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2018学年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学期月考测试题 精品

最新-2018学年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学期月考测试题 精品

2018-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_一(25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北京奥运赛场上让人感动的画面无时不在。

正是这些跨越国界和语言zhàng ài、展现人性的感人瞬间,让世界人民忘记了国界、种族、语言、xìn yǎng 的不同,心手相连团结在一起。

16天的比赛结束之后,相信北京奥运会已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种下了博爱、平等、友谊、希望的种子,我们会一直追逐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bō sǎ和平与希望。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白露为霜。

②晓战随金鼓,。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⑤王之涣《凉州词》中暗含对朝廷不满之情的语句是:,。

⑥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这样,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B.“奥运文明礼仪之光·北京欢迎您”展览,以漫画和歌谣这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展现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市容新貌。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增强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

②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

2018秋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8秋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作业检查试卷初三语文 2018年9月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迥.(jiǒng)然拾.(shè)级而上B. 吝.(lìn)啬玲珑剔.(tī)透C.古刹.(chà)生意盎.(àng)然D.精髓.(suí) 弛.(chí)名中外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一分之差而错失了晋级的机会,小王无限怅惘..地离开了舞台。

B. 当洪水终于到达三峡大坝,8个泄洪孔同时开启,只见大坝一侧八大洪流喷薄..而出,声震如雷,场面极度震撼。

C.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已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销声..匿迹..了。

D.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感慨唏嘘。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水皆缥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A.急湍甚.箭甚:胜过。

B. 猛浪若奔.奔:奔流。

C.互相轩邈..轩邈:这里指比高远。

D.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这里指蝉鸣。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功的关键。

B. 秋风扫过,黄叶随风漫天飞舞,又随着风的消歇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地上。

C.2018年世界杯,巴西军团被德国战车无情碾压,1:7落败,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中国球迷的意料之外。

D.埃及神庙里的“到此一游”的涂鸦刺伤的不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我们的心。

5. 对下面莫言所说的一段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题1分)(1),君子好逑。

(2)蒹葭萋萋,。

(3)晓战随金鼓,(4)绿杨烟外晓寒轻,。

(5)《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蕴含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厚积而薄发。

(7),穷则独善其身。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要靠自己的实践和探索,这正如《故乡》中所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10)《与朱元思书》中含蓄的表达作者对世俗的厌弃以及对自然的向往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近日,鸟类专家在大纵湖景区发现了全球性濒()危鸟类——堪称“鸟类大熊猫”的震旦雅雀。

震旦雅雀行动敏婕,生活在静mì()的芦荡深处,喜欢啄食种子和昆虫,叫声青脆。

目前,多达上百种鸟qī()息在大纵湖景区宽阔的原生态芦苇荡里。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书写汉字。

(3分)⑵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及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及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 考试形式:闭卷)一、积累运用(35分)1、名句默写(10分)1)羌笛何须怨杨柳, 2)项庄舞剑,3),除恶务本 4)晓战随金鼓,5),正是河豚欲上时 6),福兮祸之所伏7)欲将轻骑逐, 8),并怡然自乐9)《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10)《与朱元思书》中用夸张手法写水清的句子是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5分)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chōng jǐng()和好奇。

那么,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让你短暂地抛掉世俗的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旅行会让人qiān bēi(),你会见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所知以外的许多 A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旅行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打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弥漫着青草摇曳的身姿和花朵芬芳的气息;旅行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后串成最美的回忆来zhào yào()日后荒芜的岁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应填。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无时无刻都是“一机在手,无机烦恼”的状态。

B.人力资本素质是劳动者作为经济发展要素创造财富的能力,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富裕有着重要的影像。

C.在刚刚结束的上海“2016年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2015年度机场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出炉,北海福成机场荣获“服务质量优秀奖”。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和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和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5分)怅wǎng qiè意分道扬biāo xiāo声匿迹 cuán聚2.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0分)(1) ▲ ,是草丛间淌过的小溪。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2)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4)嗟夫,▲!史马迁《陈涉世家》(5)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6)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7) ▲,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8)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

“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C.《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的吴均,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一带的优美山水,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向往自然的思想。

D. 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

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他的捏陶技艺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泥巴在他手中好像有了生命。

D.连云港七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诚。

最新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上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最新江苏省2017-2018年九年级上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准考证号:第I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知识积累(2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稚.(zhì)风骚.(sāo)睿.智(ruì)成吉思汗.(hàn)B、襁.褓(qiǎng)沉浸.(qìn)拮据.(jū)五行.缺土(háng)C、麦穗.(suì)骈.进(bìng)谀.词(yú)毛毛剌.剌(cì)D、栈.桥(zhàn)褴.褛(lán)亵.渎(xiè)方枘.圆凿(r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妆素裹断章取义歇斯底里莫名奇妙B、登峰造极恪尽职守无与伦比怒不可遏C、黎明百姓刻骨铭心脑羞成怒自知之明D、一代天骄心无旁鹜重蹈复辙一抔黄土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厚实:殷实。

