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近年来,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煤矿安全问题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针对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运用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手段建立可靠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风险预控风险管理理念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人为本,注重预防、重视风险的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事故风险进行全面控制的管理模式。
在此模式下,管理人员应广泛征求员工、专家、行业协会、政府机构、资本市场等各界力量的意见和建议。
并充分了解煤矿生产活动的现状、风险源、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制定适合公司特点的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计划,确保煤矿安全风险管理高度科学、高效、合理。
二、安全风险预控的管理体系(一)管控指标的设立要明确什么是煤矿的安全风险,首先要搞清楚风险点的所在地、时间和种类,从科学的角度管理并组织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
对于风险点的分布,可以依据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来建立管控指标。
(二)经验分享运用其他企业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来为本公司的防范措施提供依据和参照,分享经验将有利于日常管理部门的业务提升。
(三)职工培训对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的安全教育及举行相关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责任分工对各级、各部门、各人员的安全责任进行细致的分工明细,并与全员考核机制合理结合,形成全员监督、适时纠偏的责任制询责管理体系。
(五)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形,制定合适的安全措施,并对上述负责制度进行规定,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识别、及时报告和处理。
(六)技术手段管理科学选用并使用好适合自己矿山特点的设备和技术工具,全面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进行追踪、监控与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三、管理风险和预控化风险之间的联系(一)管理风险安全管理极其重要,而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管理,要加强事故的责任分配、事故的调查,对有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构建一个全员参与的安全法制体系,不断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全

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内蒙古坤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公告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公司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公司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
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公司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甬葆: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哎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彳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5、发生事故、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 并符合下列要求:1、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2、针对风险管理对象矿井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3、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4、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5公诃应组织相关&业人员止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危险源监测公司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并确保: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了以明确;、2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安全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所有岗位和部门。
第三条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和应急管理制度,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属于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第五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章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第六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技术要求和行业规程,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作业安全规程、应急预案、车辆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第七条企业应当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企业应当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施的建设、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
第九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风险的排查、报告、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第三章应急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任务。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各类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和使用。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动态信息,做出及时应对和处理。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员工应急意识。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应急事件的处理机制,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员工通报。
第四章安全培训与督查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等。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督查机制,确保各级负责人、部门和岗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风险预控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风险管理行为,保障企业和相关利益方的权益,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要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风险是伴随企业经营活动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不加以预测和控制,可能会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可以从源头上预测、评估和控制风险,为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点1. 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明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明确风险的来源、类型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风险的方法和预警机制,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情况,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预警和预案。
3. 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明确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将风险控制纳入企业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4. 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和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预控策略。
三、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制度框架:明确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目前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为制定具体的风险预控措施提供依据。
3. 制定风险预控策略: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控策略,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时间表。
4. 实施风险预控措施:根据风险策略,实施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确保控制措施的落地和有效执行。
5. 监测和评估: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6. 风险纠正和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开展风险纠正和持续改进工作,及时修正和改善风险预控措施,提高长期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4篇

风险预控管理制度4篇【第1篇】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平安生产的目标,依据国家平安生产方针、安监总煤行〔2023〕133号及中煤安〔2023〕686号、中煤安〔2023〕58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退平安隐患,特殊修订本制度。
其次条平安隐患与平安风险的区分,本制度所称平安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背平安生产法律、规矩、规则、标准、规程、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担心全大事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急状态、人的担心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假如不准时实行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平安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利用评估手段举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单位要把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平安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平安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
