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产业进口现状及政策等建议

合集下载

中国大豆进出口政策

中国大豆进出口政策

中国大豆进出口政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

由于国内大豆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大豆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

因此,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进出口政策来管理国内大豆市场。

首先,中国采取了一定的进口关税措施。

对于非贸易壁垒国家(Non-Tariff Barrier Countries),中国对大豆实施较低的进口关税,以鼓励更多的大豆进口。

而对于贸易壁垒国家(Trade Barrier Countries),中国设定较高的进口关税,旨在保
护国内大豆生产者的利益。

其次,中国还实行了进口配额管理机制。

通过配额管理,中国限制了可进口的
大豆数量。

这样的政策旨在稳定国内大豆价格,并保护国内大豆生产者的利益。

配额分配通常基于原油籽油消费需求、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等因素进行评估。

此外,中国还对进口大豆进行了质量和安全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海关对
进口大豆进行检验,以确保满足中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这些检验举措是保障国内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举措。

另外,中国还注重鼓励大豆进口企业与国内农民合作,促进大豆生产和流通链
条的协同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确保国内大豆市场的稳定供应。

总之,中国大豆进出口政策旨在保障国内大豆市场的稳定供应、保护农民利益、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进口关税、配额管理、质量检验和鼓励合作等措施,中国努力平衡进出口大豆的交易,并保障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

2024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24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024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李奕聪;杨钰莹;李佳璇;司伟
【期刊名称】《大豆科技》
【年(卷),期】2024()1
【摘要】文章对2023年大豆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2024年大豆产
业发展趋势,提出2024年大豆产业发展建议。

结果表明,2023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继续保持增长,总产连续2年创新高;国产大豆产量增长带来的结构性过剩及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导致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走低;受国内消费市场恢复影响,大
豆消费量上升,大豆进口量增幅较大。

预计2024年国内大豆市场呈以下变动趋势:
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大豆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高位,豆制品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大豆产业技术进步对大豆自给率提升的贡献持续加大,大豆支持政策
力度不减。

建议继续以扩面积提单产为核心,多措并举提升大豆产能;深入实施饲用
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合理调减大豆饲用需求;推动居民食物消费转型,缓解大豆供给压力;稳定大豆国际贸易,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李奕聪;杨钰莹;李佳璇;司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
【相关文献】
1.2011年度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2.2010年度大豆产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3.2020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4.2021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5.2022年大豆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品之一,对国内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农业产业、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豆进口贸易的背景和特点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大豆恰好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农产品。

因此,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然而,由于我国自身大豆产量的限制,国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我国不得不依赖进口来弥补差距。

目前,我国的大豆进口依赖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豆生产能力较强,同时也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地。

大豆进口贸易已然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中的支柱项目。

二、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1.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豆进口的增加,不仅扩大了农产品交流和贸易的空间,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方面,大豆的进口促进了我国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提升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大豆的进口也使得我国农业从粮食单一化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农业发展,加强了农业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 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大豆进口的增加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方面,大豆进口的增加降低了国内大豆市场供需的紧张程度,稳定了市场价格,减轻了部分大豆价格负担;另一方面,大豆市场的开放竞争也对国内大豆种植业带来了一定冲击,使得国内大豆价格出现波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大豆种植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挑战。

