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箱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温湿度对培养基模拟灌装时的影响研究

温湿度对培养基模拟灌装时的影响研究

温湿度对培养基模拟灌装时的影响研究组培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为生物研究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植物组培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渐渐的,人们的研究开始转向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这几个影响因子对植物组培的影响,来做一分析,其中组培过程中的光照度等参数控制,需要借助手持式气象站、以及光照培养箱等仪器。

这些仪器能够及时感知环境中光照度、温度等的变化。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光照培养箱,因为光照箱能够人工设定我们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2、光质: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

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

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

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的黑暗。

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

如红花的愈伤组织。

微生物检测室温湿度标准

微生物检测室温湿度标准

微生物检测室温湿度标准咱就说微生物检测这事儿啊,可别小瞧了室温湿度标准哦!这就好比咱人得住在舒服的房子里一样,微生物也有它们喜欢的环境呢。

你想想看,要是温度太高啦,那不就跟夏天在大太阳下暴晒似的,微生物们也会觉得热得受不了哇;要是温度太低呢,又跟大冬天在外面冻得哆哆嗦嗦一样,它们也不乐意呀。

湿度也是同样的道理,太湿了就像在潮湿的地下室,闷闷的不舒服;太干了又像在沙漠里,干巴巴的难受。

咱平常生活里不也能感觉到嘛,有时候家里潮乎乎的,东西就容易发霉,那就是微生物在那“安居乐业”啦。

所以说呀,控制好室温湿度标准,那可太重要啦!这可关系到检测结果准不准确呢。

要是室温湿度不合适,那微生物检测能靠谱吗?那肯定不行啊!就好像你让一个人在又冷又饿的环境下工作,他能好好干吗?微生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咱再打个比方,这室温湿度标准就像是给微生物准备的“大餐”,温度合适、湿度正好,那就是一顿丰盛的美味,微生物们吃得开心,咱检测起来也顺顺利利的。

可要是这“大餐”出了问题,不是太烫就是太凉,不是太干就是太湿,那微生物们可不干啦,它们一不开心,检测结果能好吗?而且啊,不同的微生物对室温湿度的要求还不一样呢!有的喜欢热一点,有的喜欢凉一点,有的能忍受潮湿,有的就喜欢干燥些。

这就跟人一样,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众口难调哇!所以咱得了解各种微生物的“脾气”,给它们创造最合适的环境。

你说要是不注意这些,那会咋样?那可就乱套啦!检测结果不准确,那后续的一系列工作不都白费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咱可得把这室温湿度标准当回事儿,就像照顾自己的宝贝一样照顾好它们。

时不时地看看温度计,瞅瞅湿度计,确保一切都在正轨上。

可别马马虎虎的,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咯!总之呢,微生物检测室温湿度标准绝对不是小事一桩,而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咱得重视起来,认真对待,这样才能让微生物检测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保驾护航啊!。

恒温恒湿培养箱常见温湿度问题

恒温恒湿培养箱常见温湿度问题

恒温恒湿培养箱常见温湿度问题恒温恒湿培养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以便于培养微生物和细胞等样品。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温湿度问题,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是实验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常见的温湿度问题和解决方法。

温湿度不稳定当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温度或湿度不稳定时,会影响样品的生长和实验的结果。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设备故障•更改实验条件•外部环境变化•培养箱使用不当因此,如果出现温湿度不稳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来解决:1.检查恒温恒湿培养箱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有故障,需要及时排除问题。

2.检查实验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有变化,需要确保实验的条件在恒定的范围内。

3.检查外部环境是否影响了培养箱内部。

如需要及时对环境进行调整,确保环境稳定。

4.确认操作人员正确操作恒温恒湿培养箱。

如不正确操作需要重新操作或者进行人员培训。

高湿度问题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湿度高,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样品生长迟缓或者过度生长,产生腐菌等。

高湿度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查询样品底物是否储存完好,是否有应发霉、变质等异常现象。

2.减少开门次数,以避免湿度变化。

3.检查恒温恒湿培养箱的密封性,确保恒温恒湿培养箱环境持续恒定。

4.调整湿度控制器的设置,以减低湿度或者进行降温以降低相对湿度。

5.适当提高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通风量。

低湿度问题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湿度过低,也可能导致问题,如生长速度变慢,植物叶片脱水等。

此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验证并调整恒温恒湿培养箱的工作温度和湿度范围,以确保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环境符合样品生长所需。

2.隔水加湿,即在恒温恒湿培养箱中摆放水盘,可有效提高恒温恒湿培养箱中的湿度。

3.在培养室内增加湿度控制的设备,如加湿器、湿度计等。

4.检查湿度传感器的准确性,如果需要,进行定期校正。

高温问题当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类似于高湿度问题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样品生长和生物活性的变化。

