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原理(图文)民熔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原理(图文)民熔

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又称闸刀开关,是变电站重要的一次设备。

操作频繁,结构相对简单,无特殊灭弧装置,无灭弧能力。

闭锁电路可避免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信号电路将信号传输到监控后台,及时发现缺陷_ 隔离开关的主要功能:1隔离电源2改变操作模式三。

分合闸小电容电流和电感电流_隔离开关品牌建议民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隔离开关主要部件:1。

支撑底座2。

导电部分3。

绝缘体4。

传动机构5。

控制机构隔离开关控制电路在道岔机械联锁和电气闭锁的“五防”中,与隔离开关有关的误操作有三种:隔离开关的一般闭锁逻辑为:带负荷合闸、带电合闸、带接地开关合闸1对于双母线连接,只有当母联断路器及其两侧隔离开关闭合时,母线才可反转;2除倒母线外,断路器间隔内的隔离开关应在断路器分闸后分闸和合闸;三。

合上隔离开关时,应将隔离开关两侧的接地开关分开,拆除接地线,包括断路器、主变压器、接地变压器、站用变压器、电缆等连接的接地开关和接地线;4旁路断路器间隔的旁路隔离开关必须与旁路断路器分开,只有当旁路母线接地开关分离时才能闭合;5非旁路断路器间隔的旁路隔离开关必须在旁路断路器处分开,旁路母线上的所有接地开关分开,间隔线路侧的接地开关(主变每侧的接地开关)分开时可以闭合。

目前使用的技术措施和装置包括: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五防子系统;2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三。

电气锁闭;4电磁锁定;5机械联锁;6机械程序锁定。

目前用于隔离开关操作的技术措施和装置有:1;2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电气锁定3;4电磁锁定;5机械联锁;6机械程序锁定。

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的探讨

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的探讨

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的探讨摘要:在变电站,一旦出现电气误操作行为,就会造成很好不良的后果,不严重时主要就是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大范围内停电等。

为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相关部门制定了防误操作措施。

其中,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就是一个重要的防误技术措施之一,并且其在现代很多变电站中应用非常广泛。

基于此,文章先总结了变电站电气闭锁的特点与作用和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的重点,接着分析防误操作的要求,然后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电气闭锁验收方法,最后还阐述了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闭锁;验收方法引言电气闭锁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这样的特殊性导致电气闭锁回路设计比较繁杂,而且安装过程也很复杂,进而使得整体工作量非常大,所以经常会导致出现闭锁回路设计不合理和不完善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接线的漏接或误接,最终造成一些设备不能操作或误操作安全事故隐患,因此需要在设备具体投运前强化验收管理,以此排除电气闭锁问题。

一、电气闭锁的特点和重要作用变电站的电气闭锁回路本质上属于现场连锁技术,电气闭锁回路是将开关、断路器以及刀闸的接点串联在操作回路中,以此实现闭锁逻辑的目的。

电气闭锁回路的主要优势是闭锁比较可靠,能及时的防止检修或者试验中误拉及误合等操作行为,其还能通过遥控操作实现对房屋闭锁的控制。

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其需接入很多二次电缆、接线方式相对繁琐、运行维护难度大等。

电气闭锁的安装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机械联锁等不能进行电气回路闭锁的控制。

比如说现在常用的微机闭锁,微机闭锁的控制条件局限性比较大,其只能用防误钥匙接通电气回路进行控制,但是如果远方遥控操作回路接到其回路中就不能进行操作。

第二,变电站通常都是由设备的“远方/就地”实现特点设备的操作权限。

也就是说某一特定设备的防误闭锁操作权只能一个操作入口,也就是通过电气回路实现的,不能被其他的闭锁系统控制,否则就会出现误操作事故。

浅谈变电站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方式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

浅谈变电站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方式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

浅谈变电站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方式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是变电站二次回路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工作人员不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的有效手段,因此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的原理,才能正确实现倒闸操作、异常处理,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标签:隔离开关,闭锁回路,防止误操作1、前言《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事故事件调查规程》中定义恶性电气误操作,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电力调度管理规程、电气操作导则等规程制度允许的情况除外);(2)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3)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开关(刀闸)。

