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体会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的急救护理体会
电 击 伤 3例 ,脑 出 血 2例 ,急性 上 呼 吸道 梗 阻 1例 , 自缢 l 例 。 心搏 呼 吸骤 停 的时 间 约 5 3 m n ~ 0 i。 1 . 方法 2 用 咽 喉 镜 经 口明 视 下 做 紧 急 气 管 内插 管 。 气 管
导 管选 用 进 口或 国产 的 带充 气 套 囊 的 聚 氯 乙 烯 导 管 . 年男 成
患者 , 均是 反 流 、 吸 的 高发 人 群 , 管 前 清 除 E 、 、 道 的 误 插 l咽 气 分泌物 、 流物 、 液 等异物 , 仅能充分暴露 插管视野 , 返 血 不 而 且 可 直 接 改 善 缺 氧状 态 。 管 后 人 工 通 气 前 的再 次气 管 内 吸 插 引 , 仅 进 一 步 清 除 了气 道 异 物 , 不 而且 能有 效 防 止 气 管 、 气 支 管 异 物 被 气 流 推送 至下 呼 吸道 造 成 肺 部 感 染 和 肺 不 张 。
2 _ 观 察 呼 吸机 通 气 效 果 及 自主 呼 吸 的恢 复 应 用 呼 吸 机 4
岁 , 均 4 . 。 心 搏 呼 吸骤 停 的 病 因 : 源 性 猝 死 4 平 9 5岁 心 3例 ,
重 度 颅脑 损 伤 7例 , 部 闭合 性 损 伤 2例 , 重 多 发 伤 3例 , 胸 严
误抢救时机 。
救 护 理 体 会 报 告 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23 重 视 清 除 口腔 内 异 物 吸引 设 备 直 接 关 系 到气 管插 管 I 后 患 者 的预 后 结 果 。 无论 是 临终 前 的濒 死 患 者 还 是 创 伤 昏迷
1 一般资料 . 1
本组 6 2例 。男 4 3例 , 1 女 9例 。年 龄 l ~ 7 8 7

