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与园艺的爱情故事

合集下载

关于雏菊的浪漫故事

关于雏菊的浪漫故事

雏菊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也是很多人喜欢的花卉之一。

在欧洲,雏菊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因此也有很多浪漫的故事与之相关。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发生在英国。

据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曾经爱上了一位名叫安妮·博林的女人,但是他的妻子凯瑟琳·阿拉贡不肯离婚。

亨利八世因此想要与博林结婚,但是教皇不同意,因为凯瑟琳还没有离婚。

亨利八世为了与博林结婚,决定与教皇决裂,并自己成为英国教会的领袖。

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位名叫威廉·凯里的律师的帮助。

凯里是亨利八世的好友,也是他的忠实支持者。

为了表达对凯里的感激之情,亨利八世送给他一朵花--雏菊。

这朵花成为了凯里的标志,他的家族一直将其作为家族徽章,并传承至今。

雏菊也成为了英格兰的国花之一,象征着忠诚、纯洁和爱情。

因此,在欧洲,雏菊被视为爱情的象征,也有许多浪漫的故事与之相关。

英国留学男女老幼都喜欢园艺

英国留学男女老幼都喜欢园艺

英国留学男女老幼都喜欢园艺男女老幼都喜欢园艺英国人无论尊卑老幼清一色的喜爱花草,他们把看足球和侍弄花草当成人生的两大乐趣,这让英国落下个“花痴之国”的名声。

文学家董桥笔下的英国“花痴”,包括了喜爱报春花的前首相狄斯雷利,种玫瑰种成专家的劳斯莱斯汽车发明人,还有酷爱兰花的“绥靖首相”张伯伦。

其实上至英国王室下到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对园艺情有独钟。

英国王太后生前就是个喜爱在皇家园林里修修剪剪的人,经常屈尊跪在地上除草松土。

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你身上没有沾满泥土,就不能说自己是个园丁。

”英国寻常百姓家也总有一片“自己的后花园”。

去年夏天,记者到威尔士旅行,途中迷了路,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里面的一对老夫妇正在收拾自己的花园。

问路之余,记者随口称赞了一句,“这花园可真漂亮”。

老夫妇欣喜无比,坚持要带记者在他们不大的花园里驻足欣赏,告诉记者他们的花园在去年的地区评比中获得了名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收拾花园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对英国人来说,收拾花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英国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中有专门的栏目来介绍园艺经验,推荐出色的家庭园艺,或者让有名的园丁来为观众答疑。

此外,英国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园艺比赛。

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世界级的比赛,都吸引着不少专业和业余园丁参加。

为了鼓励儿童参与园艺,英国还有专为小学生举办的园艺赛。

由英国广播公司主办的“年度园丁奖”,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园艺师参评。

2002年,英格兰白金汉郡的园丁埃得温·莱获得了该奖。

埃得温从10岁就开始从事园艺,他获奖的园林是以白玫瑰、白色杜鹃花和尖方石雕为主调的。

据他介绍,他偏爱园艺是因为园艺能带给人和平宁静的感觉,这与他酷爱音乐有关,他认为:“园艺和音乐给人的浪漫感觉是相通的。

”世界各国的文人们对园艺的感觉可能也是相通的。

当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时,他可能不会想到,在万里之遥的不列颠岛上,多年以后也会有名人骚客怀着归隐弄菊的同样嗜好。

英国年龄最大的园丁

英国年龄最大的园丁

英国年龄最大的园丁
作者:安伟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第2期
安伟
104岁的拉尔夫·霍尔被称为“英国年龄最大的园丁”。

1908年,拉尔夫出生在英国港口城市普利茅斯,他早在6岁时就喜欢上了种植花草,至今仍清楚地记得童年时第一次种植的花卉是日本秋牡丹。

拉尔夫老人退休后,对种植蔬菜和栽培鲜花投入了满腔热情。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200丛玫瑰花长得枝繁叶茂,花香扑鼻。

由于拉尔夫的膝盖和腰不好,他只能用锄头清除杂草,并用一个自制的夹子捡起杂草。

劳作累了之后,老人喜欢在花丛中漫步,尽情享受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

今年一开春,老人还种下了土豆、洋葱、豆角和西兰花,希望秋天过后能慢慢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他眼里,丰硕的果实意味着旺盛的生命力,时刻激励自己。

