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练习 14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练习题

2019第十三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A11、不同的胶体金颗粒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其中5nm以下颗粒适用于A、标记抗原或组织化学法检测B、液相免疫检测C、免疫沉淀试验D、以上都对E、以上都不对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对固定剂的要求不包括A、能快速固定抗原B、能防止抗原物质扩散C、固定后的抗原能被抗体识别D、具有氧化活性E、以上均不正确3、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过程包括A、抗原的提取与纯化B、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纯化C、将标志物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D、标本的处理与制备E、以上都是4、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细胞抗原性物质能准确、敏感地进行检测和定位B、在细胞学中主要用于菌种鉴定和抗原结构的研究C、检测人体大多数寄生虫,且具有特异性高和敏感性好等优点D、确定肿瘤的组织学发生,进行肿瘤的转移性和特异性的鉴别E、应用免疫荧光抗体直接法可以检出自身免疫疾病病人血中的自身抗体5、石蜡切片的优点不包括A、切片薄有连续性B、可长期保存C、防止抗原损失D、观察组织细胞结构的理想方法E、有利于切片和固定6、免疫组化技术的优点不包括A、高特异性B、高敏感性C、形态学的直观性D、精确定量分析E、能对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7、免疫组化染色前,对标本进行固定的目的是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B、防止细胞脱落C、防止细胞自溶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8、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为A、化学反应B、物理吸附C、染料非特异性吸附D、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E、特异性酶催化反应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5nm以下的胶体金颗粒较小,可以用于标记抗原或用于组织化学检测。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固定剂的要求为快速固定抗原、防止抗原物质扩散、固定后的抗原能被抗体识别。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免疫组织化学的基本过程包括:①抗原的提取与纯化;②免疫动物或细胞融合,制备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的纯化;③将标志物与抗体结合形成标记抗体;④标本的处理与制备;⑤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以及标志物呈色反应;⑥观察结果。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免疫缺陷型疾病及其免疫检验练习题

2019第二十六章免疫缺陷型疾病及其免疫检验一、A11、疑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者,首选的检测是A、EAC花环试验B、T细胞亚群分析C、免疫球蛋白测定D、NBT还原试验E、溶血空斑形成试验2、不属于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的是A、Bruton综合征B、选择性IgA缺陷症C、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DiGeorge综合征E、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正常性抗体缺陷症3、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综合征)患者的骨髓中很难找到的细胞是A、骨髓干细胞B、T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4、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原因是A、C1抑制分子缺陷B、C3缺陷C、C3灭活因子缺陷D、衰变加速因子缺陷E、CR3和CR4缺陷5、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治疗可选用A、胚胎胸腺移植B、骨髓或胚肝移植C、丙种球蛋白替代疗法D、新鲜血浆输注E、同种致敏淋巴细胞过继性转移疗法6、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时宜测试A、锡克试验B、狄克试验C、白色念珠菌吞噬试验D、NBT还原试验E、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7、HIV抗原检测通常检测以下哪个抗原A、gp120B、gp41C、P17D、p24E、gp16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V感染时CD4+/CD8+比例倒置,低于0.5以下B、HIV感染时CD4+/CD8+比例倒置,高于0.5以上C、HIV感染时CD4+/CD8+比例正常D、HIV感染时CD4+/CD8+比例倒置,低于1.0以下E、HIV感染时CD4+/CD8+比例倒置,高于1.0以上9、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常采用的方法是A、NBT还原试验B、杀菌试验C、斑蝥发泡法D、趋化试验E、白色念珠菌吞噬试验10、关于AIDS的发病机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隐蔽抗原的释放B、外来抗原与机体组织抗原交叉C、替代途径激活补体D、免疫系统调节机能紊乱E、以上都不对二、B1、A.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B.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C.重症联合免疫缺陷D.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E.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1>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属于A B C D E<2> 、慢性肉芽肿属于A B C D E<3> 、选择性IgA缺陷症属于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病。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练习题

2019第二十一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一、A11、根据Westgard规则,室内质控出现以下情况时,不属于失控的是A、13sB、12sC、22sD、41sE、R4s2、下列属于检测样本内源性干扰因素的是A、标本溶血B、标本被细菌污染C、标本中含高浓度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D、标本保存时反复冻融E、标本凝固不全3、下列关于精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一致性程度B、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立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C、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可接受参考值之间的差异D、表示一组测定数据的分布情况E、一组测定值中所有值的平均值4、免疫学检测质控品应具备的以下特征,但不包括A、瓶间差小B、纯品并准确定量C、稳定D、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E、定性质控品预期结果已确定5、室内质控失控时,所采取的下列措施哪项是不正确的A、重复测定B、更换试剂和较正物C、换新的质控液D、继续测定常规标本,等次日再观察是否继续失控E、回顾整个操作,分析误差原因6、下列选项不属于免疫学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的是A、诊断敏感性B、诊断特异性C、诊断效率D、批间精密度和批内精密度E、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7、下列所述不是质控品基本条件的是A、质控品的基质应尽可能与临床常规实验中的待测标本一致B、良好的稳定性C、无已知的传染危险性D、靶值或预期结果已定E、可单批大量获得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12s为警告规则,不是失控规则。
