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化妆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调查报告

化妆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调查报告

化妆品行业市场占有率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不断增加,化妆品市场迅速崛起并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本文将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和比较不同化妆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结合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评价,探讨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市场情况及潜力1.1 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力。

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对于美容护肤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了市场的不断扩大。

1.2 市场占有率与品牌竞争在众多化妆品品牌中,一些知名品牌如兰蔻、迪奥以及雅诗兰黛长期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

这些品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批忠实消费者,稳定了市场份额。

第二部分:品牌调查及市场反馈2.1 品牌认知度调查通过对一定样本群体的调查,可以得出不同化妆品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以调查结论为依据,对不同品牌的市场地位进行排序,从而量化市场占有率。

2.2 产品口碑评价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调查问卷、社交媒体评论等多种渠道,了解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产品的满意度和评价。

可以评估品牌产品的口碑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份额。

第三部分: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3.1 价格竞争与性价比在化妆品行业中,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品牌通过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而高端品牌则强调质量与独特性,追求更高的溢价空间。

3.2 产品创新与研发实力品牌的产品创新和研发实力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才能保持市场份额竞争力,并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第四部分:市场趋势与前景展望4.1 健康无害化妆品的兴起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日益提升,安全、无害的化妆品逐渐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消费者对产品成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天然、有机的化妆品需求逐渐增加。

4.2 前沿科技驱动的创新科技的进步也将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背景化妆品行业是指以满足人们个人美容需求为目标,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化妆品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日益庞大,全球化妆品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中国化妆品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三、市场竞争格局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主要分为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两大阵营。

国际品牌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知名度,具备较高的品质保障,而本土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营销手段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近年来,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小型化妆品品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消费者需求及心理变化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单纯满足基本需求,更注重个性化、安全性和环保性。

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的功效和品质,并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五、市场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收入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化妆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然而,市场激烈的竞争和监管的加强也给行业带来了挑战,如产品质量问题、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广告误导等。

六、发展趋势与前景未来,化妆品行业将朝着高品质、个性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随着男性化妆品市场的崛起和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行业的增长潜力巨大。

同时,行业关注度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结: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竞争激烈。

