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世界的人口教案1新版湘教版48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世界的人口》,属于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与地球》的学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描述、数据统计、图表以及相关的思考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人口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数据和图表的解读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能读图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2.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能运用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人口、环境、发展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图表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

3.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人口的问题。

2.使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影响。

3.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曲线图等教学素材。

2.收集一些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案例。

3.准备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世界人口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问题。

提问:你们对世界人口有什么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大洲的人口分布情况。

3.1 世界的人口(教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3.1 世界的人口(教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3.1 世界的人口(教案)-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教学内容: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总量、人口增长趋势等基本人口知识。

2. 掌握多种比较人口的方法,如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等。

3. 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的总量和增长趋势。

2. 了解常用的人口比较指标。

教学难点:1. 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和影响。

2. 掌握多种人口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的统计数据。

教学过程:Step 1 自我介绍教师作为新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介绍,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人口”。

Step 2 估算世界的人口在黑板上写下“世界人口估计值:”。

教师看着学生,让他们猜测在黑板上写入什么数字。

在学生猜测完毕后,展示世界人口最新数据,让学生了解全球人口总量。

Step 3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在PPT上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图,并解释图中的横轴和纵轴。

让学生对比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

Step 4 不同国家的人口统计在PPT上展示一组不同国家的人口统计数据,并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总量和增长趋势。

引入“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让学生计算两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以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

Step 5 人口增长的负面影响在PPT上展示人口增长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

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性,明确人口稠密城市的危害。

Step 6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影响和常用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式:1. PPT展示2. 案例讲解3. 计算实例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评估:1. 向学生提问,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给予小测验,考察学生的成绩。

3. 观察课堂氛围。

教学建议:1. 加强交互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度。

2.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

3. 适时引入社会热点和现象,丰富课程内容和实用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人口》教案 湘教版

《世界的人口》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地图说出世界上人口分布大于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方以及人口小于1人平方千米的地方。

2、通过分组合作分析,世界上人口疏密分布的原因以及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

3、分析人口的过多和过少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通过讨论分析树立人口的发展要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班级同学的小组合作分析,通过读图、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全球人口的分布的分析,让同学了解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居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他们生存环境的分析,教育同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从而学会尊重环境尊重生命。

2、通过世界人口过多和过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在上课的开始,向同学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图片有城市、农村、青藏高原、沙漠、冰屋、热带雨林的图片。

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搬家地址。

然后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再看看世界人民是怎样选择的。

根据自己选择的地区分组讨论人口分布稀疏稠密的原因。

通过对于人口分布少的地区的人民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分析,使同学树立克服困难的理念,如果自己有可能身处逆境,也要利用利用现有的条件学会生存,珍爱生命。

通过世界人口的增长的学习,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在课程结束时,老师给了同学们一个假想的权利,希望他们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合理的安排一下世界人口的分布。

这样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再思考一下。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活动,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由于分组同学讨论和回答的时间较长。

最后总结的题目只发表了一个同学的观点就下课了,其他同学都放到课后去完成。

在上课时同学讨论热烈,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同学们考虑问题远比老师想象的要多,他们在讨论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原因时,对当地居民也表现出由衷赞美,作为老师趁机对同学们进行生命教育,希望他们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珍惜生命。

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世界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世界的人口》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目的]1、了解当今世界人口的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

3、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4、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的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疑点:让学生分析欧洲一些国家一直处于人口负增长的状态的影响。

[教具准备]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及相关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看图法、启发法、自学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一学生朗读有关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报道。

设问:听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想?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预习回答:目前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多少亿?(过渡)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呢?2、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2-31,而后由学生完成活动的1、2题3、设问:如果以1800年作为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分界点,那么1800年以前和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呢?4、设问:从资料观察,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如何?(过渡)通过观察发现,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仍然是快速增长。

那么。

你想不想知道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呢?5、学生阅读P40材料,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并计算,一节课的世界里,世界上要增长多少人。

(过渡)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那么。

人口增长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呢?5、学生阅读教材P40文字思考,而后教师结合活动讲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计算方法。

并举例讲解。

6、例:假设灌溪2005年人口为4万人,2005年出生并成活了婴儿4000人,死亡1000人,求灌溪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地 理:3.1《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七上)

地 理:3.1《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湘教版七上)

课题:世界的人口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相应的人口政策。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2)能够通过地图,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2)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导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品《超生游击队》,引入人口问题。

