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选择柱截面为450mm*450mm,楼面活荷载为qk=14KN/㎡。
楼面采用20mm 厚的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板均采用20mm厚的纸石灰砂浆抹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板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梁受力钢筋用HRB400级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用HPB235级钢筋。
二,楼面结构平面布置根据任务书中的柱网布置,选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如下图所示。
主梁的跨度7.2m,次梁的跨度为4.8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L1/L2=4.8/2.4=2,可人为近似按照单向板设计。
板厚的确定: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2400/40=6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4800/184~800/12=267~400,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400mm,截面宽度取h的1/3~1/2,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14~L/8=7200/14~7200/8=514~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设计由前知,轴线○1~○2,○5~○6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2~○5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0KN/㎡80㎜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0KN/㎡20mm厚纸石灰砂浆0.02×17=0.34KN/㎡小计(恒载标准值) 2.74 KN/㎡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14KN/㎡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固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3,即板永久荷载设计值g=2.74×1,2=3.29KN/㎡可变荷载设计值q=14×1.3=18.2KN/㎡总设计值g+q=21.49KN/㎡,近似取21.5 KN/㎡(2)确定板的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按照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L=L+h/2=2400-100-120+80/2=2220mm<1.025ln=2235mm中间跨L=L=2400-200=22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某工厂仓库的楼盖建筑平面图,如图一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5kN / m2,楼盖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1.设计资料(1)楼面恒载:楼面面层用20 mm厚石灰砂浆粉刷。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梁内受力纵筋为HRB335,其他为HPB235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墙厚240 mm,板伸入墙体120 mm,次梁伸入墙体240 mm,纵墙在主梁端部处有外伸扶壁120 mm×370 mm,主梁搁置长度370 mm。
柱截面350 mm×350 mm。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 m、次梁的跨度为7.5 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 m,L02/l 01 =7.5/2.1=3.57≥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 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 mm,取板厚h=80 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12=7500/18~7500/12=416.7~625 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10=6300/15~6300/10=420~630 mm,取h=600 mm,b=300 mm。
楼盖结构平面图布置图见图二。
3.板的设计⑴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面层: 0.65 kN / m280 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 kN / m220 mm 石灰砂浆0.02×17=0.34 kN / m2小计 2.99 kN / 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5.5kN / m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 / 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资料1、 某多层厂房,内框架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2、 荷载1) 水磨石面 0.65kN/m 2; 2) 钢丝网抹面吊顶 0.45kN/m 2; 3) 楼面活荷载 5.5kN/m 3;3、 材料1) 混凝土: C30(c f =14.3N/mm 2 , t f =1.43N/mm 2;) 2) 钢筋:梁钢筋HRB400级(y f =360 N/mm 2),其余钢筋采用HPB300级(y f =270N/mm 2)。
二、 楼盖梁格布置草图三、 构件尺寸的确定1、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 为2.2m 。
2、 估计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条件:板厚: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按不验算挠度的刚度条件,板厚应不小于了L/30=2200/30=73.33mm ,此值小于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70mm 的构造要求,故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b*h : h=o l /18~o l /12=333~50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初估取h=450mm ,截面宽度b=(1/2~1/3)h ,取b=200mm 。
主梁截面b*h : h=o l /15~o l /12=440~660mm,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250mm 。
四、 板的设计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楼面 0.65 kN/2m ; 80mm 钢筋砼板 0.08×25=2.0kN/2m ; 钢丝网抹灰吊顶 0.45 kN/2m ;恒载标准值 3.1 kN/2m ; 活荷载标准值 5.5 kN/2m ;活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荷载总设计值 g+q=1.2×3.1+1.4×5.5=11.54 kN/2m恒载控制时,考虑恒载分项系数1.35,活荷载分项系数1.4,组合系数0.9.荷载总设计值 g+q=1.35×3.1+1.4×0.9×5.5=11.12kN/2m由此可确定为活载控制,即荷载总设计值为11.54kN/2m2、 计算简图由板和次梁尺寸可以得到板的设计简,板的支承情况如下图。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50
6600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确定: ①
250 6350 6600
②
250 6350 6600
③
a
240
l01 ln1 2 6355 2 6475mm
l01 1.025ln1 1.025 6355 6514mm
图1-36(a)次梁的实际结构图
g q 24.74kN / m
-9.69×2.122/11 =-3.96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1/16
-1/14
l02=2.10
9.69×2.102/16 =2.67
l02=2.10
-9.69×2.102/14 =-3.05
10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 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 梁板结构
1.1 概 述 1.2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4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 1.5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6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1.7 无梁楼盖 1.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1.9 楼梯和雨蓬
1
1 梁板结构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荷载总设计值: g q 3.19 6.5 9.69kN / m2
g 3.19
则1m板宽为计算单元时,板上荷载q+g=9.69kN/m。
9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 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板的内力——弯矩设计值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2120 2100 0.95% 10% 2100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二、基本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二层楼面结构布置如下图所示,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楼面面层为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板底及梁侧用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取q k=3.0+0.1n(n:学号)。