近年来,公司不断出现恶性误操作事件,不断冲击着电网的安全运行。

其中有解除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短接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等跳过隔离开关闭锁回路进行操作,导致的恶性电气误操作事件。

2、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2.1、220kV隔离开关控制回路的闭锁关系(以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方式为例,图一)。

2.1.1Ⅰ、Ⅱ、Ⅲ母隔离开关闭锁小母线(N I、N II、N III)根据接地开关分布情况,构成220kV隔离开关闭锁小母线(N I、N II、N III),以母线形式经各间隔断路器端子箱,供各间隔隔离开关使用。

2.1.2正常线路(主变)间隔操作1G(2G、3G)需满足条件:a、正常操作线路(主变)间隔1G隔离开关送电需满足条件:①取交流电(~220V)→②MCB3(控制电源空气开关)→③线路(主变)间隔DLA、DLB、DLC断路器处断开位置,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④线路(主变)间隔1GD、3GD1接地开关在拉开位置,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⑤线路(主变)间隔2G隔离开关在拉开位置,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⑥1G操作机构箱→隔离开关闭锁小母线N I(N II)(1G在I段母线时接N I,1G在II段母线时接N II)。

N I、N II→⑦1GD2在拉开位置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⑧IGD在拉开位置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⑨2GD2在拉开位置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⑩IIGD在拉开位置其常闭辅助触点闭合→⑩接零线N,以下N I、N II都与零线N接通,不再讲述导通回路。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对隔离开关控制回路进行有效的故障处理和定期维护,保证其功能完好。

分析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并完善处理措施。

关键词: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常见问题;处理措施在电力系统中,隔离开关是电网的重要组成元件,其日常操作和安全性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隔离开关作为一种特殊开关,具备电源隔离作用,可以保证检修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通过与断路器的配合,可以使供电回路实现稳定运行。

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就要对控制回路进行有效的故障分析和处理,降低电网安全隐患,保障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1.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原理分析以变电站隔离开关为例,隔离开关的回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机控制回路和电机电源回路。

控制回路主要分为就地手动分合闸、就地电动分合闸和远方遥控分合闸,通过该间隔端子箱的刀闸操作把手“远方/就地”切换。

主要由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端子箱操作把手、五防装置,测控接点,分合按钮,接触器等部分组成。

闭锁回路主要是断路器闭锁隔离开关,隔离开关于地刀相互闭锁,通过在控制回路中串接断路器、隔离开关、地刀的常开常闭接点实现闭锁。

另外还有母联的GBM和旁路的PBM。

电机电源回路是主回路,其组成包括电机、控制回路中的接触器开出的接点和电源空开,行程开关等。

在实际运行中,电机受控制回路的控制进行正转和反转,操作隔离开关的分合闸。

将分合闸接触器的各一对接点串接在电源回路中,合闸接点用正序的ABC,分闸回路则将其反序ACB将回路接通,利用电机正转和反转分合刀闸。

后台监控机利用线路测控装置,对隔离开关遥控分闸、合闸进行控制。

隔离开关分合闸到位后,电源回路必须断开,否则电机将一直运转直至烧毁,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在电源回路中串接隔离开关行程开关,隔离开关分合闸到位,则行程开关断开,电机停止运转。

在隔离开关操作中,为防止隔离开关带负荷拉合刀闸,或者出现带电合地刀等错误操作,将电气闭锁环节加入其中的控制回路,只有五防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通过该环节实现电动操作刀闸。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及闭锁回路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及闭锁回路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及闭锁回路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用于切断或接通电路的一种重要设备。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及闭锁回路是指对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进行控制和闭锁的一套电气装置和回路。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进行详细介绍。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控制及闭锁回路的设计和实施是为了确保隔离开关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操作机构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按钮、控制信号传输装置、操作机构控制元件等。

闭锁回路部分包括闭锁开关、闭锁开关对应的信号线路、闭锁信号传输装置等。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控制部分。

控制按钮是操作人员用来控制隔离开关的装置,包括使开关合闸和刀片实现旋转的按钮。

这些按钮通常安装在控制室或操作台上,操作人员通过按下按钮,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的操作。