ICU气管插管90例护理体会

ICU气管插管90例护理体会

呼 吸衰竭 病人 1 5例 , 其他 1 7例 ; 气 管插 管 留置 时 间 最
短 1 d , 最长 1 4 d , 平均 6 . 5 d ; 应 用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吸
5 8例 。
临床 观 察
病 人 出现 咳嗽或 听到 呼 吸 道痰 鸣音 、 氧 分 压 突 然 降低 、
难 现象 时 , 应注 意有 无肺 部 及 全 身 其 他 原 因 , 注 意 预 防 套 管 的气囊 破 裂或滑 脱 。
护理 方法 与体会 气管 导管 护理 : 病人 人 I C U后 , 护士 及 时测 量并 准 确记 录气 管导 管外 露 刻度 , 与转 送 者 核 对 是否 一致 ; 听
心 理护 理 : 由于插 管 对 局 部 组织 的压 迫 和 刺 激 , 给 病 人带 来生 理 和心理 上 的痛 苦 , 清 醒病 人 气 管 插 管 后 ,
鼻 腔 出血 的病人 , 气 囊 应 充气 预 防反 流 、 误 吸 。机 械 通
诊两 肺 呼吸音 , 观察 导 管 固定 是 否 妥 当 ; 约 束 病 人 双 上
肢, 预 防意外 拔管 ; 认 真 做好 床头 交接班 , 每 班均 需准 确
腔分 泌 物 , 采取床头抬高 3 0 。 , 头偏 向 一侧 , 口角 向下 ,
边 注边 吸反复 多次 直至 冲洗 干净 为止 , 然后 用止血 钳 夹 紧拧 干 浸湿 冲洗液 的棉球 擦 洗 口腔 , 对 黏 膜 溃烂 处 , 涂 抹 沙棘 油l 6 ] 。
有 效 口腔护 理 : 经 口气 管 插 管 病 人 很难 清 洁 口腔 , 极易 导致 口腔感 染及 下 呼吸道感 染 发生 , 冲洗 时要严 防
液体 漏人 气 管 。首 先 要 检 查 气 囊 , 可 用 气 囊 测 压 器 检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而顾虑重重 , 因而要做好心理护理 , 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降低肺 部并发症的发生 , 使胸部物理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
参考文献 【】 王丽华. l 危重病护理学[ . MI 北京 : 人民军 医出版社,9 3 1 8 19 19 :4 —4 .
( 收稿 日期 :0 9 0 — 0 20 — 82 )
护人 员将陪护在其身旁 , 除紧张情绪 , 解 增强患者 战胜疾 病的
信心 。 21 物品准备 .3 喉镜分为成人 型号 、 童型号 、 生儿 儿 新
型 号 ; 管 选 择 : 7 0号 , 6 5号 ,4岁 以 下 儿 童 。 数 = 导 男 1 女 1 1 号 ( 龄 + 8 ÷ , 生 儿 3 0 3 5号 ; 管 插 管 盘 的 准 备 : 次 年 1) 4 新 1~ 1 气 一 性 牙 垫 , 次 性 吸痰 管 2 , 次性 注射 器 1 , 布 , 口器 , 一 根 一 具 胶 张
胸部物理治疗基 于传统的呼吸系统 I 临床治疗方法 ,如翻 身、 叩背 、 体位引流等 , 以改善人体呼吸功能的病理生理及相关 脏器的临床状态为 目的 ,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从表 1中可见术 后并发症肺不张 、 肺部感染是护理的重点。呼吸训练可增加呼
吸肌肌力, 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 从而防止肺泡塌陷, 获
21 环境 因素 .. 1
制度 进 行 消 毒 。
IU者 应 戴 帽 子 、 C 口罩 , 要 时 穿 隔离 衣 , 日按 IU病 房 管 理 必 每 C
引次数 , 手法正确 , 时间少于 1 , 到有效吸引 。使用呼吸机 5s做 对于意识清者 , 向患者解释说明 的患者吸引前后给予 3mn纯氧 , 择合适 的吸痰管 , 合翻 i 选 结

呼吸科实习护士气管插管护理实践总结与心得体会

呼吸科实习护士气管插管护理实践总结与心得体会

呼吸科实习护士气管插管护理实践总结与心得体会在我作为呼吸科实习护士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气管插管护理的实践工作。

通过这个实践经验,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下面是我对气管插管护理实践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一、实践背景在实践过程中,我拜托了老师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了解了气管插管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操作规范。

我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践操作,并及时总结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护理质量。

二、总结经验1. 了解气管插管的目的和适应症:在实践前,我了解了气管插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类型。

2. 准备和应用护理设备:在插管前,我仔细准备了所需的护理设备,包括气管插管管、导管固定装置、吸痰器等。

在插管时,我根据操作规范严格实施插管操作,并注意避免造成患者不适和并发症。

3. 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插管后,我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同时,我还关注了患者的呼吸状况、氧饱和度和痰液排出情况等,以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插管对于患者来说是一项较为不适的操作,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关心和安抚他们的情绪,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感。

三、心得体会1.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我意识到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呼吸科护理相关的知识,并持续改善自己的护理水平。

2. 提高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实践中,我意识到与患者和团队成员的良好沟通是进行气管插管护理的关键。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护理质量。

3. 真心关爱患者:护士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技术护理,更重要的是关心和关爱患者。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提供更贴心的护理服务。

小儿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小儿气管插管是儿科危重症抢救的主要手段之一,需要护士对这类患儿要细心观察,掌握气管插管护理的基本知识。

由于小儿生理特殊、耐受性和自控能力低,带气管插管期间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护士应该具备预见性,及时做好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护理。

