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歌声》第一课时精选习题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杨树之歌》精选习题第1课时

《杨树之歌》习题——第一课时
1、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 xiè xiǎng liàng xǐhuān shǐ yòng liáng shuǎng
zhījiān
( )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
蝴()棋 ( ) 闲 ( ) 凉( )
湖()其 ( ) 闭 ( ) 惊( )
2、综合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哗啦啦地( ).
(2)刮风时唱得(),下雨时唱得()。
没有风雨来帮(
),我们的歌儿也( )地唱。
我们边唱边()鼓掌,()金色的太阳,春天它( )我们翠绿,(
) 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响亮——()悠闲——()
凉爽——()欢快——()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快——()帮忙——()凉爽——()
3、提高题
1.如果你已经会背这篇课文了,你就奖励自己一颗星;如果你不仅会背了,而且很流利很有感情,你就奖励自己两颗星。
杨树的歌还会唱给谁呢?你来写一写。
2.你还能在课外收集到有关树的小儿歌吗?试一试,如果找到了就读一读,并把题目记下来。
《》作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感谢响亮喜欢使用凉爽之间
2.
蝴蝶下棋悠闲凉爽
湖水其它关闭惊吓
二、综合题
1.
(1)喜欢歌唱
(2)欢快响亮忙悄悄轻轻感谢使秋天
2.
低闷繁忙酷热悲伤
3.
欢乐帮助清凉
三、提高题
1.
略
2.
略。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第19课 歌声

19、歌声一、比一比,组词。
增()掉()稳()舔()混()段()曾()罩()隐()填()浑()断()二、填一填。
()的歌声()的海面三、找朋友,连线。
隐隐约约毫无希望。
筋疲力尽追踪寻找。
绝望看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追寻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断断()隐隐()欢欢()明明()五、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断断续续1、听到小姑娘激昂的歌声,远处的人们()聚拢过来了。
2、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游了。
3、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的歌声。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都()了。
大家从内心()这位小姑娘。
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和(),是歌声()了大家。
课文告诉我们歌声可以给人们带来(),歌声还能给人们增添()。
七、课内阅读。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远处的人们像马金纳一样聚拢过来了。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马金纳、小姑娘、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
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
是她,用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1、写出近义词。
聚拢()追寻()感谢()顿时()绝望()聚拢()2、大家从内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因为3、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马金纳得救了。
所有游过来的人得救了。
马金纳和所有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
(1)、奥莉娅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莉达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歌声》,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友谊、团结等美好情感。
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友谊、团结等美好情感。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歌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歌声》的背景及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歌声》的故事。
2.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友谊、团结的小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朗读、表演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4.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歌声》的原文文本,并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复习。
3. 准备相关歌曲《歌声》的音频文件,用于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小英雄 ②歌声》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歌声》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歌声》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英雄”,课文选取了古今中外英雄的故事。
其中三位是孩子,即“小英雄”。
面对仅仅十岁的学生们来说,“英雄”这个词在他们心中是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时他们也无法体会面对灾难时人们的恐惧无助的心理。
这节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树立“英雄”的概念,崇敬英雄,向英雄学习。
面对灾难人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歌声》讲述了在轮船沉没后,一位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歌声唤起自己和遇难人们求生的勇气,引来救生艇终于获救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
学生积累词句的同时,激发阅读兴趣,同时让感受小姑娘在危难之际依然能保持着冷静沉着。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航船遇险的偶发性,学生可能无法体验小姑娘的歌声中饱含的勇气和力量。
设计以“一件让我害怕的事”为主题的课间交流活动,为达到“深入其境”的目的做好准备。
此外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航船遇险的资料,进一步体会小姑娘的歌声代表着她的过人的胆量,带着更深的感悟,理解读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 知识和能力: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并理解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面对困境时那种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1、歌声为轴,激发情感我认为语文课上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本课的教学应围绕歌声展开,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在马金纳绝望时,他心里会怎么想,而听到歌声时,又是怎么想的?找到歌声的句子、马金纳表现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小学语文北师大2001课标版二年级下册十二 小英雄《歌声》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 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 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 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挣扎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 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 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 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 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 有来,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 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
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 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 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马金纳绝望了, 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 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 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 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 她们中间,正在高声歌唱。她一 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头来,用 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终于,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 驶来了!马金纳、小姑娘,所有 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大家从内 心感谢这位小姑娘,是她,用自 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 力量,是歌声救了大家。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杨树之歌》精选习题第1课时

《杨树之歌》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gǎn xiâ xiǎng liàng xǐ huān shǐ yòng liáng shuǎng zhī jiān
( )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
蝴()棋 ( ) 闲 ( ) 凉( )
湖()其 ( ) 闭 ( ) 惊( )
二、综合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哗啦啦地( ).
(2)刮风时唱得(),下雨时唱得()。
没有风雨来帮(),我们的歌儿也( )地唱。
我们边唱边()鼓掌,()金色的太阳,春天它( )我们翠绿,( ) 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响亮——()悠闲——()
凉爽——()欢快——()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欢快——()帮忙——()凉爽——()
三、提高题
1.如果你已经会背这篇课文了,你就奖励自己一颗星;如果你不仅会背了,而且很流利很有感情,你就奖励自己两颗星。
杨树的歌还会唱给谁呢?你来写一写。
2.你还能在课外收集到有关树的小儿歌吗?试一试,如果找到了就读一读,并把题目记下来。
《》作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感谢响亮喜欢使用凉爽之间
2.
蝴蝶下棋悠闲凉爽
湖水其它关闭惊吓
二、综合题
1.
(1)喜欢歌唱
(2)欢快响亮忙悄悄轻轻感谢使秋天
2.
低闷繁忙酷热悲伤
3.
欢乐帮助清凉
三、提高题
1.
略
2.
略。
《歌声》习题1

