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6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课后精练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这篇课文的知识点,检测课后练习的答案,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对照练习。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一、基础知识(40分)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0分)沁园春( ) 峥嵘( ) 百舸争流( )携( ) 百侣曾游( ) 橘子洲(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 怅寥廓(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5分)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5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1沁园长沙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1 沁园春长沙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925年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B.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恰”字以下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不恰当,应是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恰同学少年”的有关词句。
二、语言运用3.右图是橘子洲被湘江环抱图,请用简洁语言并运用想象手法加以描述,不少于12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可描写橘子洲的形态,也可描写橘子洲绿色苍翠的特点,另外加以想象,注意字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似结在常春藤上的绿色瓜果。
她平静、高洁、美丽,溢满着情爱、温馨、浪漫,永远让人着迷,令人神往。
橘子洲被湘江拥抱着,被阳光拥抱着。
面向江东,或是面向江西,任意躺靠在绿荫掩映的草坡上,清新的水汽扑面而来。
微风在透明的空气中轻柔飞翔,树枝像少女的长发在微风里随意摇曳,人们自由地行走在橘子洲上。
4.如果班里要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请你做主持人,现请你写一个开场白,用来渲染气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1.1沁园春 长沙(课时2)(课后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沁园春长沙(课时2)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温馨/沁园春扁舟/万山红遍伴侣/千丝万缕B.桔梗/橘子洲尽管/层林尽染凝眸/风华正茂C.经验/竞自由恪守/百舸争流峥嵘/铮铮傲骨D.邂逅/万户侯沧桑/苍茫大地敬仰/激扬文字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D.鱼翔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周密详细3.下列语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公祭日前一天,老红军鲁世贵的追悼会在杭州举行。
从他骨灰堆里找出的6块弹片,记录了他九死一生的峥嵘岁月。
B.我大学时最喜欢现当代文学,听着学问渊博、谈吐不凡的老师纵横捭阖,激扬文字,我就有一种难以按捺的文学创作冲动。
C.对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更追求“高价值”而非“高价格”。
一款能够读懂消费者心思的经济节油的入门级小车,正合年轻人的心意。
D.大学生应该是最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的一群,然而或许是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抑制了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到2017年,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我国还会建成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B.墙体海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单调的街道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还提高了人们的审美品位,备受大众青睐。
C.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
D.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红场阅兵式上,一个由60名中国军人组成的代表团参与了阅兵。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幅图画湖岸汀渚,枯木棘竹,气象萧疏,江天__________,鸳鸯游宿其中,境界静谧清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高考练习.doc

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高考练习一、教学建议一、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毛泽东的词的内容是现代的,但形式是传统的,在这一点上与本单元其他课文有本质的区别。
形式上,传统诗词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性强,因此本课教学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使学生加深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二、适当介绍创作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主题,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
欣赏时不必字字对照,句句落实。
如“粪土当年万户侯”,在当时有许多事件可以印证,如1915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小册子,开展斗争;年直接组1织916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等,这些都不必讲得太落实,否则就变成了政治图解而不是文学鉴赏了。
三、要注意扩展阅读。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学生并不陌生,但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毛泽东,学生未必十分清楚,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毛泽东诗词,欣赏他的狂草书法,体会其诗人和书法家的风采。
二、研讨与练习一、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
设题意图:积累名篇,提高朗读水平,深入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人的革命情怀。
朗读指导:1朗读前可先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像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秋色,然后吟诵这首词。
这就可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更准确地读出这首词的意蕴。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这首词中的主要意象,把握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表达。
参考答案:上片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解析 ①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 过去,指虚度光阴。根据“谁主沉浮”语境,应选“峥嵘岁月”。②水深火 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 端困苦的境地。生灵,指百姓、人民。前文语境中有“人民”,故用“水深 火热”。③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通过全篇或全 段文字透露出来。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 的意思。根据介词“在”可知,应选“字里行间”。④淋漓尽致:形容文章、 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 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语境体现了内容表达“透彻、充分”,应用“淋漓尽致”。
答案
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5.参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首歌颂毛泽东同志的短诗。要求:必须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
示例: 你, 就是那只, 主宰沉浮的雄鹰。 此刻, 翱翔于橘子洲头的上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逻辑顺序不当,排除 A;“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血性青年”缺少谓语动词“成为”。故选 C。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课后分层训练(一) 沁园春·长沙

课后分层训练(一)沁园春·长沙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这一次,张教练没有像以前指挥时那样紧张,也没有在场边对在场上犯下低级失误的球员挥斥方遒....。
D.《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解析:选D A项,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不能用来形容“学习和生活故事”。
B项,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C项,挥斥方遒:挥斥,纵放、奔放;方,正;遒,强劲有力。
