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政治必修四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4、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 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 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BCD
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
3、(多项)人类社会是不停息的向前 发展的,而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在不停息 的进行着,文化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 的进步。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 ABCD 途径有( ) A商人贸易活动 B、人口迁徙活动 C、社会文化教育 D、各种经济、政 治交往活动
4、(多项)首届世界汉语大会2005年7月22日 在北京举行,海内外专家齐聚北京,共同探讨 “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这是我国政 府首次召开的以汉语为主体的高层次国际研讨 ABD 会。这项活动( ) A、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B、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表明国际研讨会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有效手 段 D、是我国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多项
2. 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务 院副总理高度评价了郑和下西洋的光辉业绩和 重大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 ) A.传播了中华文化 C.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 D.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6.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 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 播公司以3 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 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 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 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届奥运会电 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 1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 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 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 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备知识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含答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必备知识检测【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地位)。
不仅对于研究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意义和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 . (文化的世界性、共性)(2)各民族间的和的、的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
(文化的民族性、个性)(3)因此,文化是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4)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的统一。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2)文化既是的,文化又是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4、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认同,要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仇恒俊)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2.意义: 利己: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外域文化传入 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利人: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保持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 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利于相互尊 重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三、怎么做:如何成为传播中华文华的使者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 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 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 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迁。
请同学们举一些所知道的历史实例 说说人口迁徙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三次人口迁徙
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
没有停止过。
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出现中国历史
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唐朝的
安史之乱后出现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 潮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 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 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两 个 都 应 该 摒 弃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口语)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文字)
(商品)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 (电视) 5、开设关于环保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网络) 6、在报刊中开辟环保专栏 (印刷、报刊) 7、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环保的广播节目 (广播)
3.手段:
(2)古代的文化传播手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14张PPT)

孔子学院(2013)
颁奖词:108个国家,400所 学院,500多个课堂。每个 方块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种 子,每一堂课,都是东方大 国的舞台。是魅力,也是实 力,这些来自君子国度的文 化使者,他们比先贤走得更 远。
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2015)
颁奖词:118个国家,3500 所学校,他们如星星, 点 点闪耀在每一处,跋山涉 水,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每个方块字都是砖石,铺 就友谊的桥,每张青春的 脸都是名片,传递文明的 火,胸怀抱负,不负使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中国。
(1)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
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重要途径 —— 商业贸易、人口迁移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பைடு நூலகம்(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美国科罗拉多州泉城市第二十学区师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澳大利亚友好学校文化交流团来我校访问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3)手段 —— 传媒
①几个形态: ②现代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大众
传媒
A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B 形式 ★C 特点、功能: 最大程度超越,汇集,强大功能,主要手段
2.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1. 介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2. 古代中国诗词的特点•形式多样:古代中国诗词包括了律诗、绝句、楚辞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方式。
•意境深远:通过精炼而简洁的表达方式,古代中国诗人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
•意蕴隽永:古代中国诗人以微言大义,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段,使作品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深层次的思想和哲理。
3.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3.1 古典主义运动的影响•在18至19世纪欧洲,中国古代诗词对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艺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研究并模仿中国古代诗词的形式和意境,将其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3.2 文化交流与传播•随着世界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
4.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诗人与作品4.1 李白与《静夜思》•李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静夜思》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表述方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以及自由志向的思念和渴望。
4.2 苏轼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他同时也是许多精妙绝伦的诗篇创作者。
•《江城子·密州出猎》以豪迈而雄浑的词句,展示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和个人感悟。
5. 结论中国古代诗词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其优美的形式、深远的意境以及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使之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宝贵财富。
通过探索和传承中国古代诗词,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这一普遍语言,并体会到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之处。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22张PPT)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其它途径
(1)意义/作用/原因: 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利于相互尊重与经济、政治、文化友好往来。
交 1、传媒及其发展 (1)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④ 消除东西文化间的差异
流 传播的手段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 刷——电子——网络等。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4、大众传媒的作用(优点):……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活动探究二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 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 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 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 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 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 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 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 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 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 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 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 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丝绸之路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
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①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文化传播的典范,价值何在?