拉尔夫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向年轻人介绍自己的园艺小窍门。

在他的指导下,两个曾孙女(分别为6岁和4岁)已经能熟练地修剪玫瑰花了。

拉尔夫老人把园艺劳动视为自己长寿的关键因素。

他认为园艺劳动不仅能让他保持思维敏锐和活跃,还是一项不错的运动。

(摘自《老人报》)。

被英女王盛赞,达尔文欣赏。40岁环游世界,为植物作画,终生未婚,她将一生献给热爱!

被英女王盛赞,达尔文欣赏。40岁环游世界,为植物作画,终生未婚,她将一生献给热爱!

被英女王盛赞,达尔文欣赏。

40岁环游世界,为植物作画,终生未婚,她将一生献给热爱!嗨,宝子们。

流浪了许久的太阳终于回来啦,冬日的阳光实在珍贵。

沐浴着暖阳,喝茶,小憩、读书、闲谈……就是不适合上班。

好久没有给大家推荐植物方面的书了,正巧最近有本新书上市,画风精美,作者背后的故事还很励志,一起来看!Vol.2340x传奇女子的植物王国开头先给大家一个好消息!12月15日中午12:00+晚上19:00大家千呼万唤的珍珠奢牌——RUANS阮仕珍珠专场来啦!!作为中国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标准的制定者阮仕珍珠是世界top前三的牌子!这次二姑娘前后两场给大家挑选了累计80多款每一款都美到了我的心巴上!当然直播间也少不了福袋、秒杀以及惊喜送送送!大家记得戳下面卡片预约以免错过哟~二家直播福利群也欢迎宝宝们加入!在《花朵与探险:玛丽安娜·诺斯的艺术世界》一书中,我们将跟随玛丽安穿越时空,共赏世界自然盛景,约400幅植物手绘,超900种植物,很多都是不为人知的奇花异草。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种类非常丰富的植物,还能看到当地的鸟类、昆虫、爬行类、哺乳类等多种动物和山脉、湖泊、平原等地貌记录。

自然爱好者狂喜!△内页北美洲的瓶子草和其他捕虫植物巴西与西印度群岛,约30米高的大王椰组成的大道。

在当时还很神秘的热带国家与东方世界,也被她用画笔一一细腻刻画下来。

玛丽安没有遵循传统的植物艺术方法。

维多利亚时代的植物艺术是在浅色背景上用水彩画的,水彩将植物的颜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水彩画玛丽安却一反常态,使用油画颜料让她的画作更具活力和冲击力。

虽然不同于传统的植物插图,但它是一种让观众感受到不同植物生长的栖息地的风格。

它大胆而明亮,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风格。

玛丽安娜·诺斯(Marianne North,1830-189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旅行家和植物画家,她从40岁那年开始孤身一人游历了6大洲的17个国家。

从加利福尼亚强大的红杉到婆罗洲的猪笼草,她为全球大大小小的植物创作了800多幅油画。

英国:用园艺改变生活

英国:用园艺改变生活

英国:用园艺改变生活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10期林卫光英国是一个“人人都是园丁”的国度。

英国人对园艺的痴迷广为人知,他们打理花园的水平也备受赞誉。

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英国人就像呵护恋人一般热爱着园艺,英国园艺正是因此才能历久弥新、举世闻名,英国也才能成为全世界爱花人士心驰神往的园艺王国。

园艺,英国人的爱情对很多英国人来说,最值得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的房子和花园,打理花园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有调查显示,90%的英国人认为自己动手打理花园,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享受的事情。

在很多英国小镇,园艺中心成为流行的“标配”,它们如同超市一般重要,为英国的爱花人士提供了无比的便利。

在城堡、庄园等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店,往往都设有鲜花和花园装饰品区域,以便游客购买并将参观园林的心得体会在自家花园付诸实践。

英国的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中,都有专门的栏目来介绍园艺,这些栏目备受民众欢迎。

