雨肆意地下着
左右欹斜 无依 不动摇 无靠
不适意,徘徊 感动 不宁的心绪散尽
环境描写
精读课文
2.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请一一标出来,并尝试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 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 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文段简析
初读课文
4.文章第4段写了白莲,明明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本段为什么 要写白莲? 对比。
作者意在将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 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 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课后作业
2.探究《金色花》、《荷叶.母亲》的异同点。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诗都是写母爱的。 ①思想内容:前者表现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后者则更多的是依恋 和感激; ②感情基:前者温馨明朗,带有孩童的调,后者深沉压抑,到 最后才变得高昂;
课后作业
2.探究《金色花》、《荷叶.母亲》的异同点。
精读课文
借景抒情,讴歌母爱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由此联想到 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儿女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并以红莲自 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颗独特。
文章小结
忆红莲(1-3)

开满
烦闷


.
看红莲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4《荷叶 母亲》 (共27张PPT)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4《荷叶 母亲》 (共27张PPT)
• 7、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ignorance.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2021年11月25日星期四3时29分21 秒03:29:2125 November 2021
• 8、is a admirable thing, but it is well to remember from time to time that nothing worth knowing can be taught. 教育是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是要不时地记住: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上午3时29分21秒上午3时29分03:29:2 121.11.25
谁是 __
_?
母亲啊,你是土壤,我是芽儿,天上的风 雨来了,除了你,谁能让我健康地成长?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树苗,自然的风 雪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严冬中的温 暖?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船,心中的波 涛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可以依靠的地 方?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心灵枯涸 时,除了你,谁会为我送来滋润的源泉?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 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喻为受荷 叶荫蔽的红莲,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戴 之情,用比喻的修辞增强抒情效果,句末 反问使语气更加强烈。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适意: 舒适。 徘徊 Pái huái: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
喻犹豫不决。 敧斜qī : 倾斜,歪斜。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 1、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 有多深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7课《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7课《荷叶.母亲》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母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母爱的不同层面,分析如何通过写作表达对母爱的感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体会课文中荷叶与母亲之间的比喻关系,感悟母爱的伟大。
6.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尝试仿写一篇以亲情为主题的短文。
7.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阅读兴趣,感受母爱的伟大和诗人对母亲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精确、优美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创造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4.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价值观念。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情感表达。本文通过荷叶的形象来象征母爱,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这种比喻手法是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比喻句。例如,“母亲是那荷叶,我是那红莲”,这句话如何体现母爱的伟大和诗人情感的寄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象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具体的句子和意象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尝试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但时间安排上可能略显紧张。今后,我可以适当延长这一环节的时间,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教学难点
-理解散文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对荷叶母亲的形象的深层解读。
-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对生字词的识记和运用,尤其是形近字、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的区分。
-把握冰心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举例解释:
-在解读荷叶母亲的形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荷叶的形象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这需要学生对散文诗的意境有较深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荷叶·母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母爱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教师需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对于生字词,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通过介绍冰心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通过对散文诗的朗读、感悟,引导学生珍惜母爱,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之《荷叶·母亲》教案,主要内容包括:
1.熟读并背诵《荷叶·母亲》全文,理解散文诗的内涵及表达的情感。
2.分析散文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课件新人教版
7
第二课时《荷叶ຫໍສະໝຸດ 母亲》冰心及其作品深情诵读
细细地品
用圈点勾画法标出风雨中看红莲中描绘 环境、红莲的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 句。
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心情:烦闷。
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无遮蔽。 心情:不适意,徘徊。
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 呵护及关爱,表达对 母亲的感激之情。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母亲啊, 你是_____ , 我是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
母亲啊,你是露珠,我是小草, 心灵枯涸时,除了你,谁能为我送来甘甜的滋润? 母亲啊,你是土壤,我是芽儿, 天上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能呵护我健康地成长?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树苗, 自然的风雪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严冬中的温暖?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船, 心中的波涛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可以依靠的地方? 母亲啊,你是轻风,我是蒲公英, 凉爽的秋天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播下种子的希望?
感受母爱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在你的怀里。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
下着。 红莲:在倾侧的 大荷叶覆盖 下不动摇。 心情:不宁的心 绪散尽。
四写看红莲 环境: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 上聚了些水珠 红莲:不摇动 心境:深深受感动
雨打红莲
借物喻人
红莲————我 荷叶————母亲 风雨————困难
托物言志
荷叶护莲
诗中借写风雨中看红 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冰心
作业设计 拓展阅读
祝天下母亲平安幸福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

2024年七年级语文《荷叶母亲》教案教学5篇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荷叶母亲》。

详细内容包括:散文的阅读与欣赏,通过对散文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和自然万物的生命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3. 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散文的阅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学习单、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荷叶还有一个母亲的形象吗?”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生字词,并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4.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对荷叶母亲的描绘,理解象征意义。

(2)讲解散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

5. 随堂练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母爱的伟大。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荷叶母亲》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庇护、依托、奉献、母爱4. 教学难点:散文的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2)根据课文内容,以“荷叶母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重点词语解释:庇护、依托、奉献、母爱。

(2)作文示例:以荷叶母亲为主题,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

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

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

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

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

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

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

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

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

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

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

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①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

②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

③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荷叶“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

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

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

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

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

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①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作者通过写荷叶护红莲,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

老师再介绍一个术语:这种借托某种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做“托物抒情”。

如果借托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志向,则叫做“托物言志”,如小学学过的课文《落花生》。

另外,作者把荷叶比作母亲,把红莲比作我,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思考一下: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文章的前面,有没有铺垫?(祖父的话:“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对了,前面的“借花喻三姊妹”为后文的“荷叶喻母亲,红莲喻我”做下了铺垫,形成完美的“前后照应”。

四、感情朗读,颂扬母爱。

师:这篇文章文辞兼美,情意浓浓。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就是那口渴时候的一杯清茶,是夏日的一丝凉风,是冬日的一束暖阳。

如此的美文,大家想不想和着音乐,怀着对母亲的敬意,再来激情朗读一下。

在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最感人得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母爱的味道。

并试着背诵课文6——9自然段。

(播放背景音乐《母亲》,学生诵读课文,抽生朗读并点评)五、拓展延伸,抒写母爱师: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歌唱家阎维文在《母亲》中唱到:“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无论是一次回眸,还是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

情郁于中,发之于外。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

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

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

学生讨论,抒写,展示。

母亲啊,你是港湾,我是小舟,除了你,谁是我避风的地方?母亲啊,你是雨露,我是禾苗,除了你,谁能滋润我干枯的心灵?母亲啊,你是大地,我是种子,除了你,谁能让我茁壮成长?)师:大家写得都很好,再认真修改一下,就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你的母亲,她肯定会乐开花的。

因为老师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正在付出母爱,同时,我也是一个女儿,我还在享受着浓浓的母爱。

六、课堂小结,珍藏母爱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冰心的《荷叶母亲》,晶莹璀璨,耐人寻味。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你的母亲说什么?(谢谢!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其实,一声“谢谢”远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让我们将“母爱”珍藏心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帮母亲洗洗脚,刷刷碗,拖拖地,再陪母亲散散步,说说话,聊聊天,以我们的寸草心,略报三春晖吧!最后,让我们一起表达我们的祝愿:祝我们的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平安,幸福!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积累优美的语句。

2、认真修改课堂练笔,写成一首小诗送给母亲。

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荷叶母亲冰心荷叶护红莲对母爱的赞颂母亲爱子女( 托物抒情借物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