控制信号传输装置是将控制信号从控制按钮传递到操作机构控制元件的装置。

常用的控制信号传输装置有导线、光电传感器等。

导线是最常用的一种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控制信号从控制按钮传递到操作机构。

光电传感器则是通过光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将控制信号传递到操作机构。

这些控制信号传输装置都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操作机构控制元件是接收控制信号,并实现对隔离开关操作的元件。

常用的操作机构控制元件有电磁线圈、电动机等。

电磁线圈是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磁场,从而实现对隔离开关的操作。

电动机则是通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原理,驱动隔离开关进行操作。

这些操作机构控制元件都具有运行平稳、噪音小等特点。

其次是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的设计。

闭锁开关是用来保护隔离开关不被误操作的装置,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和断开,实现对隔离开关操作的限制。

闭锁开关通常由继电器、控制电路等组成。

闭锁开关对应的信号线路用来传输闭锁信号,以控制闭锁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这些闭锁信号线路通常由导线和光电传感器等组成。

闭锁信号传输装置是将闭锁信号从闭锁开关传递到控制室或操作台的装置,其作用是实时地反馈闭锁状态。

地铁负极柜隔离开关闭锁逻辑分析及故障处理方案研究 梁煜壕

地铁负极柜隔离开关闭锁逻辑分析及故障处理方案研究 梁煜壕

地铁负极柜隔离开关闭锁逻辑分析及故障处理方案研究梁煜壕摘要:地铁交通工程是一个涉及领域很广的大系统,涵盖机电、工建、通号、供电、AFC、综合监控、列车辆系统等多个细分专业,而供电系统是整个地铁交通系统的能量源泉。

在整个供电系统中,普遍使用直流牵引电力为地铁机车提供电能。

本篇文章主要侧重阐述供电系统中的负极柜设备特性,以及负极柜隔离开关的控制机理、闭锁逻辑及相关故障处理方案研究。

对保证地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负极柜隔离开关闭锁故障处理一、地铁负极柜系统概述1、在地铁供电系统中,普遍使用直流牵引电力为地铁机车提供电能。

其中负极柜是连合回流钢轨设备与整流器柜阀侧负极的开关设备。

一般牵引变电所的负极柜机构由手动操作的负极隔离刀闸、负极回流母排、分流器、人机交换操作界面、回流电流表、二次低压回路、框架故障保护装置组成。

2、当负极柜发出框架保护动作跳闸信号后,35KV交流中压断路器以及直流馈线柜断路器会闭锁合闸指令,仅当处理故障完毕后并且复归负极柜的框架保护之后,才撤除对35KV中压柜和直流开关柜相关闭锁操作。

负极柜同时属于直流牵引系统的数据通信汇总中枢,具收集各项数据、发出各类控制、联跳脉冲信号功能,并经过PSCADA通信通道传输数据至后台。

二、负极柜隔离开关控制机理及闭锁逻辑1、负极柜隔离开关控制方式负极柜隔离开关是需手动控制的开关刀闸,需专用的负极拉杆去操作分合本柜隔离开关。

其中隔离开关与35KV中压交流柜、1500V直流进线柜存在逻辑闭锁关系。

2、隔离开关作用隔离开关的设置主要是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控制、连接、切断供电直流牵引回路用。

虽隔离开关不包括灭电弧作用,但设置了负极柜隔离开关,可在拉开刀闸后,使直流牵引回路有具体可靠隔离点,防止直流设备检修作业事故发生,保证供电检修人员安全。

3、负极柜隔离开关操作的闭锁逻辑由于地铁供电系统中35KV中压断路器、1500V直流进线柜作用均是起闭合电路、切断电流作用,正常操作下无条件进行分闸动作。

GIS隔离开关新型电气闭锁原理分析与实践

GIS隔离开关新型电气闭锁原理分析与实践

GIS隔离开关新型电气闭锁原理分析与实践摘要:本文结合台湾303停电事件中兴达发电厂的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了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了目前GIS隔离开关传统五防联锁回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一种解决该缺陷的思路,最后以某电厂的GIS为例,重新设计了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合闸回路与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NCS系统闭锁逻辑的优化方案,理论上可以使GIS实现当断路器气室内六氟化硫气体压力低时,与断路器相邻的隔离开关具备防误操作合闸的电气闭锁功能,保障了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GIS;隔离开关;NCS系统;电气闭锁1.引言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是一种由全封闭组合电器构成的高压成套配电装置,其全部导电设备都密封在六氟化硫气体中,因此也被叫做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以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抗干扰性良好、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及检修周期长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中[1-3]。