英国各地还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园艺比赛。

在英国书店里,介绍园艺的书籍也不计其数。

2004年,一本名为《园艺,英国人的爱情》的书在伦敦出版,迅速走红。

该书巧妙地把英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浪漫故事与各个知名的花园联系在一起,不仅对英国园林史进行了一次浪漫的回顾,还通过活泼生动的文字,让读者们心领神会了英国古老而有趣的园艺传统,以及英国人和园艺之间紧密而愉快的关系。

英国媒体评论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王国”,一个“可以让想象力任意发挥的游戏场所”,这是很多英国人对园艺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

英国人的花园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所不同,例如,美国家庭的花园通常都在房前,好像在说着“邻居们你们好”,显示自己“对世界开放”,而英国家庭的花园传统上都在后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再例如,法国和意大利的花园,往往庄重正式,“旨在让人观赏和羡慕”,英国人建花园则是为了“把自己包裹在只属于自己的绿色中”。

政坛失意花园得意在英国,不乏热爱园艺的名士达人,他们的影响力,对园艺在英国的推广普及起到一定“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永远的喜悦_成长故事

永远的喜悦_成长故事

永远的喜悦英国诗人约翰•济慈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美丽的事物是永远的喜悦。

”永久的、坚韧的爱是比玫瑰花还要美丽的美丽。

我每一次闻到玫瑰花的香味,就会想到永久的爱情。

我是一名自由记者,数年以前,曾经有幸采访过一位老人。

他叫詹姆士•查雷特。

他的故事非常引人注目,开始于20年前他深爱的妻子去世的时候。

他的妻子非常喜爱玫瑰花。

对于妻子的去世,詹姆士有多悲伤,他的爱就有多持久。

他问他所在的那个教区的牧师他是否能够在教堂的人行道两旁种植一些玫瑰花以纪念他的妻子。

那里的牧师当然答应他了。

詹姆士种植了一些玫瑰花。

它们的颜色有可爱的粉红色、深黄色和芬芳的红色。

他当时已经退休了,因此,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那些玫瑰花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长得又茂盛又美丽。

可是他告诉我,那有限的几株玫瑰花似乎还不够,它们并不足以完全表达他对他妻子的爱。

他问牧师他是否能够再多种植一些玫瑰花,牧师再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

詹姆士这一次种植了一些品种与上一次不同的玫瑰花。

其中有罕见的深酒红色玫瑰花和难觅的紫罗兰色玫瑰花,以及为纪念亲人而培植出来的银色玫瑰花和杂交玫瑰花。

但是,即便如此,他对于这些表达他内心情感的玫瑰花仍然感到不满意。

他又一次找到牧师,问他是否能够使用教堂旁边的那块属于教堂的部分空地。

牧师再一次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詹姆士又在那儿种植了更多的玫瑰花,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继续沿着教堂和空地周围的整个城市街区的人行道两旁种植玫瑰花,最后,教堂和周围的空地全都被玫瑰花包围起来了。

现在,数百株玫瑰花遍布各处。

它们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五颜六色、绚丽多姿的花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芬芳和在教堂的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的笑声一起随着微风飘浮在空气中。

对对情侣和夫妇们手挽着手儿在长满玫瑰花的人行道上漫步。

负责装饰祭坛的女士们剪下最大最香的玫瑰花去装饰教堂和圣坛,让爱的色彩和芬芳充满了整座教堂。

在詹姆士的这项纪念亡妻的工程进行了数十年之后的一天下午,我和他一起去那个玫瑰园参观。

世界上最长的情书超长表白情书

世界上最长的情书超长表白情书

世界上最长的情书超长表白情书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著名女友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的小儿子奈杰尔.哈罗尔德在其回忆父母的著作《一桩婚姻的肖像》一书中说,小时候有人对他说:“伍尔芙爱你的妈妈,你知道吗”他答:“当然,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爱妈妈。

”很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含义。

维塔出身贵族,自小生活在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的诺尔城堡(KnoleCatle)。

