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一门艺术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批评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对事物进行客观分析的手段,更是一种能够激发思考、促进进步的力量。
在各种领域中,批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还是社会现象,批评都是推动事物向更好发展的动力之一。
要做好批评,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
本文将探讨批评的艺术所在,探讨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批评。
批评需要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是批评的基本准则,一个好的批评者应该摒弃个人偏见,以客观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事物。
只有客观公正,才能使批评有建设性,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有利于改进和进步。
过多的主观情绪会导致批评失去理性,缺乏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要想做好批评,首先要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批评需要有建设性。
批评并非是简单地抨击和诋毁,而是要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一个好的批评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要想让批评有建设性,就需要对事物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从中找到问题所在,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批评需要有度量和考量。
在进行批评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批评是否公正、合理、成熟。
批评者需要对被批评的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和态度,不要过于激烈和攻击性。
批评要有度量,不要过度扩大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要过于苛刻地对待被批评的对象。
要考虑到批评的影响力和后果,避免批评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更多的问题。
批评需要有文学艺术性。
好的批评不仅要有深刻的见解和分析,还要有优美的语言和文学功底。
艺术性的批评能够更深地触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增加批评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批评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字表达,使批评既有逻辑思辨性,又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文学领域,批评更是一门艺术。
文学批评家需要对文学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品味,能够发现作品的内在价值和问题所在,通过精湛的文字表达和批评,对读者产生启迪和影响。
好的文学批评不仅是对作品的理性分析,更是对人性、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思想碰撞,引发读者对文学作品和生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批评的艺术和技巧

批评的艺术和技巧批评的艺术和技巧批评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电影等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还可以促进作品的创作和发展。
而要进行有效的批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批评的艺术和技巧。
一、理解作品要进行有效的批评,首先需要对作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这包括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
只有对作品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针对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1.阅读全文在开始批评之前,应该先通读整篇文章或观看整部电影。
只有在全面了解作品后,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主题和情节。
2.注意细节在阅读或观看时,应该注意细节,并思考它们与整个作品的关系。
例如,某个场景或人物特点可能暗示着某种主题或情感。
3.分析结构除了了解情节之外,还应该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例如小说中章节划分是否合理,电影中摄影、音乐等元素的运用是否恰当。
二、分析主题作品的主题是其核心,批评时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以下是几种分析主题的方法:1.探究作者意图在阅读或观看作品时,应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这需要通过对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分析来理解。
2.寻找隐喻和象征有些作品中会使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主题。
例如,《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鲨鱼的斗争可以被理解为人类与自然的斗争。
3.比较不同文本通过比较不同文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例如,比较《1984》和《美丽新世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对权力和自由的不同看法。
三、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批评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1.角色性格角色性格是人物形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批评时应该探究角色性格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并思考它们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2.角色发展有些角色会在作品中经历重大变化,批评时应该分析这种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转变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
3.角色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
批评是一门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之宇文皓月创作有人说:“宽容无错,但学生出现错误时不批评一定有错;批评无错,但批评时粗暴和缺乏真诚一定有错。
”我们只有读懂了这句话,才干说真正懂得了批评的艺术。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不竭进步。
