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病变的临床研究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

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刘宏斌;周厚杰;吴涛;郭强【摘要】目的探讨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显微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第三脑室肿瘤解剖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手术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观察第三脑室的解剖结构,测量以分别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沟上端前5 cm和7 cm 的两点(P5、P7)为参照的相关径线、冠矢点至鼻根距离和丘脑中间块的相关径线.结果冠矢点至鼻根距离为(128.30±3.87)mm;以P5点、P7点作为参照点,距胼胝体沟的距离分别为(38.64±3.59)mm、(37.39 +2.98)mm,胼胝体厚度分别为(6.71±1.50)mm、(7.15±1.26)mm,胼胝体下缘至穹隆间距离分别为(8.45±2.60)mm、(10.18±1.69)mm,穹隆厚度分别为(4.06±0.55)mm、(5.13±0.68)mm,胼胝体下缘至室间孔距离分别为(15.62±2.83)mm、(15.68±1.80) mm,穹隆上缘嵌入胼胝体与胼胝体下表面相交点的连线距离分别为(12.84±2.09) mm、(18.46±2.70) mm,胼胝体膝内表面最前点与胼胝体下表面相交点的距离分别为(21.04±2.95)mm、(14.84±3.ll)mm;前连合和孟氏孔上缘距离为(5.03±0.80)mm,丘脑中间块断面前后径为(5.75±0.78)mm,丘脑中间块断面上下径为(5.23±0.89) mm,丘脑中间块断面距前连合的距离为(9.62±1.37) mm,丘脑中间块断面距后连合的距离为(15.49±1.85)mm.结论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是到达第三脑室较为直接、损伤较小的路径,可作为显微外科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重要手术入路.建议以冠矢点作为骨瓣后界,以胼胝体中部双侧纵纹在胼胝体表面形成的浅沟作为中线切开标志,从而可在显微镜下顺利抵达穹隆间.【期刊名称】《广西医学》【年(卷),期】2018(040)019【总页数】3页(P2311-2313)【关键词】第三脑室肿瘤;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解剖学【作者】刘宏斌;周厚杰;吴涛;郭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第三脑室肿瘤的部位深,因此其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
脑室系统解剖及第三脑室手术入路

第
上髓帆
四
小脑上脚
脑
小脑中脚
室
底
:
小脑下脚
菱
薄束结节
形
楔束结节
窝
第四脑室脉络丛
二、脑室的断层解剖
横断层
扣带回 膝部
透明隔 压部
大脑镰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 侧脑室中央部 扣带回
1.经透明隔的横断层
Verga 腔
透明隔囊肿
透 明 隔 腔 、 韦 氏 腔 ( Ve r g a e )
• 透明隔腔:又称第五脑室,位于侧脑室前角之间体部之间,出生后2个月消失, 有12%-15%不闭合
手术入路示意图
透明隔穹窿间入路
后纵裂经胼胝体
经室间 孔入路
透明隔穹窿间 入路
额下入路
Poppe n
Krause
经终板入路
• 构成三脑室前壁前2/3的一层薄软白质,位于两次视束之间,前 界:视交叉前缘中点,后界为前联合下缘中点,经终板可进入 三脑室前部
优点:1、扩大视交叉后方暴露范围;2、暴露下丘脑充分;3、 对突入第三脑室肿瘤,利于处理与肿瘤粘连的脉络丛及大脑内 静脉等结构;4、切开受压变薄的终板,损伤小
侧
脑
室
前
透明隔
角
颈
垂体
内
动
脉
1.经侧脑室前角
侧脑室中央部
下
第三脑室
角
海马
脑桥
2.经脑 室 三
胼胝体 压部
角
区
小脑延
髓池
3.经胼胝体压部
第三脑室显微解剖
• 左右丘脑与下丘脑之间纵行的裂隙 • 丘脑间联合横跨其中 • 被下丘脑沟人为分为第三脑室上部与下部 • 有6个壁构成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神经外科)