若本批检验有一个控制结果超出±2s限值线,表示本批结果可能有问题,符合12s规则。
要检查一下,是一个警告,但不是失控。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属于内源性干扰因素,其余选项为外源性干扰因素。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精密度是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独立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与准确度一样,精密度同样也是以不精密度来间接表示。
测定不精密度的主要来源是随机误差,以标准差(SD)和(或)变异系数(CV)具体表示。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习题集

第一章概论一、A11、IgM的结构为()。
A、单体B、二聚体C、三聚体D、四聚体E、五聚体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B、不产生C、不一定D、微量产生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B、IgEC、IgMD、IgGE、IgD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B、IgAC、IgDD、IgEE、IgG5、下列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B、共显性C、同种型排斥D、具有更多的N-插入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B、最先产生IgMC、抗体滴度低D、维持时间短E、抗体滴度高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B、B因子C、C3D、C4E、C567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B、IgG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E、IL-2受体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D、巨噬细胞缺陷E、NK细胞活性低下1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组成()。
A、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B、两条重链C、两条轻链D、可变区与恒定区E、Fab与Fc段12、机体及时发现与杀死癌变细胞的功能是()。
A、免疫防御B、免疫耐受C、免疫监视D、免疫稳定E、免疫清除13、CD4+T细胞又称()。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记忆性T细胞E、自然杀伤细胞14、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临床免疫和免疫学检验(B型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临床免疫和免疫学检验(B型题)1、巨球蛋白是A.IgMB.IgEC.sIgAD.IgDE.IgG2、血清含量最低的是A.IgMB.IgEC.sIgAD.IgDE.IgG3、血清含量最高的是A.IgMB.IgEC.sIgAD.IgDE.IgG4、代表个体特征性的抗原称为A.移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5、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应答的抗原称为A.移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6、编码MHS的基因群称为A.移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E.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7、沉淀反应中抗原过量的现象称为A.带现象B.前带C.后带D.等价带E.拖尾现象8、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A.带现象B.前带C.后带D.等价带E.拖尾现象9、沉淀反应的反应曲线中,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A.带现象B.前带C.后带D.等价带E.拖尾现象10、沉淀反应的反应曲线中,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而引起的无沉淀物形成的现象称为A.带现象B.前带C.后带D.等价带E.拖尾现象11、荧光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荧光的百分比,称之为A.荧光效应B.荧光淬灭C.激发波长D.发射波长E.荧光寿命12、荧光素不变的情况下,与荧光强度相关的参数是A.荧光效应B.荧光淬灭C.激发波长D.发射波长E.荧光寿命13、荧光素受到激发后,决定荧光颜色的是A.荧光效应B.荧光淬灭C.激发波长D.发射波长E.荧光寿命14、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后显蓝色,加酸终止变黄色的底物是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酯E.伞基磷酸酯15、经碱性磷酸酶(AP)作用呈黄色,加NaOH终止后仍为黄色底物是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酯E.伞基磷酸酯16、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后显黄色、终止后呈棕黄或橘红色的底物是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酯E.伞基磷酸酯17、稳定性较差而且有致异变性的底物是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酯E.伞基磷酸酯18、巨球蛋白为A.IgMB.IgGC.sIgAD.IgDE.IgE19、五聚体分子A.IgMB.IgGC.sIgAD.IgDE.IgE20、种系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A.IgMB.IgGC.sIgAD.IgDE.IgE21、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A.IgMB.IgGC.sIgAD.IgDE.IgE22、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A.IgMB.IgGC.sIgAD.IgDE.IgE23、存在于分泌液中A.IgMB.IgGC.sIgAD.IgDE.IgE24、血清中含量最少A.IgMB.IgGC.sIgAD.IgDE.IgE。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2017临床检验技师考试《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浆细胞是A 有吞噬功能的B 由T细胞分化来的C 是产生抗体的细胞D 与肥大细胞有共同特性E 嗜碱性粒细胞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浆细胞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功能,而本身并不具有吞噬功能。
