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

合集下载

马克思恋爱时的幽默小故事

马克思恋爱时的幽默小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马克思恋爱时的幽默⼩故事》,希望⼤家喜欢!
马克思是很善于幽默的,这从他和燕妮的爱情⽅式就可见⼀斑。

⼀次他对燕妮说:“我爱上了⼀个姑娘,这姑娘⾮常的美,世界上再也没有⽐她更美的姑娘了,我⾮常爱她。

”燕妮听了,⾮常紧张,⼼脏剧烈地跳着,她忐忑不安地忙问其姓名,马克思拿出⼀只精致的⼩匣⼦说:“她的肖像就在⾥⾯。

”燕妮忙打开,没有看见任何照⽚。

只在匣⼦内⼩镜⼦⾥映出⾃⼰惊慌的脸。

她恍然⼤悟,幸福地笑了。

有⼀次,海涅写了⼀⾸⼋⾏的诗,马克思帮他修改,每⼀字都推敲很久,直到他们认为没有可改的余地为⽌。

马克思受到法国*迫害,不得不离开巴黎到布鲁塞尔去。

临⾏前,他给海涅写了⼀封信。

说:“亲爱的朋友,我希望明天还有时间见到你,我将在星期⼀动⾝。

……我将离开这⾥的⼈们,可是离开您最使我痛苦,我真想把您也打进我的⾏李中去。

”。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燕妮

燕妮·马克思 (1814年2月12日 - 1881年12月2日 原名约翰 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法伦)是一位德国社会学 家,卡尔·马克思的妻子。 1843年6月19日在克罗伊茨纳赫二人喜结良缘。与卡尔·马 克思结婚之后她一心服侍他的丈夫,抄写马克思的手稿, 纠正其中的错误并润色。 在与卡尔的婚姻生活中她一共生育了7个孩子,但是只有3 个女儿Eleanor、燕妮和劳拉活了下来。三个女儿也深受父 亲的影响,她们分担了马克思的部分工作并参与到工人运 动中。 1867年燕妮被诊断患上癌症,她于1881年12月2日在伦敦 去世,享年67岁。
马克思的求爱小故事
一天黄昏,马克思和燕妮坐在摩泽尔河畔的草坪
上谈心,马克思深情地望着燕妮轻声说:“燕妮, 我已经找到心爱的人了!” 燕妮心理一颤,随后 问道:“你爱她吗?” 马克思热情地说:“爱她! 她是我遇见过的姑娘中最好的一位,我将永远从 心里爱她!”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 你幸福。” 马克思接着风趣地说:“我身边带着 她的照片呢,你不想看看吗?”说着就把一只精 美的小匣子递了过去。 燕妮打开小匣子,心中的 疑团顿时解开。原来小匣子里是一面小镜子,镜 子里正映着自己那张绯红的脸庞。燕妮幸福极了, 一下子扑进了马克思的怀里。
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 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 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 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 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暂时的别离 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 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深挚的热情同于 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 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 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 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 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 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 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 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 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 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 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 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马克思的爱人燕妮是特利尔城里有名的美女,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

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

在苦等马克思7、8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

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

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

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

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

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

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

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

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

燕妮和马克思的爱情

燕妮和马克思的爱情

燕妮·马克思(1814年2月12日- 1881年12月2日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叶·冯·威斯特法伦(Johanna "Jenny" Bertha Julie von Westphalen)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冯·威斯特法伦出生于一个德国小贵族家庭。

她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法伦是一个商人。

后来成了普鲁士政府一名枢密顾问官,负责Salzwedel和特里尔。

她不仅是曾经的“特里尔舞会皇后”而且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她与男友卡尔·马克思的恋情持续了长达7年,直到1843年二人才喜结良缘。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马克思及其一家经历了流亡生活的种种艰辛,生活非常困苦,一度濒于绝境。

为此,马克思夫妇付出了沉重代价。

他们先后生了七个子女,在五十年代死去四个。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

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

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

马克思表白方式

马克思表白方式

马克思在追求燕妮时采取了高格调的“撩妹”方式,以下是具体的表白过程:
首先,马克思给燕妮写情书,但很快就得到了燕妮的回复,在回信里,燕妮用一个文字游戏委婉地拒绝了马克思的求爱。

不过马克思并不气馁,马上实施了第二步计划。

第二步,马克思说服燕妮周围的人,包括燕妮的闺蜜和弟弟,让他们支持自己。

这使得燕妮身边的人的言论都倒向了他这一边。

总的来说,马克思在追求燕妮时表现出了智慧和决心,通过一系列策略最终成功赢得了燕妮的心。

他的表白方式展现出了他真诚、机智和坚韧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对燕妮深深的爱意。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书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书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书非常深邃和感人,以下是一封他写给燕妮的情书节选:燕妮,你的形象,我的热烈的感情都装载在我的心中,如同一个宝藏的箱子,上着笨重的铜锁,只有你知道的钥匙才能打开,别人只能见到它的坚固的外壳。