1 插管的护理1.1 气管插管的固定气管插管的固对于儿科患者来说非常关键,护士应主动积极配合麻醉师和抢救医生进行抢救,配合医生插入气管导管后,用长胶布将牙垫和导管妥善固定,松紧适宜,根据不同年龄的患者向气管套囊内注入气体,以气囊恰好封闭气道为准,以防止呼吸机使用时漏气及防止呕吐物,分泌物倒流入气管。

接通呼吸机,调整呼吸频率,再次确定导管的深度。

每班记录气管插管距门齿距离,用听诊器听两肺呼吸音变化并进行对比,如呼吸音不对称,可能为导管插入过深,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所致,此时可将导管稍稍后退,直至呼吸音对称;若导管插入过浅,则因患者体位的变化,导管易滑脱或气囊压迫损伤声带。

1.2 保持气道通畅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护士要及时吸痰,吸痰前先高浓度吸氧数分钟,吸痰管插入时阻断负压,插入的长度应超过气管导管全长,禁忌上下提插,应左右旋转吸痰管,刺激呼吸道黏膜,使痰液排入大气道,再释放负压将痰吸出,吸痰时负压吸引压力小于0.02MPa,每次吸痰时间参照操作者屏气时间,不超过10秒,吸痰后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3 湿化气道气管插管后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水分丢失多,痰液粘稠,纤毛活动减弱,易致气道阻塞,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肺部感染机率增高,因此要加强气道湿化。

采用气管内滴注的方法。

用生理盐水250ml、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万U配成稀释液。

每20~60min间断气管内滴注,每次不超过3~5ml。

并注意检查氧气湿化瓶内蒸馏水量是否足够,吸入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2~35℃,定期加蒸馏水约350~500ml,从而使患者分泌物稀薄,易吸出。

1.4 气囊护理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应小于15mmHg,注气量为3~5ml左右,每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间隔5-10min,放气前后要吸尽痰液,观察血氧,放气5—10分钟之间护士看护不可离开,注意放气时边抽吸气道分泌物边缓慢抽气囊内气体,以防误吸入分泌物引起肺部感染或窒息。

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ICU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无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 的心律失常 ;④氧合状态 及再 次插 管物 品 , 气管 切开 包 和气管 切 开套管 等 , 良好 :P a O 2> 8 0 m mH g ,P a C O 2< 4 5 mm Hg ;⑤ 以防患者拔管不成功时能用于紧急插管。 1 . 2 . 1 - 3 患者准备
D O I :1 0 . 3 7 6 0 / c m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5 . 0 3 . 0 3 8
拔管前 1—2 天保证 患者 睡
眠充 足 。停 用有 抑 制 呼 吸作 用 的 药物 ,密切 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特别是神志 、呼吸情况和血氧饱 和度等。拔管前 3 0 分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 m g ,
9 1 . 8 %。结 论 对机 械通气患 者成 功脱机并 拔除气 管插管必须 做好患者 的心理护 理 、准备好用 物 、
同时做好拔管后 的护理可 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 。
【 关键词 】 I C U ;机械通气 ;脱机 ; 拔 除气管插 管 ;护理
机 械 通 气 是 应 用 呼 吸机 进 行 人 工 通 气 治疗 呼 呼吸平稳 ,呼吸频率 <2 5 次/ 分 ,胸部 x线检查 。 吸 功 能 不 全 的一 种 有 效 方 法 ,应 用 于 各 种 原 因 引 无 异常 ;⑥ 自主呼 吸测试 良好 Ⅲ 起 的 呼 吸 衰竭 或 呼吸 功 能 不 全 。 内科 严 重 呼 吸衰 1 . 2 护理 方法 竭 或 多 功 能 器 官衰 竭 患 者 、年 老 体 弱 的外科 大 手 1 . 2 . 1 拔 管前 护 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5年 第 2 1 卷 第 3期
I MH G N,F e b r u a r y 2 0 1 5 ,V o 1 . 2 1 N o . 3