消费者需求趋向个性化和高品质,行业面临挑战和机遇。

未来,行业发展将趋向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并有望实现更大的增长。

化妆品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化妆品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化妆品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分析1、化妆品行业零售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 也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时尚追求美, 从而带动了化妆品领域市场规模的持续增加.中国美容及个人护理品销售规模走势公开资料整理中国化妆品行业共有生产企业3300余家, 2010年销售额1530亿元, 与2005年相比年平均增长为10%左右, 产品大约有25000多种, 新产品层出不穷, 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年检结果, 平均合格率高达95%以上.2011-2017年化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走势公开资料整理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为8.3%, 根据以上同比增长情况, 估算2016年化妆品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率在10.7%, 化妆品零售总额约3276亿元.2009-2017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预测公开资料整理2010-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化妆品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年均17%左右的增长趋势, 2013年为1032.98亿元, 同比增长22.53%, 增速达到近五年最大值;2016年销售收入大幅下滑, 为1193亿元, 同比下降13.85%.2010-2017年规模以上化妆品企业销售收入及增长走势公开资料整理注:“规模以上企业”指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生产企业.2009-2016年中国限额以上化妆品企业零售总额呈增长趋势, 但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20.2%持续下降至2016年的8.3%.2016年1-12月, 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额达到2222亿元, 同比增长8.3%, 低于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水平. 但是, 化妆品12月零售总额共222亿元, 同比增长11%, 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创下2016年新高, 在整个消费品零售增速中排在第四位. 2017年1-3月, 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额绝对量为607亿元, 同比增长9.9%.2009-2017年中国限额以上化妆品企业零售总额及增长走势公开资料整理注:“限额以上化妆品企业零售总额”来自于统计局, “限额以上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从2016年以来各月全国化妆品零售增速走势可以看出, 2016年前五个月零售增速一路狂跌, 从6月份开始, 增速波动较大, 其中全年最低点出现在10月(4%);而到了12月, 单月化妆品零售额飙至227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11%, 接近全年最高月度增速;2017年3月份, 化妆品绝对量为215亿元, 同比增长达8.7%, 尽管较前两个月环比回落, 但仍强于2016年全年8.3%的增幅.2016-2017年全国化妆品零售增速走势(单位:%)公开资料整理2、化妆品市场消费人群分析目前 80、 90 后在社会总体消费中占比增大, 以 70、 80、 90 后为基数, 2017 年 80 及 90 后消费占比超过 50%;其中90 后年龄分布区间为[19,28], 相对于 80 后较大的家庭消费支出, 90 后更多是个人支出, 但在总体消费中的比例已经达到 13%.与 70 后不同, 80 后生活的时代开始变得富裕, 到 90 后由于出生在物质充裕的年代, 自主意识与消费意愿更强, 在消费时更加注重自己喜欢与否.90 后一代的成长几乎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飞速发展, 2017 年中国网民中三成为90 后, 80、 90 后占比为 53.5%. 不同于 70、 80 后主要在线下购物消费, 90 后更偏好网上购物. 由于线上购物的便捷性, 当前 80 后也逐渐成为线上化妆品消费的一大主力群体. 80、 90 后相关消费资讯的获得也更多在线上, 就化妆品领域, 2017 年化妆品户中关注化妆品占比最大的人群为 90 后, 占比达 50%以上, 80、 90 后合计占比为 77.6%.80、 90 后消费占比逐渐增大公开资料整理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公开资料整理90 后是微博上关注化妆品的主要人群公开资料整理90 后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在这一群体进入消费成长期时, 电商渠道也开始了蓬勃发展. 2009 年到 2017 年淘宝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为47.37%, 正是 85、 90 后走入社会, 独立生活的时期. 同时, 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 相应物流配送、电商平台对商家的规范化的推进、信用机制逐步完善, 线上购物更加便利, 更多消费群体也开始“触网”购物. 2017年阿里平台交易额达 4.6 万亿, 同比增长 29.87%.2009~2017 年电商平台交易额增长迅猛公开资料整理3、线上化妆品销售规模分析当前中国有两大消费群体:高收入群体和中产阶级. 其中高收入群体的非必需消费通常会快速转化为必需消费, 化妆品是其中一种, 且高收入群体价格不敏感, 但到一定阶段后会考虑性价比而非单纯只买贵的(当然, 可选消费也会受到诸如购房置业等大额消费的挤压). 另外, 近两年随着棚改货币化, 二三线中产阶级队伍迅速庞大, 包含化妆品在内的消费能力有显著提升. 2017 年中国美容和个护市场整体规模为 3616 亿元, 同比增长约 10%, 其中护肤品规模为 1867 亿元, 占比 52%.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公开资料整理2017 年各品类销售额分布公开资料整理2010 年化妆品网络零售规模同比增速高达 313%. 2009 年起线上渠道化妆品渠道销售规模飞速增长, 至 2017 年线上渠道销售额为839 亿元, 占整体化妆品销售额的 23.2%, 已经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二大销售渠道, 比排名第一的超市、大卖场的占比低 4pct.二、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中国化妆品产业规模继续稳健增长2018年预计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线上交易规模将占据半壁江山. 目前国内获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经有4000多家, 国产化妆品种类接近50万种. 