我感到自己仿佛是两片落叶那样被秋风吹着,四处飘荡。

你的亲吻,你的拥抱,像烈火燃烧在我身上。

我对你的爱情,我向你发誓,只有在死亡的痛苦割断我的气的时候才会停止。

亲爱的燕妮,不要为我担心,也不要为我着急。

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刻已经来到。

我向你发誓,无论生活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我的感情永不消退。

在这封情书中,马克思表达了对燕妮深深的爱情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燕妮的感情非常真挚和深沉,充满了浪漫和温情。

马克思与燕妮让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让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XinXiangPingLun 齐家5月5日是马克思的生日,两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思想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的人生故事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尤其是他和燕妮的爱情故事,更是值得我们钦羡和称赞。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女人。

马克思背后的伟大女人无疑就是燕妮了。

那么,马克思年轻时是如何俘获燕妮的芳心,又怎样与她结为红色伴侣的呢?两小无猜奠定感情基础青春时代的马克思,又黑又瘦,不过家境还不错。

学习上是“学霸”。

他与燕妮作为邻居,从小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可谓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但是要得到威斯特华伦家的燕妮的青睐,把友情升华为爱情也绝非易事。

那时的马克思如果说还只是个貌不惊人的富家子,而燕妮则绝对是貌美如花的贵千金了。

她端庄秀丽,气质高雅,聪明而富有灵气,是“特里尔城最美的姑娘”“舞会上公认的皇后”,并且出身贵族,身边经常被大批追求者包围着。

据说在17岁时她曾和一个叫冯·帕里茨的青年陆军少尉订过婚,由于忍受不了少尉过分的殷勤奉承,很快解除了婚约。

此刻她的内心谁也无法揣摩。

这时的马克思出身富而不贵,与燕妮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他是如何俘获燕妮的芳心呢?为求真爱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追到燕妮,马克思实施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写情书。

马克思最初给燕妮的情书很快就得到回复。

在回信里,燕妮玩了个文字游戏,将德语“Ich liebe dich”(意为“我爱你”),在回信时颠倒词序,成了“Ichhabe dich lieb”,意思是“你真逗”。

她用一种幽默委婉而又不失聪慧的方式拒绝了马克思的求爱。

看到这样的答复,马克思有些心灰,但并不意冷,马上实施第二步计划。

第二步可不能再像最初的计划那样草率了。

这回,马克思采取迂回战术。

他迅速和燕妮的好友和弟弟打成一片,让燕妮身边的人都为他“美言”。

这个战术的使用对马克思来说是水到渠成的。

因为燕妮的弟弟埃德加尔·冯·威斯特华伦不仅是和马克思一起玩大的发小,也是和马克思唯一终生保持友谊的中学同学,关系绝非一般。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燕妮和卡尔.马克思最早在孩童时候就
一直是朋友。燕妮有着深褐色的头发,深
蓝色的眼睛,在特利尔备受注目,甚至被
选为舞会女王。年轻的马克思——把自己
描写为“一个真正热烈的罗兰”——是一
个不懈的追求者。
1836年10月马克思离开特利尔前往柏
林,追求燕妮的成功强化了他对浪漫主义
工作上她作为马克思的秘书极其繁忙而马克思则总是把自己的一切手稿都交给妻子看并且非常重视她的意见而燕妮则把担任繁重的秘书工作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思克马 与燕妮的