对平安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光、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实施平安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美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平安隐患采取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急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告制度。
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新生产线的投入或生产平安环境有变化时,未举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实行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平安隐患治理应坚持“准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普通、先平安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平安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担心全不生产,平安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个针对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参考:一、制度目标本制度旨在全面排查和治理企业内的安全生产隐患,有效预控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护员工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制度内容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部门和员工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责任,分工明确,层层传导。
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周期和方法确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周期,例如每月、每季度、每年等。
列出详细的排查内容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排查表格和检查工具。
3.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流程明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流程,包括隐患发现、登记、评估、整改,以及相关人员的协同配合。
4. 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措施规定隐患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时限,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 风险评估和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和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包括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演练等。
6. 培训和宣传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7. 监督和检查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各级部门和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8. 违规处理和奖惩措施制定违规处理和奖惩措施,对不按照制度执行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对积极参与和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
四、制度执行与监督制度的执行由企业相关人员负责,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上是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预控管理制度的一个参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落实。
同时也建议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兼顾专业指导意见以及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在建立制度时加入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预警机制。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展和企业经营的多而杂化,安全风险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保障员工和企业自身的安全,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订立一套完善、科学、可操作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本文旨在阐述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探讨如何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安全生产、科学进展的目标。
二、建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框架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框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企业应依据所处行业和经济情形,订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与业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框架。
1.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应建立适当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重点风险区域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包括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风险级别、建立风险管理方案等。
2.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计划的实施,订立完善的安全掌控措施、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方案等,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3. 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机制企业须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机制,设立必要的安全培训岗位和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其目的在于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其具备应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本领。
三、确立管理体制企业应依据实在情况,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保证科学决策和任务分工,实现职责明确,协调作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层次制度企业应依据本身进展阶段和管理要求,确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层次制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各级职责、任务、资权限,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订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法企业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订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法,明确职业卫生检测要求、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工作条件、卫生防护措施等,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数据库,做到防范掌控职业健康风险。
3.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团队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安全风险识别、风险预控、应急响应、事故调查等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协调,提高应对安全风险的本领。
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

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是企业用来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企业发现、评估和应对各种潜在风险,以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关键原则以及实施方法。
一、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化。
良好的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和应对风险。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 提前发现风险: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对市场动态和内部运营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的迹象。
这使得企业能够采取早期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2. 降低经济损失:通过有效的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企业能够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定量化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计划。
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
3. 保障企业持续发展: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一个完善的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和应对风险,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二、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的关键原则1. 早期预警:及时识别和发现风险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影响。
这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与跟踪机制,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内部运营数据,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2. 综合管理: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需要协调各个管理层面的工作,包括战略层面的风险管理、项目层面的风险管理以及日常运营层面的风险管理。
各项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3. 预案制定:在发现风险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预案,并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预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和可能的风险因素,确保能够在风险发生时及时应对。