《歌声》习题1
【一】我会学生字。
pínɡfán ɡāo lóu shāo fàn yān wùténɡténɡ
fúzhe dào shuǐwùpǐn yǐn yǐn yuēyuē
【二】多音字组词。
liáng〔〕zhā〔〕tiǎo 〔〕
量扎挑
liàng〔〕zā〔〕tiāo 〔〕
【三】我会写近义词。
船沉了,落水的人们拼命挣扎,正在绝望之时,远处传来小姑娘清脆的歌声。
顿时,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歌声救了大家!
绝望----〔〕增添----〔〕[来源:学_科_网]
【四】这是什么样的歌声呢?
〔〕的歌声〔〕的歌声〔〕的歌声
【五】读了课文,你感动吗?什么地方最感动?写几句话说说吧!
[来源:1ZXXK]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来源:学_科_网]
参考答案:
【一】平凡高楼烧饭烟雾腾腾扶着倒水物品隐隐约约[来源:Z#xx#]
【二】量尺重量驻扎扎起来挑逗挑水
【三】失望增加
【四】美妙悠扬动听。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歌声_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歌声_北师大版生: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师:我听出你读出了用全身力气挣扎的那股劲。
你能告诉我拼命挣扎时,手是怎样的?脚是怎样的?生:手一直挥舞,脚乱蹬。
师:一直这样,会感觉如何?生:会很累。
生:手和脚都会很酸。
生:会没力气。
师:谁再读读这句话?生: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师:我听出你把“等待”读得比较慢,看来这也是他们落水后做的一件事,而且这种等待是一种煎熬。
他们的挣扎与等待过了很长时间救生船还是没有来,马金纳怎样了?自己读3、4句话,给关键字加小黑点,抽生。
生: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是没有来。
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把“筋疲力尽”读得比较慢?生:因为他一点劲儿都没有了。
师:海上的夜晚,在马金纳的周围一片漆黑,海风呼啸,海浪翻滚,海水冰冷刺骨,他不知道该往哪里游,而且筋疲力尽,也没有力气游了,此时此刻,他——生:绝望了。
师:一起读3、4句话。
生:……师:你能说一说吗:马金纳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是因为_________。
生:马金纳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是因为他已经精疲力尽了。
生:马金纳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是因为他已经绝望了。
生:马金纳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是因为他拼命挣扎,救生船却还没有来。
师:他觉得得救的希望也没有。
我们齐读第1节,让当时的画面走进你的脑海。
二、品词品句,认识歌声师:很多人也都和马金纳一样筋疲力尽,游不动了,认为毫无生的希望了,可就在这时,远处海面上传来了歌声,情况发生了变化。
请你们自读2—4小节,并用这个句式说说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_________用_________的歌声__________。
生:小姑娘用优美的歌声救了人们。
师:怎样的歌声能用文中的词语吗?生:小姑娘用清脆、激昂的歌声救了人们。
师:还有吗?生: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清脆、激昂的歌声吸引了救生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声》第一课时习题
一、基础题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chù jiāo zēng tiān zhēng zháduàn
duàn xù xù
( ) ( ) ( ) ( )
二、综合题
1.找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1)船沉了,落水的人( )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2) 突然,远处海面上( )传来( )的歌声。
马金纳
( )觉得浑身有了力量,( )朝着歌声游去。
(3) 在( )的海面上,几个妇女正抱着一根圆木游着,一个不满10
岁的小姑娘在她们中间,正在( )歌唱。
(4)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出头来,用手()脸上的海水,
又唱起来。
(5) 海风把她( )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像马金
纳一样( )过来了。
2.照样子写词语
例:隐隐约约(A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例:抹一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1.填入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句子。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筋疲力尽
(1)登山运动员已(),但是他们仍然互相鼓励,向山顶攀爬。
(2)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
(3)远处的小山、村庄在一片浓雾中()。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2)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句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歌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小姑娘是英雄吗?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略
2.触礁清脆聚拢感谢增添筋疲力尽挣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二、综合题
1.
(1)拼命(2)隐隐约约断断续续顿时拼命 (3) 雾气笼罩高声 (4)冒抹一抹 (5)清脆、激昂聚拢
2.
(1)断断续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正正
(2)擦一擦吹一吹挑一挑扫一扫
三、提高题
1.(1)筋疲力尽(2)隐隐约约(3)若隐若现
2.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隐隐约约说明歌声从远处传来。
断断续续说明汹涌的波涛一次又一次向她袭来,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她的歌声,可这位勇敢的姑娘,却只是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清脆、激昂说明这个小姑娘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救她的,同时她还想把自己的这种信念传给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
3. 我认为小姑娘是英雄,她的歌声,不仅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还用歌声救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