应该说大量中小企业将在2018的竞争中出局, 市场竞争洗牌加剧, 而整体化妆品消费的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健增长.2、化妆品关税下调, 品类市场竞争惨烈自2017年12月1日起进口化妆品关税调整, 由6.5%—10%调为2%—5%, 下调幅度超50%. 其中香水、唇用化妆品、眼用化妆品, 指甲化妆品等税率调整幅度较大. 相对于护肤品而言, 彩妆受政策影响大, 特别是目前国内彩妆品牌相对较弱形势下, 不少欧美或日韩小众彩妆品牌以此为契机大举进攻中国市场. 应该说2018年进口化妆品与本土化妆品之战将会非常惨烈, 当然消费者将从中受益.3、美妆智能革命的迅猛发展随着人工智能AI等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 美容化妆品行业也正兴起一场美妆智能革命风潮. 智能化的美妆仪器和工具不断涌现, 冲击着传统的美妆护肤模式. 比如各类智能美容仪、智能花卉面膜机、美容配方设计器等, 相信越来越多智能美妆仪器和便携类工具将走进都市女性的日常生活之中.趋势4、化妆品新零售创新模式闪耀登场各行业的消费零售正热火如荼的展开, 化妆品新零售也不例外, 智慧导购系统、DIY自助体验、无人收银系统, 以及消费大数据算法系统, 推动着美容护肤新零售终端的改头换面, 一批注重品味女性消费体验和场景价值的创新店铺将快速脱颖而出. 比如阿里巴巴的天猫联合美妆品牌玛丽黛佳进军无人口红售卖机, 消费者只要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二维码对玛丽黛佳的天猫店铺进行关注并付款, 就能从贩卖机取走选好色号的口红. 从测试期数据统计, 售卖机3天售出近1600支口红, 在有效时间内平均一分钟卖出一支, 一台机器单天售出数量相当于线下专柜一周销量. 这种无人美妆售卖设备预计将在全国多地铺设数千台.5、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据统计, 目前在运营的美妆自媒体号超过百万数量, 另外淘宝电商直播、短视频平台等催生了大批网红IP美妆品牌的诞生. 并且企业与网红IP的签约授权深度合作成为常态化. 比如南极电商签约亚洲美妆网红PONY, 进入时尚人物IP变现领域. 公司获得独家经营PONY在中国, 含港澳台的所有商业活动权利.6、化妆品微商运营升级化妆品微商, 特别是个人护理品和面膜微商经过2015、2016年的疯狂, 以及2017的大面积沉沦后, 2018年将卷土重来, 目前从事化妆品微商的人员数量超过百万, 应该说市场基数极其庞大. 但2018年微商市场的机会只会给予那些真正在产品品质上升级、社交传播上升级、消费价值体验上升级、微商运营管理体系上升级的品牌实力企业, 而天天玩忽悠的微商企业将万复不劫.7、潮个性品牌风起云涌在90、00后年轻潮男潮女已成为美妆时尚先锋的时代, 塑造极具个性的品牌文化成为在竞争中异军突起的关键, 从美妆品牌背后挖掘出年轻人的反叛精神、我行我素、不循规蹈矩的个性诉求, 从品牌调性、产品包装、社群传播上全方位表达, 中国的类贝玲妃品牌将在2018年出现.8、护肤品私人定制轻松便捷护肤品定制成为一种趋势, 每个人其实应该有最适合自己肌肤现状、生理年龄、需求痛点、气候季节等指标相匹配的定制化护肤品系列, 而绝对不应该是千人一面, 甚至只是盲目追求大牌的护肤现象出现. 另外智能肌肤测试仪、大数据AI算法、科学护肤品配制、定期产品配送等让个人定制变得轻松便捷起来. 比如资生堂家用护肤系统Optune发布, 只要用手机App拍摄肌肤照片, 所有数据都会上传到专门仪器Optune Zero, 根据分析系统会为你搭配出专门的精华液和乳霜.9、有机无添加护肤品大行其道化妆品安全性现在几乎成为所有女性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首要考虑因素, 有机、天然、无添加是保证产品安全的必要条件.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推动着化妆品产品溯源系统的完善, 某些品牌只是在概念上忽悠消费者的所谓有机无添加炒作, 将无所遁形. 而真正致力于安全护肤的品牌企业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推崇.10、医疗微整形市场重新洗牌经过近几年的微整形市场野蛮生长, 以及消费者被伤害的医疗投诉事件增多, 中国微整形行业势必将严格整顿和规范, 大量非专业的假冒伪劣医疗机构将被淘汰, 而集结了优势整形医学设备和专家资源的连锁机构将会在竞争中胜出, 另外由于微整形已经被80/90后时尚爱美人士所广泛接受, 因此医疗微整平台社区如更美、新氧、悦美等也更加活跃, 目标消费人群需要KOL给予更专业的科学指导建议.11、医学护肤理念已越来越被市场接受都市女性, 特别是知识型女性近年对医学护肤理念很是接受, 那些有玻尿酸、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活性肽、果细胞等概念产品无论在线上电商, 还是线下个人护理店的销量都是名列前茅.12、自助DIY会员制美容院流行由于美容技师人工和店租等成本的持续攀升, 再加上85/90后的年轻消费人群非常厌恶传统美容院服务方式, 动辄躺在美容床上1个小时, 听着旁边技师的不停促销, 这些都是她们无法容忍和接受的. 于是新一代的智慧美容院会员自助模式将迅速出现:它剔除了传统美容院的奢华装修和服务人员多余寒暄, 而美容DIY服务的预约、匹配产品选择和费用支付(次、月、季度可自己选择)等直接在手机上完成;采用美容仪器DIY自主服务模式, 店内只是有少量的美容顾问对到店会员进行产品和仪器设备使用的专业指导. 这种零负担、高效率的轻时尚美容院将在一二线城市流行.在护肤品行业和化妆品行业中, CR4分别为30%和40%, 因而企业的集中度都不高, 还没有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结构, 基本属于垄断竞争的态势.入世以后, 会有更多的国外日化企业步入这个市场, 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中国的化妆品大市场已不再只属于中国人自己, 而是汇集国内外先进技术、特色品牌于一处的化妆用品大熔炉. 国内弱小的民族化妆品业因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所处环境会更加严酷.然而, 事务往往是双刃剑. 国外企业大举进攻国内日化品市场的同时,也为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宝贵经验. 例如, 外企强劲的广告宣传攻势、公关应用、品牌塑造;成功的营销策略;品种多、花色全能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个性化生产;精致美观、高雅华贵的包装设计;对目标消费者心理特点的把握从而引领潮流的能力;对化妆品消费趋势精确到位的预测;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和研究;注重科技的投入和营销网络终端的建设等等. 这些, 使中国日用品行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美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美妆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丽和时尚的追求不断增加,美妆行业蓬勃发展。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美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妆市场之一,在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消费者需求美妆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调研表明,现代消费者对美妆品的需求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的化妆和护肤功能,更注重产品的品质、成分安全以及环保友好性。