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及形式、 (17广东)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中“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含义。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 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 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3)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途径
3.2 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例如:
• 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 • 合家团聚,高谈阔论自己的所见所闻; • 独居一室,打开电视机收听节目; • ······
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哪 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
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
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
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舌尖上
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表现
①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②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注意
文化传播途径
文化传播的手段
类型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 育 大众传媒(主要手段)
侧重点
强调文化怎样传播
强调文化 靠什么传播
答案 (1)有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 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 融合,实现文化创新。(3)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人教版必修3)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传媒: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 广播 电视 网络
(1)大众传媒的出现——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3)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 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 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年 海 归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侯祥麟 ‥‥‥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3)教育 除此外:
亲朋聚会
参加各种政治、 外出旅游、 经济、文化活动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民工潮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 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 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 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 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 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 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 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 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 文明的跃进。
河南云台山
苏州周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 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途径: 途径:
同学们在搜集资料, 同学们在搜集资料,例如说在进 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 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通常是采用哪 些手段或工具呢? 些手段或工具呢?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烽 火 狼 烟 驿 寄 梅 花
晨 钟 暮 鼓
鸿 雁 传 书
(二) 传媒:大众传媒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二 传媒: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近年来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人数保持了较快的增 长速度。 长速度。2005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 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 员总数为11.85万人,2009年为 万人, 年为22.93万。 员总数为 万人 年为 万 教育部官员称, 教育部官员称,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 近十三万人。 近十三万人。
• (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众传媒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 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 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的强大功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的强大功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2)A、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方面, )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方面,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 国的传播, 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 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 们的使命。 们的使命。 • B、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处 、同时要按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理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要走向世界,文化也要走向世界 中国要走向世界,文化也要走向世界.
知识小结
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一)途径
1、含义
商业活动 2、途径 人口迁徙 教育 亲朋聚会等活动 1、出现 2、形式 3、作用 4、地位 1、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 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 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2、怎么做:做传播中外文化交 怎么做: 流的友好使者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大众传媒:
大众 传媒
1、大众传媒的出现 大众传媒的出现——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出现 2、大众传媒的形式 大众传媒的形式—— 形式 3、大众传媒的作用 大众传媒的作用—— 作用 4、大众传媒的地位 大众传媒的地位—— 地位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 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各地大量 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 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的强大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的强大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主要手段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辩一辩: 辩一辩:大众传媒以其显著的优 点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点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它必将取代其它传媒手段。 它必将取代其它传媒手段。
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 会交往活动。 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 (1)商业贸易 ) 途径: 途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 (1)商业活动 ) 途径: 途径: (2)人口迁徙 )
课后作业答案: 课后作业答案:
• (1)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 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今天 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必须有 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 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 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共同维护、 同民族之间 应该相互尊重 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共同维护、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 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 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和平相处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的重要动力。 的重要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文化又是世界 ②文化是民族的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 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世界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又是实现世界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 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 文化,培育好 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培育好、 文化 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单项选择题
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培根认为, 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C )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 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频繁,请你根据你的生活 体验, 体验,指出人口的流动对威海文 化产生的影响. 化产生的影响 1、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 2、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 3、思想观念:解放了思想、增长了见 、思想观念:解放了思想、 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能…… 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技能
(2003、10—2005、7) 、 、 )
古老、多彩、现代
( 、 、 ) 法国文化年 2004、10—2005、7)
浪漫、创新、 浪漫、创新、以人为本
法国文化年
(三)主体: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 主体 主体:
1、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世界文化和 作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 中华文化的发展 2、怎么做: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怎么做: 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注意: 注意: 1、了解每种传媒的特点; 、了解每种传媒的特点; 特点 2、明确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 、明确新的传媒的出现, 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 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 着重要作用。 着重要作用。
(三)主体: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 主体 主体: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
(1)商业活动 ) (2)人口迁徙 ) (3)教育,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教育,
(4)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4)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 小到亲朋聚会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化传播的途径。
百 年 海 归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日本) 周恩来、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日本) 、周恩来、 邓小平(法国) 邓小平(法国)‥‥‥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日本)、胡适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日本)、胡适 )、 美国)、蔡元培(德国) )、蔡元培 (美国)、蔡元培(德国)‥‥‥ 科学家:邓稼先、杨振宁(美国) 科学家:邓稼先、杨振宁(美国) 、李四光 日本、英国)、詹天佑(美国)、 )、詹天佑 (日本、英国)、詹天佑(美国)、 ‥‥‥
•
• •
•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 度。 ——培根
(一)、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播的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含义
简单说文化传播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简单说文化传播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人们通过一
没有人口的流动,就没有今天的威海,他们对威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没有人口的流动,就没有今天的威海,他们对威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 (1)商业活动 ) 途径: 途径: (2)人口迁徙 ) (3)教育,互派留学生和访问 )教育, 注意: 学者 注意: 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学校教育
(二)媒介—大众传媒 媒介—
(三)主体:做传播 主体: 中华文化的使者
二、综合探究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 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进 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 日益紧密、便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眼光回答: 日益紧密、便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眼光回答: (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 ) 哪些变化? 哪些变化? (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