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五上练习7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7 整理与练习教案与反思

7 整理与练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江缘学校陈思梅
1.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求真理。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相结合,激起并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快乐地成长!
2. 让课堂成为师生展现自我的天地。
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3. 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蕴含在学生身上那几乎是无尽的潜力,让他们学会了探索,活跃了思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素材积累】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设计苏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设计(苏教版)练习7首案编写王xx二度修改路x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了解朝代与古代名人,加深对我国历史的了解。
2写好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适应。
3朗诵与积存与“水浒”故事有关的成语,丰硕语言积存。
4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培育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学写毛笔字,把握“匕字旁”和“戈字旁”的运笔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养成教育训练点:培育学生勤查词典、认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适应。
四、教学预备前预备:读《水浒传》故事,做好讲故事的预备。
五、教学时刻:3时六、教学进程第一时一、语文与生活:1学习第一部份:读背“朝代歌”。
(1)咱们以前背的《三字经》中有一部份是关于中国历史的,谁能把这一部份背给咱们听一听。
(2)这段历史交代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名称,为了方便经历,有人把它编成了“朝代歌”,让咱们都不得来背背吧!(3)自由朗诵,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这首“朝代歌”依次包括了哪些朝代?用“﹏﹏”画出来。
想一想,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还不了解的?2学习第二部份。
(1)为了帮忙大伙儿更好地记住朝代的顺序,让咱们把从语文本和外读物中熟悉的古代名人按朝代填写在表格里吧!指名读题。
(2)小组合作交流,自由填空。
(3)集体按顺序交流,不仅说出自己了解的名人一辈子活在哪个朝代,还要说出他曾为社会作出了什么奉献。
(4)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读题,明确要求。
2认真观看每一个字的字形结构,重点指导“鹤、孤、帆”的写法。
3认认真真地进行描行,要求笔笔到位,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4反馈。
作业设计一、把“朝代歌”补充完整唐尧虞舜,乱悠悠。
三国统一,朝朝是对头。
五代又十国,帝王休。
二、在古代名人后的括号中填上他们所处的朝代鲁班()勾践()刘邦()孙权()项羽()祖冲之()曹雪芹()杜甫()李自成()李白()岳飞()王羲之()司马光()包拯()郑和()屈原()三、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求把字写得匀称、美观第二时一、朗诵与积存:同窗们,你们明白《水浒传》吗?关于它,你明白些什么?2今天,咱们就学习与“水浒”故事有关的12个成语,读懂背熟了这些成语,你就能够明白“水浒”故事的思想内容了。
练习7教案(苏教五上)2

练习7教案(苏教五上)2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及句型。
2.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出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3.通过听音、边读边做等方式,掌握“情境拼读法”及“搜读法”。
4.培养学生倾听、理解图示、提问、组织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情境拼读法,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生字词及句子。
2.通过搜读法,学生能够迅速找到题目答案。
3.学生能够领会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1.通过情境拼读法,协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词及词组。
2.协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搜读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引入新课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学习活动2.1 情境拼读法与朗读练习通过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词组进行情境拼读,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
2.2 搜读法练习分组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将题目的答案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找出。
2.3 总结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情境拼读法的应用;2.搜读法的运用;3.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
4. 课后练习1.再读一遍本节课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记忆并默写一遍生字词及词组;3.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孝敬厨坊老人盼孙子六、教学资源1.课本:苏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通过情境拼读法及搜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针对性教学,对于一些语音不太准确的学生,也需要更细致的指导。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练习7∣苏教版