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的产品和独特的使用体验。

三、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美妆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高知名度和口碑好的品牌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但是新兴品牌也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创新的产品吸引更多顾客。

品牌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推动美妆市场的发展。

四、在线销售趋势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销售成为美妆行业的重要渠道。

线上平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便捷的购物环境和信息交流的机会。

调研数据显示,在线销售渠道在美妆产品消费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未来还有更大的潜力。

五、美妆消费的变革随着社会变革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美妆消费也发生了一些变革。

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美容和护肤,这为美妆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此外,年轻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和身份认同,他们对创新、高科技的美妆产品更感兴趣。

六、品牌专柜的体验品牌专柜一直是美妆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店内的产品陈列和销售人员的服务不仅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也代表着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丰富多样的产品体验,品牌专柜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七、市场发展趋势市场调研显示,未来美妆行业将呈现出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绿色环保和有机成分的产品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追捧。

其次,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将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此外,跨界合作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将给美妆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八、消费者教育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美妆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也对美妆知识的学习需求增加。

很多消费者希望通过网络、APP等渠道获取更多的美妆知识和技巧。

化妆品调查报告(范文5篇)

化妆品调查报告(范文5篇)

化妆品调查报告(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妆品调查报告(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妆品调查报告(范文5篇)》。

第一篇:化妆品调查报告20xx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回升态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

