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迹馆至陈列馆导游词
成都金沙博物馆解说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材料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2007年8月编(讲解从南大门始)上午(下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金沙遗址博物馆。
我是讲解员,非常荣幸,今天能陪同大家参观我们博物馆。
现在各位已经站在三千年前曾经兴盛一时的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梦幻般的发现之旅吧。
(从大门到遗迹馆间或陈列馆前内容)发现于2001年2月8日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城区西北部,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也是古代蜀国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都城所在。
金沙遗址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达456亩(与国外观众讲解时必须用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多平方米,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几个部分组成。
[以横贯东西的摸底河为横向景观轴,以南北轴线的开放空间形成纵向文化轴,通过功能协调,充分实现现代博物馆教育,休憩,观光,游览的多种功能(大多数时候可省)]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李岚清、吴仪、王乐泉、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视时间可适当省略一些)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
金沙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成都建设文化强市的突破口,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为金沙遗址成为我国一流博物馆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金沙遗址发现后,市委、市政府重新规划了遗址周边的所有建设项目;200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在成都召开金沙遗址保护的专家论证会,市委、市政府根据论证会意见,划定了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金沙讲解词

列馆展览面积有6000平方米,共有五个展厅,分别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方面为您讲述三千年前的故事。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第一展厅《远古家园》。
进入展厅后我们首先看看脚下的这处遗迹,这是从祭祀区整体切割,并用套箱套取的方法将其整体平移调运过来的。
这处遗迹中埋藏有大量的陶器、鹿角和野猪獠牙等,土壤中含有大量植物的孢粉,这都成为复原3000年前古蜀先民生活画卷的重要依据之一。
结合大量的考古资料,我们为您想象复原出一幅面积达500平米的半景画,它运用声、电、光等现代科技技术将画与景、虚与实和谐自然的交融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三千年前古蜀金沙春夏之交的美好画景。
放眼望去,碧野蓝天,白云飘浮,生机盎然。
大量考古学资料证明,金沙时期成都地区曾是一个森林密布、野生动物繁多的天地。
遗址中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还有大量野猪犬齿、鹿角、麂骨、犀牛骨、马牙等,并埋藏有大量乌木,经过专家对动植群的研究和遗址内土壤中的孢粉分析,显示数千年前成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河渠纵横、植物繁盛、动物成群。
在这舒适宜人的环境中,金沙先民过着依水而居的定居生活,目前金沙遗址发现有100多座小型房屋建筑基址(普通房屋),同时也发现一座面积高达1万平米的大型房屋建筑基址(宫殿建筑),画中平民之家与王者之居交相辉映,显示出三千年前兴旺繁盛的都邑画卷。
在世外桃源般的远古家园里,古蜀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作,从事着农业、狩猎、渔捞、家畜饲养以及手工业等生产活动,世世代代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
展厅两侧的展柜中还布陈着金沙遗址及同时期其他遗存中出土的众多的动物标本,这是复原当时生态环境的科学依据。
一侧展柜中主要陈列有猪、马、牛、狗、鸭子等家禽类动物骨骼,说明当时六畜兴旺;另一侧展柜中陈列着鹿角、犀牛臼齿、老虎犬齿、野猪獠牙等野生类动物骨骼,目前已知三千年前这片土地上生存的野生动物就有斑鹿、水鹿、赤麂、野猪、猪獾、犀牛、老虎、黑熊等,说明当时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金沙遗址讲解词(开头语)现在各位已经站在三千年前金沙遗址的土地上了,让我们走进金沙,一起开始一次金沙发现之旅吧。
(走进博物馆大门后)金沙遗址发现于2001年2月8日,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
它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介于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距离我们市中心天府广场约5公里。
金沙遗址是在一个基建工地的施工中偶然被发现的。
发现的当年,就被评选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经过几年来的考古勘探与发掘,目前已经基本确认遗址的分布范围在5平方公里以上。
在遗址内已发现了大型宫殿式建筑、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住区、墓地等重要遗迹现象。
在金沙遗址内已经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还有大量的陶器、象牙以及野猪獠牙和鹿角。
这些发现使我们对金沙时期古蜀人的生活、生产、丧葬习俗、宗教祭祀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对遗址的性质、年代等也有了基本的结论。
从这个遗址的规模和一些高规格的重要遗迹、遗物的发现推测,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之后,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代蜀国的都邑所在。