练习7(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背“朝代歌”,认识古代名人。
【教学重、难点】熟背“朝代歌”,认识古代名人【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板题示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7,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熟背“朝代歌”,认识古代名人二、自学指导:(一)师:1. 请同学练读朝代歌,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查字典(2分钟后看谁读的流利)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自学指导(二)师:朝代歌大家都已经读熟了,看我们那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朝代歌快速的背下来并想一想背诵朝代歌有什么好处(5分钟,比谁背的快)生自背指名指名背全班背自学指导(三)师:如果要知道每个朝代的时间和皇帝,可以怎样收集查阅?谁知道呢?(1.上网查询2.查阅词典)1.指名说2.师补充(三分钟后进行交流)当堂训练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字典完成147-148页(十分钟后进行交流)教学反思练习7(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的朗读成语2.正确、认真、工整地书写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习7,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1.能正确的朗读成语2.正确、认真、工整地书写钢笔字。
二、自学指导(一):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诵读与积累下面的成语,1.你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并说说成语的意思?(5分钟后比谁说得最好!)1.学生练读2.指名读预设: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妻离子散:形容一家人被迫分离四散。
逆来顺受: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铤而走险:形容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三、当堂训练:师:认真默读写好钢笔字内容。
2分钟后开始书写。
1、要求:(1)坐姿端正。
(2)握笔规范。
(3)书写认真、美观。
四、教学反思练习7(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课时1 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课时1 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策略。
2.学生掌握采用针对性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针对性策略的含义。
2.熟悉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基本策略。
3.掌握如何采用不同策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针对性策略的一般性描述与具体运用的转化。
2.把常用的策略运用到具体问题中的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1.端对面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3.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2.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练习题目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 问题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出一道启发性问题:一起数数,1+2+……+100等于多少?•学生上台进行思考,并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
2. 解决问题的策略(20分钟)教师以黑板为媒介,向学生介绍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分类解决法、逆向思维法等,并逐一举例说明这些策略的使用。
3. 针对性策略的介绍(2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针对性策略的含义,例如: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也可能包含更大的问题的思考,学生跟随着教师操作一次题解,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思考并针对性解决问题。
4. 实际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具体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采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解决,学生们根据案例进行思考,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使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自主组成小组,进行组内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课堂交流的技能。
6. 总结回顾(10分钟)教师向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回顾,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针对性策略融入到案例分析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使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班级互动性,在增强学生课堂交流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学内容:1、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内容:p.1、2,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5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说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自然数、小数、分数)分别举例。
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二、学习例1:1、你知道今天的最高温度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的。
(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
(3)刻度。
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
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你知道太仓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5度,应该写成—5℃。
练习7教案(苏教五上)

练习7教案(苏教五上)2课前思考:《练习7》是一个历史文化含量很高的练习。
语文与生活板块是对我国各个历史朝代的粗略概括。
首先是背诵朝代歌,了解我国历史上共经历了哪些朝代;其次是了解各个朝代的名人。
这个板块看似简单,却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作依据,而大多数学生是不具备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因此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例如填写历史名人,应该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角度去了解。
诵读与积累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都和《水浒传》有密切关系。
诵读与积累中的成语描写的是《水浒传》中起义前后的情景,当然各个朝代里只要有战争,这些情景都会出现,并不只是《水浒传》里才有这样的场面,这一点应让学生明白。
口语交际是读《水浒》,讲《水浒》。
所以教学这个练习,师生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前思考:本次练习中涉及到了历史朝代歌、各朝代名人、《水浒传》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展开都需要学生进行课前的搜集与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尽兴、尽情地表达。
在进行名人搜集时,我要求学生进行有梯度的准备,一是先搜集课本上接触到的人名,让学生有共同认识;二是搜集耳熟能详的名人,让学生加深对他的印象;三是可以拓展性搜集,让有足够接受能力的孩子汲取到丰富的课外养料。
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水浒传》里的各路英雄豪杰大多是以一幅侠肝义胆的面目出现,虽然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豪爽总是让人觉得痛快大气,可惜仔细一看却发现,倒在好汉们刀下们的贪官污吏和恶霸地痞固然不少,可是好汉们滥杀无辜的场面也不乏见。
例如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一节虽然一怒之下杀掉几个谋他性命的仇家,但捎带也杀了好几个无辜百姓和贫苦良民。
并且在杀完人以后在墙上用蘸鲜血写几个血淋淋的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
也许当豪杰不杀两个人显得有些没有底气,但是杀人到了如此不看青红皂白之地步,的确让人觉得有不寒而栗之感!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的好汉,你敢潇洒地和他高谈阔论一番该出手时就出手么少不读水浒是中国人的一句俗语。
其中重要的涵义便在于冷静地意识到水浒中的各路豪杰固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让人快意,然而打家劫舍的行径毕竟不为社会所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 整理与练习(教案)