B、去看那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忍受冬寒。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谀词:有文采的话。

D、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了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有自知之明....的人,犯了错误也不可怕,他会从中吸取教训。

B、王伟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他高兴得涕泗横流....。

C、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伏尔泰活过了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

B、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C、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有答案)
5
江苏省盐城市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4分)
段落④⑤-⑥⑦-⑧⑨-⑩
主要情节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B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A有些难过cD
18选第三段为什么不能删去?(4分)

19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第六段划线的句子。

(3分)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21选第八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选第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三、作。

(60分)
青年,最大的资本是敢于梦想、勇于前行。

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青年人就该像常春藤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援,把青春。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与运用(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6分)时间是永远不会等人的,一年四季, A (斗转星移/风云变幻),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

时间因为悄无声息,所以能给人留下无法释怀的回忆,带走无法弥补的挫伤。

就让一颗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赶走阴霾,滋润心灵。

让阳光温暖心扉,带着一丝qi è y ì,尽情地áo xi áng 在蔚蓝的天空中,采一朵多情的五彩斑斓的云彩陪伴着一颗向往梦想的心,直插云霄,斗破c āng qi óng ,在璀璨的夜空中无拘无束地飞翔着,尽管有悲伤、痛苦,但也有幸福与快乐。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A 处的成语是 。

3.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4. 综合性学习(9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3分)【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

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詞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最新-江苏省2018学年度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九月考试卷 苏

江苏省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倚灯夜读,窗外的草丛中,秋虫在浅yín低唱,时断时续。

这音韵如天lài,让人陶zuì,引人xiá想。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B.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因在其正文部分收录上百英文缩写而遭遇学者的“违法”指控。

C.陈忠实在《白鹿原》中真实地描写了那段历史中人们的苦难、挣扎、奋斗和被伤害。

D.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文化交流和碰撞频繁的时代,只有兼容并包才能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B.整治奥数会不会半途而废,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治理择校热。

C.“高空王子”阿迪力携两位弟子在350米高空的钢索上完成了“三人对走”的惊世壮举,技艺真可谓登峰造极。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为川者决之使导,。

②,观千剑而识器。

③,膏之沃者其光晔。

④,并怡然自乐。

⑤走进边塞诗,我们总能从诗人的笔下触摸到将士们的心灵: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将士们夜以继日、毫不懈怠地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豪情;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征夫离乡的无限哀怨。

5.名著阅读。

(6分)(1)(国籍)作家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世界著名的讽刺小说。

(2分)(2)在利立浦特国,当官员病死或失宠撤职,官职空出时,朝廷会用的方式选拔官员。

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大臣们要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

最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麾村中学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一、积累运用(共3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楹联(yín)急湍(tuān)迥(jiǒng)然相异B、数(shuò)谏汩汩(mì)分道扬镳(biāo)C、干涸(hé)轩邈(miǎo)拾级而上(shè)D、篝火(gōu)语云(yǔ)万籁俱寂(lài)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增加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妹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鼎湖山听泉》一文重点是写山泉,以泉水之美来表现山林之美,揭示从泉水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B、《陈涉世家》选自东汉司马迁的《史记》,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作者描写黄山的壮丽景色,揭示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

D、《画山绣水》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描写了从漓江上观赏到的山水美景,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A、④②③①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5分)一股清泉流入一hóng碧绿的深潭,潭面上悄悄地泛着lián yī。

那清泉好像也流进了我的心田,冲走了心田的wū gòu,让我一下子轻松起来。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C.近年来,泰州全力推进医药名城、港口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取得了丰硕成果。

D.台风“莫兰蒂”使福建、浙江两省有304.32万人左右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10.73亿元。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B.两弹元勋钱学森和他的妻子著名音乐家蒋英在工作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C.硅谷的创始者之一肖克利与他八个学生意见不和。

八位年轻人毅然与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道..扬镳..,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成立了柴德费尔德公司。

D.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分)①,其实难副②项庄舞剑,。

③,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根之茂者其实遂,。

⑤,鸡犬相闻。

⑥五岳归来不看山,。

⑦《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暮春时节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⑧《桃花源记》写桃花源内人们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共66分)(一)阅读宋•陆游《幽居初夏》,完成第6题。

(11分)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注】①箨(tuò)龙,就是笋。

②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③瓯(ōu):杯子。

6.(1)下列诗句与“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是( )(3分)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10题。

(15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7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其人已去.( ) ②及.选授堂邑县尹( )③读书不辍.( ) ④尽置诸.法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A.苛政猛于虎也 B.吾祖死于是C.余将告于莅事者 D.积于今六十岁矣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译文:(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9.用“/”给下面句子划停顿(两处)。

(2分)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10.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至少两点)(2分)(三)阅读《奇妙的唾液》一文,完成11—13题(10分)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

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

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时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11.文章主要介绍了唾液的哪些作用?(3分)12. 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4分)(1)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一词不能删去,“几乎”说明唾液的毒性差不多要消失了。