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然而这剂良药要发挥疗效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
现在的学生,无论大小,自尊心都特别强。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批评的度很难掌控:说深了,怕伤害学生,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说浅了,又怕学生认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说了等于白说。
那么如何做到一语中的,切实能打动学生呢?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平时多和学生接触,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在批评学生时注意一下尺度,学生还是能接受的,要切忌暴怒之下的口不择言!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三春。
充满智慧的“好话”,往往会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妙用。
对一个屡教难改、多次犯错的学生,教师若把他视为“不成雕的朽木”,一批评就训斥,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事与愿违,导致其破罐子破摔,与老师“冷战”到底。
倘若我们能从这样的学生身上发现些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就能制造友好的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平稳、平静下来。
这种状态下再进行批评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好很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批评一位淘气的男同学时,发现他早已经在等候,就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
”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接着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分歧错误,我也不克不及采纳这种方式。
”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可见,在批评学生前,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从批评中看到老师的诚心和爱心、看到自己错误,这样他们才干找到努力的方向,才会有信心改正错误。
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

黑龙江省讷 河市同义镇 中心学校
摘要 :批评 要讲策略 。 是 一门艺术 。要学会宽容、尊重、对症下药。 关键 词 : 批评 学 生 艺术
过 。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 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 。对症下药。
批评是一 门艺术 ,既要批评 了学生的错误,又要保护好学生 的
自尊心 。如果力度不够 ,轻描淡写 ,学生就会敷衍塞责 ,达不 到教 育 的目的;如果语言或行为过重 ,就会伤害学生 的 自 尊心 ,影 响学 生 的个性发展 。要想真பைடு நூலகம்起到教育效果 ,必须要充分 的了解学 生的
性格特征 ,从细微之处去找到他 的情感共 鸣之处 ,再对症 下药 ,分
析利害和可能的后果 。注意老师 的态度一定要亲切而真诚 ,切不 可 让学生觉得你对他有成见、看不上他 ,不然,一定会 产生抵触情绪 。 三、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 。给他们改过的机 会。 在休斯顿与火箭 队的一场 比赛 中,有一 名主 力队员因为迷 恋赛 车迟迟未到 。迟 到是体育 比赛 的大 忌。在赛场 已经进行 到三十 分钟 时 ,该队员才匆匆赶到 。主教练范凡迪把他带到会议室 ,表情严肃 的说: “ 我知道你迟 到的原 因, 你现在怎样用百分百的努 力打好 下一 场球才是你的道歉 ” 。 接下来在休斯顿火箭队对底特律活塞队的激 烈 比赛中 ,该队员 以 2 2 分 2 O 个篮板分的成绩使火箭队获得了关键的 比分, 最后 终于 以 8 6 : 8 0战胜 了底特律活塞队 , 赢得 了比赛 的胜利 。 这位迟到者就是姚 明。主教练范甘迪 的批评是最成功 的,他没有对 姚 明大喊大叫 ,也没用其他惩罚方式 ,而是让他通过全力拼搏获得 比分,夺取 比赛 的胜利来弥补 自己的过失 。队员只有全力 以赴 的在 球场中拼搏,才 会使心理得到些安慰 。我觉得这才是批评 的艺术 。
教师的批评是一门艺术

教师的批评是一门艺术第一篇:教师的批评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批评是一门艺术有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
”但也有说:“我们要摈弃批评,批评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对于他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阴影,更可能让他失去了在人生中的自信。
”我认为我们应该宽容、呵护每一个孩子。
我们的爱,不似母爱的伟大,确有母爱的宽怀。
不似友爱的温暖,确有友爱的温馨。
我们的爱,她来得轻,来得柔。
一遍遍的谆谆教导,一次次的细心照料,一声声殷切的关怀。
学生的身影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脑中,在我们的梦中。
我们全力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只为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我们的爱是细腻的,我们的爱是无声的,我们的爱是无求的。
我们犹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了学生的灵魂。
我们犹如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学生的前途。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
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
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所以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现浅谈如何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接受批评。
一、把批评融于关爱之中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
带着这种观点,在批评学生时,常常采用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至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我教的初中有一学生,一次考试时,我无意中发现她和同桌写的姓名仅是对调的,对她们这种举动,我可以说是很愤怒,我正想对她们狠狠地训斥一通时,可当我严厉的目光和她们的目光相遇时,发现她们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
批评是一门艺术

是处理 的方法不正确 。 如果换 了它是你 , 别人都对你很好奇 , 都 过来踢你一脚 , 你有什么感受呢? ……” 这位学生终 于 向我主动 承认 了错误 , 并保证 以后再 不做类似的事情 。
严厉的批评 , 会导致小学生的幼小的心灵受到伤 害。变 得
古人云 : “ 忠言利耳利于行 ; 良药苦 口 利 于病 。 ” 在科技 日 新 月异的今天 , 我们能在苦药里加甜或在 苦药 的外面包上各色美 丽的糖 衣 , 使苦药不苦 口还利于治 病。那么对于使用批评语最 多 的教师 , 我们对学生 诚恳教育 的话 , 我们为 什么不 能运用适 当的语 言艺 术使之顺耳 、 悦耳 、 入耳?