4. 不断优化:风险预控预警管理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漳泽电力长治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规章制度发布通知2016年第号《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制度》已于2016年月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总经理二○一六年月日规章制度控制表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制度1 目的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危险源的识别、评级、安全措施制定、实施,进而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预警预控,以达到减少和杜绝施工过程事故的目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山西漳泽电力长治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1000MW基建工程各参建单位风险预警预控。
3 职责3.1 电厂工程技术部职责3.1.1 负责每日8:30时以前向安全环保部报送当天达到Ⅰ、Ⅱ级风险的施工计划、作业任务、作业地点等。
3.1.2 负责审核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
3.1.3 参与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和评级。
3.1.4 负责监督风险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3.2电厂安全环保部职责3.2.1 负责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
3.2.2 负责风险预警的发布工作。
3.2.3 负责审核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
3.2.4 负责监督风险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3.2.5 参与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和评级。
3.3 监理单位职责3.3.1 负责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和评级。
3.3.2 负责审核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
3.3.3 负责监督风险预控措施的执行情况。
3.4 施工单位职责3.4.1 负责制定风险预控措施。
3.4.2 负责自查本单位执行风险预控执行情况。
3.4.3 每天16:00以前按照风险分级标准报送第二日Ⅰ、Ⅱ级风险的施工计划、作业任务、作业地点至电厂工程技术部。
3.4.4 风险控制人职责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工程施工风险预控工作。
3.4.5 风险监视人职责负责监督、指导风险预控工作。
4 管理内容和程序4.1 安全风险管理内容4.1.1 安全风险管理内容包括施工中安全风险识别和评级、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跟踪监测风险控制过程等。
4.1.2 安全风险管理分级: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按照风险源辨识划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橙色)、II级(黄色)、III级(蓝色)。
4.2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4.2.1 公司发布的安全风险I级(橙色)预警。
4.2.1.1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
4.2.1.2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工程。
4.2.1.3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 及以上。
4.2.1.4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4.2.1.5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4.2.1.6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 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4.2.1.7 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4.2.1.8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本工程是否存在)。
4.2.1.9 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2.1.10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安、拆工程。
4.2.1.11 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安装工程。
4.2.1.12 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 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4.2.1.1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2.1.14 其它施工作业:锅炉大板梁安装;锅炉水压试验;锅炉试运转;汽轮机扣缸;发电机定子吊装;发电机穿转子;除氧器起吊安装;发电机氢系统充氢试运;汽机试运转;大型变压器运输、安装;厂用电受电;机组试运行。
4.2.2 公司发布的安全风险黄色(Ⅱ级)预警。
4.2.2.1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工程。
4.2.2.2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4.2.2.3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 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4.2.2.4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4.2.2.5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4.2.2.6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4.2.2.7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4.2.2.8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4.2.2.9 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4.2.2.10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2.2.11 吊篮脚手架工程。
4.2.2.12 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4.2.2.13 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4.2.2.14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4.2.2.15 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4.2.2.1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2.2.17 其它施工作业:锅炉酸洗;磨煤机安装;油系统上油循环过滤;转动机械分部试运;发电机及电动机检查实验;主蒸汽管道蒸汽吹扫;汽轮机下汽缸就位。
4.2.3 公司发布的安全风险蓝色(Ⅲ级)预警。
施工过程中的其它作业活动。
4.3 安全风险编号GSFX-Y-nnnnGSFX:公司管控的风险。
Y:风险级别,I级、II级、III级。
nnnn:年月序号。
4.4 风险预警4.4.1 收集风险信息4.4.1.1 施工计划、作业任务、作业地点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4.4.1.2 外部环境。
如气象预报、节假日、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等情况。
4.4.2 风险预警发布由公司安环部向全体参与施工建设的人员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4.4.3 预警载体:公司的风险在厂前区LED大型显示屏以及微信群、短信群上发布。
4.4.4 发布时间:每日9:00前发布风险预警信息。
4.4.5 风险预警内容包括风险事项、地点、风险等级、风险控制人。
4.5 风险预控4.5.1 风险监视安全风险监视重点是密切跟踪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
对于公司的I级安全风险,由公司总经理监视,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安监、工程等部门制定完善风险预控措施,监督指导风险预控工作;对于公司的II级安全风险,由公司总工程师监视,由各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安监、工程等部门组织制定完善风险预控措施,监督指导风险预控工作。
4.5.2 风险预控4.5.2.1 安全风险预控的原则是把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是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规程等的要求,综合考虑风险控制方法与途径,确保风险预控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5.2.2 安全风险预控的具体措施可分为降低风险概率、减轻风险后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
降低风险概率的措施包括专项隐患排查、组织施工旁站、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制定临时三措等。
4.5.2.3 公司总工程师是Ⅰ级风险控制人,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是Ⅱ级风险控制人,监理安全总监是Ⅲ级风险控制人。
4.5.3 预控响应风险管理按照制定的风险预控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严格执行措施,降低风险,确保施工安全进行,从而对风险实现可控在控。
4.5.4 预警撤销4.5.4.1 在进行风险预警及预控响应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层要对风险的管控过程进行监督,并根据现场人员提供相关的风险信息变化情况,对现场的风险进行动态分析,提出风险的动态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动态管理。
4.5.4.2 当风险预控措施完成后或作业活动结束后,由风险管控主体对风险预控效果进行确认,并向风险控制人提出预警撤销或降级的申请,经批准后由风险控制人进行撤销或降级。
5 专业术语及缩略语5.1 安全风险是指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可能造成人身、设备事故的危险或危害。
5.2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作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辨识、分类、评估、定级的过程。
5.3 安全风险预警是指基建工程施工各级管理部门根据作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定级的结果进行分级预先警示的过程。
5.4 安全风险预控是指基建工程施工各级管理部门根据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按照分级别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5.5 安全风险预控响应是指基建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安全风险预警信息,按照安全风险预控措施进行作业,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不断完善控制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实施的过程。
6 引用标准、支持性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8]87号7 附件附件1:风险预警预控流程图附件2:风险预警预控申报表附件3:风险预警预控撤销表附件1:风险预警预控流程图附件2:风险预警预控申报表附件3:风险预警预控撤销表工程名称:山西漳泽电厂“上大压小”改扩建项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