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易学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
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方各国有其广泛影响,在西方世界也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掀起学习《周易》的热潮。
一部古代文化典籍有如此持久的魁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但是,社会上对《周易》的价值,认识很不一致,有加以澄清之必要。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汉代以来,《易经》就被列入“五经”,它对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代明君贤相、志士仁人无不认真研读,从中汲取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提高道德思想水平的原理原则。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只有几千字,传说是周文王所作,《易传》有两万多字,传说是孔子写成的。
实际上经与传不一定是文王和孔子亲自写的,它代表了上古贤哲的社会政治思想,其中包含着民主性的精华,对后代政治思想、管理思想多有启发。
《周易》十分强调国家的统一,反对分散割据。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几千年来保持一统山河,各民族团结和睦。
《周易》提倡“万国咸宁”,中国从来主张天下一家,同领邦友好相处。
《周易》主张发展农业,安定人民生活;国家要节约开支,“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发展手工业,使物产丰富,方便群众,“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还要发展商业,促成物资交流,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周易》有浓厚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时时注意“聚人”、“安民”,如果人民离散,无安士之心,社会就不会稳定。
它教导历代仁人志士“与民同患”,把人民的忧患放在心头。
《周易》也重法治,主张“明罚清而民服”,不纵容违法者,不枉罚无辜;执法公平,赏罚严明。
一切法令制度贯彻“遏恶扬善”的原则。
中华民族富有革新精神,每到历史发展的危急时刻,总有仁人志士奋起进行政治经济革新运动,这也同《周易》思想哺育分不开,《周易》最早提出“革命”主张,“天地革而四时成。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何谓传统文化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盘古时代「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论易学发展史

论易学发展史谈到人类思想的源头,人类始终找不到理由去规避卜文化,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大多数人都想尽可能拉近与科学的关系,而关于上古时期人类与卜文化之间的关系却逐渐被人淡忘,但是在上古时期卜文化几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人类生活最神秘、最神圣的一个环节。
在那个时期的人类面对的不仅是周遭不稳定的环境,还有对未知的恐慌,这种恐慌在当今的科学时代里早已潜伏在人类麻木的神经里,可是这种恐慌在上古时期却一直绷紧着人类的神经。
就是在这种文化环境里,人类的智慧慢慢地发酵着,卜文化由神秘的仪式与咒语逐渐向清晰的文字符号化过渡,这期间的东方人灵受过什么自然界的特殊图案启示已经无所考证,但是由伏羲创造的八卦却被完整的记录下来。
传说八卦流传到夏代时被演绎为《连山》,传到商代时被演绎为《归藏》,传到周朝时则被演绎为《周易》,即《易》。
《连山》、《归藏》已经亡佚,最后仅留下《易》。
《易》乃周文王拘于羑里时思考的结晶,最初的《易》仅含《易经》,《易经》包括:《上经》30卦,《下经》34卦,共64卦。
随着西周进入春秋战国,许多文字的含义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易经》越来越难以理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弟子于是创作了《十翼》,即《易传》,来解读《易经》,此时的《易传》与《易经》是两部独立的书籍。
《十翼》实际上就是解说《易经》的十篇文章,具体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
《易经》与《易传》合为一体,成为一本书,即现代《易》是由魏晋时期的易学大师王弼完成的,后面会介绍。
《易》可以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易》的思想就开始渗透到古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而关于易学的发展当从西周说起。
《周易》在西周刚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由天子的卜筮官看守,他对国家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此时的《易》是一般人无法接触的,这种情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易》流入民间才有所改观,春秋末期《易传》的《彖》、《象》、《文言》、《系辞》已经完成。
大学《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模拟答案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福建师范大学)1.1《周易》一书1、【单选题】()创制了八卦。
A、盘古B、伏羲C、蚩尤D、黄帝我的答案:B2、【单选题】“《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是()对《易》的评价。