法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范围

法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范围

法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范围
湿度和温度是微生物实验室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

高等教育机构实验室为确保
实验室环境质量,要求室内有一定范围的湿度和温度。

从国家环保部门的角度看,有详细规定的微生物实验室温湿度范围。

室内的温
度范围一般在18-28℃之间,湿度在45-60%之间。

长期保持温湿度可以避免实验室内的污染,可以有效控制实验室内存在的细菌数量及浓度,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充分考虑了实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室内温度
和湿度的影响,部分机构还会根据实验的类型,确定在室温下实验的完整性要求;有的机构则会根据实验需要,进一步调整并调节室内湿度水平,可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正是由于湿度和温度是不可控的实验参数,所以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温湿度在进
行实验之前,必须经过详细测量,以便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温湿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因此,虽然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有规定的温湿度范围,但是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要求微生物实验室内温湿度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控制。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100例免费参考

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100例免费参考

内部资料论文指导百年教育职业培训中心编制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100例免费参考生物学中微生物学专业主要涉及微生物制药,环境能源微生物,临床微生物,生物发酵等类别,研究方向不同,论文题目选择也有所不同。

以下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微生物毕业论文题目。

希望对正在写论文的同学一个参考。

1、脲解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研究2、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3、“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4、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检测5、贺兰山东麓荒漠微生物结皮发育过程研究6、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污染微生物分析7、油脂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及代谢能力影响因素研究8、深海微生物硝化作用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9、地膜降解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10、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应用11、草莓不同生育时期根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动态变化12、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致腐微生物的抑制效果13、细胞、微生物及其相关培养技术1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15、有机无机缓释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群落结构的影响16、东北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多样性17、不同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18、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管理19、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20、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21、关于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探讨22、外源汞添加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23、论研讨式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24、采煤塌陷复垦区先锋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25、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26、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7、土壤微生物总活性研究方法进展28、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水生植物残体降解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变化29、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实验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0、外源生物炭对黑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31、浅谈土壤微生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32、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33、水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模块的教学探索与实践34、高师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35、5种江西特色盆景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36、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探索37、浅谈林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改革38、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39、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41、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42、淡水湖泊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43、微生物法修复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44、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45、浅谈案例教学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46、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47、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机制及影响因素48、地方性高校《动物微生物学》教学体系的优化49、微生物技术修复水污染的发展50、浑河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特征51、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微生物群落分析52、浅谈《微生物学》教改53、信息技术条件下《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54、《微生物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55、微生物对冰封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降解释放的影响56、《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57、微生物检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58、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59、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开发探析60、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框架61、群体感应抑制剂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62、刍议微生物工程技术对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63、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64、微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65、浅谈如何提高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6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思考67、高氨氮污水的微生物修复初探68、《微生物技术》信息化教改的研究69、探讨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70、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71、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72、论助教机制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作用73、论教师在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引导作用74、制药残留溶剂对废水生物降解系统微生物毒性的测定方法比较75、师范类院校开设微生物学多元化教学的几点思考7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77、土壤质地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78、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79、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80、微生物分类单元整合与检索81、构建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提升兽医专业技能82、案例教学在食品微生物学中的应用83、微生物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分析84、探究如何有效进行兽医微生物的教学活动85、微生物培养箱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86、以应用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87、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88、微生物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89、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究90、有效微生物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91、石油污染土壤土着微生物强化修复研究92、巴丹吉林沙漠盐湖微生物多样性93、媒介黄脱色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降解途径初探94、鸡骨泥微生物控制方法的研究95、浅析高职高专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96、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97、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98、论环境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9、海洋类高校海洋微生物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索100、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课程改革措施--以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生物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生物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生物培养中的应用研究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生物培养中,恒温恒湿控制技术不仅能够保持生物体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还可以确保生物培养过程中各种生化反应、细胞增殖等生命活动有良好的进行。

因此,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一、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细胞培养是一种在体外培育、保存人体细胞或动植物细胞的技术,常用于制备医学用品,如药物、疫苗等。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可以确保细胞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存健康,加速细胞增殖。

例如,对于体外培养肝细胞、肾细胞等器官细胞,采用恒温恒湿控制技术能够保证它们在一个稳定的生理环境下生长,提高培养效率,从而更好地进行细胞相关实验。

二、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蛋白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可以控制蛋白质生产的环境,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物质量。