消费品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在较大基数上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20xx年突破20万亿增至30万亿只用了3年时间,比从10万亿到20万亿加快了1年,而此前从1992年的1万亿到突破10万亿更是用了16年。

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至66.4%,比20xx年高15.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20xx年全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

在商品零售中,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4484亿元,同比增长8.8%。

其中化妆品类零售额204亿元,同比增长5.9%。

20xx年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同比增长7.8%。

其中化妆品类1-12月份零售额xx亿元,同比增加8.8%。

第二篇:最新*品市场调查报告恶*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

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国家,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

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

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强、副作用小的抗癌*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

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妆产品营销市场调研报告

美妆产品营销市场调研报告

美妆产品营销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美妆产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美妆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外貌的追求,同时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快乐。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美妆产品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6000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二、市场竞争状况目前,美妆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大品牌和小众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在品牌层面上,一些老牌子的美妆品牌如Lancome、Dior、Estee Lauder等依旧在市场上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地位。

同时,一些年轻的品牌如Fenty Beauty、ColourPop等通过精准的定位和创新的营销手段,也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此外,由于网红经济的兴起,一些以网红合作为卖点的品牌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高的销售额。

三、消费者需求分析在美妆产品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十分多样化。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年轻女性是美妆产品市场的主力消费者,她们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较高,追求自然、轻薄的妆感,同时注重产品的环保和安全性。

另外,随着男性美妆市场的发展,男性消费者对于男士护肤、化妆等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四、市场推广策略1. 品牌定位:品牌在市场中的定位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特色和定位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如打造高端品牌、创造独特的产品形象等。

2. 线上营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渠道成为美妆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可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度,并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3. 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配方,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推出无动物实验、天然有机的产品,加强研发与创新。

4. 品牌合作:与明星、网红等合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市场前景展望美妆产品市场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增长,拥有高品质、安全可靠的美妆产品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外,随着男性美妆市场的扩大和互联网的普及,美妆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化妆品市场调研报告

化妆品市场调研报告

化妆品市场调研报告引言: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充满竞争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美容和个人形象的日益重视,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当前化妆品市场的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者偏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详细调研分析。

一、市场概况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多元化且具有广泛需求的市场。

根据行业数据,全球化妆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增长。

亚洲地区是目前全球化妆品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其中中国市场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二、市场趋势1. 自然有机产品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环境的关注增加,自然有机化妆品成为市场新宠。

消费者更加注重成分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对天然植物提取的化妆品需求不断增加。

2. 多功能产品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既能满足基本需求又能提供额外功能的化妆品趋之若鹜。

例如,具有防晒、保湿、修复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受到欢迎。

3. 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崛起:消费者对于能够满足个人需求、具有独特功能的化妆品越来越感兴趣。

个性化定制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一大趋势。

三、竞争格局1. 国际品牌巩固市场地位:国际知名品牌在化妆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通过广告宣传和品牌优势来吸引消费者。

这些品牌通常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市场渗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 本土品牌迅速崛起: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本土化妆品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本土品牌通过加强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推出符合国内需求的产品,逐渐赢得了市场份额。

3. 兼并与合作: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一些化妆品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或合作来扩大产品线、提高品牌知名度。

四、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品牌声誉、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1. 品牌认知度: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因为这些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了信任和认可。

2. 产品成分:消费者对产品成分越来越关注,更青睐天然有机成分的化妆品。

3. 价格合理:消费者普遍认为价格是购买化妆品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4. 宣传推广活动:促销活动和有吸引力的宣传广告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有重要影响。

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相关推荐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2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最后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写进调查报告。

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篇1一、市场环境分析化妆品背景行业:中国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跨国企业的大举进入,本土企业的崛起,使这个行业不断地变化发展。

产品多彩多样,市场更加细分,营销也各有高招。

在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化妆品及美容行业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化妆品市场备受青睐。

个人因素: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年龄、品牌爱好、个人价值观等等,对化妆品的需求层次不一致。