【转贴】济南军区卫生系列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辩论试题〔神经外科〕001简述腰穿的临床意义及禁忌症。
002穿刺放脑脊液通常有哪几个穿刺部位?颅内高压的病人如何选择穿刺部位003脑室外引流适于哪些情况?004简述脑室引流应注意哪些事项?005为什么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脊髓病变的首选方法?006简述正常与高颅压情况下颅内容积的代偿调节。
007简述颅内压增高的病理因素。
008简述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009何谓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010何谓枕骨大孔疝?常见的病症体征有哪些?011临床上视神经乳头水肿同视乳头炎如何鉴别?012小脑桥脑角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有何临床意义?013何谓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病损部位及临床意义是什么?014简述锥体束损害及锥体外系疾病的临床鉴别要点。
015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有哪些?常见原因是什么?016何谓穿插性瘫痪?述其病变定位及临床意义。
017为什么瞳孔对光反响与角膜反射能反映脑干受损患者病情的轻重?018试述高血压脑出血时常见的偏瘫症特点。
019何谓隐匿型脑血管畸形?其临床特点是什么?020化学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各是什么?021简述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短路学说。
022简介我国于1978年制定的颅脑伤分类标准。
023简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方法及临床意义。
024原发性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各是什么?025何为加速性颅脑损伤?简述其特点。
026何为减速性颅脑损伤?简述其特点。
027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各有哪些?028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的可能机制是什么?029简介颅脑伤后癫痫的外科治疗。
030简介下丘脑损伤时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原因。
031简述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对预后有何影响?032简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脑损伤、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033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简述其临床表现。
034简介硬膜外血肿的出血来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第8卷文题索引

水分离技术在经侧裂 岛叶手术治疗 高
血压 壳 核 脑 出血 的应 用 ( 升 学 何 等) 16 ,3 经外侧 裂. 叶入 路超 早 期显 微 手 术 岛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 瘤的临床研究
( 郭强等 ) 1 ,3
载中药 纳米 系统在神 经胶 质瘤化学 治)5 ,2
大脑 半球多脑叶离断术 治疗 难治性癫
期改善 患者 认 知 功 能 的 临 床 研究 ( 齐洪武等 ) 12 ,0
痢
( 常鹏飞等 ) 2 ,3
质瘤治疗中应用 的初 步探讨 ( 曹广
辉等) 1 ,0
卡马西平对癫痫患者血浆纤 维蛋 白原
含 量的影响 ( 刘广韬 等) 3 ,6 P T/ T在非病灶性 癫痫外科 评估 中 E C 的作用 ( 常鹏飞 等) 14 ,2
列筛选研究
( 曾燕燕等)21 , 8
颅 内后循 环 动脉瘤 3 6例血 管 内治疗 临床分析 ( 于建军等 ) 30 ,2
分化抑制 因子在神经 系统肿瘤 中的调 控作用 ( 董雅 兰等) 3 1 ,3
经蝶窦人路 手术 治疗垂体生 长激素腺 瘤 ( 高广忠等 )2 4 ,3
O m y 囊辅 助脑 室穿 刺 引流术 治疗 脊柱 脊 髓 m aa
自体颅骨骨折 碎片颅骨锁 固定原位再 植 的临床应用 ( 张璐等 ) 14 ,0
床研究
( 谢波等 ) 10 ,5
MMP 与 E s MMP I RN在 人脑 胶质 瘤侵 袭性 生 长 中 研 究 的 进 展 ( 大 勇 夏
等 ) 18 ,0
急性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血肿 的诊治经
个性化钛合金修复体行颅骨修补 疗效
( 胡辉华等 )2 8 ,1
急性垂 体卒中后视功能改 变的临床 分
经胼胝体一穹窿间入路切除三脑室肿瘤1例

质地较硬与周 围组织粘连明显未予 以清除。病理
回报 证 实 为 颅 咽 管 瘤 。术 后 积 极 有 效地 控 制 下 丘
脑反应所致的尿崩症 、 电解质紊乱 , 水 在补液 、 维持 水 电解质平衡的同时应用小剂量垂体后 叶素和激
侧面、 扣带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动脉 以及两条并行 的胼周动脉 , 于两侧胼周动脉之 间分离 , 以大脑镰 作为中线标志 , 严格沿 中线向双外耳道假想连线进 行分离并切开胼胝体 , 以显微剥离子沿中线钝性分 离透明隔 , 打开一侧透明隔进入侧脑室 , 观察脉络
丛 、 纹 静 脉 和 室 间孔 位 置 , 室 间孑 上 方 向后切 丘 于 L
眼视物模糊等情况, 在当地医院行头颅 C 考虑鞍区 T 占位后转入我院。病程中患者多饮 , 日约 4 5 , 每 ~ L 多尿 , 具体每 日 尿量不详 , 重增加约 l 余。 0g k 人 院查体 : 神志清 , 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 自如 ,
无 眼震 , 双侧 瞳孔 直 径 约 35m 对 光反 射灵 敏 , . m, 右 眼视 力 01 , 眼视 力 02 , 野缩 小 , 眼视 盘 鼻 . 左 2 . 视 5 右
高密度钙化影 , 三脑室受 压闭塞 , 其上脑室均匀扩
大, 中线略 偏左侧 。头颅 MR示 : 上 区可见 一囊 实 鞍
信 号影 , 大小 约 3 m× 5m 5 m 4 m×6 m T 及 0m , WI T 均呈高信号 , 2 WI 与其底部可见一 团状低信号影 , 信号欠均匀, 三脑室闭塞 , 双侧侧脑室受压 , 侧脑室 扩大 , 中线结构 向左偏 曲, 矢状位见垂体信号均匀 ,
胼胝体入路1