三、大豆进口贸易对食品安全的挑战大豆进口贸易的增加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国际大豆贸易中存在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差异,容易导致进口大豆质量不稳定,从而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其次,我国对大豆进口主要依赖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浅析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 国大豆产 业现状及发展对 策
张 海 生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03) 301
摘要 :简要分析 了我 国大豆销售 、生产 、加工 、市场价格方 面的产业现状 ,并 针对我 国大豆产业在 生产 、加工
等方面存在 的单产水平低 、科技 含量较低 、管理不一 、品质较差 、外资注入并 控制加工企业等 主要 问题 ,提 出 重新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实现新 时期我 国大豆产业发展 目标而采取的相应措施 。
关键词 :大豆 ;产业现状 ;目标措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5 51 文 献标 志 码 :A d i 1.9 9 i n1 7 - 6 6C. 1 .1 0 o: 03 6 /s . 19 4 () 0 2o . 1 js 6 2 0
P e e tS t ain a d De eo me tCo n eme s r s r s n i t n v lp n u tr a u e u o o o b a n u t n C i a fS y e I d sr i h n n y
又快 发展 意义 重大 。
0 引言
1 我 国 大 豆 产 业 现 状
大 豆 富 含 优 质 食 用 油 脂 、 优 质 植 物 蛋 白和 多 种 对 人 体 有 益 的 生 理 活 性 物 质 ,是 世 界 上 重 要 的 油 料
11 在 大 豆 消 费 方 面 . 2 0世 纪 5 0年 代 以前 ,我 国 一 直 是 世 界 上 最 主 要
Z a g Has e g hn i n h
(rpS i c stt,S ax A a e f g cl rl c ne ,T i a ,S ax 00 3 ,C ia Co c n e ntue h ni cdmyo A r u ua S i cs a u n hn i 3 0 hn) e I i i t e y 1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对于大豆的贸易仍然采取进口的方式,由于其规模大,而且过于依赖国外,长此以往,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例如,大豆的进口数量受到来源国的约束,而且在进口贸易中还会受到跨国粮商或者外资企业的垄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针对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分析,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进口大豆;农业大国;进口来源;大豆进口贸易前言:作为农业大国,大豆是我国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且用途颇多。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的进口贸易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

为了能够找到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发展方向,需要对现状进行有效分析。

一、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分析(一)进口依赖性较高近几年,我国的大豆产量虽然有上升的趋势,但是其产量依然无法满足人口大国的需求,所以,我国采用进口的方式弥补我国大豆产量不足的缺憾,进而导致我国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很高。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采取引进先进的种植大豆的技术与手段,但是提升大豆产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试错、尝试、优化、创新,培育出最适合中国土地的大豆品种。

农作物的培育是需要时间的考验,以及大量的错误经验积累。

另外,由于摆脱对进口贸易的依赖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考虑,例如,将进口大豆所需要的资金与自己种植培育大豆所需要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对比。

但是作为农业大国,过于依赖从他国进口大豆,并不是长久之计,国家还是要从长计议,确保既能保证我国的大豆产量有所提升,还能有效控制进口大豆的数量和质量[1]。

(二)进口地比较集中从我国的大豆进口贸易来源地而言,主要国家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其进口地比较集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的品质,尤其是豆制品、肉类、蛋奶类,就会出现人们对于大豆需求量远远高于我国大豆的产量,所以,我国采取进口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要。

随着大豆转基因的研发,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开始大面积地生产大豆,其中产量又高品质又好的国家主要包括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另外,由于近几年我国与美国的关系变得紧张,从2012年开始我国主要的进口国变成巴西。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之一,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食用油生产、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品种之一,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

随着我国对大豆需求的增加,大豆进口贸易也逐渐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大豆进口贸易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接下来,我们将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 正文2.1 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食用油、豆制品等食品加工,因此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居民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大豆制品的消费也逐渐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大豆进口量的增长。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开放也促进了大豆进口量的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民逐渐从传统种植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导致我国大豆自给率下降,进口需求增加。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豆市场逐渐向国际开放,外国大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更加便利,为我国大豆进口增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增长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大豆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

我国应该加强大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大豆的生产效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确保我国大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2 我国大豆进口来源的多样性我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于几个主要的产地国家,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大规模种植大豆,并且生产效率较高,因此成为我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大豆种植面积广阔,产量稳定,产品质量优良。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

浅析我国进口大豆贸易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大豆进口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大豆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南美洲、北美洲和亚洲等地。

我国生产的大豆供不应求,因此进口已成为我国大豆贸易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的大豆进口贸易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大豆进口量自2010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747万吨,较上年增长0.5%。

而2018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724万吨,较上年增长9.5%。

可以看出,我国大豆进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我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等国。

其中,2019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为2423万吨,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为5110万吨,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数量为804万吨,从加拿大进口的大豆数量为18万吨。

可以看出,巴西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

大豆进口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自2018年起,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8年5月起,我国宣布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增加25%的关税,导致我国进口大豆价格显著增加。

不过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渐降低了大豆进口关税,并积极扩大大豆的进口来源,以减轻大豆进口价格的压力。