ICU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ICU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磷农 药中毒 1 3例 , 氧 化 碳 中毒 8例 , 度 乌 头 碱 中毒 2 一 重 例 , 出血 1 , 型颅脑损伤 9 脑 6例 重 8例 , 呼吸衰 竭 8 7例 , 胸腹 部联合伤 5例 , 精 中毒 5例 , 酒 低血 钾 引起 的 呼吸 肌麻 痹 2 例, 其他 3例 。
名护 士配合操作 , 名护 士扶住 气管导管 , 1名护士进行操 1 另
作, 固定之后要测量气 管插管 的门齿距 , 防止气管插管 移位 。 23 心理 护理 . 气 管插管 虽是 有效 的抢救 手段 , 但是 其创
伤性给患者带来 的痛苦和生活 自理能力下 降方面 不能忽视 ,
患 者 及 家 属 对 插 管 和 吸 痰 感 到焦 虑 和 恐 惧 , 士 应 在 插 管 之 护
1 2 插 管 方 法 .
处理或报告 医师 。常见 的报警原 因为 : 压力 报警 、 容量报 警、 气道 阻力 过高报警 、 电压报警 、 低 窒息报警 、 低氧报警等 H 。 J
2 2 3 持 续 机 械 通 气 者 , 每 2 .. 应 4h放 松 气 囊 1~2次 , 避 以
湿 化 器 内 的蒸 馏 水 1 , 纹 管 道 每 1~ 更 换 消 毒 1次 。 次 罗 2d 222 重视 呼吸机报警信号 , 现报 警应及 时查 找原 因 , .. 发 并
11 一般资料 .
本 组 患 者 2 8例 , 中 男 12例 , 7 例 ; 5 其 8 女 6
年龄 1 7 8~ 9岁 , 均 4 平 6岁 。插 管 原 因 : 死 1 猝 9例 , 度 有 机 重
2 2 4 要 掌 握 好 脱 机 的 指 征 , 机 前 向 患 者 解 释 , 少 呼 吸 .. 脱 减
格 的气管 导管 、 芯 、 垫 、 管 牙 吸痰管 、 吸引器 、 布、 胶 注射器 、 简 易呼 吸器 或呼吸机 。

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现 代 护理 ・
29 5第 卷 l 0 年 月 6 第4 0 期
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 的护理体会
胡 瑞 红
( 南省 郑州市 第一 人 民医 院 , 南郑 州 河 河
40 0 ) 504
【 要】 摘 目的 : 总结呼 吸衰竭 患者 行气 管插 管 的护 理体 会 。方法 : 2 对 4例机械 通气 患者 采取 有效 的气 道湿 化方 法 . 选
时左 右 旋 转 , 吸痰 时 动 作 应 轻柔 、 速 , 次 吸 引时 间 不超 迅 每
过 1 。 5S
能和代谢 紊乱 的 临床综合 征 。适时行 气 管插 管 。 立人 工气 建
道 可有效 引流 痰液 、 迅速 控制 感染 、 除通 气 功能 不 良 , 解 对呼 吸 衰竭 患 者抢 救 、 苏及 治 疗发 挥 着重 要 作用 , 其 相关 的 复 而 护理 质量 直接 影响机 械通 气 的疗效 和并发 症 的发 生程 度 . 现
时放松 气囊 , 用呼 吸机送 气 时的正 压将 气囊 上 的潴 留物 由 利
保持 气管 插管 的正确 位置 并妥善 固定 。 观察胸 廓运 动是 否对 称 , 检查 气体 是 否从导 管 内溢出 , 以判断 是 否在气 管 内 。 每班 交接 并记 录 气管 插管 的位 置及 深 度 ,定期 更 换 固定胶 布。 防止插 入过 深或过 浅 。
择适 时 的吸痰 时机 , 加强基 础 护理 , 控制 并发 症等 护理 措施 。结 果 :0例 3 6d病 情基 本 控制 , 2  ̄ 机械 通 气 时间 为 5 ~ 1 ( 6d 平均 85d , . ) 无并 发症 发 生 ;2例 因呼 吸机 依 赖后 进 行气 管切 开 , 机械 通 气 2 0d后 脱机 : 2例死 于 全身 多 脏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寻找合适的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以减少体外循环术后肺部并发症。