浆细胞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因此只能选C。
B细胞无吞噬功能,不是由T细胞分化来的,与肥大细胞无共性,更不是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C2.B细胞成熟的部位是A 肝B 骨髓C 淋巴结D 胸腺E 肺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成熟部位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C。
淋巴结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不是B细胞成熟的部位,因此C 错。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部位。
哺乳类B细胞成熟的部位是骨髓。
答案:B3.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A SRBC受体B Fc受体C C3b受体D mlgE TCR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识别抗原的受体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C。
C3b受体是一种免疫粘附受体,与C3b结合后,促使B细胞活化,它不能识别抗原。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lg)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和大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面,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原型。
mlg的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所以ABCE都不对。
答案:D4.体外试验时,用抗μ链的抗体可活化的细胞是A T细胞B B细胞C T和B细胞D T和B和NK细胞E 上述都不是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的认识。
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lgD和mlgM,未成熟的B细胞膜表面表达mlgM,因此无论B 细胞成熟与否均表达mlgM,即μ链的Ig,所以用抗μ链的抗体可活化B细胞。
T和NK细胞则不表达m%M,因此选ACDE都错。
答案:B5.B细胞分化的最早标志是A Ig基因DNA重排B 胞浆IgM表达C 膜IgD表达D 膜IgM表达E轻链的合成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分化过程的认识。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凝集反应练习题

2019第五章凝集反应一、A11、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直接凝集反应D、协同凝集法E、间接凝集抑制反应2、临床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间接凝集反应B、玻片凝集法C、试管凝集法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协同凝集反应3、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俗称A、凝集原B、沉淀素C、血细胞凝集素D、凝集素E、凝集抗体4、临床中进行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试管凝集法E、血凝抑制试验5、广泛用于HIV-1抗体和抗精子抗体检测的试验方法是A、明胶凝集试验B、胶乳凝集试验C、间接血凝试验D、反向间接血凝试验E、外斐试验6、IgG抗体难以直接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是IgGA、抗体亲和力不够B、分子量太小C、不能同时连接两个红细胞D、抗体分子数量太少E、特异性不强7、间接血凝可检测的是A、直接抗ABO系统抗原B、不完全红细胞凝集素C、直接致敏红细胞上的抗原D、直接抗Rh抗原E、白细胞表面抗原8、SPA协同凝集试验中的抗体类别是A、IgMB、IgGC、IgAD、IgEE、IgD9、在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oombs试验是检测抗红细胞完全抗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B、直接Coombs试验常用于新生儿溶血症等的检测C、间接Coombs试验多用于检测母体Rh(D)抗体D、Coombs试验是一种抗人球蛋白参与的血细胞凝集试验E、直接Coombs试验常用于自身免疫溶血症等的检测10、血清学试验用于急性传染病诊断最可靠的发现是A、高抗体滴度B、抗体滴度逐渐下降C、抗体滴度逐渐增高D、阳性补体结合试验E、没有相应抗体11、直接凝集反应是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B、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E、以上均不对12、临床中AB0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反向间接凝集反应C、玻片凝集法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E、试管凝集法13、Coombs试验是A、用于检测红细胞上结合的抗原B、用于检测白细胞上结合的抗原C、使用抗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测血清中的游离抗原D、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作用E、使用特异性抗体作为诊断试剂二、B1、A.协同凝集试验B.正向间接血凝试验C.反向间接血凝试验D.正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E.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1> 、用红细胞包被抗原检测抗体的是A B C D E<2> 、先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然后再加入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则能抑制原先的血凝现象,称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2017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一、A1型题第1题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异嗜性抗原就是交叉抗原 B.半抗原可理解为决定簇C.隐蔽抗原就是自身抗原D.异物性可理解为异种抗原 E.佐剂就是弗氏佐剂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题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性免疫 D.仅在于T细胞上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3题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免疫原 B.佐剂 C.脂类 D.受体 E.核酸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4题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除外下列哪一项 A.增强免疫原性 B.改变抗体类型 C.提高抗体滴度 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E.引发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5题以下哪一个不是抗原必备的 A.必须有一个半抗原表位 B.必须与被免疫的动物在种属上有不同C.必须分子大D.必须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 E.