金沙遗址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迷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可以说金沙遗址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揭示了一个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代文明。
并将成都市的建城史从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
金沙遗址的发现如一声春雷,再次掀起了古蜀王国神秘的面纱。
而金沙村这个成都市西北郊平淡无奇的小村庄,在2001年初顿时成为西部的磁场,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从南大门到遗迹馆间)金沙遗址发现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党和国家领导非常关心、关注金沙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建设工作,江泽民、曾庆红、吴官正、乔石、宋平、尉建行、王乐泉、吴仪、李岚清、李铁映、姜春云、陈至立等二十多位中央领导先后视察了金沙遗址,并指示要把金沙遗址发掘好、保护好、建设好。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悠久的遗址和博物馆展览,带您领略金沙文化的博大精深。
金沙遗址位于中国华东地区,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这个遗址
是一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史前时期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
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这个文明的存在并不了解,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其中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
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例如农业、手工业、艺术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到古代金沙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金沙遗址的复原模型,使游客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古代遗址的规模和布局。
此外,我们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和讲解解说等方式,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金沙文化的魅力。
金沙遗址博物馆还致力于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推广工作。
我们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研究资源。
同时,我们也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金沙文化知识,培养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参观之余,能够深入思考金沙遗址所代表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希望这次参观能够让大家对金沙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谢谢大家的光临!。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位于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心的一个文化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为45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
该博物馆是为了保护和展示金沙遗址文化而建立的,也是一座汇集考古、文物保护、专业展示和科普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共展示有3组壁画和3000多件古代文物,其中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金器、银器和玻璃器等各类文物。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座博物馆。
一、简介金沙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和保护金沙遗址文化的博物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展馆主体建筑为一座仿古建筑,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整个博物馆坐拥广大自然景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展品丰富,室内外相映成趣。
二、展览1、东南亚史前文明展东南亚史前文明展以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为主线,展示了东南亚史前时期的文化、工艺和社会制度。
展馆通过3D模拟技术,再现了原始人类的生活场景。
展品包含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金器、银器和玻璃器等各类文物,同时也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渔业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金沙古城遗址展金沙古城遗址展展示了一个世界级的考古遗址——金沙遗址。
展馆通过照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介绍了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保护和研究,让观众了解到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3、古墓园展古墓园展展示了金沙遗址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介绍墓葬的结构、文化、文物和研究成果。
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人类的生命、文化、信仰和艺术创作,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古代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追求。