例;星形细胞瘤5例; 胶质母细胞
瘤2例;绒癌1例;海绵状血管瘤1
例
手术方法
脑积水者先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 按前述方法进入第三脑室,看到中 间块及脉络丛 置0.5cm宽脑板进入第三脑室,牵 开透明隔及穹隆,切断中间块 头后仰20度,显微镜垂直,暴露三 室后肿瘤
显 露 中 间 块
显 露 肿 瘤
5.
6.
减少术后癫痫的发生
肿瘤全切除率或近全切除率高
结
论
额部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 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 的最佳入路,技术先进,微创,合 并症少,肿瘤全切除率或近全切除 率高,死亡率低,值得广大神经外 科医师推广应用
谢
谢
囊 内 切 除 肿 瘤
分 离 瘤 周
显 露 中 间 块
导 水 管 上 口
手术要点
显微镜下操作
胼胝体部纵行切开2cm,不要影响膝部和 压部,要仔细严格地沿中线分离透明隔 在室间孔上方切开穹隆间2cm,不用电凝, 不要影响前联合及海马联合 操作轻柔,先瘤内后瘤周,术毕行透明隔 造瘘
结
果
肿瘤全切91例
近记忆力障碍98例,3个月内均恢复
无失联合综合症
缄默症2例,1个月内恢复
颅咽管瘤术后尿崩81例,治疗后恢复 三室后部肿瘤上视障碍24例(术前 10例),半年内恢复 术后脑积水25例,分流后治愈
6.
优
1. 2. 3. 4.
点
无需阻断引流静脉 微创,从生理间隙进入第三脑室 直视下操作,无手术盲区 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
三脑室相关解剖
穹隆柱
前联合 视交叉
终板 漏斗隐窝
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全伴侧脑室畸形及大脑纵裂囊肿1例