结构必须复杂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6题Ti-Ag哪项是错误的A 大多数为蛋白质分子B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C 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E 需要MΦ处理后,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7题关于超抗原的性质,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B 无需APC加工可直接与MHC-Ⅱ分子结合C 与自身免疫无关D 内源性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E 一种超抗原只可活化少数T 细胞克隆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8题下列哪种不是抗原 A 类毒素 B 抗毒素 C 细菌 D 变性的眼晶体蛋白 E 青霉素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9题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是 A.抗毒素血清 B.类毒素 C.RBCD.精于E.磺胺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0题不以抗原决定基与抗原受体结合的是A.完全抗原B.超抗原 C.半抗原 D.TD抗原 E.TI抗原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1题Ⅱ类HLA抗原在以下哪种细胞膜上不能检出 A.静止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激活T细胞 E.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2题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3题从理论上来讲,下列哪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A.人 B.马 C.鸡 D.小鼠 E.鱼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4题超抗原的实际意义是 A.毒性作用 B.免疫抑制 C.诱发自身免疫病 D.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5题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 B.不需APC加工 C.与TCRVp链结合 D.直接与APC 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结合E.有MHC限制性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6题半抗原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 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7题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 B.隐蔽抗原 C.类属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8题下列对T细胞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必须要有MHC分子 B.表位受体是TCR和BCRC.表位位置是抗原表面D.属构象表位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9题 TI抗原 A.通常是蛋白 B.引起强的IgG应答 C.不能产生记忆和二次应答 D.引起抗体产生不需任何类型T细胞的参与 E.与TCR结合并使之失活正确答案:C 您选择的答案:第20题免疫佐剂是A.增强半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B.增强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C.减少免疫原毒性的物质D.增强免疫交叉反应性的物质 E.增强造血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1题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有T细胞和MΦ参与的抗原物质A 完全抗原B 半抗原C Ti-AgD TD-AgE 共同抗原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22题对半抗原的正确解释是A 只有抗原性的物质B 只有反应性的物质C 有免疫原或抗原性的物质D 作为免疫佐剂的物质E 分子量小于1万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第十四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
一、A1
1、CD8抗原存在于
A、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
B、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
C、吞噬细胞表面
D、所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
E、B淋巴细胞表面
2、同时表达CD3和CD4分子的细胞有
A、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B、辅助性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自然杀伤细胞
3、B淋巴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是因其表面有
A、CD2
B、CD3
C、CD4
D、mIg
E、TCR
4、关于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外周成熟的T细胞特有的标志TCR和CD3是重要的表面抗原
B、按CD分子表达不同将T细胞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
C、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c)和调节性T细胞
D、外周血中成熟的B细胞特有的重要标志为BCR,即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
E、目前临床上常用三色荧光抗体标记将CD4-CD16+CD56+淋巴细胞确定为NK细胞
5、将T、B细胞进行分离时所采用的尼龙毛柱分离法利用B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如下特点
A、体积不同
B、具有黏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功能
C、形态不同
D、贴壁生长
E、具有吞噬性
6、何种细胞表面具有羊红细胞受体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T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7、利用E花环沉降法可分离
A、单核细胞和B细胞
B、浆细胞和粒细胞
C、B细胞和T细胞
D、B细胞和粒细胞
E、B细胞和吞噬细胞
8、下列哪种白细胞介素可刺激T细胞生长,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
A、IL-1
B、IL-2
C、IL-3
D、IL-4
E、IL-5
9、检测T细胞数量的试验是
A、溶血空斑试验
B、SmIg荧光抗体染色试验
C、巨噬细胞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D、E玫瑰花环试验
E、计算盘直接计数
10、Ficoll分离法分离PBMC时,理想的PBMC层位于
A、血浆层顶部
B、局限在血浆层
C、血浆与分离液交界处
D、分离液中部
E、分离液底部
1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将PBMC悬液倾于玻璃培养瓶中,37℃静置1小时,未贴壁的细胞主要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T细胞
D、PBMC中混入的杂质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3、膜免疫球蛋白为哪种细胞所特有
A、T细胞
