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结式(VC):述语(V 补语(C)配价对应关系 (于婷婷

合集下载

04 Old English and the Beginnings of Written English

04 Old English and the Beginnings of Written English

语音系统
元音:由“开”向“闭” 复合元音极不稳定,从10世纪开始逐渐 简化 颚化音、摩擦音、塞擦音 辅音系统相对稳定
形态屈折变化
名词 三种语法性别:阳性,中性,阴性 两个数:单数,复数 五个格:主格(主语)、宾格(直接宾语)、属格 (名词补语)、与格(间接宾语)、工具格。 动词 三个式:直陈式 、 命令式 、祈愿式(或虚拟式) 两个时:现在时(现在时也表示将来时)过去时 (表示各种各样的过去) 形容词
文字
秘符体字母(runes) 拉丁字母(爱尔兰僧侣) “缮写者”与正字法
Old English and Roman Alphabet
The Roman Alphabet and English Spelling
An alphabetic system of writing is therefore phonemic in principle and ideally should have one letter for each sound. English uses the Roman alphabet, which was originally devised over 2000 years ago for the writing of V)和补语 (C)相互的关系可以有六种排列法SVC, SCV,VSC,VCS,CVS,CSV。 Combination and permutation
词汇
本族语成分
保存下来的部分 消失的部分 派生与复合
外来成分
Celtic borrowings Latin loans 斯堪的纳维亚成分(Effects of Viking settlement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Old English and the Beginnings of Written English

现代汉语补语的结构类别与意义类别

现代汉语补语的结构类别与意义类别

(1)后者可以收时间副词修饰,前者不可以。 例如:
马上爬得高高的 已经擦得亮晶晶的
﹡马上爬得高 ﹡已经擦得亮 (2)后者可以与“把”、“被”、“给”等介
词连用,前者不可以。例如:
把锅擦得亮晶晶的 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的
﹡把锅擦得亮 ﹡衣服被洗得干净 (3)后者可以作状语,前者不可以。例如: 擦得亮晶晶地放着 洗得干干净净地收着
所补语一类。 )
舒服得多 / 闹得慌 /
这一类与必须带“得”的状态补语相似,但 是它们没有相应的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两类。
① 动量补语:砍一刀 / 踢一脚 / 去三次 / 读两 遍/
② 时量补语:住三天 / 休息一个月 /
5. 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
2.状态补语(情态补语)
充当状态补语的可以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也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还可以是主谓短 语。例如:
爬得高 / 爬得高高的 / 忘得一干二净 / 气 得发抖
热得满头大汗 / 说得一个钱不值 / 走得两腿 发直
单个形容词构成的状态补语,在形式上与结 果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式(可能补语)相同, 例如“做得好”既可以是状态补语,又可以 是结果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式(可能补语)。 区别二者的方法有三条:
补语的结构类别与意义类别
根据补语前用不用“得”,可以将补语分为三 类:不能用“得”的,如程度补语、数量补语; 必须用“得”的,如状态补语(情态补语); 用“得”(不)与不用“得”(不)构成平行 格式的,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如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在传统教材中被 称作可能补语。
A——V 累坏 / 忙坏 / 热坏 / 涨红 /
带上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述补短语,其语法 功能相当于一个动词,后面可

析汉语中补短语的维译表达对应模式

析汉语中补短语的维译表达对应模式

析汉语中补短语的维译表达对应模式
谭婧霞;王德怀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文章总结例证了汉语中补短语的语义类别及特点,归纳出汉语“中心语+补语(V+C)”或“中心语+得+补语”(V+得+C)模式的七种维译对应类别,并逐一符号化为“形容词+动词(A+Vv)”、“副词+形容词(Ad+Va)”、“格短语+动词(PH格+Vv)”、“p型副动词+助动词”(VP+V助)等十二种维译对应模式,希翼使中补短语的维译实践能够清晰化、形式化、模式化,为汉维翻译迈入实质性“句子成分翻译”的模式化研究阶段开辟一条新路.
【总页数】6页(P46-51)
【作者】谭婧霞;王德怀
【作者单位】洛阳外国语学院二系,洛阳471003;洛阳外国语学院二系,洛阳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215.4
【相关文献】
1.汉语定中短语V N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 [J], 阿孜古丽·夏力甫
2.试论古汉语中“意”、“译”连用的短语及其与“意译”之关系 [J], 陶磊
3.在汉语的对应词中可能使人产生误解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J], 刘志明
4.汉语连谓短语及其在维语中的对应关系 [J], 张玉萍
5.析FIDIC合同条款中SUBJECT TO短语的译法 [J], 李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大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北大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北大现代汉语语法重要考点1、语法分析有哪些基本手续?语法分析的基本手续:切分、归并、分类。

