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教 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_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出示表格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_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_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 5和48 _.(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揭示课题月星小区有_幢楼,平均每幢住_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_8 _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启发_8 _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1)指名板演,展示学生做的,让板演学生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提问: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 _8乘_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_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_8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老师还没有教,你们是怎么会做的?(引导学生说清计算方法)教师再给你们两道题,会做吗?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_ 32,375 24,3_ 26,和248 45(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1.做练习五第1题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2.做练习五第2题先判断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提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两位数要注意什么?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做练习五第4题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36 48 _85 _ _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区别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范例二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创设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环保生活情境,提出了需要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经验,尝试着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交流口算本上的得数.问:这些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都是末尾有0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口算?(先不看0,乘完后再数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板书其中一题:200 43这题的得数是多少?怎么算的?现在请你用竖式来计算,行么?(板书竖式,强调0先不要对齐)看板书:200 43=8600,问:谁能根据这个算式很快地编得数也是8600的乘法题?(2 4300,20 430)为什么这三个算式的得数都一样呢?(先不看0,都是2 43;再添上0,两个乘数末尾合起来都是有2个0,所以都要添上2个0)2.哪些同学昨天已经预习了数学课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要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二.学习例题1.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哪几个信息?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哪个条件是多余的?算式怎么列式?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 _=2.尝试练习,解决问题850 _=?,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指名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1)按照原来的方法笔算(2)0先不对齐,但在前面乘的时候,0也参与了(3)交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4)在第2步乘的时候,没有把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讲评这几种做法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重点讲)第二种方法:为什么开始列竖式的时候0没有对齐某个数位?(先不考虑,可以使计算更简便)既然是先不考虑,所以在这两次乘的时候,0也不要考虑.(擦去多余的0)指出:最后加完之后,这个0要补上.比较第一.二种竖式,指出: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我们可以像这样写,比较简便.3.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讲评.三.巩固提高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得数.2.第3题.学生独立分组口算.算完后指名交流每组算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四.布置作业第2.4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范例三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_4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_4 _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二.探索算法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_4题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2.完成第1题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竖式进行笔算,算完后指名说说得数.3.做〝想想做做〞第3题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可以方便一些?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读题,指名说题意.提问:要求算出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就是要算出总价,总价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数量单价=总价)学生列式计算,写在作业本上.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范例四学习目标1.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以下信息:〝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_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1. 师:请看屏幕上这两句话,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我获得的数学信息是某森林公园有_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以滞尘32吨.师: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滞尘〞,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谁来说说?生:尘埃飘(经)过森林时,约有四分之一被树叶树干吸附或者滞留在森林的空间里,最后降落到森林的地面.森林的这一吸尘降尘的作用叫滞尘.师:树木能起净化空气的作用,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它!2. 师: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你出什么问题?生: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师:要求〝这个森林公园的森林一年可以滞尘多少吨?〞怎样列式?生:_4 32师: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我们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道乘法算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师:回答得非常简洁.流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方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2.估算结果.①师:你能估算一下_4 32的结果大约会是多少吗?生:3600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吗?生:我把_4看成_0,32看成30,_0 30=3600,所以_4 32 3600.②师: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我们可以怎么算?生:笔算.(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面板书:笔算)3.探究算理.①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主尝试进行笔算.计算完成后想一想: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算?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结果是对的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生独立完成后带着问题与同桌交流)②师:哪位同学到黑板前给大家介绍一下笔算_4 32的方法?生1到黑板前板演生1介绍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想问他的吗?生:┅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你,248是怎样算出来的?生:是用_4 2算出来的.师:也就是说248表示的是_4 2的积.那372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呢?(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生:是用_4 3算出来的.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372的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而不写在个位上呢?生:因为3在十位上,代表30,30乘4等于_0,2在十位上,所以写的时候要同算式的十位对齐.师:老师明白了,这里372代表的是3720,它是 _4 30的结果.(结合学生的说板书,课件演示)师继续追问:3968是怎样算出来的?生:248+3720=3968③师: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验证最后的结果是否正确呢?生1:与我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较大,如果较大,说明结果肯定有问题.生2:列竖式时交换一下_4和32的位置,用32 _4算一遍来看一下结果是否正确.(与学生一起算32 _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列竖式时,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比较简便.)④师:你们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他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怎么样?生:一是,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十位数要跟十位数对齐.二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三是,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的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四是,把乘得的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课本47做一做.①生独立计算完成.②选择典型,请其板演,为后面讨论提供素材.(素材有三种:一是正确的,二是算法错误的,三是算法正确,答案错误的)③小组讨论板演的试题,找出错误原因.④汇报交流,先说错在哪里,归纳病症.2.课件出示以下试题:3. 不计算,选择答案.326 _=( )①3452 ②5_4 ③5542 ④ 36432四.回顾过程,课堂总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五.板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范例五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1.口算热身:23_20= 42_30=2.估算:23__= 42_29=3.竖式练练手:___= 43__= 38_44= 65_34=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二.互动情境探索1. 教学例1:张阿姨每时采摘_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提问: 张阿姨32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独立列式:_3 32 (板书)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_3 32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张阿姨能采摘多少千克脐橙吗?说一说你的想法把_3看成_0 _0_30得3600 _0_2得240 3600+240=38403.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4.(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2)反馈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回答:先算什么(先算_3_2)再算什么(再算_3_30)最后算什么(2个_3与30个_3的和)板书:_3_32= 千米1 2 3_ 3 2-----------------2 4 63 6 9---------------3 9 3 6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7.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三.出示第二个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做题1.出示: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列示:324_27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_2_23 2__34(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_ 34改为34 2_)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小结: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2.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_个班,每班_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六.课堂作业: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篇