A、孔子B、庄子C、许慎D、孔颖达我的答案:D3、【单选题】《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B、梅花易数的难解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D、古远的传承我的答案:B4、【单选题】“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A、周文王B、孔子C、赵汝楳D、孟子我的答案:C5、【单选题】《周易》真正的精髓在于其()。
A、朴素唯物论B、占卜易数C、哲理思想D、文学成就我的答案:C1.2《周易》与历法1、【单选题】“三羊开泰”这一成语与《周易》中的()有关。
A、九辟挂B、十辟挂C、十二辟挂D、十六辟挂我的答案:C2、【单选题】“甲乙丙丁”属于()。
A、十天干B、十二天干C、十地支D、十二地支我的答案:A3、【单选题】夏历是以()为正月。
A、建子月B、建丑月C、建寅月D、建卯月我的答案:C4、【单选题】坤卦象征()。
A、天B、地C、君D、亲我的答案:B5、【单选题】“一阳来复”与节气()有关。
A、春分C、秋分D、冬至我的答案:D1.3《周易》与方位1、【单选题】古代的图示,一般()在上方。
A、东B、南C、西D、北我的答案:B2、【单选题】“后天八卦方位”也称()。
A、伏羲八卦方位B、文王八卦方位C、仲尼八卦方位D、炎帝八卦方位我的答案:B3、【单选题】从方位而言,“坤”是()之卦。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我的答案:C4、【单选题】用五行的观点看,从春到夏是()。
A、木生火B、火克金C、金生水D、水生木我的答案:A5、【单选题】在“先天八卦方位图”中,“山泽通气”指的是()两卦。
A、乾坤B、震巽D、艮兑我的答案:D1.4论阴阳1、【单选题】韩国国旗中间的圆,代表()。
《易学哲学史》

《易学哲学史》(原创版)目录1.《易学哲学史》概述2.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4.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正文《易学哲学史》概述《易学哲学史》是一部关于易学哲学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著作。
易学哲学,又称周易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
易学哲学起源于远古时期,是我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易学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易学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伏羲时代,伏羲创立了八卦,被认为是易学的开端。
后来周文王被囚禁羑里,他在狱中对八卦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创立了 64 卦,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周易》。
周易的成书,标志着易学哲学的正式确立。
自周代开始,易学哲学逐渐成为我国哲学体系的核心。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汉代的董仲舒、京房,再到唐代的孔颖达、李淳风,以及宋代的朱熹等,历代学者对易学哲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发,使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丰富。
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易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人合一:易学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天道的制约。
2.阴阳五行:易学认为宇宙万物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阴阳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3.变易:易学认为变化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变易思想强调顺应自然、适者生存。
4.中和:易学主张中正之道,强调事物要保持平衡和谐,过于极端的行为和思想都是有害的。
易学哲学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易学哲学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古代哲学、道德观念、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易学哲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单选题(题数:70,共 100.0 分)1雷思齐把洛书与后天八卦图对应起来,五、八对应居于东北的()卦。
(1.4 分)1.4 分 A、兑 B、巽 C、艮 D、乾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如果用《周易》解释《过秦论》中“攻守之势异也”,应该是()。
(1.4 分)1.4 分 A、亢龙有悔 B、见龙在田 C、潜龙勿用 D、终日乾乾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周易》一直被神秘面纱笼罩,其原因不包括()。
(1.4 分)1.4 分 A、奇特玄妙的卦形符号 B、梅花易数的难解 C、简古奇奥的卦爻辞文字 D、古远的传承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4《左传》中记载的毕万占卜问前途之例中,本卦是屯,变卦是()。
(1.4 分)1.4 分 A、升 B、泰 C、观 D、比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蓍卦所得的任何一卦都会有()种变卦结果。
(1.4 分)1.4 分 A、32.0 B、48.0 C、64.0 D、72.0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易学与以下什么领域有关联?()(1.4 分)1.4 分 A、哲学 B、兵学 C、天文历法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7“易,变易也,卦殊其义,爻异其旨”出自()。