○1切分是由语流切分成片段。

切分出的单位有:篇章、段落、句群、句子、词组、词、语素。

其中句子、词组、词、语素和语法有关。

○2归并是把具有同一性的词(在语音形式和意义上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

○3分类应是在归并的基础上进行的。

2、什么叫语法单位?单位有哪几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1)语法单位就是从话语中切分出的跟语法有关的大大小小的单位。

语法单位是音义结合体,研究符号的组合。

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2)语法单位有:○1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或语言单位)。

○3词组:词和词的组合。

○4句子:最小的独立表达的语音片段(音义结合体)〖或最小的单说的语言片段〗。

(3)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根据性质的不同分成四级。

最小单位 组合单位 性质1、(有意义)2 (独立运用)3、 (结构上独立)4、句子 (独立表达)3、如何切分语素和词?什么叫剩余语素?剩余语素是如何切分出来的?(1)切分语素的方法:○1基本方法:对比法。

到别的环境里去找与之音义相同的成分,若有,则可分出一个语素。

○2剩余法:根据假设,如果我们断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

(2)切分词的方法:□1完整性原则:拓展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2透明性原则(意义透明,结构透明和功能透明)□3有限性原则(与备用性相关) ((3)剩余语素:只能与某一个语素结合的语素,只能在一个环境出现,又叫一用语素。

剩余语素大多为音译词和借词。

如:菠菜、沙丁鱼、哈巴狗、卡宾枪、苹果。

〖注〗蝴蝶是一个语素。

(4)剩余语素的切分:在一个词中,如果我们先用对比法确定其中一个成分为语素,则剩余成分至少为一个语素,称为剩余语素。

4、如何确定语素和词的同一性?一个独立语素独立运用时成为词。

独立运用包括单说和临时组合。

短语结构与其成分的语法和语义关系——以“VA了”述补结构为中心

短语结构与其成分的语法和语义关系——以“VA了”述补结构为中心
第 9卷
第 2期
大连 海事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un l f a a rt nvri S c l cecs dt n o r a o l nMai meU ies y( oi i e E i o ) D i i t aS n i
V0 . No 2 19. . Ap .2 1 t 00
3种语法 意义 。 Fra biblioteka 洗 干净 了 写 明 白了 说 清 楚 了 ( . 表示 结 果 的
实现 , 记为 f ) l 义 b 挖 浅 了 剪长 了 垒矮 了( . 表示 结果 的偏离 , 记
为 b义 )

述 补 结 构 及 其 成 分 的研 究表 明 , 语 结 构 对 进 入 其 中 的 成 分 短
t i i 7 y t c i a d s ma t e t r f t e sr cu e o ft n e s n a tc n e n i f au e o h t u t r c s a ie t e cu s n e e o id cn h e ur c n gv h le e d d t n u i g t ee rq i me t .Th s e ns e
入这 一结构 , 出现 在 这 个 格式 里 的 有 1 4个 常用 能 4
( col fF r 1 agae,SuhC nrl Sh o o oe 1Ln ugs ot—eta Unv o t nli , hn40 7 ,C i ) i.fr i ats Wu a 30 4 hn Nao ie a
Ab tatTh eb cmpe n tu tr “ sr c: ev r —o lme tsrcue VA 了 ” h s cran a eti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语法研究流派

汉语配价语法“价”(valence)指动词跟一定数目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依存关系(dependency).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NP 是从属成分。

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constituents)。

一般地说,能跟一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一价动词(monovalentverb),如:(人)走;能跟两个NP组合的动词叫二价动词(bivalentverb),如:(他)买(菜);能跟三个NP组合的动词叫三价动词(trivalentverb),如:(爸爸)给(我)(一本书)。

因此,"价"是对动词的支配能力的数量表示,是根据动词的组合能力而聚合成的一种语法范畴。

法国语言学家泰尼埃尔(LucienTesniere)首创了配价语法,德国语言学家又大大地发展了配价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称动词配价所支配的成分叫补充成分(Ergan-zugen),不受动词配价支配的成分为自由说明语(FreieAngaben)。