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D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寻常的日子。
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B.“嫦娥四号”翩然降落月背的消息震惊世界。
有媒体说中国的登月技术已领先美国,也有媒体说登月技术美国依然是老大,美国宇航局对此不以为然。
C.个税改革涉及的三项内容,除适当提高费用扣除额,调整税率级次级距外,还包括完善征管措施,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
D.面对新一轮购房潮,我国近期出台了“认房又认贷”的楼市调控政策,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稳定市场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析:选A B项,表意不明,“对此”究竟是针对前面哪一种看法,原句没有明确;C 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信息管理”的后面加上“系统”;D项,句式杂糅,“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应为“旨在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或“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百舸.孟轲.沉疴.枝柯.B. 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 峥.嵘狰.狞挣.扎风筝.D. 寥廓.城郭.敦.厚淳.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舸”读“ɡě”,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kuò”“ɡuō”“dūn”“chún”。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 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同伴) 激扬...(地位很高的人)..(激浊扬清) 万户侯D. 击水..(不平凡) 岁月稠.(多)..(击打水) 峥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核文中的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句子内容作答,题中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__________。
丙申新春,《中国诗词大会》也以__________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__________。
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试题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某某课后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课内同步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___________“霜天”即___________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____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____________2.“沉浮”同__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里指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万户侯”本义是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
2.“粪土”的意思是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中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遏”的意思是___________2.“记”领起的下文是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___3.山、林、江、舸、鹰、鱼4.万类霜天竞自由。
意、恼恨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爵位大军阀、大官僚。
……为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3.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的地方阻止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课后精练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百舸.(ɡě)尽.善尽美(jìn)奇葩.(pā)垂死挣扎.
(zhá)
B.遒.劲(qiú)鹰.击长空(yīnɡ)急务.(wù)胜似.春
光(sì)
C.寥廓.(kuò)激.扬文字(jī)分.外(fân)岁岁重.阳(chónɡ)
D.曾.经(zēnɡ)尽.量(jǐn)人生易.老(yì)战.地黄花
(zhàn)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采桑子万里霜鱼翔浅底难兄难弟
B.沁园春秋风劲沧海桑田挪用公款
C.青玉案橘子洲精卫填海一曝十寒
D.浣溪沙怅寥廓层林浸染万山红遍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奇葩.:花②百舸.争流:船③峥嵘
..:
..:不平凡,不寻常④黄花
..:菊花⑤胜似
比不上⑥寥廓
..:远而宽
A.②⑥④
B.①⑤②
C.①③⑥
D.②③④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识别是非的能力。
B.柳宗元真正懂得永州山水之美。
C.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个人都应立足岗位学雷锋,把这种优良传统发扬下去。
D.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5.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陶艺,_______________;中国的音乐,以清明像天为至乐;
中国的园林_____________;中国的绘画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诗歌_______________;清,马是民族文化精神生命的心源之美。
①以小窗花影为绝胜②以山清水秀为佳赏③以清澄幽邃为上品④以清淡水墨为妙境
A.③①④②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6.补充完整下列所给诗句。
(1)人生易老天难老,_______________。
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32分)
(一)阅读《沁园春长沙》,完成7~14题。
(24分)
沁园春
长 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7.(1)“漫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霜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怅”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
(3分)
8.为了照顾诗词格律的要求,诗人有时会突破句式的规范来造句,请分析首句,依照规范的语序将其写在下面。
(3分)
9.“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所描绘的意境与杜牧的《山行》中的“ ”非常接近。
(3分)
10.分析“看”所领起的文字,填写下表。
(3分)
视点 物象 特证
远望 山林
万类霜天
竞自由 近看 江舸 仰望 鹰
俯察 鱼
11.通过分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所撷取的意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3分)
(1)最具浓列色彩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具数量优势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具竞争气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上阕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3.概括下阕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段文字的大意。
(3分)
14.“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泽东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8分)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5.诗的上联十分含蓄,暗示了许多内容,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4分)
16.下联蕴含深刻的哲理,请予以概括。
(4分)
参考答案
一、1.D 2.D 3.D 4.A 5.A 6.(1)岁岁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2)粪土当年万户侯(3)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一)7.(1)满江(2)秋天(3)失意恼恨由深思而慷慨激昂的思绪
8.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击长空翔浅底
11.(1)红遍尽染碧透
(2)万层漫百万
(3)红碧争辉百舸争流鱼鹰竞翔
12.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祖国的沉浮,表现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13.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14.诗人壮阔的胸怀、激昂向上的情绪浸润了秋之万物,使“一切景语皆著我之色”,这就是情之巧妙寓于景的缘故使然,即我们平时常用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15.“屐齿印苍苔”说明阴雨初晴,不明写春雨,只用暗示;诗人从春雨中听到杏花消息,故前来游园欣赏,这一点也没有点明;主人的门虽设而常关,有人叩门也“久不开”,说明懒于社交,径自隐居园中与春色为伴,可见高雅脱俗。
16.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