每个人音色 的特点 。由于基音总是很轻微 , 只有 当它与共鸣腔 体引起共振 时才会得 到美 化和扩大 , 因此 , 必须训 练 队员 们正 确运用共 鸣器官 的能力 , 否则音量小 、 起 伏不大 、 表现 力弱。我 对好的声音形成过程 的体会是 : 发声必先通过喉头 ( 声带启 动 )
齿, 慢慢张开双唇 , 这就是歌唱时的低 喉位 , 保持这样 的状态再
对 于“ 软1 : 3 盖提起 、 ‘ n g ’ 字 上头腔” , 笔者 的训练方法是 : 把
软 口盖略微提起形成拱形 , 小舌头 ( 悬雍垂 ) 与大舌根之间分开
一
逐步去发单个母音、 小乐旬等初步练习 。而 “ 声带闭合紧” 的练 习方法主要是结合合唱的起声训 练来完成 的。 在合唱声乐训 练 中一般 以硬起声为基础 , 硬起声在合唱声乐训练 中是极 为重要 的一环 。 正 确 的硬起 声就是在气息 的支持下声带 的“ 闭合” 与共 鸣的运用等诸 多因素相互配合下完成的 , 要求声音坚 实、 集中、 富有弹性 , 只有掌握好气 与声 的正确 比例才能做得好 。
教师的批评是一门艺术

批评更需要艺术王盛军有人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人要运用两种武器,一是表扬,二是批评。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我们怎样运用批评这一武器呢?一、巧用微笑来暗示用微笑的方式批评学生,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法,也体现了教师的宽容。
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细微的违纪行为或者偶而为之的错误。
譬如,学生上课迟到,或上课时思想开小差,这时,教师对其微微一笑,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能告诉自己:老师注意到了,下次千万别重犯。
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你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
当然,在执行宽容这种批评方法时,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宽容,什么时候绝不姑息,是悄悄地宽容,还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事不过三,这些都是要有尺度的。
二、妙用故事来感化生动的故事是一部可供借鉴的“历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极其可怕后果,感化其被扭曲的心灵。
老师采用讲故事这种“温柔”的方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生活常识,让他们感触到生活的艰辛、坎坷,震撼他们的心灵,让其“悬崖勒马”;一方面强化他们心态,进而端正其生活的态度,促使其深思、自责。
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使那些犯了错误而厌世的学生热爱生活,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事迹,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则胜过你的千百次批评。
三、善用幽默来感召幽默的语言既能活跃气氛,又发人深省。
教师的批评如果也运用上幽默的话语,则会胜过那干枯的说教。
一位老师在上《黄河颂》一课时,让学生展示搜集的描写黄河的诗句,有学生要求教师范读诗句。
批评是一门艺术

批评是一门艺术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犯错,直接开始指责,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起算?下属犯了错批评人家弱智,没脑子,啥也干不好?同事犯错,你责骂了一句,人家怼回了十句?对于别人的错误,我们常常一味指责或说教,别人一说理由,我们的指责或说教更加厉害了,最后导致沟通的失败;即使别人表面上接受了,内心也极不情愿和委屈。
对于别人的批评,每个人都会本能的进行辩解,寻找理由,逃避责任甚至是进行反击。
如果批评时直接说出需要会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沟通的进行;同时,对方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建议。
任何的沟通开始前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批评作为高风险沟通,更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
批评时如果表达清楚自己的需要,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自己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规避批评风险的“凌波微步”。