柱网尺寸为l1×l2, l1= l2=6+0.3m,其中m取值为:当学号n=1~10时,m=3;当学号n=11~20时,m=2;当学号n=21~30时,m=1;当学号n=31~40时,m=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主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其余钢筋均采用HPB235。
三、基本任务及成果要求(一)撰写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资料2.板的设计(按可塑性内力重颁布理论进行设计)3.次梁的设计(按可塑性内力重颁布理论进行设计)4.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进行设计,要求满足承载力及裂缝宽度条件)5.设计总结(对设计的合理性方面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二)绘制楼面结构施工图(2#图纸2张)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图中需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建议代号:板—Bn,次梁—CLn,主梁—ZLn)。
2.板的配筋图(可直接绘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图中需标明板厚、钢筋直径、间距及其长度定位尺寸。
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1:50,1:20)图中需标注次梁截面尺寸,箍筋形式、直径及间距,纵向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纵向长度定位尺寸。
4.主当模板及配筋图(1:30,1:20)包括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弯矩图。
图中需标注主梁截面尺寸、箍筋形式、直径及间距,纵向钢筋直径、根数、编号及纵向长度定位尺寸,其中纵筋的纵向长度定位应依据材料抵抗弯矩图进行。
5.结构施工图说明主要说明构件的确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代号与级别的对应(如Φ代表HPB235等)、保护层厚度,尺寸单位以及楼面荷载值等。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题目名称: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设计教学班号:1班目录一、设计资料 (2)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3)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3。
1 荷载计算 (4)3.2 板的计算简图 (4)3。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5)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6)4.1 荷载计算 (6)4.2 次梁的计算简图 (7)4.3 内力计算及配筋 (7)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0)5.1 荷载计算 (10)5.2 主梁的计算简图 (10)5。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1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
(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4)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为20KN/m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重度为25KN/m³),12mm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KN/m³)粉底。
(5)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4KN/㎡.(6)材料:混凝土采用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
(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1、主梁和次梁布置①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②主梁跨度为6。
9m,次梁跨度为6。
0m,板的跨度为2.3m,L02/L01=6。
9/2.3=3,按单向板设计.③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300×1/40=57。
5mm,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为80mm。
④次梁的高度要求h=L02(1/18~1/12)=333mm~500mm,考虑到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mm,宽度b=h(1/3~1/2)=150mm~225mm,取b=20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含量参考表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含量参考表在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常见且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
了解其钢筋含量对于工程预算、材料采购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您提供一份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含量的参考表,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础构件1、独立基础普通独立基础,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50 70 千克。
对于大型或复杂的独立基础,钢筋含量可能会增加到每立方米 70 90 千克。
2、条形基础一般情况下,条形基础的钢筋含量在每立方米混凝土 40 60 千克之间。
如果地质条件较差或基础承载要求较高,钢筋含量可能会达到每立方米 60 80 千克。
3、筏板基础常规筏板基础的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80 120 千克。
对于高层建筑或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筏板基础,钢筋含量可能超过每立方米 120 千克。
二、柱构件1、框架柱小截面框架柱(边长小于 500 毫米),钢筋含量通常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100 130 千克。
中等截面框架柱(边长 500 800 毫米),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130 160 千克。
大截面框架柱(边长大于 800 毫米),钢筋含量可能达到每立方米160 200 千克。
2、构造柱构造柱的钢筋含量相对较少,一般在每立方米混凝土 20 40 千克左右。
三、梁构件1、框架梁普通框架梁的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90 120 千克。
跨度较大或荷载较重的框架梁,钢筋含量可能会增加到每立方米120 150 千克。
2、次梁次梁的钢筋含量通常在每立方米混凝土 70 90 千克之间。
3、圈梁圈梁的钢筋含量相对较低,一般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30 50 千克。
四、板构件1、单向板单向板的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60 80 千克。
2、双向板双向板的钢筋含量通常在每立方米混凝土 80 100 千克之间。
3、悬挑板悬挑板由于受力特殊,钢筋含量相对较高,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120 150 千克。
五、剪力墙构件1、一般剪力墙一般剪力墙的钢筋含量约为每立方米混凝土 100 150 千克。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该外包线即为弯矩包络图曲线,如图8.8(a),同样道理也可作出剪力包络 图,如图8.8(b)
(3) 弯矩、剪力计算值。 计算内力值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内力。该内力值可通过取隔离体的方法计算求
线弹性分析方法假定结构材料为理想的弹性体,变形模量和刚度均为常值。 1.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是按照既符合实际又能简化计算的原则对结构构件进行简化的力
(1) 支承条件。如图8.4所示的混合结构,楼盖四周支承于砌体上,中间 部分的楼板支承在次梁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主梁支承在柱上。
(2)计算跨度。该值与支座反力的分布有关,即与构件的搁置长度a和构 件刚度有关(图8.5 )。
M=Mc-V0×b/2 剪力设计值:在均布荷载作用下V=Vc-(g+q)×b/2
V=Vc 当板、梁中间支座为砖墙时,或板、梁是搁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时,不作 此调整(图8.9)。
图8.4 板梁的荷载计算范围及计算简图
图8.5 计算跨度
图8.6 连续梁的变形
(a) 理想铰支座时的变形;(b) 支座弹性约束时的变形; (c) 采用折算荷载时的变形
6.用调幅法计算不等跨连续梁、 (1)
① 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理论分别求出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弯矩最大值Me
② 在弹性弯矩的基础上,降低各支座截面的弯矩,其调幅系数β不宜超过0.2; 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M=(1-β)Me
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 M=(1-β)Me-V0b/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