(精华)《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2个一百是()50个十是()500个十是()420个十是()20×5 30×6 4×70 100×6 3×200 500×3 200×6 12×4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8篇】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优秀8篇】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
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niubb.n . et 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二、探索算法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
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
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二)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二)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笔算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使用笔算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复杂问题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识: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综合到一起,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步骤:
1. 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并通过例题的计算过程,引导
学生掌握笔算法的步骤。
2. 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以下例题的计算:
(1) 345 × 23 =
(2) 528 × 41 =
(3) 672 × 18 =
每做一题,让学生陈述计算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原则和意义。
3. 给学生布置四道题目,让他们用笔算法进行计算,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作业通过互相批改。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笔算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同学们需要经常练习,掌握这个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
五、作业:完成课堂上的习题,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并做好互相批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通过示范和训练,学生掌握了笔算的计算步骤和原则。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充分让学生练习,下节课需要加强实际应用的训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解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乘法的步骤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1)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3) 强调乘法分配律在笔算乘法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核对答案,检查学习效果。
5. 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
设计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案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篇一《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地位作用:本课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100)、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选取了青岛东西快速公路的情景,经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利的知识基础。
教材重难点: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课件、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迁移1、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竖式计算36×6025×4298×23102×9150×8127×3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起到知识迁移作用,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我们每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岛市在道路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
指导学生情境图,仔细的观察你看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高速公路一共长多少米?通过提问题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新授内容有选择性地板书。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找到相关信息,根据信息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2》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2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主要讲解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本节课的例2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乘法笔算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对于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于进位和借位处理不够熟练,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自主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难点:进位和借位的处理,以及对于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教学PPT。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三位数和两位数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笔算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结果,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两位数乘法扩展到三位数乘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笔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运算规律,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乘法运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兴趣,例如:“小明有3个书包,每个书包可以装2本书,请问小明一共可以装多少本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如:254×36。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254的个位数4乘以36的每一位数,得到的积的个位数是什么?(2)254的十位数5乘以36的每一位数,得到的积的十位数是什么?(3)如何将得到的积合并起来?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进行笔算乘法运算。
每组派一名代表将结果写在黑板上,其他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
1.出示问题例2(1):
(1)例2(1)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全长5000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因数末尾有0。
(板书因数末尾有0)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尝试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师: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③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60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先不算末尾的0,所以3和6对齐
生2:2个0是因数10×10=100得来的。
生3:个位上的0乘160得0.省略不写更简便。
(2)师: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3)出示题目: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出发12小时后需要停站休息,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106×12=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指名汇报算法
出示错例:积漏写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思考并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末尾有0不漏算。
)2.出示问题例2(2):
(1)例2(2)从乌鲁木齐到郑州全长3079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既因数中间有0,又末尾有0。
(板书因数中间有0)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尝试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师: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师: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0×3=1=1进了位要加到来。
师: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06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个位上的0乘160得0.省略不写更简便。
(2)师: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增加中间环节106×12=,是因为考虑到106×30=既是末尾有零,又是中间有零,在学习了末尾有0的160×30的基础上先学习106×12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再过渡到106×30,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学习中再次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树立优化的理念。
3.练一练
780×54 208×40 107×130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设计意图】3道算式包括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类型,直接让学生计算,从前面的“半扶半放”到现在的“完全放手”,培养学生独立计算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数学门诊部。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写。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先让学生判断(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2.第二关:选择超市。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A.100000
B.10000
C.1000
(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个0。
A.3
B.4
C.5
(3)508×40,它们的积是()
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练习过程中既强化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想问题,开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初步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小结本课重点,加深印象,强化目标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