这是一座有着365个房间,52级阶梯,分别对应一年的天数和周数的豪华庄园。

维塔美貌,早熟,从小就展露出文学才能,一生出版了诗集,小说,随笔,译作达二十余部,她以园艺生活为主题的诗集Land《大地》和Garden《花园》曾经获得文学奖。

1922年,维塔和伍尔芙相遇时,伍尔芙已经四十多岁。

伍尔芙被维塔的门第和美貌所吸引,而维塔敬慕伍尔芙作为作家的才华。

她们俩通信,见面,一同去旅行。

维塔给伍尔芙讲述个人经历,带伍尔芙去她以前的诺尔庄园,她栽满鲜花的朗巴恩新宅参观。

维塔的活力,成熟和能干给了耽于书斋生活的伍尔芙很大的震动。

她最终把这一切印象变成了一本杰作,1928年出版了带有奇幻色彩的长篇小说《奥兰多》。

奥兰多本是个英俊少年,进入宫廷,爱上了俄国公主,失恋后迷恋文学,隐居庄园。

后来出使土耳其,变成了女性,嫁给了一位船长,最后以现代获奖诗人的身份回归故居大宅。

书中处处都是维塔影子。

奥兰多爱上的萨沙公主的原型,是维塔以前的同性恋人维奥勒特;出使土耳其,是因为维塔嫁给了外交官哈罗尔德,他们婚后就在君士坦丁堡住了几年,维塔由此培养出了对波斯玫瑰的爱好。

奥兰多成为诗人,因为写诗就是维塔的一贯专长。

这是一本因维塔而成的书,也是献给维塔的书,奈杰尔把它称为“世界上最长的情书。

”《奥兰多》成为伍尔芙最畅销的书籍,她用这本书的稿费买了房子,买了车,生活第一次变得比较宽裕。

出版后,维塔和伍尔芙一同去法国旅行。

旅途中,维塔安排火车,负责法语交流。

伍尔芙写信给维塔的丈夫:“我要感谢你娶了维塔,从而创造了这个迷人甚至无与伦比的混合体。

感受英国人对园艺的热情

感受英国人对园艺的热情

感受英国人对园艺的热情英国人对园艺十分钟爱,这从一年一度伦敦切尔西花展上人们的热情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即将前往英国留学的同学来说,感受英国人的园艺热情也是了解文化的开始,也许从此你便爱上园艺不可自拔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生活在英国的什么地方。

而且仅仅相隔几年时间,人们的兴趣可能有相当大的转变。

根据经营花种和菜种的公司萨顿斯(Suttons)的数字,过去五年英国人购买的花种大幅度减少,而购买的菜种明显增多。

“绿肥红瘦”2005年,它们出售的种子60%是花种,但是从2007年以来菜种销量开始猛增,到去年已占据袋装种子的70%。

何以如此?在皇家园艺协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公众咨询部主任盖伊·巴尔特(Guy Barter)说来,这既非因为气候变化,也不因为经济不景气。

“当然这可能有一点作用,不过实际上自己种菜也不比买菜便宜多少。

”他说这种变化基本上就是人们兴趣转变而已。

因地而异当然,花园里总要种花,这在英国不同地方都相差不大。

英格兰西南的花园种花最盛,86%的花园里都有,但即便在种花不那么积极的苏格兰,76%的花园也都给花留下至少一席之地。

但是谈到种菜,差别就比较明显了。

英格兰中部和南部种菜者比例最大,只有伦敦人例外——伦敦人的花园只有21%或多或少种了菜。

即便这样,伦敦人比苏格兰人的种菜积极性还是高:苏格兰只有13%的花园种了菜。

而且种水果的苏格兰花园也只有17%,相比之下,英格兰西南部34%的花园都种植水果。

在巴尔特说来,这种南北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气候造成的。

“总体说来,苏格兰不大适宜种蔬菜、水果。

要想在那里种好西红柿或李子,挑战都比在南方大得多。

”感受了以上英国人对园艺的热情后,准英国留学生们是否已经按耐不住想要前往一探究竟了呢?喜爱花花草草的同学,英国一定是你梦中的天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 the Rare Breeds Survival
Trust)的
食物。
查尔斯王子的有机农场可不是闹着玩
赞助人,很多被英国农民抛弃了的植物品 种都被查尔斯留下种了下来,只为了给这 个物种留下一条根。热爱生活的查尔斯王
造园师们否定了欧洲 那些笔直的林荫道、 方正的水池、雕亥0得 一板一眼的树木、纹 样复杂的草坪花坛, 让弯曲的道路、自然 生长的树丛和草地、 蜿蜒流淌的小溪取而 代之。
Culture文化-旅游
羁鬣 蹉g 豳