(2分)(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唾液和“润滑油”作比较,具体地说明了唾液的作用很多的特点。

(2分)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上文内容,解释发生下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分)【链接】俗话说“嘴里有千层皮”,意思是如果口腔或舌头破了,一般是不会感染的,而且会自然愈合,愈合的速度也比其他部位要快。

(四) 阅读彭瑞高《生之长与生之厚》,完成14--16题。

(10分)①人在世上,总想活得长些;大多数人,还求活得好些;少数人,更求活出精彩来。

这就有了生命的长度与厚度。

②“长度”很简单,就是年龄、寿数,一个数量概念,没什么可多说的。

③而“厚度”,内涵就丰富了。

人生观不同,“厚度”解也不同。

一道“什么是精彩人生?”不知会引出多少答案来。

④譬如从政的,有认为“厚度”与官阶成正比,官越大,其生命厚度也越大;有的却认为,只有“政声”才能与“厚度”成正比,老百姓口碑越好,其生命厚度才越大。

⑤从商的,有人认为财富积累与“厚度”成正比,福布斯富豪榜上越靠前的,生命厚度越大;有的却认为,“商德”第一,商德越能滋润人心的,商人生命厚度才越大。

⑥从文的,有人认为“厚度”与著述成正比,著作等身的,当然比“著作等膝”的要厚;有的却认为不然.,要看著述是否“传得开”,是否“留得下”;作品传得越广、留存越久,作者生命才越有厚度。

以诗人而言,李杜光焰万丈,留下那么多千古名句,生命诚其厚;而乾隆写诗无数,几无“留得下”之句,生命何其薄。

⑦据此看来,生命厚薄,其标准往往..与百姓有关:遗爱民间越多,生命就越厚重,无论其从事什么行业。

⑧那么,生命厚度与生命长度是否有关呢?我认为,并无多大关系,只要活得有质量、有成果、有影响,活多活少无所谓。

仍举文人为例,你看,王勃李贺只活了二十六七岁,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等,都是绝世佳句,谁能说他们短暂的生命缺乏厚度呢?⑨不过也有人质疑:什么“生命的厚度”,这都是你们闲人的标准,我们老百姓活着就是活着,没什么厚啊薄的;难道不写诗不出书,没有你们说的“厚度”,就不活了?更有人说,生活本没有那么多穷讲究,活得好、活得长,就是第一位的东西!⑩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想引用前不久过世的俞吾金教授的一段心语。

他享年66岁,在我们这个老龄之城,这是个令人惋惜的寿数。

可俞教授他在诊断为脑瘤后,给自己的同学发去了这样一条微信——(11)“生命的价值,常常不是以她的长度而是以她的宽度和厚度来衡量的。

黑格尔曾经说过,玫瑰灿烂绽放的瞬间,并不逊色于高山的永恒。

”这是与我同龄的哲人之言。

我以为,这也是最接近真理的。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15、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4分)(1)第(6)段中加点的“然”字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2)请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第⑦段中加点的“往往”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16、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在下列两个选项中为第⑧段画线处选择更恰当的一项并阐述理由(3分)A、西汉的贾谊才活32岁,可他的《过秦论》胜过无数平庸之作,谁又能说贾谊的一生不够灿烂呢?B、莫扎特只活了短短35年,可他作为欧洲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留下无数杰作,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我选择项。

理由是:(五)阅读张梅《苇花温暖》,完成17-20题。

(20分)①喜欢看初冬的芦苇,白茫茫的,好似原野提前飘落的雪。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在元人黄庚眼里,平分秋色的是芦花和蓼花,蓼花以热烈为美,那芦花则是清淡传神。

萧瑟之中舞动的柔软的苇花,已是初冬原野里的主角。

②关于芦苇的诗句散落在历史的书卷中,可最初的,来自《诗经》:“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再没有哪一个词能比“苍苍”更能写出芦苇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只有在秋冬之际才能体会得到。

③生命的寒意在一群群芦苇那里显露无遗。

冬日,到了芦苇这里,用的全是简淡的笔法,这些芦苇如素面朝天在唱一出清淡的戏,在它们面前,河水缓缓流淌,和时间相仿,毫不回返地离我们而去。

④立于冬寒中,褪去了生命的青葱鲜嫩,袒露的更是淡而有韵的风姿。

我们的生命,要经过怎样的春夏,才能对霜寒处变不惊?像深秋初冬的芦苇一样有着内外兼修的淡然?⑤于是,去看它们,在立冬,它们也立于苍茫中。

收割过的大地平静、平和,它们宁静、宁和。

走近一群无语的苇,想起那位叫苇岸的诗人,在每个节气的上午九点去观察、拍照、记录,收割大地上美好的意象。

我只想收割往事,收割淡定。

或者什么也不想,和苇花一起接受这入冬清澈的阳光。

⑥沿着坡度倾斜的河滩下去,冬日的河水已经很浅了,得比夏日的丰水季节多走数十米才能走到渡船上,将那些土坡旁清瘦的芦苇丢在身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