4、唐宋文化展唐宋文化展展示了唐宋时期的历史、经济和文化成就。
展馆通过各种古籍、字画、瓷器、器皿、文物、金银器等形式,让观众了解到唐宋时期中国的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三、教育性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和科普教育的场所,还是一个具有大众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的场所。
博物馆内设有大量的信息展板、多媒体展示、3D场景和模型,将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等知识呈现给观众,促进观众能够在知识和文化方面得到提升。
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欢迎来到第三展厅《天地不绝》.在这儿首先请大家注意听一个声音…这是来自三千年前的天籁之音,它是由祭祀区出土的两件石磬发出来的,就让我们在三千年前古蜀祭祀神圣庄严的礼乐伴奏之下,一起走进他们的神巫世界。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件代表性器物——青铜立人。
这件青铜立人高14.6厘米,您看他头戴涡形帽,身穿中长服,整个人神情肃然地踩在一个插件上,似乎正在主持一场神圣而重要的仪式。
在他的腰间插有一根象征权力的短杖,显示出他高贵的身份,有的说是巫师,有的说是蜀王,也有的说是巫师兼蜀王的身份。
而这件青铜立人最特别的就是他的手势,您看他的手一上一下环抱在胸前,手里边还是空的,似乎握有什么东西。
对此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的手没在一条直线上,可能拿了两件器物;也有的说可能拿了一根迎接太阳的神树枝;还有的从他双手的弧度来看,认为可能握的是象牙…..不管怎样的猜测,他手中的器物一定是奉献给祖先神灵的神秘礼物。
三星堆当年也出土了一件身高1.62米的青铜搭理人像,虽然这两件青铜立人大小差别很大,装束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势,这就足以说明金沙和三星堆应该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习俗。
现在您看到的就是三千年前的象牙,我们为这些象牙量身定制了透明的亚克力册匣,并用高分子有机硅胶封存起来。
这里展示的象牙长度都在1.6米左右。
同时展柜中还展示有古蜀先民加工成片状、棍状、圆柱状的象牙。
也许大家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古蜀先民会用这么多象牙来祭祀呢?专家们是这样猜测的,由于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经常发生洪水灾害,而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镇杀水中精怪的方法,金沙人用象牙祭祀,可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象牙主要是古蜀王国早期的祭祀物品,同时这一阶段也盛行用石器来祭祀。
金沙共发现了1000多件石器,现在我们看到的圆形石器叫作石壁,所谓“圆形象天”,专家们认为这类器物很可能是用来祭天的礼器。
再来看看这一件特殊的石器。
成都金沙博物馆解说词

星堆、成都商业街船棺遗址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7年4月16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为进一步发展成都的旅游业,并使之成为成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创造了条件。
金沙文化还和都江堰、大熊猫一道被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
(以上内容可视具体线路情况调整)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和文物保护专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并注重把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首先组织专家制定了金沙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
然后根据总规再进行建设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经过多次充分的论证,充分考虑对遗址和文物的保护。
(关于金沙遗址的建设情况对一般观众可少讲甚至不讲,主要针对政府官员、文博干部讲解。
)乌木林在我们的右边竖立着古老沧桑的“乌木林”。
这些乌木有的在金沙遗址内发现,有的出土于其他遗址或建筑工地。
乌木又称阴沉木,专指埋藏于古河床下数千年的各类名贵古树,经过物理、化学等长期反应过程,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质地,其木质坚硬细腻,纹理清晰,非常珍贵。
大量乌木的出土,充分证明远古时代的成都平原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
玉石之路沿着我们左边的这条小路设置有“玉石之路”。
古蜀先民就是在一片荆棘中从遥远的高山上采选、运输出一块块玉石,为我们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等一会儿我们在展厅里就可以见到古蜀人制作的大量精美玉器。
太阳神鸟雕塑在我们面前的这座雕塑,就是由金沙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黄金饰品“太阳神鸟”金饰放大而成。
其原件外径12.5厘米。
由于其造型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凝聚了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是中国商周时期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
2005年8月16日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金沙遗址博物馆导游词

金沙遗址博物馆导游词【篇一:金沙遗址博物馆讲解词】进入第二展厅我们将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
首先我通过一个沙盘来了解一下三千年前古蜀金沙的功能布局。
目前金沙遗址的发掘面积达5平方公里以上,在此范围内,已发现有祭祀区、宫殿区、墓葬区、生活居址区等几部分重要内容,通过这个模型能够直观看到金沙遗址有着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加之遗址内出土众多精美器物,因此认为金沙遗址不是一般村落,是当时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甚至很可能就是商周时期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进入展厅,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