l嗣


提供了一个美妙的空间。而从欧洲舶来的 那些充满了异国情调的植物,如牡丹花和万 寿菊,三色紫罗兰和蜀葵,爬山虎和百合与 雏菊在一起恣情地生长着。当然,花中的王 后还是玫瑰,在花园的每个角落展开自己那
药和蔬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大陆的 发现而带来的土豆和西红柿。
上:英式花园喜爱种植玫瑰 下左:只要写信到庄园的管理处,当 报名者满25人,管理员就会组织报名 参观者在4月至1 0月间游览王子的有 机农场。 下右:都铎式的花园
74
万方数据

眠 一
埔l
国商∥
戳,-
-_。“‘-
/■
匕、 .少
-二.……
Marl6一Ma曙1,2013
DLRVISl0N o…:
2013.NO.∞
厂以及学校、由隅。这些房子是按照传统农
舍的样式、沿几米宽的小街修建起来的,所 用的建材大多是当地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材 料。连人行道也是用鹅卵石而非水泥铺成。 窄小的街道,便利的生活社区,就连工厂也 靠近民居,一切都是为了不鼓励当地居民开 车。庄园灌溉用的是回收的生活用水,用放 羊来代替机器修剪草坪,用牛的啃食来修建 小树桩多余的枝叶。为了喂饱那些“贪婪” 的昆虫。周围还种满了百里香作为昆虫们的 而已,他还创办了自己的有机食品公司, 取名“公爵原创”。英国王室的瓜果蔬菜 也是来自于他的农场,而且也对外出售, 农场产出的有机羊肉还会供应给伦敦著名 的丽兹大酒店。可别小看了查尔斯王子的 农场,每年的盈利约为100万英镑!查尔斯 本人还是“珍稀品种留存信托”(Patron
一甄;;


●_
一0



鬻 &己一●
一●
■I
c^_一
’盅-▲●了-=J 曙酞% .._l叠^._
蚕鼢测勘躞酬一骂聊强一h黼磊。蒜菡蒸蒜翥凳蒸
■.j翊曩
自然是英式花园之本 庭院花剞及尽溢美之词,而培恨在自己的《随 16~17世纪,英国上层阶级宅邸的房间笔集》中“论造园”的篇章中也描述了伊丽莎
碧S
蜜的芬芳。只可惜这片美丽的宫苑早已湮
75
万方数据



~山
万方数据Biblioteka 园艺成了英国人放松身心、寄托生活睛
的时代,催生了向往自然之美的田园文学。英 国田园{寺^^才辈出,蒲柏、华兹华斯、弗罗 村与自然之美的歌颂,而像莎士比亚、弥尔
“本地的居民”——西洋樱草、樱草花和趣的重要方式,也正悬蕾个人人都迷恋匕园艺
绛红、雪白,如锦缎一般的花瓣,散发着甜斯特…・・f由ff珀锨弼(中都对充满了对英国的乡
“园中有鹿苑,修剪成方格状的树丛,有绿 色的小屋及园路等。确是理想的居所。庭园 里有很多大理石圆柱和金字塔。有喷泉能喷 出圆形和金字塔形的水,喷泉上装有小鸟, 水从鸟嘴中流出。在大理石金字塔旁,全部 是暗水管,人靠近时就能够喷出水来。”园 中种植了许多果树、小乔木和灌木,由女贞 和山植树造型成的拱门和步道能给行人提供 绿荫。花园某个角落里,木制的凉亭上开满 了玫瑰和茉莉。使得这个小地方显得充满了 私密和浪漫的气息,为情侣在此处幽会私语
万方数据
Marl6一Mar31.2013
WoRLD
VISl0~2013 NO 06
“深麓翥薰差
罗马人带来的花园 把园艺带到英国的是罗马人。英伦
三岛的原住民凯尔特人虽然有自己的神木
林。却从未动过建造花园的心思,直到罗
马人到来之后,在他们建立的小城镇里才 逐渐出现了种着梨树、樱桃树、核桃树, 攀爬着藤本植物,长满了鲜花和香草,带 着喷泉的院子。之后的撒克逊人喜欢果园
彩划 —:o曩墨
踊■里处处都牧置着花卉,概上散随着香草。在
淼黧慧篇篡 懑隅\ 饕镶鬻零ioi≯’-鬟芸黧麓?嚣需惫纂譬翥嚣慧翼嚣:磊君
~”_+一寸