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及改写、求近似数。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改写和求近似数。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以下问题:1.举例说说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2.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有什么联系?3.小数的性质是什么?你能联系实例说一说吗?4.怎样把整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什么?二、练习与应用复习的同时设计闯关练习。
1.第一关:有关小数的意义、读写: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1/10(0.1)、1/100(0.01)、1/1000(0.001)……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写)出每个数字。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最后一空提醒学生:一个正方形表示整体“1”,那么这个分数的整数部分应该是几?(2)第2题。
引导学生看懂数轴。
数轴上一小格表示0.01。
(3)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汇报。
2.第二关:有关数位顺序表的复习。
数位顺序表(1)根据数位顺序表进行抢答: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5题。
(3)独立完成练习与应用第4题。
先说说“5”分别在哪一位,再说表示多少。
3.第三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与应用第6~7题。
4.第四关:大数的改写和求小数的近似数。
练习与应用第8题。
先把表格填写完整,再交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苏教版五上练习7 教案
本次练习共设计5 项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 设计意图] 本次练习中的口语交际是在学习了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并讲《水浒传》故事的训练。
旨在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交流各自准备的故事,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精彩的或大家都感举趣的作重点准备。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交流的时候,要启发学生注意:哪些地方讲得精彩?哪些地方讲得不够好?
[ 教学目标]
1、语文与生活,了解朝代与古代名人,加深对我国历史的了解。
2、写好钢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诵读与积累125 个与水浒故事有关的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4、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5、学写毛笔字,掌握匕字旁和戈字旁的运笔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 课前准备]
读《水浒传》故事,做好讲故事的准备。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授课类型]
练习课
[ 教学时间]
20xx 年12 月22、23 日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 、语文与生活,了解中国历史,记住朝代顺序,知晓历史名人
2、写好钢笔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 教学重点]
读背《朝代歌》,了解中国历史。
[ 教学难点]
将自己知道的历史名人与同学交流。
[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
1、学习第一部分:读背朝代歌。
(1)我们以前背的《三字经》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历史的,谁能把这一部分背给我们听一听。
(2)这段历史交代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名称,为了方便记忆,有人把它编成了朝代歌,让我们都不得来背背吧!
(3)自由诵读,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5)这首朝代歌依次包含了哪些朝代?用――画出来。
想一想,
哪些是你熟悉的,哪些是你还不了解的?
2、学习第二部分。
( 1)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朝代的顺序,让我们把从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认识的古代名人按朝代填写在表格里吧!指名读题。
( 2)小组合作交流,自由填空。
( 3 )集体按顺序交流,不仅说出自己了解的名人生活在哪个朝代,还要说出他曾为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
( 4)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认真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重点指导鹤、孤、帆的写法。
3、认认真真地进行描行,要求笔笔到位,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4、反馈。
作业设计
一、把朝代歌补充完整。
唐尧虞舜,
乱悠悠。
三国统一,朝
朝是对头。
五代又十国,
帝王休。
二、在古代名人后的括号中填上他们所处的朝代。
鲁班()勾践()刘邦()孙权()
项羽()祖冲之()曹雪芹()杜甫()
李自成()李白()岳飞()王羲之()司马光()包拯()郑和()屈原()
三、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要求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诵读12 个关于水浒故事的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2、学写毛笔字。
[ 教学重点]
诵读跟水浒故事有关的成语,大体把握水浒故事的思想内容。
[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与积累:
1、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吗?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与水浒故事有关的12 个成语,读懂背熟了这些成语,你就能知道水浒故事的思想内容了。
出示12 个成语。
3、自由练读,读准字音,了解词义,不清楚的可以查《成语词典》。
、
4、指名朗读成语,正音。
、
5、交流词语意思。
哀鸿遍野:悲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啼饥
号寒的灾民。
逆来顺受:对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的遭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逼上梁山:《水浒传》中林部等人因遭官府皖害不得已上梁山造
反。
的副县长来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采取某种行动。
劫富济贫: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动。
兵来交挡,水来土掩:敌军来了,就派将官率军抵挡;洪水来
了,就用土筑堤拦截。
比喻对待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对策。
替天行道:代替上天执行正道,即按照天意,在人世间做正义的事。
这是梁山好汉打出的旗号,作为他们行动的宗旨。
志存高远:形容志向远大,与志在千里同义。
6、反复诵读这些成语。
7、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学写毛笔字:
1、读题,明确本次练习要求掌握匕字旁和戈字旁的运笔方法,例字为北、戏。
2、认真读帖,看清笔画的运笔方法。
3、师范写指导两部首:
匕字旁第一笔短撇自右上向下方运笔,短促有力,第二笔竖弯钩的竖起笔较重,向左下略斜行笔,再圆润地转向右边水平行笔,最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钩。
戈字旁写时短横上斜,斜钩露锋起笔后向右下方运笔,在运笔过程中有按提按的变化,最柏向上用力钩出,短撇自右上向左下方运笔,慢慢提起,右点写在短横的上方斜钩起笔的右面。
4、生练习写字。
5、反馈。
作业设计
一、写出与水浒故事有关的成语。
(不少于6 个)
二、练写毛笔字。
第三课时
[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积极参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 教学难点]
注意口语交际双方的互动性。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插曲。
2、这激昂的曲调将我们带入了水浒城中,武松打虎、杨志卖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部雪夜上梁山等故事不由浮现在脑海中,许多同学都已按耐不住想上擂台显身手。
那么,水浒故事擂台赛正式开始啦!
二、宣布规则:
1、四人一组先进行预赛,选拔出代表参加班级擂台赛。
2、讲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单人讲,两人配合以相声形式来讲,合作编成小话剧来讲等。
3、参赛者讲时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要有表情,同时讲完后还要回答台下听众的提问。
4、民主投票评选出本次水浒故事擂台赛的冠军。
三、进行比赛,双向互动
四、集体评议,选项出擂台赛的优胜者。
五、总结。
作业设计
一、回家后给家人讲《水浒》故事,并请他们给你评分。
二、写出你知道的《水浒传》中人物的名称。
(不少于4 个)[ 板书设计]
练习7
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