现代药物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制品都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实现的,如重组蛋白、抗体、天然产生的生物分子等。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可以满足制备过程中对生物反应条件稳定性的要求,从而提高产物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细胞存活性实验中的应用研究细胞存活性实验是一项用于测试细胞在不同生存条件下存活率及其受到的损伤的方法。

此类实验需要恒温恒湿控制技术的支持。

通过实验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细胞存活率和生长,更全面地了解细胞的生存环境及其生长规律,使细胞质量和相关因素更加可控,有效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并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恒温恒湿控制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生物技术设备,通过控制不同的环境条件培养特定的微生物、真菌、细胞系等生物体,从而获得所需的产物。

恒温恒湿控制技术是生物反应器核心的一部分,能够保证反应环境的稳定性,最终提高生物产物的质量和产量,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更好地满足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需求。

准确控制温湿度对实验的重要性及方法

准确控制温湿度对实验的重要性及方法

准确控制温湿度对实验的重要性及方法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而温湿度作为实验环境的两个关键参数,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准确控制温湿度对实验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准确控制温湿度的重要性温湿度是影响物质性质和实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温度是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的基本参数之一,对化学反应速率、液体粘度、气体溶解度等产生显著影响。

在生物学实验中,温度对细胞、酶的活性和生物代谢速率等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次,湿度是空气中水分含量的表示,对于很多实验来说同样不可忽视。

湿度影响晶体生长、颗粒形成、蒸发速率等,甚至对于光学领域的实验,空气湿度也可能导致光路中的光传输受阻或者相位差的改变。

总而言之,准确控制温湿度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即使微小的温湿度变化也可能带来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设计和进行实验时应高度重视。

二、准确控制温湿度的方法1. 使用恒温恒湿器恒温恒湿器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来实现温湿度的控制。

它可以通过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等方式来控制载体中的温湿度。

恒温恒湿器的控制精度通常能达到0.1℃以内和1%RH以内,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实验需要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恒温水浴恒温水浴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控制温度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低温实验。

通过控制水槽中的水温来改变实验环境的温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恒温水浴的控制精度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实验的高精度要求。

3. 使用恒温箱恒温箱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设备,可以通过空气循环、制冷和加热等方式来控制温度。

恒温箱的温度控制精度较高,且通常具备多个温度调节点,可以满足多种场合的实验需求。

4. 建立温湿度评定体系建立温湿度评定体系是确保实验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入标准温湿度计进行周期性校准,然后将其作为参照,不断调整实验环境的温湿度,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进行实验时,还可以结合实验需求进行具体的控制方法选择。

特定的实验可能需要特定的方法来控制温湿度,例如超高温实验需要采用特殊温控设备,生物实验可能需要生物安全柜的应用等。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湿度控制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湿度控制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湿度控制恒温恒湿培养箱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药、环境等领域,在不同时期、不同培养条件下,对不同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环境控制。

其中,温湿度控制是影响细菌生长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湿度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温湿度的控制原理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湿度控制原理是通过温湿度控制器实现的。

温湿度控制器是一种微电脑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读取培养箱内部的温湿度数值,再按照用户设置的温湿度要求进行自动控制调节,实现恒温恒湿的功能。

具体来说,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调节是通过将培养箱内部的加热器、制冷器和风扇进行自动控制实现的。

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打开制冷器来降温,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会打开加热器来升温,风扇则用于保证空气流通,避免死角的产生。

同样的,恒湿度的调节是通过培养箱内的湿度生成器和湿度传感器进行的。

温湿度的设定方法通常情况下,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湿度可以通过控制器面板上的按钮进行设置。

设定温度和湿度的值应该考虑到菌株的生长条件和质量要求。

通常,培养箱的温度范围为5℃60℃98%RH。

不同的细菌对温湿度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因此,,湿度范围为20%在选择温湿度时,需要具体对症下药。

此外,为了避免恒温恒湿培养箱产生“偏差”,进行连续准确的培养,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一般情况下,厂家会标明设备的校准周期并提供相应的校准工具和方法。

温湿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在使用恒温恒湿培养箱时,需要注意以下影响因素,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环境因素受周围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培养箱内温湿度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

若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较大,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措施,如加强培养箱的保温功能,以降低湿度损失等。

细菌特性不同的细菌对温湿度的敏感程度也会不同。

因此,在设置温湿度时,应考虑到不同细菌的特性,避免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细胞损伤或死亡。

肉眼观察即便是高端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也可能出现一些未知原因导致的故障情况。