二、新授:(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展示资料:“地球上第六十亿个人诞生”以及截至2008年的世界人口数量2.读图分析图4.1“人口增长曲线图”活动:计算一下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P65活动题1)小结:世界人口基本特征:总量大,增长快。

3.人口增长速度的计算:(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活动:一、不同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差异(P65活动题2)二、不同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PPT)三、自主探究:绘制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P66活动题3)小结:世界人口发展不平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自主探究:“咱们一起选个家”,说出选取的地方、选取的原因以及不选其他地方的原因2.归纳:世界人口分布规律3.读图分析图4.5“世界人口的分布”,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4.人口稠密与稀疏程度的表示方法:(1)人口密度的概念(2)活动:计算人口密度(P67活动题1)小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极度不均匀。

(承转):世界人口总量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匀,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人口问题1. “人口爆炸”:活动:计算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增加的人口数小组合作:举例认识人口过多、增长过快造成的问题2.人口迁移:(1)迁移的方向:农村—城市为主(2)迁移的原因:自主探究:就业、教育、生活条件等(3)迁移的影响:小组合作:正面影响与反面影响3.人口政策:(1)自主探究:探讨人口增长过慢好不好?(2)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A:朗读材料“不同的人口政策”B拓展“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调整”小结: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示例四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示例四

教案:世界的人口【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48-P53,主要包含“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等内容。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2. 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

3. 让学生了解世界的人口问题,提高学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 人口增长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2. 人口增长的影响:资源的消耗、环境的压力、社会问题的出现等。

第二部分:世界人口的分布1. 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沿海、平原、盆地地区人口稠密,高山、荒漠、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

2. 人口分布的规律: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部分:世界的人口问题1.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2. 人口问题的表现:人口过多、过少、老龄化、城乡差距、人口流动等。

3. 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政策调控、经济发展、教育普及、社会保障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吗?人口的增长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分布以及人口问题。

Step 3:课堂讲解1.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通过数据和图表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 世界人口的分布:讲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地图和实例说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3. 世界的人口问题:讲解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和影响,探讨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Step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Step 5: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绘制世界人口分布图,撰写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短文。

3.1 世界的人口 教案 01(湘教版七年级上)

3.1 世界的人口 教案 01(湘教版七年级上)

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型:新受共1课时●○教学目标①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

②能用实例说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③能用实例说出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④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实例说出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及对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

⑤初步树立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⑥.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①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②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③城市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人们把地球亲切地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称为“地球村的村民”。

在20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于录象中喊出了“别挤了”。

人口问题以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我们的人口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我们将做一些探讨。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板书)人口的数量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 亿用了多少年?(12年)(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缓慢---加快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世界的人口 2 总课时课时1课第3第2 课时教材单元世界的人口第一节第三章新授课课型课题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会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1学.2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

核心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知识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 3形成原因。

教学运用人口分布图、人口统计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特可控目标点。

目标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预设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目标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重点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重难点合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结难点本章节是在第二章世界的面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自然环境对成的原因。

其形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类生存的影响,通过读图掌握纵向。

同时有利于世界气候的学习。

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是世界人本节主要介绍世界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增长要与社境相协调。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知识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联系点,课文中介绍出生率、了便于学生分析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为横向4死亡率和人口密度个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世界的人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口问题”这一部分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正常发展。

学情有关世界人口方面的概念易理解分析 1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原因,人口问题探究点教学有关世界人口方面的网站,地图。

资源略策学教学教师生活动设计环节问题导入: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引入话题,《苦难的母亲》由一幅漫画确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世界的人口与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一,从而导致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承接]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人口密度呢?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 住的人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 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 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 是怎样变化的呢?
[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并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第50亿位和第60亿位居民)
[过渡]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
读书图3-1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师生总 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
(1)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2)欧洲Biblioteka 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
(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师生共同总结
课后追记
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效果较好。但是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上课时只是等结果不去考虑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培养自学能力。
[活动4]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请你选择你愿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说出你选择的理由,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作业:填充图册
随堂随练
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读图讨论
学生读课文
学生计算
学生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
得出结论
世界的人口[中小学复习资料]
课题
世界的人口
主备
主核
使用补充
使 用者
初一地理组
课型
新授课
使用日期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学会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教学重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 异。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推理、比较、讨论法、谈话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选代表回答。
[师生归纳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反映的是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抵消下的增长情况。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课堂随练;P40计算
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的越快,然后引导学 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活动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它和哪两个因素有关,并列出计算公式?(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0或=0时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课堂随练:课文P41活动1
[活动5]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活动3]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投影 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