·······················································(原文片段)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群 攻式 。 即 一 个 学 生 犯 错 , 师 让 全 班 同学 . 教 批评 他 。 由于不 同的学 生 有 着不 同 的个性 特 点 , 因此 , 根 据学 生不 同的个性 特 点 , 取 相应 的批 评 方式 , 采 就显 然迫 切 而重要 。一般来 说 , 这些 批评 方式 主要 有 : 1 疏导 式。 这里 主要 是 指 心 理疏 导 。 因为 健康 . 的心 理是 形成 健 全 人格 的基 础 。现 代教 育 越 来 越重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第2 2卷 第 2期
江苏 教育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n l f ins ntueo d ct n( oi ce c ) o ra o a guIsi t f u ai S ca S i e J t E o l n
的 。一般 而 言 , 人们 总 是 不 愿 听 到 别 人 对 自 己 的批
评, 青少 年 学 生 更 是 如 此 。但 若 教 一 邑 究 批 评 的 I 讲 方式 , 注意批 评 的方 法 , 一 把 钥 匙 开 一 把 锁 ” 实 践 “ ,
证 明是 能 收到较 好 教育 效果 的 。
才 能 收 到 事 半 功 倍之 效 。
[ 关键词 ] 批评 ; 教师 ; 学生 [ 中图分类号 ] G 4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7 —19 ( 06 0 0 2 0 6 1 6 6 2 0 ) 2— 13— 2
俗语 说 : 忠 言逆 耳利 于行 ” “ 。对 中学 生而 言 , 他 们 在成 长道路 上 犯些 这 样 或那 样 的错 误 是 不 可避 免
求, 另一 方 面 又不 能 一 下 子 从 对 长 辈 的依 赖 中走 出
来 。心 理学 家把 这段 心理 矛盾期 称 为 “ 理 断乳 期 ” 心 或“ 第二 反抗 期 ” 因此 , 评 那 些 由于 心 理 矛 盾 而 。 批 犯 错误 的学 生 时 , 则应 对其 进 行 心 理疏 导 , 开他 的 解
但心高气傲 、 不礼貌 , 能力虽 强但 工作态度较差 , 对
工 作往 往 敷 衍 了事 。对 这 样 的 学 生 , 怎样 才 能 使 其 更好地 发 展 呢 ?不 难 设 想 如 果 就 其 在 学 习 、 活 上 生
一
他们 的评 价要 求 。如 果 教 师 的批 评 具 有一 定 的预 见
一
l3 — 2
维普资讯
象到本 质 地 传 递 给 被 批 评 者 , 其 在 比较 轻 松 的 气 使
氛 中认 识 问题 的性 质 及 其 危 害 。研 究 表 明 , 中 生 高 已具 备一 定 的 分 析 和 判 断 能 力 , 且 很 注 重 社 会 对 并
批评 是 一 门艺术 。如何使 “ 言逆 耳 利 于行 ” 忠 甚 至使“ 忠言 ” 耳 ?要 作 充 分 的 准 备 , 顺 比如 了解 事 情
的真 相 , 了解 被批 评 者 的性 格 、 习 、 光 点 。在 全 学 闪 面 了解情 况 之 后 , 根 据 对 象 特 点 , 择 适 当 的时 再 选 机、 合适 的 地 点 , 取 相 应 的 方 式 进 行 批 评 , 而 做 采 从 到有 的放 矢 , 因人施 教 。特别 是 一 些 年 轻 的班 主任 ,
Ma ., 0 6 r 20
V 1 2 No 2 o .2 。
批 评 是 一 门 艺术
陆 华 青
( 昆山第 一职 业高 级 中学 ,江 苏 昆山 2 5 0 1 30)
[ 摘 要 ] 批评是一 门艺术 。教师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 先作好准备, 了解事情 的全过程 , 而采取相应 的方式 , 从
视青 少 年学生 的 心理 健 康 。 中学 阶段 是 青 少 年学 生
世 界观 、 人生 观形 成并 趋 向稳 定 的重 要 时 期 , 于这 处
一
由于缺 少 经验 , 好 强 气 盛 , 不 住 气 , 没 有 充 分 又 沉 若 的准备 , 易造 成 师 生 之 间剑 拔 弩 张 的局 面 。 因此 , 则 教 师批 评 学 生 之 前 一 定 要 先 作 好 准 备 。 “ 有 调 查 没
心结 , 其心 理健 康发 展 。 使
2 渐进 式 。 即是 将 批 评 的 信 息 由 浅 人 深 , 现 . 从
[ 收稿 日期]2 0 05—1 3 2— 0
[ 作者简介]陆华青 (9 8 , 江苏盐城 人 , 17 一) 女, 江苏省昆山第 一职业 高级 中学教 师, 中教二级 。
就 没有 发 言 权 ” 不 了解 清 楚 情 况 很 容 易 出现 错 误 。 , 如 果说 批评 的 良好 开 端 是 充 分 准 备 的话 , 么批 评 那 的关键 则是 采取 相应 的方式 。 据 调 查 , 生最 排 斥 的批 评 方 式 主 要 有 以下 几 学
阶段 的 青 少 年 一 方 面 心 理 上 产 生 强 烈 的 自 主要
种:
1 株 连式 。 即 一 个 学 生 犯 错 , 部 分 同学 甚 至 . 一
的。如何 帮助 他 们 尽 可 能 少 犯 甚 至 不 犯 错 误 , 教 是
育工 作者 必 然要 面 对 的课 题 。虽 然 现 在 的 孩子 多 为 独 生子 女 , 育 界 也 主 张 赏 识 教 育 , 我 认 为 正 确 、 教 但
全班 同学 都一 起被 责备 或受 惩罚 。
2 陪绑式 。 即 批 评 一 个 同学 时 , 另 一 不 好 的 . 拿 学生做 陪衬 。 3 夸 张 式。 即 一 个 小 的错 误 被 夸 大 , 至 无 休 . 甚
止 的重 复 。
合理 、 度 的批评 , 他 们 的 健 康成 长 也 是 不 可或 缺 适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