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正式)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SO2
【成分/组成信息】
●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 二氧化硫 ≥99.9% 7446-09-5
【危险性概述】
●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
畏 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
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 废
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 再
用。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
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 手
是一个很好的还原剂,在水作用下它可以使物品褪色,是一种漂白剂,常用于对纸张和一些 像布
一样柔软的物质漂白。但这种漂白作用不会持续太久,可以被转化为三氧化硫,一边制取发 烟硫
酸,按照 Claude Ribbe 在《拿破仑的罪行》一书中的记载,二氧化硫在19世纪早期被一些在 海
地的君主当作一种毒药来镇压奴隶的反抗。
●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一级≥99.9%; 二级≥99.0%。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特臭。 ● 熔点(℃): -75.5 ● 沸点(℃): -10 ● 相对密度(水=1): 1.43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26 ● 饱和蒸气压(kPa): 338.42(21.1℃) ●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 临界温度(℃): 157.8 ● 临界压力(MPa): 7.87 ●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 闪点(℃): 无意义 ● 引燃温度(℃): 无意义 ●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 溶解度:1:40 (溶于水) ●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等。

二氧化硫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创新设计

二氧化硫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创新设计
3.
5 可反复操作,直至完全反应
4 个输液器滴壶中的反应速率很快,现象鲜明
但转瞬即逝,学生操作时可以通过两处止水夹的开
3.
2 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现象明显化
随着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实验药品也相应实现
关控制反应的即时停止和发生,继续推动注射器内
了微量化,进一步降低了实验成本.输液器滴壶无
观察 4 个滴 壶 中 颜 色 的 变 化.微 型 微 量 化 的 设 计
5 mL 待
检验的紫色石 蕊 试 液、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品 红 溶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右侧锥形瓶中至其容积的1/3,
NaOH 溶液浸湿 的 棉 花 团 来 密 封.其 他 药 品 暂 不
加入,
2.
5 mL 注射器在橡胶塞上不拔出,暂 时 用 来
密封小孔.按图 1 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试管用铁
4 mL70% 硫 酸 注 入 试 管
中,启动系列实验反应.
2.
3.
4 观察现象,分析结果
依次观察编号 1、
2、
3、
4滴壶中试液颜色的变
化,填好实验记录表(见表 1).
表 1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现象与结论
滴壶的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SO2 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既节约了资源,又 给 学 生 提 供 了 动 手 实 践 的 机 会,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丰富了学生的化学
2 实验设计
2.
1 实验用品
药品:亚 硫 酸 钠、
70% 硫 酸、紫 色 石 蕊 试 液、
/L 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品 红 溶 液、

二氧化硫限量标准

二氧化硫限量标准
5、限量标准在监督执法中将如何贯彻?
答:限量标准正式发布后,将作为中药生产、检验和监督的法定依据。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抽检力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应依法予以查处。
国家药典委针对《中国药典》增补本的说明,对于大纲确定的内容也是在不断的进行有效的完善。
自2010年10月1日《中国药典》2010年版执行以来,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所确定的内容,我委于2012年出版了第一增补本。前一阶段我委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增修订内容,通过药典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审定并经网上公示,编制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
参照上述国际组织及国内食品添加剂限量规定,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注:ppm即mg/kg。
4、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是否完善?
答: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开始收载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目前已完成新方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经复核验证后,计划收载入2010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
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手册》、《中国药材商品学》以及各省(市)中药材及饮片炮制规范等在行业中使用的代表性著作和标准规范中,有对部分中药材在产地初加工中采用硫黄熏蒸的记载,如:对含淀粉较多的山药、葛根、白芍等中药材熏蒸,利于干燥,防止褐变、霉变;对海马等易生虫害和质变的动物性药材,可以延长保质期等。
3、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实行分级管理,第一类品种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400ppm,第二类品种二氧化硫残留限量不大于150ppm,确定上述限量数值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确保安全性?
答: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类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危险性评估为:以二氧化硫计,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0~0.7mg/kg体重,即一个60kg体重的成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摄入量不超过42mg。FAO/WHO制定的“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第33届CAC大会2010年更新)第12.2.1项规定,草药及香料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 mg/kg”,该标准第04.2.2.2项中规定,蘑菇、豆类、海藻类等干菜以及种子类产品中亚硫酸盐残留量“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500 mg/kg”。

