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 【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 【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知识点回顾▏▎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通电一段时间正负两极上均出现气泡。

电解水实验中两个试管产生的气体不一样多,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的检验: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负极用点燃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处,打开活塞,发现该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文字表达式:−−→+通电水氢气氧气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不是2:1,实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得到的小。

原因可能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少部分被消耗了。

③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不可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水是一种纯净物。

提升训练▏▎1.小明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实验所得数据显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3.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①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③5.有关电解水的产物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D.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6.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8.(4分)有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
和二氧化锰加热后的剩余物;⑥食盐水;⑦空气;⑧氯化钠;⑨澄清石灰
水;⑩白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⑤__⑥__⑦__⑨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①__②__③__④__⑧__⑩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③___⑧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有______①__②__④__⑩______。
7.(12 分)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
题: (1)接通直流电源后,D 管产生的气体是__氧__气____,检验的方法是 ____用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检__验__,__如__果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就__说__明__是__氧__气______。
9.(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利用了氢气的 化学性质 B.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 集氢气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10.(5分)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
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催化剂) 则水分解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①__④__②__⑤__③____ (填序号)。上述过程
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氢__原__子__、__氧__原__子__(_或__H_、__O__)_。
18.(10分)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B 和C。已知铁丝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C 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水 H 2O
氢气
通电
氧气

点燃
氢气
O2
H2 水 H2O
H2

氧气
O2
结论(宏观) 氧元素 组成的。 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 氢元素
吸收能量 条件:通电

H2 O
氢气 + 氧气
条件:点燃 放出能量
H2 O2
实验分析
1、从微观上看, 水由什么构成?
2、一个水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
想一想,为什么?
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 冰的密度比水小
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玻璃瓶中的 水结冰后为什么会将瓶子冻裂?
水凝结成冰后体积膨胀 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高原地区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思考 实验室怎样收集氢气?
1.化合物和单质: 化合物的分子由 不同 种原子构成, 同 单质的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 2. 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如空气、糖
水、盐水等。
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如水、氧气、 氮气、过氧化氢等。
3、已知“○”、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 图所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C 、D ①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B ②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1、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水 直流电 氢气 + 氧气 (H2O ) ( H2 ) ( O2) 氢气+氧气 点燃 水
2、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宏观 微观
1.水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 B.水蒸汽遇冷凝结成水珠 C.水结成冰 D.将水加热到100℃时,沸腾变成水蒸汽 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B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3. 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 ( D ) A.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氢气和氧气 C.氢原子和氧原子 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C ) A.蒸馏水 B.冰水混合物 C.矿泉水 D.水蒸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水的组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加入氢氧化钠:增强水的电解现象:接通直流电源,两支试管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即V (正):V (负)=1:2检验:①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②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气体燃烧,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氢气 + 氧气 H 2O −−→−通电H 2 + O 2 ↑ ↑ ↑氢、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注意:①纯净的水的导电性很弱,故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②若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强。

2、水的物理性质A.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B.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为1000℃,水的凝固点为0℃C.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D.在1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 3,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水的化学性质A.通电分解:水(H 2O )−−→−通电氧气(O 2) + 氢气(H 2) B.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水(H 2O ) + 二氧化碳(CO 2) → 碳酸(H 2CO 3) 水(H 2O ) + 二氧化硫(SO 2) → 亚硫酸(H 2SO 3)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水(H 2O ) + 氧化钙(CaO ) → 氢氧化钙[Ca(OH)2] 4、单质和化合物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及其特点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②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单选题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氧化铜先变成光亮红色,后又变成黑色,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B.通入氢气不够C.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才通入氢气D.加热温度不够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较纯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5.水是生命之源。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B端是电源的负极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6.阿中帮老师批改化学小精灵的实验记录本。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7.有关水的电解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电解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在正、负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其体积比约为1︰2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8.厉害了我的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D.该反应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9.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氢气与CuO 反应获得铜主要是利用了氢气的A.可燃性B.还原性C.碱性D.热稳定性12.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单质的是A.铁粉红磷B.空气二氧化碳C.水蒸气液氧D.高锰酸钾二氧化硫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电极上方产生的气体是_____和_____,二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水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4.3 水的组成》

课时练第4章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C.过滤能够将硬水变成软水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2、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C.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3、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1中得到氢气B.水由氢气、氧气构成C.连接正、负极的集气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8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6、科学家发现,水在-157℃的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称为“高密度液态水”。