GIS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由于六氟化硫气体中电子的净碰撞电离系数很小,迁移率低的负离子又极易与正离子结合为中性分子,因此气体的绝缘强度很高[4]。

GIS外部由金属管道和套管组成的管道树构成,内部使用盆式绝缘子作为导体与管道连接处的支撑物,同时盆式绝缘子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绝缘作用,而GIS中主要的绝缘介质则是具有一定压力的六氟化硫气体,若气体间隔内的六氟化硫压力过低,则会使其绝缘性能下降,导致GIS发生短路故障的概率提高。

GIS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全部采用电动操作,元件普遍采用远方操作或开关柜就地操作,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保证GIS设备运行安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必须满足一定的联锁条件才允许操作,行业内一般采用五防联锁式的电气闭锁回路,主要通过相关设备的辅助触点来实现“五防”,即:1)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2)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3)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4)防止带接地线合断路器;5)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隐患分析及改进

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隐患分析及改进
21 0 2年 8月
Vo .5 13 N O. 4
广 西 电 力
GU ANGXI EL C I OWER E TR C P
3 3
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回路隐患分析及改进
Ana y i n M o fc i n o t n i lRik i e t ia o k n l ss a d di ato f Po e ta s n El c rc lBl c i g i
Ab t a t T e f i r a o fee t c lc i g cr u to ic n e tru d rs e i i ai n fu d i h e u rc s f s r c : h al e Re s n o lcr a b o kn i i fd s o n co n e p ca s u t 0 n n t e d b g p o e so u il c l t o
接触 器 的动作 电压值 , 因而 2个 开关 同时 动作 , 致 导
断路器辅助接点的闭锁功能失效 。 在实际运行 中, 如 真出现同时按下 2 个开关的分合 闸按钮 ,就会 出现 “ 带负荷分 、 合隔离开关” 的误操作, 从而导致严重的 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根据 分析结 果 , 检查 隔离开 关 的控制接 线 。图 3 为 隔离 开 关 的 接线 端 子 ,3 1 子 为 开关 分 合 闸 l— 5端 操作电动机 电源端子 ,6 1 为开关分合 闸控制 电 1— 7 源端子 , 组 电源相邻 。按设计的端子图 , 2 控制电源 的 L端 ( 2中 的 A端 ) 接 并 至 电动 机 电 源 的 A 图 直
障信 廿
图 3 隔 离 开 关接 线端 子 图
3 隔离开关电气 闭锁 回路失效原 因及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前后两期工程隔离开关闭锁回路的不同,分析其在运行实践中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 变电站电气闭锁微机闭锁性能可靠操作简便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变电站和新设备的投入运行,在原来熟悉的变电站内传统机械闭锁“五防”装置之后,又出现了电气闭锁和微机闭锁这样新的“五防”装置。

这些新的“五防”装置伴随着新的设备的操作特性,并突破了原有机械闭锁的本体限制,实现了防误逻辑上的单元互联。

由于新型高压刀闸采取电动操作机构,这一操作方式的改变从而决定了其可以采取更先进的电气闭锁和微机闭锁。

所以隔离开关的电气先进性决定了“五防”装置先进性,而“五防”装置先进性也确保了隔离开关的可靠性。

这两者真是相生相克,共生共存。

电气防误操作是建立在二次操作回路上的一种防误功能,是一种现场电气联锁技术, 主要通过相关设备的辅助接点连接来实现闭锁。

这是电气闭锁最基本的形式,闭锁可靠。

但这种方式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方式较为复杂,运行维护较为困难,辅助接点设备工作不可靠。