二氧化硫熔点 沸点

二氧化硫熔点 沸点

二氧化硫熔点沸点
二氧化硫的熔点为-72.4℃,沸点为-10℃。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当温度降低到-72.4℃以下时,二氧化硫会凝固成固态,此时为无色晶体。

而当温度升高到-10℃以上时,二氧化硫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

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较低,这使得它在常温下易于挥发和扩散。

因此,在处理和使用二氧化硫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其泄漏和蒸发,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此外,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还与其分子量、分子结构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在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了解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对于控制反应条件和优化工艺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暴露,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1-1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1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82—2009代替GB/T 15262-94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Formaldehyde absorbing-pararosaniline spectrophotometr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目次前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方法原理 (1)3 干扰及消除 (1)4 试剂和材料 (1)5 仪器和设备 (3)6 样品采集与保存 (4)7 分析步骤 (4)8 结果表示 (5)9 精密度和准确度 (5)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附录A (资料性附录)副玫瑰苯胺提纯及检验方法 (7)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94)的修订。

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原标准起草单位是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明确了标准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修改了标定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时所用碘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加了现场空白实验;——完善了结果的计算公式;——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

增加了对多孔玻板吸收管质量的要求;强调了温度对采样效率的影响;放宽了对校准曲线斜率的要求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年10月26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94)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二氧化硫的测定教学要求(精)

二氧化硫的测定教学要求(精)

项目六空气质量监测任务3 二氧化硫的测定单元教学要求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空气采样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2)掌握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与测定原理;(3)掌握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的主要过程;(4)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关键溶液浓度确定;(5)掌握污染物浓度表示与结果评价;(6)理解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2. 技能目标(1)会空气采样器的操作规程与日常维护;(2)能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3)会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关键溶液的浓度确定;(4)会表示污染物浓度与评价结果;(5)能制订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 素质目标(1)吃苦耐劳;(2)严谨认真;(3)交流合作。

二、教学条件(1)主讲教师: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有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岗位的经历,最好有熟练的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测定经验;并经过高职教育教学的培训,能胜任“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材料:正式出版的高职类环境监测规划教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及工学结合特色明显的案例。

(3)实验实训设备条件:学习场地、教学设施设备要适应“教、学、练、做”项目化的要求,配置一定的多媒体、仿真、实训场地。

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符合《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化482--2009中规定,如符合技术要求的专用采样装置、滴定装置及水浴恒温显色装置等。

三、教学安排1. 教师明确任务,提出引导问题;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分析,制订测定方案,包括测定主要步骤、试剂名称及用量、仪器名称及台套数等;3. 随机指定小组解答问题,其他同学可补充,老师点评完善。

对于疑难问题由老师引导解决;4. 老师针对本次测定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5. 全班配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国标方法,完成试剂配置、点位布设、仪器检查及连接等测定前的准备工作;6. 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相应点位的采样、样品处理及测定工作,记录结果,并完成数据处理及空气质量评价,对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出建议;7. 汇报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测定过程及结果,并参加本测定项目的理论考核;8. 教师根据学生测定全过程表现、测定结果、汇报表现、小组评价及理论考核成绩等,对学生单项测定给予成绩评定。

二氧化硫的转化讲解学习

二氧化硫的转化讲解学习

氧化硫的转化目录一、转化的原理:即转化的基本原理和常识1、转化的目的2、在转化器内的三个反应3、理论转化率4、平衡转化率5、影响转化率(最终转化率)的主要因素6、转化反应中,so2 反应的速度7、转化的SO2 氧化反应与气体起始成分的关系8、二、转化率同硫酸生产量的关系转化器配装的接触剂——钒触媒1、触媒的接触理论及触媒的有关情况2、触媒的起燃温度3、触媒的操作温度4、气体中的杂质对钒触媒的影响5、钒触媒在使用中的不正常颜色及其原因6、触媒的合理使用与维护保养三、转化的工艺操作条件与控制1、转化工艺操作条件的主要因素2、转化工艺流程与操作调节氧化硫的转化一、转化的原理:即转化的基本原理和常识1、转化的目的一一通过净化精制的S02烟气经过转化器钒触媒的催化作用,将S02氧化成S03,它的反应是按下列方程式进行的:S02 + 1/202 ===== S03 + Q2、在转化器内,有三个反应同时进行从左到右的反应是正反应,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叫发热反应。