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有三种形式:全豆、压榨豆和半成品加工豆。

其中,全豆是指未经加工、整粒的大豆种子;压榨豆是指将全豆压榨出一定量的植物油后,剩余的蛋白质部分;半成品加工豆是指经加工处理的大豆成品,例如豆腐、豆浆等。

我国大豆进口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口中的重要部分。

大豆进口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因此大豆进口对我国确保食品安全、稳定农产品市场供应、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要加大对大豆生产和进口监管力度,保护国家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中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4 中国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 中国
✓ 农业补贴种类有限 ✓ 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我国还是空白。 ✓ 我国医疗体制、社会保险体制不健全,农民的生活负担也较重
• 美国
✓ 大豆是特别付款 ✓ 1996年以前是政府收购体制 ✓ 1996年以后改革产销体制,农民直接在市场销售,政府为农民支付
补贴
3.中国大豆依赖进口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 加快大豆产业行会、商会的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 制,强化农民对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风险的防范意识
• 并通过完善农村的网络建设,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 大豆行会和商会应架起农民和企业间的联系,及时发布相
关数据 • 行会应组织农民学习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的技术以及运
用电子商务方式销售产品的相关知识 • 并对大豆的种植制定统一的、严格的标准,使企业能在国
35
34
净进口额(万吨)
-93.9
-110.9
-53.9
-27.4 -78.1

-9 •
92 •
260
303
412
1021
1369
1104
2047
2548
2611
2790
3046.1
3708.6
4221
净出口 净进口 转基因大豆挤占市场 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1.2 外资占领大豆产业
黑龙江省:国产大豆的最后堡垒
• 使大豆产业走向集群式的发展道路,不断促进产区内生产 、加工技术的交流合作,不断降低豆农、企业的单位成本 ,不断提升大豆产业的竞争力
4.4发挥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优势
• 分化新品类,打造新品牌 • 建立反转基因食品统一战线 • 推广转基因文化并大力宣传视频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豆产业进口贸易现状及对口国,大豆产业进 口形势十分严峻,进口需求呈现刚性,进口数量持续上
升,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
击。如何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国大豆进口概况
2
20世纪50 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第二,兴建大豆仓储、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和发展大豆国际物流体系; 第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建立为我国大豆产业进口发展保驾护航 的法律体系。
(三)积极发挥大豆行业协会的作用,防范国际化市场风险,提高
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四)挖掘国产大豆绿色优,提升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大豆依赖进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3
1. 2.

国内需求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导致进口需求呈现刚性。 外资逐步渗透大豆产业链,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
目前大豆这一最早开放的农产品领域几乎完全被外资掌控,我国97 家大型油
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为跨国粮商所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中国油脂市 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也为外资所掌控。
大豆依赖进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4
3. 我国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缺失,进口大豆成本优势明显

生产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按完全的生产成本比较, 我国大豆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生产成本。

我国农业补贴的种类还非常有限,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我国还是空
白,补贴办法也比较简单,补贴范围和价格支持力度有限。
政策建议
5
(一)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控制大豆进口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扶持战略

第一,增加生产和出口环节补贴,政府应充分利用WTO 赋予其成员方的权利, 通过增加“绿箱”补贴的种类,对大豆生产过程中的科研、区域结构调整进行 有效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

而进口大豆的生产、出口获得出口国多种补贴和支持。以美国为例, 其大豆补贴政策十分灵活,既有对收入的补贴也有对价格的补贴,既 考虑价格高位时的补贴又考虑价格低位时的补贴,各种补贴方式的综 合运用大大增强了美国大豆的产业竞争力。目前美国政府为大豆生产 者提供的补贴方式有商品贷款项目、直接补贴、以价格或收入为基础 的反周期补贴和平均作物收入补贴等多种形式。
对我国的大豆进口而言,1996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大豆国内市场
和大豆进出口贸易基本放开,国外大豆大量涌入,进口量逐年增加,最终
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2000 年,我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 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 进口国,大豆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用汇最多的农产品。 2012年, 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t,同比增加11.2%,当前我国大豆 对外依赖度超过80%。

2007年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明显是国际大豆贸易商联合操作的结果,而国内
大豆企业如九三集团等,在此次大豆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出现了亏损。然而, 2008 年在我国国内豆农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却被国际粮商、国
际基金公司压制操作。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大豆滞销,豆农生产积极性受挫,
大豆产量始终徘徊不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