生活离不开水,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古人如何解决饮水的问题。
您看,这就是当时的水井圈,它的底部是空的,使用时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将陶罐放进坑中,然后再在周围填充鹅卵石和稻草,起到过滤水的作用。
金沙目前发现有十多处这样的陶井,说明当时人们对水质要求还是比较高了。
再看看人们的居住条件。
这是根据发掘的建筑基址一等一比例复原的茅草屋,三千年前的普通百姓住的就是这种20平米左右的单间。
这种房屋我们称之为“木骨泥墙式”建筑,这类建筑一直沿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农村都还能看到。
老百姓居住的是单间,而当时的王公贵族居住的则是庭院。
前方的三维动画正在演示它的修建过程,而这是根据发掘现场1:17的比例制作的微缩模型,通过这个基址我们可以看到这处建筑的布局结构,您看它有庭院、大堂、过厅和对称的厢房,很显然,它在修建时一定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这处建筑群总面积有一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足球场的大小,可以想象它当年的宏伟气势。
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是当时的宫殿,也有的认为是当时的宗庙建筑。
另外从生活区发现的几千座大大小小的灰坑可以看到三千年前古蜀先民富足的生活。
比如您看这两件高达1米多的大陶瓮,有的专家就认为它应该是用来储存食物的,可见当时已经有许多剩余的物品。
而这两件陶瓮的底部都是尖的,推测可能是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将它埋入坑中使用,专家认为这应该能起到除湿和保持恒温的作用,好比今天的冰箱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遗迹馆至陈列馆导游词
(走出遗迹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我们的对面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
陈列馆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全钢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
它与遗迹馆的外形一方一圆,一起构成博物馆内的两个主体建筑。
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它们均采用斜坡的方式,喻示着金沙遗址从大地上冉冉升起。
其顶上的方格就像考古发掘中的一个个探方,显示着金沙遗址的大量遗迹尚未发掘,神秘的宝藏还未彻底探明。
两座建筑就象两片叶子飘落在摸底河两岸的大地上,建筑在这里与地界充分的交融,在交界处模糊了彼此,让我们不要去惊扰这片神圣的土地和那些沉睡了千年的精灵,而那些已经被破译的远古信息却在清晰地再现与表达。
我们面前这条静静流淌的河流被称为摸底河,她由西向东把金沙遗址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
几千年来她默默无闻的陪伴着金沙遗址,但是它到底源于何时,却不得而知了。
而“金沙”这个美丽的名字,启用于何时,我们也不得而知。
在金沙遗址范围内发掘的一座五代后蜀时期墓葬出土的墓碑上,将此处称为“金沙乡”,隶属当时的犀浦县,说明至少在五代时期“金沙”这一名称就已存在了,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过摸底河后)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陈列馆展览面积约6000平方米。
分为五个展厅,主要以金沙遗址所发掘的重要遗迹和遗物为主要内容,在这里发现的一号坑是目前金沙遗址祭祀区发现的形状最规整,也是埋藏文
物最集中的祭祀遗存。
虽然由于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已不清楚,但从残存的坑部情况看,坑内的器物分层叠放。
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
多达8层,最长的象牙近1.6米。
摆放极有规律,场面非常壮观。
在这个坑的下层还埋葬着玉器和铜器等,由于还没有发掘至底部,玉器、铜器的数量还是未知数。
大家不禁要问,祭祀中用这么多的象牙,这些大象来自哪儿,成都平原有野生大象吗,当年三星堆出土81根象牙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对象牙的来源作了种种猜测。
那时候,专家们似乎倾向于大象外来说,人们认为,这些象牙也许来自云南或者印度。
当人们面对金沙如此众多的象牙时,这些大象的来源再次困扰着考古学家。
与三星堆不同的是,这次,大象本地说占据了上风。
而现在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境内根本没有野生大象,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是否预示着3000多年前的成都平原的气候与现在有较大的区别。
经科学研究,距今3000年前后是全球的温暖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从文献记载看,在当时的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大象的存在。
在甲骨文卜辞中有商王猎取野生大象的记载,中原地区还曾用象兵作战。
但是目前对象牙的保护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是由于考古发掘出土的象牙十分有限,保护研究很不深入,此前,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保护象牙成功的先例,其次是象牙的结构和树木的树轮相似,分层组成,一旦表层的象牙质受到破坏,很快就会风化成为粉末,再也无法固定,更无法保护。
金沙遗址发现象牙后,文物保护专家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了就地回填处理和有机硅
封存两种办法来对象牙进行保护。
我们接下来的参观将从二楼走下一楼,再从一楼走到地下一层。
在地下一层里,不仅有我们的最后一个展厅《金沙之谜》,还有我们的4D影院,每隔20分钟会放映精彩的四维特效影片《金沙传奇》,那里还有许多参与互动项目,它们将会诱发你的思古之情,让你重温古蜀文化的传统智慧,而各项有趣的游戏更会为你增添一份快乐与惊喜。
在地下一层中还设有书吧、礼品商店、咖啡厅、快餐店等休闲
设施。
有兴趣和时间的朋友,在我们的发现金沙之旅结束后,可以到这些地方去看看、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