补充成分又分为(obligatorisch)和可有的(fakultativ)两种。

汉语配价语法主要是从这一系统借鉴和发展而来的。

不过,类似配价的观念在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中也有过。

例如:"一个具体的行为必须系属于事物,或是只系属于一个事物,或是同时系属于两个或三个事物。

...动词可分为'双系'与'单系'..."朱德熙首先明确地把配价语法的思想引进汉语语法研究。

他在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中,用动词配价的观点分析动词性成分加"的"构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起了许多语法学者对配价语法进行研究的兴趣。

比如,文练(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讨论了确定动词向的前提和标准。

述结式(VC):述语(V 补语(C)配价对应关系 (于婷婷

述结式(VC):述语(V 补语(C)配价对应关系 (于婷婷
送早、买早、安早、上晚、分晚、拔晚、跑完、走完、配完、办迟、考虑周到、 想周到、解决彻底、摸透、琢磨透等(“早、晚、迟、久、清、周到、彻底、 细致”作补语时) 瞄准、看清、问清、听清楚、标清楚、表达清楚等(准、完、清楚、透作补语 时) 吃惯等(“惯”作补语时)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主体、参与 者、客体
10. 3 1 2 主体、处所、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x、a 不同指,y 消失 挂低、放歪、搁正、放倒、送来
11. 1 2 2 主体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x、a 同指
跑进、哭到、生活在
12. 2 2 2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x、a 同指,y、b 同指 走到、住进、站在
13. 2 2 3 主体、客体
示例
站累、涨高、蹦跑、撑病、愁哭、呆胖、蹲累、哭醒 1、老死、累瘦、流干 净、睡迷糊、站稳、长直、坐乏;睡醒、开败;
2. 1 1 2 主体
主体
主 体 、 客 x、a 不同指 哭湿、吹折、刮折、哭醒 2、淋湿、闹醒、爬坡、跑烂、震碎;哭瞎、气炸、

崩瞎、跌断、蹲酸、饿瘪、哭肿、忙昏、笑哑、走崴;
3. 1 1 1 主体
主体、参与 者、客体
主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x、a 同指 教完、教早、教晚等
y、a 同指, 教会、讲明白等 z、b 同指
(五)施春宏(2005)
No. V C VC V 的角色 x,y,z
1. 1 1 1 主体
C 的角色 a,b,c 主体
VC 的角色 主体
V 和 C 角色的 关联 x、a 同指

消失
主体、参与 者、客体

00述补短语的语式分析(徐州)

00述补短语的语式分析(徐州)

述补短语的语式分析范晓提要语式指由一定语法形式显示的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短语的构式。

短语的语式跟句子的句式虽有区别,但它是构成句干句式的基础。

对汉语短语的语式进行考察和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述补短语的“句法-语义”结构及其语用功能意义(简称“语式义”)的综合,形成某种特定述补短语的构式,即述补短语的语式。

现代汉语述补短语的语式非常丰富,本文择其主要语式加以扼要的描述和说明。

关键词短语的语式;述补短语;语式分析;语式义零、前言0.1语式的含义短语也称“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造句的语法单位。

短语的语式,简称为“语式”。

语式的含义是:短语的语法结构格式(“结构格式”可简称“构式”)1,即指由一定语法形式显示的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短语的结构格式。

实词与实词组成的语式具体可表述为:由词类序列形式显示的包含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以及语用功能的、形义匹配的短语的结构格式。

短语的语式跟句子的句式虽有区别,但由于它是句子的构件,所以它是构成句干句式的基础。

2短语语式的研究是语法研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对其进行专题的理论研究并把汉语语法里的各种短语语式研究清楚,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实用价值。

汉语短语的语式很多,本文着重讨论现代汉语述补短语的语式。

限于篇幅,只能扼要地进行描述,旨在举一反三地研究其他各种汉语语式。

0.2述补短语及其语式汉语的述补短语指由述语和补语两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句法类型。

述补关系是一种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述语是述补结构是句法结构的核心成分,补语是补充说明语的成分。

例如“吃饱、打扫干净、跑出去、说得正确、穿得时髦、累坏、好极、走一趟、去一次”等,就属于述补语型,其中的“吃、打扫、跑、说、穿、累、好、走、去”是句法结构的核心成分——述语,“饱、干净、出去、正确、时髦、坏、极、一趟、一次”是补充成分——补语。