特别是大学生在购买化妆品时受价格、包装、产品说明、使用功效,影响着大学生购买化妆品的欲望和行为起主导作用社会文化因素:每个消费者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

在购买化妆品时受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影响,比如东西方文化和南北方的差异,对化妆品需求品牌、价格、产品功效的不同,决定着消费者购买化妆品行为。

经济因素: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的不同。

为消费者提供不同层次的化妆品需求。

比如沿海城市经济水平高,对化妆品的品牌、知名度、价格、使用效果要求较高,为沿海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品牌知名高、价位高、使用效果明显的化妆品,内陆城市没有沿海城市经济水平高,可以为内陆城市提供中低档化妆品。

从而使化妆品销售在全国个各地区,提高化妆品的销售量。

技术因素:化妆品需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技术创新,为消费提供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

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赢得消费者市场。

泊美的消费者分析“享受生活,追求时尚”成为现代女性日常消费的明显特点。

在校大学生(18——25周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是时尚、青春而爱美的潮流一族:有着爱美的资本,也愿意花钱去爱美,衣服永远少一件,化妆品永远很稀缺; 而很多女性面临的皮肤的最大问题还是缺水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因为在我们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中很多人都是没有用过或者刚刚开始用护肤品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一、产业定义化妆品所包括之范围相当广,主要可分为保养品、彩妆品与香水三大系列。

保养化妆品包括化妆水、乳液、面霜等。

彩妆品泽含括口红、眼影、腮红、粉饼等。

二、全球化妆品市场概况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使得1995~1999年全球化妆品出现负成长,但随着亚太地区市场逐渐复苏,并显示出强劲的成长态势,使得近两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呈现成长。

来自《国际市场追踪》(MTI)的统计报告表明,近期国际市场,香水产品受经济衰退影响较大,市场销售出现了严重下滑。

但同时,其它类化妆品特别是彩妆品的销售则持续呈现增长的态势。

在全球市场区隔方面,西欧依然占据全球化妆品市场30%的销售额,产品总值达到1720亿美元;日本约占17%的全球市场比重;美国的个人消费额很高,因而该国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消费总额占据了全球的20%。

直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5年里,拉丁美洲及亚洲市场的增长较快,主要包括阿根廷、智利、泰国、韩国、印尼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

巴西近几年的市场增长最快,目前已成为世界第5大化妆品市场;中国的市场增长率居第二位,目前已成为世界第8大化妆品市场。

图一、全球主要化妆品市场日本国内的化妆品市场大约在1、6兆—2兆日元左右。

而支撑了化妆品市场强增长势头的是那些品种呢?由于日本女性向来把拥有亮白细腻的肌肤视为美丽的基础,以化妆水为首的基础护肤品的销售额大约占了整个化妆品市场的三分之二。

同时,美容液的销售额日益攀升,成了仅次于化妆水的基础护肤品的又一主力;日本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容液大国”。

在能让女性光彩照人的彩妆市场中,粉底的销售份额占第一位。

而由于当今的时尚是“光泽的皮肤加上顾盼生辉的明眸”,女性们的化妆重点已逐渐从唇部转移到眼部。

因此,睫毛膏和眉笔的销量猛增。

同时,尽管口红销售得不尽人意,但唇彩的登场仍不失时机地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各厂家竞争的重点。

日本的各大化妆品市场占垄断地位的依然是资生堂、花王、嘉娜宝、高丝四大商家。

2002年,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依次为16、2%、13、6%、12、8%和9、6%。

而在这业界四大霸主之外,还有一千多家中小企业,通过开发各种销售渠道拓展着各自的业务。

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八位,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已有4000家。

截至目前,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化妆品工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有10多家。

预计到2010年,化妆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化妆品企业分布:3000-5000万元以内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其中至少18%以上的企业不能维持正常运行。

据分析中国还有9000家化妆品企业的生存空间。

2002年我国美容产品及服务项目中,高端产品销售额占市场总额的80%,祛斑、美白、修复类美容产品约占41%,美发用品占32%,其他占27%。

我国城市化妆品市场有3000多个品牌,其中有20多个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比例约占0.7%。