从右到左的反应是S03分解成S02和02,叫逆反应。

正反应是由一份S02和0.5份02变成一份S03,所以叫缩体反应。

3、理论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二氧化硫氧化成S03时,每一个温度都有它的转化极限,这个极限叫理论转化率。

在一定气体组分的条件下,其理论转化率只有凭温度来决定。

如果S02 7%, 02 11%,N2 (氮)82%的气体组分条件,其理论转化率同温度的关系是:温度c理论转化率%温度c理论转化率%温度c理论转化率% 42098.847096.452091.5 43098.548095.655086.2 44098.149094.857081.8 45097.650093.858079.3 46097.251092.560073.9如果改变气体的组分条件,情况就变化了,如果提高氧量,降低S02浓度, 其理论转化率就会提高。

4、平衡转化率在转化器的正常运行中,转化的三个反应同时存在。

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标准

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标准

中药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培训为防止中药材粗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磺熏蒸的问题,保证中药质量和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并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自6月1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上述限量标准均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安全标准范围内。

国家药典委员会在2003年就已立项对中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方法和限量进行研究,其测定方法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开始收载,近年来一直在积累限量标准的研究数据。

近来,为保证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下,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多次召集来自药品监管、药品检验、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饮片生产企业的药典委员、专家及饮片生产、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对中药材硫磺熏蒸、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法典委员会(CA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并根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单位的长期研究及监测数据,制订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使用硫磺熏蒸是一些中药材产地粗加工过程中的一种习用方法,目的在于防霉、防腐和干燥等。

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替代方法,因此,现阶段对中药材及其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控制宜分级限定。

相关问题:1、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的残留物是什么?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答:一般来说,经硫磺熏蒸后的药材会残留少量的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类物质。

中药材及饮片不同于食品,其摄入量相对较少,且经硫磺熏蒸后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残留的挥发性二氧化硫,经过药材储存等环节,残留量会进一步降低。

由于少量残留的二氧化硫进入体内后会生成亚硫酸盐,并由组织细胞中的亚硫酸氧化酶将其氧化为硫酸盐,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再加上机体自身存在有内源性的亚硫酸盐,能耐受一定水平的亚硫酸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健康危害 •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 SO2 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因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 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使刺激作用 增强,如果人体每天吸入浓度为100 ppm的SO2,8 h 后支气管和肺部将出现明 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到伤害。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不但产生SO2 气体, 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SO2 和粉尘的联合作用,对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了重大的损害。因为SO2 随飘尘气溶胶微粒进入人体肺部深层,毒性将增加 3~4 倍,导致肺泡壁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肺纤维性变, 发展下去可使肺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 • SO2 还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 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对动物的慢性毒性试验显示, SO2 有全身性毒性作用,出现免疫反应受抑制的现象。故长期接触者可能会 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或感冒后不易痊愈,除由于SO2 的直接刺激作用外, 尚可能与免疫反应受抑制有关。 • 曾经对长期接触二氧化硫人员发现慢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鼻粘 膜肥厚或萎缩,鼻甲肥大,或嗅觉迟钝等;其次患牙齿酸蚀症;脑通气功能 明显改变,时间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的均值降低;肝功能检查与正常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 SO2 还具有促癌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10mg/ m3 的SO2 可以加强苯并(a) 芘致癌作用,这种联合作用的结果,使癌症发病率高于单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 急性中毒 • 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 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 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 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 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 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 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3]。
二氧化硫
• 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 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 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 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 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 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 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 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 用于生产硫以及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还原剂。 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 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 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 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 实验步骤 • 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 烟尘浓度大于0.3mg/l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 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如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 件和多诺拉等烟雾事件,都是这种协同作用造成的危害。 • 按照Claude Ribbe在《拿破仑的罪行》一书中的记载,二 氧化硫在19世纪早期被一些在海地的君主当作一种毒药来 镇压奴隶的反抗。
生态危害
• 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容易被空气中的 粉尘催化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型酸雨。 (化学式2SO2+2H2O+O2=2H2SO4)对 植物的危害尤为严重。
• 组员;张苗、高亦乔、刘子薇、徐家宝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