微机防误则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闭锁系统一般不直接采用现场设备的辅助接点,接线简单,通过防误闭锁系统微机软件规则库和现场锁具实现防误闭锁。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五防"规则程序,可以实现较为完整的"五防"功能。

灌南县供电公司于2006年投运的220kV金庄变一期工程,220kV和110kV采取双母线接线,其隔离开关采用电动操作机构,隔离开关的防误采取近控微机五防加电气防误,远控采取监控机防误。

在运行准备时,通过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发现实际中理想化的微机五防加电气防误互联技术的具体接线确非常让人深思。

细小接线的不同将会导致整个防误回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近年来由于电网的扩大,技术的进步,运行人员的减少,变电站无人值班制度逐渐推广,所以对隔离开关的远近控操作的防误也随之出现。

施工图中的隔离开关闭锁回路图如下:
其中“闭锁”、“合闸”、“分闸”位于测控装置,2G、1GD、3GD1为一次设备硬节点,“YK”、“1FA”、“1HA” 位于刀闸操作箱。

此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两头接于隔离开关的操作电源,图左紧急分闸按钮未画出,右边是刀闸机构箱回路。

测控装置采用北京四方CSI200测控装置,在二次操作回路中,测控装置上可以分合闸、实现远近控切换、以及解锁。

图中的闭锁长开接点由微机防误中的逻辑五防规则库实现,当
测控装置根据规则库发现不符合现场五防逻辑时,接点不闭合,操作回路不被接通。

测控装置之后是电气防误回路,由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硬节点串接,之后进入一次现场的刀闸操作箱。

在刀闸操作箱里由“1Qk”进行远控和就地切换,从图中可以看出“1Qk”切至远控时,是在测控装置实现分合闸,这时远控操作将同时绕过微机防误和硬节点的电气防误,这使远控操作在没有防误的情况下开展,极具危险性。

所以当时为确保安全,严格规定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时应在一次现场的刀闸控制箱进行,“1Qk”正常应切在“就地”位置。

在隔离开关操作完成后,隔离开关操作电源空开应拉开。

“YK”解锁位置跨接在整个电气防误和微机防误的两端,一旦解锁操作,微机防误和电气防误就同时解锁。

从这张操作防误回路图中不难发现,如此接线的防误回路,对实际操作隔离开关的地点有很高的要求,从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刀闸操作控制箱操作时微机防误和电气防误是同时有效的。

在测控装置操作时无防误的。

操作隔离开关的地点:1、刀闸操作控制箱位于一次现场,在此操作便于在操作后观察刀闸的明显断开点位置。

2、测控装置上3、后台监控机,需输入设备编号,确保操作的重要性4、刀闸的本体机构箱。

图一中的回路的确是让人困惑的,如此先进的隔离开关和测控装置却对操作的地点有严格的要求,而远控操作时竟然是无防误的。

在变电所投运后,得到了竣工图以及二期工程的竣工图消除这些疑惑。

如上图所示,现场施工人员做了些改动,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了。

在上图中,远控操作时在测控装置里的远控分合闸接点从3KD40改接至3KD45,这样远控操作时隔离开关经微机防误后实现分合闸操作,这样虽然不经电气闭锁回路,在微机防误失效时有一定的风险,但考虑到远控操作时不在现场,一旦现场位置接点有问题同样影响正常操作。

“YK”解锁回路跨接在电气防误回路两端,由于在实际现场中“YK”解锁位置位于一次现场的刀闸操作箱,“1Qk”就地操作也位于一次现场的刀闸操作箱。

当就地操作时,现场的电气接点的回路问题可能更影响就地操作的过程,如此改动之后,解锁将只解锁电气防误回路,即使“YK”处于解锁位置,“1Qk”就地操作时依然要经过微机防误回路,这样使现场操作时更加可靠。

图中2G的长开和长闭结点是因为二期工程中220kV新上副母线刀闸,倒母线操作时,断路器在合位,图中断路器机构箱内电气回不通,2G的长开结点打开,2G的长闭结点闭合,2G的长闭结点回路接通,此时可完成倒母线的操作。

从改动后的图中可以看出几个防误的原则,一、任何操作方式时都应当有一种防误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