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1
合集下载
物理 10.1 认识分子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

知识讲解
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 “水滴石穿”?
为什么铜像的头被摸多了, 会变光亮?
知识讲解
上述现象的共同特点: 物质一点一点地散失
我们可以猜想:物质是怎样组成的?
物质
很小的粒子
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 法。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分子?
固体分子也在运动
知识讲解
2.扩散现象
(1)定义: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学上把它叫做扩散。
无论气体、液体或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是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一 个有力的证据。
扩散是现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本质。
知识讲解
(2)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
知识讲解
三、认识分子动理论 1.体会分子的运动
(1)将香水瓶的盖子打开,很快就能在较远处闻到香味。 (2)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就变成了红色。
气体和液体分子在运动
知识讲解
(3)磨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 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 深。
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他认为,石块、铁铲、铜像的手、 花粉……它们是很微小的一点一 点散失的,因此,他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 粒子组成的。
他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原子”,这个词的意思是 “不可再分割的颗粒”。
(古希腊哲学家,前460—前370)
知识讲解
2.“五行说”和“四元素说”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古代就有一种五行说,认为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 课件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练一练
例3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 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下表面 刚好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会( D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水的浮力 C.变大,由于玻璃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 D.变大,由于玻璃上的水分子与水里的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引力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 什么因素有关呢?
活动2 感受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实验操作 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温水的
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仔细观察所
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墨水在温水中扩散的更快些。
实验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a)墨水 在冷水中
(a)墨水 在温水中
2.分子热运动
大量实验表明:物质中分子的运动情况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理学中,将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 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练一练
例2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 《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 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无规则运动 加快,说明当时 周边的气温突然 升高 。
4.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3)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练一练
例4 “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C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C.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分子间有空隙 实验证明: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空隙 . 3.分子间的作用力 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 斥力 ,分子间的引 力使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分子间的斥力可使分子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内 容:物质是由大量 分子 组成的,分子在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运 动,分子间是有 间隙 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如图 1 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 .
(2)如图 2 实验中,图 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 b 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 c 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 d 表示 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3)如图 3 实验中,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
13.(2019·临沂)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 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在丰富多彩的赏花节中, 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 无规则运动 的结果;汗流 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 蒸发 (填物态变化名称), 实现降温解热.
14.(2018·贺州)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
11.下列示意图形象地反映出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在排列上的特 点,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12.(2019·桂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质中分子的运动状态跟温度无关 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温度越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运动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思路导引】关键是知道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 【精讲精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由分子动理论知:液体 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 小了,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错;阴霾天气有大量极细微(xìwēi)的 尘粒悬浮在空中是一种机械运动,C错;墨水滴入水中是一种扩散现 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分子的数量级为10-10m,肉眼是看 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的,D正确。
参考答案:不容易 分子间存在斥力
第十五页,共37页。
探究 5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结合(jiéhé)“体验3”和图甲、乙、丙,从形状、体积、流动 性等方 面分析,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第十六页,共37页。
1.观察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分布状态,分析物质处于 不同状态时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能流动(liúdòng);液体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liúdòng);气体没有 固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能够流动(liúdòng)。 2.分析“固态、液态、气态的模型图”,思考物质状态发生变 化时,体积会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水结 冰时体积变大);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变大。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chūbù)知识
第一页,共37页。
体验(tǐyàn) 1 分子的运动
活动1:准备分别装有香水、醋、酒三种液体的瓶子,用不同
方法识别这三种液体。
活动2:向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观察现象。
(1)活动1中,判断瓶子中所装液体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2)活动2中,过一会,杯中的水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PPT教学课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 位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
斥力
引力
引力
斥力
r0
(平衡位置)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 引力等于斥力.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斥力大于引力.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
斥力小于引力. •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
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等于斥力
内
寒冬风力作用强 众多
湖泊
、 外
流
冰川广布 源地
大江大河发
区 兼 具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地处 内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课件

实验2
实验3
一支铅笔既 难被压缩 也难被拉 伸,说明 什么?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 铅块结合在一起?
液体被压缩时为什 么会产生“抵抗”?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作用力。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1.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过几天箱子中充满樟脑味
C.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水呈红色
D.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色
C 2.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
A.洒了水的地面会变干 B.炒莱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打开花露水瓶,满屋香味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22021/11/222021/11/2211/22/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22021/11/22November 22,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22021/11/222021/11/222021/11/22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