因此,在使用恒温恒湿培养箱时,需要时常检查控制器数值和仪表的实际数值是否一致,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y wo r d s: i n cu ba t o r , t emper a t u r e an d h umi di t y co n t r ol , c o m pu t er t e c hn ol o gy, t h e c o n t r ol s t r  ̄e gy
本 文 通 过 对 各 种 微 生 物 培 养 箱 温 湿 度 控 制 的研 究 和 分 析 , 预 测 培养 箱 温湿 度 控 制 的 未来 发 展 趋 势 ,为 温 湿 度 培 养 箱 温 湿 度 控 制 的未 来 研 究 提 供 参 考 。 1 微 生物 培 养箱 温 湿 度 控 制 算 法
传统 P I D 控 制 算 法 是 目前 在 各 个 生 产 领 域 中运 用 最 广 泛 、 技 术 最 成 熟 的控 制 算 法 , 其 应 用 比重 高达 8 5 %- 9 0 %。传 统 P I D 控 制 算 法 是 在 闭环 控 制 系统 中 , 通过对控制偏差进行计算 , 输出 计算 后偏差 的比例 、 积分 、 微 分的线性组合 来对系统进 行控制 。 目前 , 因传统 P I D 控 制 算 法适 应 性 强 、 对模型依赖 程度不高 、 鲁 棒 性 强 并 且 经 经 济 实 用 ,所 以大 多数 制药 厂 都 是 采 用 传 统 P I D 控 制 算 法 对 微 生 物 培 养 箱 的温 湿 度 进 行 控 制 。 但是 , 传统的 P I D 控制 自动 化 程 度 不 高 , 其 控 制 参 数 往 往 根
《 工业控制计算机} 2 0 1 5年 第 2 8卷 第 1 期
微生物培养箱温湿度控制策略研究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Mi c r o b i a l I n c u b a t o r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Hu mi d i t y Co n t r o
实 际 生 产 中 。然 而 , 智能 P I D控 制 算 法继 承 了 传 统 P I D 算 法 的 优点 , 使其有较好 的适应性 , 易于与硬件控制器结 合 , 可 广 泛 的 应 用 于各 种 实 际 的控 制 环 境 中 , 因此 ,随 着 智 能 控 制 算 法 的发
i t y c on t r ol s y s t e m, pr e di c t i n g t h e m i cr obi al a nd t h e t r e n d o f t he dev e l o pmen t o f i n cu ba t or t emper a t u r e an d h u mi di t y c on t r o l
结 合 ,通 过 人 工智 能算 法 的特 点 优 化 传 统 P I D算 法 的不 足 。 比
如, 将 模糊算法 与 P I D算 法 进 行 结 合 , 在控制过程 中, 模 糊 算 法 可 自整定 的优 化 P I D算 法 的参 数 ,提 高 了控 制 系统 的 自动 化 水
平, 同 时 也 提 高 了控 制 系 统 的 控 制 精 度 , 并具有很 高的可靠性 。 虽 然 各 种 智 能算 法 本 身 都 具 有 很 好 的控 制 性 能 , 但是 , 其 硬 件 设 计 相 对 于 其 理论 研 究 都 相 对 落 后 很 多 ,现 阶段 还 都 不 能 应 用 到
Ab s t r a c t
Th i s pa per t h r ou gh t o t he c ur r en t a ppl i ca t i o n o f mi c r Obi O 1 0 gi ca I a n al y si s an d s t u dy o f i n c ub a t o r t empe r a t u r e a nd h u mi d ・
刘 德 胜 王 征
(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7 )
摘 要
伴 随 着 我 国微 生 物 制 药 业 的迅 猛 发 展 , 对 微 生物 培 养 箱 温 湿度 控 制 系统 的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针 对 这 一 问题 , 通 过 对 目前 应 用 的 微 生 物 培 养 箱 温 湿 度控 制 系统 的 分析 研 究 , 预 测 了微 生物 培 养 箱 温 湿度 控 制 系统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 并 且 提 出 了一 种 以计 算 机 技 术 为 控 制 核 心 的 温 湿度 控 制 策略 , 此控 制 策略 符 合 微 生物 培 养 对 培 养 箱 温 湿度 的控 制 要 求。 关键词 : 培养 箱, 温 湿 度控 制 , 计 算 机技 术 , 控 制 策 略
s y s t e m, an d pu t f o r war d a k i n d o f wi t h t he co m pu t er t e ch n ol o gy a s t h e c o r e of t h e t e m pe r a t ur e a nd h u mi di t y co n t r ol s t r at e - gY, t h e c o nt r o l s t r  ̄eg y c o n f o r ms t o t he m i cr oo r ga n i s m c u l t ur e o f i n cu ba t or t e mp er a t u r e an d h umi di t y co n t r ol r e qu i r e me n t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