(1.4 分)1.4 分 A、周文王 B、孔子 C、赵汝楳 D、孟子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离卦的象征意义是()。
(1.4 分)1.4 分 A、离开 B、附着 C、陷入 D、动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9学习《周易》首先要学会()。
(1.4 分)0.0 分 A、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 B、占卜之法 C、春秋内外传 D、归藏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10“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这里的“汝”指的是()。
(1.4 分)1.4 分 A、君王 B、卿大夫 C、士人 D、庶民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1《大象传》对“需”卦的解说为()。
易学基础教程课件

根据易学原理预测出行吉凶,规避 不利因素,保障出行平安顺利。
易学与企业经营
品牌命名
运用易学原理为企业命名,提升 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营销策略
根据易学原理制定营销策略,提 高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
决策支持
运用易学原理辅助企业决策,降 低经营风险,提高决策准确性。
易学与健康管理
养生之道
根据易学原理制定养生方案,调节身体机能,保 持身心健康。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运用占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操 作能力。
风水布局与实践
风水基本理论
01
介绍风水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要素,以及其在居住和商业环境
中的应用。
风水布局
02
讲解如何根据五行、八卦等理论进行风水布局,包括空间规划
、家具摆设等。
实践操作
03
指导学员亲自进行风水布局,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提供常见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 共生共荣。
天道与人道
天道即人道,人类应当效法天道,追 求道德完善和内心平静。
道德与自然பைடு நூலகம்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道德是人类与自然 相互依存的基础,人类应当以道德准 则规范自身行为,保护自然环境。
易理与道德伦理
易理与儒家伦理
易理与儒家伦理相辅相成 ,强调道德修养和人际关 系的重要性。
易学基础教程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易学概述 • 易经解读 • 易理哲学 • 易学应用 • 实践操作
CHAPTER
01
易学概述
易学的定义与起源
总结词
简述易学的定义,以及易学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周易和迷信的五大区别

周易和迷信的五大区别“周易以它能对事物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作出较为精准的预测而让世人惊叹它的神奇,深感它的神秘。
然而,有人却把它与那些神神叨叨的迷信联系起来,更有甚者甚至于认为周易就是迷信,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那么,周易与迷信之间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周易与迷信的研究对象和方式不同。
周易是以阴阳二元论和五行生克为基础描述、总结、论证、应用事物运行规律的学术;而迷信则是宣扬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证实、无凭无据的鬼神及前生后世等。
二、周易与迷信的理论支撑点不同。
周易有较为完备、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而迷信完全可以说没有理论支撑点,而其支撑仅仅凭借的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神化、传说、故事等。
三、周易只有学才能会,而迷信不学就会。
没有人天生就懂周易、会周易预测的,掌握周易只能从学习和实践中来;而迷信就不需要诸如学习什么的了,一般是患一场大病或出现一次大的意外,然后鬼神附体即大功告成。
四、周易预测与迷信测事方法迥然不同、准确性有天壤之别。
周易预测按照其严格的理论体系进行严密的逻辑运算,而迷信测事凭借的只是臆断;周易预测可以对人和事物的前前后后作出较为全面、完整、准确的预测,而迷信测事均是采用片言只语、攻其一点的方式,准则继而恫吓讹诈,不准则以“天机不可泄露”来搪塞。
五、周易化解和迷信解灾不同。
周易化解一般采用的是阴阳平衡原理和五行生克的原理进行相关的化解调理;而迷信解灾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焚香烧纸、祭拜鬼神之类。
导师简介王春宵(晓)山西稷山博物馆馆长,从事文化工作三十余年,所拥有的广博学识和长期的文化积淀,为研究和传授《周易》智慧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周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群经之首。
它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用辩证唯物的方式看待人世无常,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
在纷扰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要面临诸如婚姻、家庭、健康、事业、财富等各方面的困境,而《周易》就恰能在人生命运、事物成败、趋吉避凶等各方面给与独到而又科学明晰的指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