综上所述,物质是 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 间是有间隙的,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 kinetic1 theory) 的初步知识。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固体中分子
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 位置附近振动(图10-17)。所以,固体既有一定的体 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液体中分 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 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图10-18)。 所以,液体 有定的体积, 但有流动性, 其形状随容 器面变化。
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
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跟器壁碰撞以外, 都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 运动,可以充满它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图10-19)。 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 气态物质的分子 列规则,就像坐在 以移动,就像课间 几乎不受力的约 座位上的学生。 教室中的学生。 束,就像操场上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 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 运动。
5、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
变红,这是由于
()
A、水流动的结果。
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
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就是分子动理论 ( kinetic1 theory) 的初步知识。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固体中分子
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 位置附近振动(图10-17)。所以,固体既有一定的体 积,又有一定的形状。液体中分 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 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图10-18)。 所以,液体 有定的体积, 但有流动性, 其形状随容 器面变化。
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
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了相互碰撞或跟器壁碰撞以外, 都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 运动,可以充满它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图10-19)。 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 气态物质的分子 列规则,就像坐在 以移动,就像课间 几乎不受力的约 座位上的学生。 教室中的学生。 束,就像操场上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 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 运动。
5、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
变红,这是由于
()
A、水流动的结果。
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
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
形状
固态 液态 气态
固、液、气 三态中的分子
项 目
物 态
间距 作用力
小 很大
分子运动情况
只能在一定位 置附近振动 分子可在某个 位置附近振动 分子群可以相 互滑过 每个分子几乎 都能自由运动
体积
有一定 的体积 有一定 的体积 没有固 定体积
形状
有一定 的形状 没有固 定形状 没有固 定形状
固态
对方的现象。
扩散的实质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 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呢?
活动2 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得 更快些。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大量分 子的无规则运动
活动3 分子间 有空隙吗?
直观地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
课堂作业
课本112页《自我评价与作业》 第 3、 4题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9m 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二、固、液、气 三态中的分子
自学教材112页上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项 目 物 态
间距 作用力
分子运动情况
变黑说明: 固体分子也在运动
活动1 1、打开盛香水的瓶子 2、将墨水滴入水中
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 么?
结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认识分子动理论
科学家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 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五 年,发现铅片里有金,金片里有 铅,相互渗透了约1mm。
扩散: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发生彼此进入
能吊起钩码的铅柱
会收缩的液膜
结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C、不 听 话 的 活 塞
间接说明了: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
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10-10m时,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10m时,引力起主要作用;
A.花香四溢 B.湿地变干 C.腌蛋变咸 D.大雾弥漫
课堂反馈:
4、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 为( D)
A.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 B.棉线的分子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
C.棉线的分子间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的分子间引力比斥 力大
D.棉线、铜丝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子间的引力比 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
生活中的物理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对下列 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打开盛香水的瓶子, 我们会闻到什么?
墙内开花墙外香, 说明了什么?
闻到香味说明:气体分子在运动。
一杯水放的时间 长了,会怎么样?
一滴红墨水滴在 清水中会怎样?
减少与蔓延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
放煤的地方,时 间长了会怎么样?
中发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 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课堂反馈:
二、选择题
1、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 菜炒熟使它具有同样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 别的主要原因是( C ) A.炒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种形态:Leabharlann 课堂反馈:
一:填空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气体扩散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气体 间发生,也可以在 液体 生,还能够在 固体 中发生。
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容易进入其中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课堂反馈: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 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作用力很大 D.分子作用力即分子引力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的是( D)
液态
较小
较大
气态
很大
很小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就像被弹簧连着的小球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 列规则,就像坐在 座位上的学生。
液态物质的分子可 以移动,就像课间 教室中的学生。
气态物质的分子 几乎不受力的约 束,就像操场上 乱跑的学生。
课堂总结
1、扩散现象: 2、扩散的实质: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 4、分子动理论: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 分子
分子直径的尺度数量级为: 1×10-10
分子 组成的,特点: 物体是由大量_____ 体积小、质量小
(1) 认识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2) 知道分子间有间隙并且存在相互作用的引 力和斥力 (3) 了解固、液、气态中分子的分布情况
(4) 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
1、 漂在水面上的两个油滴会自动合到 一块去,猜想:说明了什么? 2、打气筒在打气时,开始时比较好压缩, 这说明了什么?越往后来,情况发生了什 么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猜想:分子之间可能有引力和斥力
活动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
A、观察棉线的变化
分子间的引力把湿棉线拉了过去。
B、能吊起钩码的铅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