白时代的虫族麟,将其恸自己理想中的庭
的台地用以眺望庭院I彬卜自砜景,它比墙高出大特色: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茎||蚕董熏蓁至垂||;至||||
万方数据
篙盆翥淼雾煮鬈黧篓
Marl6一Mar31,2013
WORLD
VISlON
2013 N0.06
Culture文化-旅游
“英式花园”。僵硬呆板的花园模式不再时 兴了。造园师们否定了欧沙H{J13些笔直的林荫 道、方正的水池、雕刻得一板一眼的树木、 纹样复杂的草坪花坛。让弯曲的道路、自然 生长的树丛和草地、蜿蜒流淌的小溪取而代 之,充分借助自然之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 相融合。即所谓模仿自然,再造自然。一 大批著名的园艺设计师随之涌现了出来, 威廉・肯特、查尔斯・布里基曼、兰斯洛 特・布朗等人留下了许多园林艺术的传世名 作。只不过这种模仿和再造走得太甚也不免 落入另一种矫揉造作的窠臼之中。 查尔斯王子的有机农场 或许由于有优良传统,在英国,上 至王室,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园艺极为痴 迷。查尔斯王子就在科兹窝区这个被称为 英国最美的小镇上买下一座带庄园一海格 洛夫庄园,在上面勤勤恳恳地做着一个农 夫,从事着他所痴迷的有机农业事业。 这里开阔的园林看不到人工雕饰的痕 迹。整个庄园错落地生长着近万棵大树,灌 木树篱蜿蜒长达8英里。因为查尔斯王子爱 树成痴,甚至亲自搭起一座树屋,只为了纪 念自己死去的黎巴!救忪树。园林内每块区域 都有不同的主题,不过相似之处就是植物们 都在越接近住房处越被修剪得整齐。这里没 有需要巨额投资的环保设备,也没有工业设 计感十足的建筑,能看到的不过是一栋栋低 矮的民居。此外就是稀稀落落几家不大的工
繁荣和修道院的瓦解,同时英国的贵族逐
步接触到欧洲大陆新的知识和风尚后,住 宅和园林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都铎王 朝初期,中世纪那些壁垒森严的城堡被改
成了舒适的住宅,也更有利于园艺发展,
英国的园艺师们去欧洲旅行时,决心将法 国、意大利、荷兰的那些美妙的庭院移植
万方数据
到英国本土来,而英国那些喜爱园艺的君 主们也都非常热衷于园林艺术。 都铎时期的君主们都非常喜爱花卉和 园林,亨利八世和佛兰西斯一世都希望在 宫殿的周围建造出美丽的庭园。而在女王 伊丽莎白的肖像画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女 王用花卉作为装饰,这或许是女王继承了 父亲对园艺的热爱的一个佐证。 亨利八世晚年于通德利郡的爱怀尔附 近建造的“无敌宫苑”大概是当时最美丽的 园林,访问过那里的一位德国游客写道:
和葡萄园。甚至开始建造起草坪迷宫来。
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基督教僧倡让园 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为他们会在修道 院种植用来装饰教堂的鲜花、医治病人的 草药和供给修道院人员食用的蔬果,在僧 侣们的记事簿上记录着他们所使用的手推
车、铲子、播种器、花剪等园艺工具。到
了12世纪。不管是充满野趣的被肆意生长 的野花包围着的草坪,还是精心种满了玫 瑰花和金银花的花圃,僧侣、达官贵人的 花园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英国至都铎王朝时期,随着宫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