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近80%,3-5千万元以内的中小型企业,占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

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化妆品人均消费达10-12美元。

内地化妆品市场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品牌大致可分为三个群体:其一高档进口品牌消费者,约占城市人口的1%。

中等收入的中老年是第二消费群,约占城市人口的2.5%。

第三消费群体以农村市场为主,约占农村人口的50%左右。

1997-2001年国内各类美容品用量增长额产品名称1997~2001% 2000~2001%香水40.3 8.4洁浴产品39.3 8.6护肤品65.3 14.0护发品51.1 9.8彩妆品44.4 10.6防晒品47.8 11.8男士用品13.0 3.5数据来源:EUROMONITOR调查公司2002年国内美容品销售渠道比例渠道%百货公司67.1杂货店26.6直销 2.9药房 2.0专卖店 1.4数据来源:EUROMONITOR调查公司2002年国内十大化妆品牌排行榜品牌%1 美宝莲242 羽西133 玉兰油124 雅芳105 大宝96 丁家宜77 欧莱雅78 资生堂69 高丝610 KISS ME 6数据来源:EUROMONITOR调查公司2002年国内十大护肤品牌排行榜品牌%1 大宝262 小护士153 玉兰油144 凡士林85 樱花86 旁氏77 夏士莲68 丁家宜69 美加净610 可伶可俐4数据来源:EUROMONITOR调查公司中国化妆品市场状况一、市场概况1.内地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批发零售总额不断上升,1982 年只有2 亿元,但至2002 年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估计,已经增至460 亿元,2003 年更有望突破500 亿元。

不过相对于发达国家,内地仍处较低水平,应具有丰厚发展潜力。

2.内地化妆品市场主要划分为护肤化妆品、美发化妆品、美容化妆品以及其他类型化妆品四种主要类型。

•护肤化妆品(如润肤露、面膜、洗面乳等):市场品牌竞争激烈,其中最畅销为润肤膏霜及乳液,其次则是洗面用品和沐浴露。

•美发化妆品(如洗发水、定型水、发乳等):市场领先的主要是大型中外合资品牌,其中以洗发水为主,其次为造型摩丝和定型啫喱。

•美容化妆品(如唇膏、胭脂、粉底等):唇膏占据较高份额,其次则是香水,而市场上还未有明显领先的品牌出现。

•其他类型还包括:- 儿童护肤品如婴儿爽身粉、护肤霜/ 油、洁肤乳液、沐浴液- 防晒用品、防衰抗衰用品- 运动用洁肤品如防汗、防臭、保湿等携带方便的用品- 男用化妆品如古龙水、须后蜜/ 水、剃须膏、生发水等- 一次性化妆品如用完即弃的卸妆洁面纸巾、洗甲纸巾、化妆水乳液纸巾等- 绿色天然化妆品如一些含芦荟、维生素的天然营养化妆品3.内地化妆品市场的消费层次和消费品牌大致可分为三个群体:•高檔进口品牌的主要消费者是大中城市的高薪和高收入消费群。

他们主要选择来自欧、美、日等的着名化妆品品牌,这部分人约占城市人口的20%,消费者大部分是中青年女性。

•内地着名的民族品牌针对的是第二消费群,这一群体的消费者属于中等收入的中青年居多,以及一部分的老年人,约占城市人口的60%。

•第三消费群体以农村市场为主,其消费品牌通常以国产低檔产品居多,在消费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农村人口的50% 左右,城市低收入人群亦属于这一个消费群体,一般消费品是一些护肤膏和花露水等。

4.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至2010 年,内地化妆品市场消费趋势可以概括地作以下形容:- 天然化妆品市场备受青睐- 中老年化妆品市场需求巨大- 专业化妆品市场一触即发- 儿童化妆品市场方兴未艾- 运动用化妆品前景广阔- 男用化妆品发展迅速5.内地洗护发产品、美容护肤品等已经出现了细分化、品牌化的特点,而沐浴产品却至今没有强有力的品牌系列。