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分子间隔增大了C.分子间隔减小了D.分子不再运动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正式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把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形成了一个水膜,接着,她往水膜表面贴上花朵折纸,这朵花在太空中“绽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纸花绽放属于化学变化B.水膜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水膜中的水分子由里向外运动D.水袋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8、近日科学家首次实现水的金属态。

他们将钠钾合金液滴暴露在少量水蒸气中,只见水在其表面开始凝结,然后形成厚约0.1微米的薄层,制得了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练习

课题3水的组成01知识管理1.氢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臭的气体,__难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小__。

化学性质:(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淡蓝__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__小水珠__,同时放出热量。

点燃水__。

(2)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注意: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2.水的分解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__1∶2__。

气体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带火星__的木条__复燃__,该气体是__氧气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__点燃__,该气体是__氢气__。

通电__氢气+氧气__。

表达式:__水――→实验结论: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点拨: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和在电解过程中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单质:由__同种元素__组成的__纯净物__。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__不同种元素__的__纯净物__。

氧化物:由__两种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氧元素__的化合物。

注意: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

02基础题考点1氢气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娄底中考)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B)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3.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

(1)观察到导管口有__淡蓝色_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

(2)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__可燃性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氢气+点燃水__,该反应属于__化合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4.3水的组成同步测试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4.3水的组成同步测试版(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是()A. 氯酸钾受热分解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 铁暴露在空气中生锈D. 液氧升温气化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 氧化物:SO2、KClO3、H2OC.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 D. 化石燃料:石油、煤、木材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 蒸馏水氮气B. 糖水氧气 C. 氯化钠溶液空气 D. 二氧化碳氢气4.以下列举的物质中,肯定只含一种元素的是()A. 纯净物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5.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A. 同种物质组成B. 同种元素组成 C. 同种分子组成 D. 同种离子组成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氢气中只含有氢元素,属于单质B. 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 碳酸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D. 碳酸钠中有碳酸根离子,属于酸7.臭氧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保护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侵害,臭氧的化学式O3,臭氧属于()A. 化合物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8.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A. 食醋B. 蒸馏水 C. 酱油 D. 自来水9.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10.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 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C. 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 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11.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电解成H2和O2的分子数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数比为2:1 B. 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8:1C. 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能被点燃D. 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2.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水的组成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实验中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两倍,原因主要有:(1)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在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比氢气大;(2)在电解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3.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

1.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记为“正氧负氢”(谐音记为“正养父亲”)。

2. 从微观角度判断物质类别的方法
(1)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分子相同,则属于纯净物;由
原子构成的物质,若原子不同,属于混合物,若原子相同,属于纯净物。

(2)单质与化合物
对于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知识点一氢气
1.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

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
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说明水是由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三单质和化合物
3.由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的叫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___的纯净物叫单质。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
B.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
C.能燃烧
D.无色、无臭的气体
2.(桂林中考)只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C.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锦州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4.(红河中考)氯酸钾(KClO3)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氯酸钾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5.(南宁中考)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南宁中考)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体积比约为______。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7.(重庆中考)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8.(玉林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MgO
B.KC1O3
C.KOH
D.H2SO4
9.(梧州中考)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A.包含关系
B.包含关系
C.并列关系
D.交叉关系
10.(邵阳中考)小明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B.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1.(乐山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12.色彩艳丽的氢气球(如图)是节日、庆典常选用的装饰品,也是小朋友喜欢的玩具。

但氢气球若遇上明火则容易引起爆炸。

试简要回答:
(1)氢气遇上明火易引起爆炸,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性,同时警告我们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

(2)鉴于上述情况,现在人们正用其他气体,如氦气、氖气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查阅资料可知,氦气、氖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下列物质:①硫粉;②水;③液态空气;④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⑤二氧化硫;⑥铜;⑦过氧化氢。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均填序号)
14.有一种无色无味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两种气体B和C,已知铁丝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D,C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A。

(1)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上文所涉及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无色、无臭难小可燃性
2.氧气氢气1∶2 氢气氧气氢氧
3.不同种元素组成两种元素氧元素同种元素组成
当堂训练
1.C
2.D
3.C
4.B
5.C
6.(1)氢气氧气2∶1 (2)氢元素和氧元素(3)B
课后作业
7.A 8.A 9.C 10.D 11.A 12.(1)可燃检验氢气的纯度(2)可以因为氦气、氖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填充气球与用氢气填充效果相同,而且氦气、氖气不能燃烧,使用起来比较安全13.①⑥②⑤⑦①②⑤⑥⑦③④14.(1)水氧气氢气四氧化三铁(2)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