一 一
图 1 胼 胝 体 压 部 缺 损 , 脑 室 三
增 宽上 移
图 2 侧脑 室枕角呈憩室样不对
称性 扩 大 。 平 行 分 离 并
畸形有关 , 因为先 天.胼胝体缺如的本身一般不产生症状l 『 生 l 】 。
・
个 案 报道 ・
20 8第8第3 0年 月 4 2 1 卷 期
先天 胝体发育 性胼 不全伴 侧脑室畸 形及大 裂囊 1 脑纵 肿 例
蓝 仁 峰
( 吉林省和龙市人 民医院放射科 , 吉林和龙 130 ) 3 5 0 【 摘要】目的 对胼胝体发育不 良的 C T表现作进一步研 究。方法 本 例患儿主要是 通过 C T平 扫发 现病灶 , 结合临床及 C T表 现, 从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 理学 的角度加 以论 述。 病 结果 胼胝体压部 缺损 , 为三脑室替代 , 其下方 与四叠体池相通 , 侧脑室 前角纤 细 , 枕角呈 憩室样不对称性扩大 , 并平 行分 离 , 右侧脑室体部未显示 , 大脑纵 裂亦 呈囊样扩张 , 接近脑脊液密度 , 边缘 清晰 , 大脑额叶轻度萎缩 。结论 C T横断面 图像可见两侧侧脑室扩大 、 平行分离 , 前角变尖 , 角呈不对称性扩大 , 枕 第三脑室 扩大并 向上向前移位插入侧脑室之间 , 成侧 脑室间条带状低密度 区 , 时双侧 脑室形似蝙蝠翼状 , 间孔亦 可出现不 同 形 此 室 程度的扩大 和分离 。本病例除右侧脑室体部未显示外 , 余表现与上述基本相 同。
图 3 右侧脑室体部未显示。 大脑纵裂呈囊样扩张
使用 日本东芝 v F螺旋 C T扫描机 ,以听眶上线为基线向上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一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一[单选题]1.下列疾病的典型X线表现是剑鞘样气管的是()。
A.大叶性肺炎(江南博哥)B.支气管扩张C.细支气管肺泡癌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E.先天性巨支气管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剑鞘状气管又称刀鞘状气管,指胸腔内气管的一种变形,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胸廓外气管外形正常,胸廓内气管冠状径/矢状径≤2/3,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其过度充气导致气管自身重塑。
[单选题]3.神经纤维瘤病常见的并发症是()。
A.髓母细胞瘤B.血管网状细胞瘤C.多发性脑膜瘤D.垂体腺瘤E.颅咽管瘤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神经纤维瘤病为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病理特点为神经外胚层结构的过度增生、肿瘤形成及中胚层组织的发育异常,脑神经或(和)周围神经的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可伴多发性脑膜瘤、脊膜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等。
亦可见颅骨及脊柱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颅底和眶窝骨质缺损及颅内板增厚等。
双侧脑室内脉络丛广泛钙化亦是常见的改变。
[单选题]4.临床上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是()。
A.短径≥15mmB.长径≥10mmC.长径≥15mmD.短径≥10mmE.长径≥11mm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淋巴结遍布全身,正常直径多为2~5mm,当淋巴结的短径≥10mm时即可诊断为淋巴结肿大。
[单选题]5.胼胝体发育不良患者,CT扫描发现纵裂池内见脂肪样信号肿块,并伴有边缘钙化,患者合并了什么疾病?()A.第三脑室上移B.两侧脑室分离C.脂肪瘤D.纵裂蛛网膜囊肿E.半球间裂囊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胼胝体发育不良发生于胚胎第8周,为胼胝体前驱终板的前联合分离所致。
胼胝体发育不良经常伴第三脑室上移、两侧脑室分离等。
CT、MRI还可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的其他颅脑畸形,如合并脂肪瘤时,可于纵裂池内见脂肪样密度或信号肿块,并常伴有边缘钙化;合并纵裂蛛网膜囊肿时,可见纵裂内脑脊液密度囊性占1位性病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纵 裂一 胼 胝 体 入 路切 除 第 三脑 室病 变 的 I 临床 研 究
梁威 殷 会咏 朱旭 强 闫 东明
探讨经纵裂. 胼胝体入路切除 第三脑 室病 变的 临床 应 用。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例 第三脑 室
经胼胝体- 穹窿间入路切 除第三脑 室肿瘤 2 O例 , 第三脑 室前部肿瘤
简单 , 可直视 下操作 , 此入路对周 围比较 重要 的结构及 组 织损伤 小 , 肿 瘤切 除率 高 , 患者手 术后并 发症 少、 病 死率
【 关键 词】 纵裂入路 ; 第三 c a l a ppl i c a t i o n o f t r a ns c a l l o s a l - h e mi s ph e r e s a p pr o a c he s t o t he t hi r d v e nt r i c l e L I ANG We i ,
・
7 2 ・
中 国 实用 医 刊 2 0 1 3年 6月 第 4 0卷 第 1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J u n e 2 0 1 3 ,V o 1 . 4 0 , N o . 1 1
2 c a s e s a n d p a r t i a l r e s e c t i o n i n 1 c a s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r e v e a l e d 6 c r a n i o p h a r y n g i o ma s ,4
Y I N H u i - o n g。 Z HU X u - q i a n g, Y A N D o n g — m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 t h e F i r s t A f i f l i a t e d H o s p i 一 Ⅱ z f o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5 2 ,C h i n a
c e a l a p p r o a c h.T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t h e t h i r d v e n t ic r l e t u mo r s wa s a c h i e v e d i n 1 7 c a s e s,s u b t 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i n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r a n s c a l l o s a l — h e m i s p h e r e s a p —
mi dd l e p o r t i o n a n d 2 c a s e s i n t h e p o s t e io r r po r t i o n,un d e r we n t t u mo r r e s e c t i o n v i a t r a n s c a l l o s a l i n t e r f o r n i —
【 摘 要】 目的
病 变患者均行 经纵 裂一 胼胝体入路切 除。结果
8例 , 中部 l 0例 , 后部 2例 。肿瘤全切 1 7例 , 次全切 除 2例 , 大部分切除 l 例 。术后病 理示 : 颅咽管瘤 6例 , 胶样 囊 肿 4例 , 生殖细胞瘤 2例 , 星形细胞瘤 2例 , 垂体腺 瘤 2例 , 室管膜 瘤 2例 , 脑膜 瘤 1例 , 畸胎 瘤 1例 。术后 出现 多
尿、 多饮 、 电 解 质 紊 乱 6侧 ,中枢 性 高 热 5例 , 经 处 理 后 1— 2周 好 转 出 院 ; 短 期 内记 忆 力 障 碍 4例 , 3个 月 内 均 有 所 恢复 ; 缄 默 症 2例 ,1 个 月 内恢 复 ; 脑积 水 3例 , 行 脑 室・ 腹 腔 分 流 术后 恢 复 良好 。 结 论 低。 是 手 术 切 除 第 三 脑 室 病 变的 理 想 入 路 。 经胼 胝 体 一 穹 窿 间入 路 操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