以护发产品为例,现在市场上已远不止护发素一种,各种护发精华素、专业修护露、受损发质专用润发乳等不胜枚举。

而沐浴露大多数尚停留在大包装、低价位的水平上,虽然近一两年中出现了像玉兰油沐浴液、雅姿沐浴液等一些深受消费者好评的化妆品品牌的沐浴液,但相对于市场上百种沐浴液而言还只是凤毛麟角。

6.2002 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类值(销售类值)统计7.2003 年1-8 月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类值(销售类值)统计零售批发2003 年1-8 月2002 年1-8 月增长2003 年1-8 月2002 年1-8 月增长化妆品类131.9 111.2 18.6% 44.9 42.8 4.9% 资料来源:China Infobank 《中国经济统计快报》8.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讯,2002 年,内地进口化妆品共0.62 亿美元。

2002 年及2003 年1-9 月主要化妆品进口摘要如下:二、销售渠道1.内地日用化妆品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有:超市、批发市场、百货商场、零售商店及化妆品专卖店。

近年专业美容化妆品市场如美容院、理发厅及美容学校等发展迅速,美容及美发产品消费亦不断扩大。

护肤产品是专业美容化妆品市场的销售热点,消费者平均每次花费约100-800 元不等。

2.专柜营销是化妆品传统销售模式的主流,世界名牌化妆品多数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销售。

比如1991 年成立的北京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各地百货商场设立了230 多个欧珀莱品牌专柜;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各大城市已设立近300 个品牌专柜,而旗下的美宝莲,在中国也已设立500 多个品牌专柜。

3.也有一些品牌采用开设专卖店拓展业务,但目前主要是以加盟店为主。

业界普遍认为做得最成功的非“ 自然美” 莫属,其他的还有“ 凯丽减肥”、“ 香山瘦身” 等等。

连锁加盟店被公认为投入最少,见效最快、成功率最高的营销模式。

4.直营专卖店正在成为国际品牌化妆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主要形式之一。

由于直营专卖店能更好展示品牌形象,保障服务管理质量的优势,还能保证价格体系的统一和稳定,越来越多的跨国化妆品巨头青睐这种营销形式。

美国如新集团在2003 年上半年宣布计划在深圳、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州等省市,连续扩展开张百家直营专卖店,并在3 年至4 年时间里,再增开500 家。

以往只在百货店化妆品柜台看到的日本资生堂产品,近日也以直营专卖店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上。

据悉,到2008 年资生堂计划在中国发展5000 家直营店。

5.革新的销售渠道——药房。

薇姿采取了进入药店销售的模式打入中国市场,避开竞争风险。

薇姿自1998 年7 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用了两年时间在全国200 多家大型药房开设了护肤专柜,发展速度惊人。

四川可采实业也开创了把国产化妆品摆到药店里卖的成功先例。

可采最初资金不足50 万元,2000 年,推出可采眼贴膜,进军药店营销。

2001 年就取得巨大成就,仅上海市场就实现2,000 万元营销目标。

6.直销在中国内地是一种比较特殊且有争议的销售形式。

但是不论如何,采用这种形式的安利、雅芳和玫琳凯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尤其是安利的“ 纽崔莱” 系列产品在非典后极度热销。

虽然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与直销相关的法律,但是,据说安利仍然在为直销正名。

同时,安利、雅芳等也开始在走“ 专卖店” 的形式并尝到了甜头,其中尤以雅芳的步伐迈得最快。

目前,雅芳在中国已有5,000 多家授权产品专卖店。

7.业界亦可从展览会探讨内地外化妆品的最新讯息和接触分销商。

2003-2004 年即将举行的化妆品展览会包括:三、竞争形势1.据《中国工业报》报道,内地有近3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 三资” 企业有500 家,内地企业占到了大多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