述补短语里的述语可以是动词性词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性词语,所以述补短语可以下分为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动补短语的语型是“动词+补语”(如“吃饱、坐稳、说清楚、跑出去”等),形补短语的语型是“形容词+补语”(如“累坏、饿伤、快乐得跳起来、激动得流泪、聪明极了、痛得要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x 消失,y、 挂满、挑满、塞满、铺满、装满、斟满、摆满(“满”为补语时) a 不同指 x、a 同指, 听懂、看懂、看明白、问明白、看会、学会、打赢、下赢、打输、踢输、跳过、 y、b 同指 闯过、看烦、听烦、干怵、洗怵、吃怕、玩怕、受够、吃够、走熟、玩熟、吃

消失
主体、参与 者、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V 本身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
y、a 同指,z、 教会 b 同指
x、a 同指 无
跑忘、玩丢、逛忘、忙忘、睡忘、歇忘、逛丢、跑丢、睡丢、跳丢、跑掉、 玩掉 吃早、唱快、熬早、拔快、拔晚、抄慢、听多、住长
15. 3 1 1
主 体 、 客 y、a 结合(有 骂昏、吓破

领属关系)
主体
x、a 同指,y 洗累、读糊涂、搬累、办蠢、唱红 2、吃馋、等急、喝兴奋、看傻、买上当、
消失
跳疯、听困、写累;
7. 2 1 2 8. 2 2 2 9. 2 2 2 10. 3 1 1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主体、参与 者、客体
主体
3. 1 1 1 主体
4. 1 1 1 主体 5. 1 1 1 主体 6. 1 1 1 主体
V 无
V 本身 主体

V 本身 主体

来早、睡早、醒早、走早、来晚、下晚、起晚、去晚、睡迟、来迟、去迟等(“早、 晚、迟、久、清、周到、彻底、细致”作补语时) 饿惯、走惯、睡惯等(“惯”作补语时)
站住 抓住、看完 教完
气死 2、饿死 2、急哭 2
气死 1、饿死 1、急哭 1
(六)宋文辉(2007)
No. V C VC V 的角色 C 的角色 VC 的角色 V 和 C 角色 示例
x,y,z
a,b,c
的关联
1. 1 1 1 主体
主体
主体
x、a 同指 累病
2. 1 1 2 主体
主体
主体、客体 x、a 不同指 笑疼
踢坏
8. 2 1 1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

吃晚
9. 2 1 2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客体 无
吃上
10. 1 2 2 主体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x、a 同指 漂进
11. 2 2 2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主体、客体 x、a 同指,y、
b 同指
看懂
文献:
黄锦章 1993 《行为类可能式 V-R 谓语句的逻辑结构与表层句法现象》,《语文研究》1993 年第 2 期。 郭锐 1995 《述结式的配价结构和成分的整合》,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王红旗 1995 《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施春宏 2005 《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5 年第 1 期。 宋文辉 2007 《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袁毓林 2001 《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中国语文》2001 年第 5 期。
No. V C VC V 的 角 色 C 的角色 VC 的角色 V 和 C 角色 示例
x,y,z
a,b,c
的关联
1. 1 0 1 主体 2. 1 1 1 主体
虚化 主体
主体 主体
无 x、a 同指
睡着、走动、跑动、跑掉、蒸发掉、躺好、蹲好、站好、睡好、坐住、站住、 坐好等(补语为“好、见、着、掉、住、动、到”) 涨紫、刮猛
18. 2 2 2 19. 3 2 3
主体
主体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y、a 同指 x、a 不同 指,y 消失 无
无 无
吃没、送走、裁肥、打死、摔跤、炒熟、挖深、锯短、垒高
切钝、擦脏、扛肿、喊哑
3. 1 1 1 主体
V 本身
主体
x、a 不同指 跑晚
4. 2 1 1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
x、a 同指,y 消失
打累
5.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x、a 同指 喝醉
6.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y、a 同指 打倒
7.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y 消失
述结式(VC):述语(V) + 补语(C)配价对应关系 (于婷婷 整理 2010-12-7)
各表 V,C,VC 下的数字为价数。
(一)黄锦章(1993)
No. V C VC V 的角色 x,y,z C 的角色 a,b,c VC 的角色
1. 1 1 1 主体
主体
主体
2. 1 1 2 主体
主体
主体、客体
准、完、清楚、透作补语时 走快等(“快、慢、仔细”作补语时)
7. 1 1 2 主体
主体
8. 2 0 2 主体、客体 虚化
9. 2 1 1 主体
主体
10. 2 1 1 主体、客体 V 本身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
x、a 不同 哭红、跑烂、睡烦、吵怕、吵烦