B、单核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巨噬细胞
14、已知细胞中的黏附能力最大的为
A、树突状细胞
B、单核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红细胞
15、CD3+CD4-CD8+是指下列何种细胞的标志物
A、总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16、下列细胞属于CD4+亚群的是
A、抑制性T细胞
B、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以上均是
E、A+C
17、下列关于T细胞亚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2和CD3是所有T细胞共同的表面标志
B、表达CD4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是CD3+CD4-CD8+
D、流式细胞术可用于细胞表面抗原分析,进行细胞分类和亚群分析
E、T细胞表面不存在绵羊红细胞受体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是CD3+CD4-CD8+。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863,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辅助性T细胞的典型表面标志是CD3+、CD4+、CD8-。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86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B细胞活化后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B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其中以SmIg为B细胞所特有,是鉴定B细胞可靠的指标。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917860,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人类NK细胞表面标志主要以CD16、CD56来认定,目前NK标志以CD3-、CD16+、CD56+为公认。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4880,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应根据相应细胞的特性和不同的标志加以选择性纯化。
由于B细胞和单核细胞可黏附于尼龙纤维表面的功能而运用尼龙毛柱分离法。
【该题针对“免疫细胞的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3693,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D2表达于全部人T细胞和NK细胞表面,因其能与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又称为绵羊红细胞受体。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3692,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的常用方法包括:①E花环沉降法;②亲和板结合分离法;③尼龙毛柱分离法;④磁性微球分离法及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3691,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IL-2可刺激T细胞生长,诱导细胞毒作用,促进B细胞生长分化,增强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杀菌力及细胞毒性。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401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人类T细胞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可与未结合其他指示物质的绵羊红细胞(E)特异性结合,呈现E玫瑰花环。
E玫瑰花环的形成是T淋巴细胞的独特标志。
临床上常用此试验测定外周血中的T细胞数,进而观察受检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增强剂的疗效。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3688,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Ficoll分离液主要用于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是一种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稀释的血浆层、单个核细胞层、粒细胞层和红细胞层。
【该题针对“免疫细胞的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937,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单个核细胞当然是指只有一个核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该题针对“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935,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单核细胞具有吸附于固相表面的特性,将PBMC悬液倾于玻璃培养瓶中,孵育一定时间后,单核细胞吸附于玻璃内表面,淋巴细胞未贴壁。
【该题针对“免疫细胞的分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938,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B细胞表面的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其中以SmIg为B细胞所特有,是鉴定B细胞可靠的指标。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639,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单核细胞具有在37℃和Ca2+存在时,能主动黏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的特性。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73686,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T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和表面CD分子表达至少可以将T细胞分为:CD3+CD4+CD8-辅助性T细胞(Th)、CD3+CD4-CD8+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等几组亚群。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634,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D4和CD8分子分别表达于外周血不同的T细胞亚群表面,是区分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
表达CD4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表达CD8的主要是细胞毒性T细胞。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633,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CD2表达于全部人T细胞和NK细胞表面,因其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
【该题针对“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57617,点击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