方法将230例体外循环术后,带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15例,对照组115例,实验组1-3小时拔出气管插管,对照组2-6小时拔出气管插管。

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住ICU时间。

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住ICU 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V 0.01,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早拔气管插管能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关键词】体外循环气管插管不同拔出时间效果
体外循环术后为维持呼吸功能,偿还术中氧债,支持心、肺功能, 保护肺及肾脏功能,常常带有气管插管,以便用呼吸机治疗。

呼吸机治疗的时间越长,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病员的住院时间越长,住院费用越高。

2003年11月-2006年11月,我科对115例体外循环术后的病员,成功地提早拔除气管插管,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照组115例,年龄9-29岁,其中先心病60例,瓣膜疾病30例,冠脉搭桥手术25例。

1.2 方法
1.2.1 手术与麻醉方法
均采用静脉加吸入复合麻醉,低温或常温体外循环,术中一般不用镇静剂,对不能耐受气管插管的,可用小剂量吗啡0.1mg/kg静脉推注,以免抑制循环和呼吸及影响病人麻醉后清醒时间。

1.2.2 保持带管期间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机械通气、减少相关肺炎发生的有效措施[1]。

把握吸痰的指征:翻身前听诊,患者咽喉及肺部有痰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增加,血氧饱和度比原来下降2%左右[2]。

吸痰时先润滑吸痰管,置于插管末端2-3cm后退出1cm再开负压进行吸引,以免气道机械性损伤,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引压力一般不超过25mmHg[3]吸痰毕吸纯氧2-3分钟,痰多者,吸痰与吸氧交替进行,用生理盐水2-4ml湿化气道,呼吸囊鼓肺5次后再吸痰,收到良好效果。

1.2.3 加强带管期间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失去生理屏障及恒温湿化作用,使呼吸道水分丧失。

而体外循环后为减轻病人心脏负荷,进行脱水更使分
泌物干结,形成痰栓阻塞呼吸道,而肺部感染随呼吸道湿化程度的降低
而升高[4],呼吸机湿化器加入定量蒸馏水,随时调整湿度,吸入气体的温度控制在35-37 C,湿度保持在70-90%。

124 当病人完全清醒,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即开始转变呼吸机工作方式,试行脱机,再次复查血气,结果正常,立即吸痰拔除气管插管。

采用以上方法均能在1-3小时拔除气管插管。

125 提早拔管后的护理
拔管后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鼓励病员深呼吸或进行肺部体疗,每小时拍背1次,每次5-10分钟,每小时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10次,确保呼吸道通畅,半小时后再次复查血气。

2结果
3 讨论
3.1 提早拔气管插管可减少肺部感染,较早恢复上呼吸道正常的咳嗽防御功能,减少吸痰次数及时间,病人可主动、早期进行深呼吸和咳嗽排痰,使全肺膨胀,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早期下床活动,可使肺活量增加,肺部循环加速,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

3.2 提早拔除气管插管可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缩短住ICU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由于提早拔出气管插管,次日晨可转出ICU,与常规拔管病人比较,停留时间减少1-2天,术后住院减少6-7 天,呼吸机费用减少50-70%,降低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胡丹元,余海英,应方英.新生儿呼吸术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分
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24.
[2] 赵雪颜,罗华,徐小彭,等.呼吸机相关肺炎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 545.
[3] 苏鸿熙.重病加强监护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16.
[4] 潘亚菊.气管切开术后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实验比较[J].中
华护理杂志,1995,30(3): 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