抓着、逮住、搬动、看到、找到、抓到、扔掉、砸掉、擦掉、抓着、抢着、查
10. 3 1 2 主体、处所、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x、a 不同指,y 消失 挂低、放歪、搁正、放倒、送来
11. 1 2 2 主体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x、a 同指
跑进、哭到、生活在
12. 2 2 2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主体、处所
x、a 同指,y、b 同指 走到、住进、站在
13. 2 2 3 主体、客体
3.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4.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5.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V 和 C 角色的关联 x、a 同指 x、a 不同指 x、a 同指 y、a 同指 a 与 x、y 不同指,y 消失
示例 飞远 吵醒、闹醒、走坏、跳坏、喊哑、喊破 洗累、喝醉 晾干、喝完 扛肿、唱哑
V 本身 主体

走晚、好利索、病久、呆久、来巧、来晚、来早、起晚、走长
4.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5.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6. 2 1 1 主体、客体 主体
主 体 、 客 y、b 同指 体
点亮、叫醒、安齐、绑走、拨通、踩响、唱红 1、钉穿、摁瘪、拐走、轰散、 讲清、开跑、拉坏、理短、晾干、撵走、拍死、铺平、摔碎、踢翻、挖空、 印反、拽断;
死、冷死、冻僵、站累、坐累、睡烦、睡醒、下大、刮猛、长高、长结实
2. 1 1 2 主体
主体
主 体 、 客 x、a 不同 哭红、哭哑、哭肿、羞红、涨红、坐麻、走肿、蹲酸、笑哑;累病、累倒、急


哭、饿病、饿晕、哭醒等
3. 2 1 1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
x、a 同指, 学好、学坏、学乖、学精、学痞、学偏、学傻、学聪明、学机灵等 y 消失
吃怕、玩怕、吃腻、玩熟、吃剩、干腻味;玩忘、卖赔、倒赚、说漏等
7. 3 1 1 主体、参与 主体
主体
x、a 不同 教晚、睡晚
者、客体

8. 3 1 2 主体、参与 主体
主 体 、 参 y、a 同指 教好、教坏、教笨、教晕糊、教聪明、教糊涂等
者、客体
与者、客

9. 3 1 3 10. 3 2 3
主体、参与 者、客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客 体 主体
x、y、a 异指 砍钝、撬断、扒拉醒、吃倒、剁崩、切折、写秃;唱哑、杀红、掰疼、吃圆、
剁酸、喝伤、砍肿、拍麻;
x、a 同指,y、 听懂、学会、看懂、抠懂、练会、问明白、背熟、吃烦、干腻、看惯、看习
b 同指
惯、听厌、玩怕、洗怵;踢赢、比输、踢输、打赢、下赢;
主体、参与 者、客体
主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x、a 同指 教完、教早、教晚等
y、a 同指, 教会、讲明白等 z、b 同指
(五)施春宏(2005)
No. V C VC V 的角色 x,y,z
1. 1 1 1 主体
C 的角色 a,b,c 主体
VC 的角色 主体
V 和 C 角色的 关联 x、a 同指
16. 1 0 1 17. 2 0 2
主体、参与 V 本身
者、客体
主体
虚化
主体、客体 虚化
18. 3 0 3 主体、参与 虚化 者、客体
19. 1 1 1 主体
主体
20.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

教迟、教晚、教早
主体 主体、客 体 主体、参 与者、客 体 主体
主体、客 体
无 无

x、a 同指, 述语动词有 作格用法 y、a 同指, 述语动词有 役格用法
x、a 不同指
哭红、笑哑
7. 2 1 2 主体、客体
主体
主体、客体
y、a 同指
打伤、砍钝、救活、煮熟、听腻、吃厌、抓
紧、捏牢
8. 2 1 2 主体、处所
主体
主体、客体
x、a 不同指,y 消失 走肿、蹲酸、站酸、坐麻
9. 2 2 2 主体、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