马克思和燕妮的自白
• 问题1:您最珍爱的一般人的品格……………马克思:纯 朴 ——燕妮:真诚
• 问题2:您最珍爱的男人的品格………………马克思:刚 强 ——燕妮:坚定
共同的理想信念,火热的斗争生活,繁忙的工作重任, 把马克思和燕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夫妻二人成为世 界上最瑰丽、最美好的爱情的典范!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 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 象的地步。
• 问题12:狄德罗,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18世纪革命的法国资 产阶级思想家。
• 问题13:斯巴达克,公元前73年-前71年意大利大规模奴隶起义的领 袖。刻卜勒,德国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创立人之一。
• 问题14:甘泪卿,歌德的悲剧《浮士德》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温柔多 情的姑娘。
• 问题15:劳拉、燕妮,马克思两个女儿的名字。 • 问题19:“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注解:原为“我Fra bibliotek人,人的一切特
燕妮
爱是缘分,爱是感动,爱是习 惯,爱是宽容,爱是牺牲,爱 是体谅,爱是一辈子的承诺。 爱也是一辈子的相依相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妮
爱是缘分,爱是感动,爱是习 惯,爱是宽容,爱是牺牲,爱 是体谅,爱是一辈子的承诺。 爱也是一辈子的相依相靠。
马克思写给燕妮的情书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 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 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 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 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深挚的热情同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 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 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 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 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 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 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 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 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 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 回忆?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杜 鹃 花
燕妮简介
燕妮· 马克思 (1814年2月12日 - 1881年12月2 日 原名约翰娜· “珍妮”· 贝尔塔· 朱丽叶· 威 冯· 斯特法伦)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卡尔· 马克思 的妻子。 1843年6月19日在克罗伊茨纳赫二人喜结良缘。 与卡尔·马克思结婚之后她一心服侍他的丈夫, 抄写马克思的手稿,纠正其中的错误并润色。 在与卡尔的婚姻生活中她一共生育了7个孩子, 但是只有3个女儿Eleanor、燕妮和劳拉活了下 来。三个女儿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她们分担了 马克思的部分工作并参与到工人运动中。1867 年燕妮被诊断患上癌症,她于1881年12月2日 在伦敦去世,享年67岁
Page 7
马克思的求爱小故事
一天黄昏,马克思和燕妮坐在摩泽尔河畔的 草坪上谈心,马克思深情地望着燕妮轻声说: “燕妮,我已经找到心爱的人了!” 燕妮 心理一颤,随后问道:“你爱她吗?” 马 克思热情地说:“爱她!她是我遇见过的姑 娘中最好的一位,我将永远从心里爱她!” 燕妮强忍住感情,平静地说:“祝你幸福。” 马克思接着风趣地说:“我身边带着她的照 片呢,你不想看看吗?”说着就把一只精美 的小匣子递了过去。 燕妮打开小匣子,心 中的疑团顿时解开。原来小匣子里是一面小 镜子,镜子里正映着自己那张绯红的脸庞。 燕妮幸福极了,一下子扑进了马克思的怀里。
卡尔·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 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 师。1818年生于德国特里尔,与1845 年前后创立唯物史观。1848年发表举 世闻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革命 失败后,定居伦敦,致力于政治经济 学研究,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 卷。1864年参与组建国际工人协会。 晚年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人类学研究。 1883年于英国伦敦逝世。
从 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1842年10月,《莱茵报》的股东们委任马克思为编 辑,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 辑 部。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了关于共同从事 著作出版的计划。此后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 她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 与燕妮举行了婚礼。 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 即动身作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
那 一 片


一 般 红 的
马克思简介
卡尔· 亨利希·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
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
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 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学
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燕妮·马克思在社会运动中也有她自己的角色,在伦敦 生活期间她也不断地通过德文报纸发表政治文章和论文。在 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深地爱着马克思。她除了母亲和主 妇的 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 其他工作。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 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 厂或 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誉写清楚。眼出版社和编辑办交涉 ,一些繁琐的手续,很难处理的事务,必须写的情,不少由 她代办。 燕妮和马克思在生活上患难与共,更可贵的是以高度的 自觉和炽烈的热情支持马克思所从事的一切政治活动和巨大 的理论研究工作。她充分了解马克思的事业的整个意义,并 肯定他的学说是完全正确的。在政治斗争中,无论面临多么 严峻的考验,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她都始终站在她的丈 夫一边。这种来自最亲爱者的无私支持和鼓舞,给马克思增 添了无穷的力量。工作上她作为马克思的秘书,极其繁忙, 而马克思则总是“把自己的一切手稿都交给妻子看,并且非 常重视她的意见”,而燕妮则把担任繁重的秘书工作看作是 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共同的理想信念,火热的斗争生活,繁忙的工作重任, 把马克思和燕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夫妻二人成为世 界上最瑰丽、最美好的爱情的典范!
燕妮和卡尔.马克思最早在孩童时候 就一直是朋友。燕妮有着深褐色的头发, 深蓝色的眼睛,在特利尔备受注目,甚 至被选为舞会女王。年轻的马克思—— 把自己描写为“一个真正热烈的罗 兰”——是一个不懈的追求者。 1836年10月马克思离开特利尔前往柏林, 追求燕妮的成功强化了他对浪漫主义和 诗歌的兴趣。他在波恩和1836年秋天写 的诗歌没有保留下来。后来写的编为三 本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爱 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马克 思每一天都用浪漫的诗情表达对爱情的 美好追求。在马克思为燕妮写的民歌集 卷首有这样的诗句:我永生不能将你遗 忘,咱俩永远对对双双。你在我的心中, 就像玫瑰长在枝上。
1843年10月底,马 克思和燕妮一起来 到巴黎,同比他们 早两个月来到这里 的卢格筹办并出版 《德法年鉴》杂志。 至此,他俩拉开了 充满困苦和自我牺 牲的生活序幕。
在与卡尔的婚姻生活中她一共生育了7个孩子,但是只 有3个女儿Eleanor, 燕妮和劳拉活了下来。三个女儿 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她们分担了马克思的部分工作或 者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当时,马克思已有好几个孩子 。最小的一个男孩,由于饮食缺乏造成营养不良,有 时孩子因饥饿,再加上患有剧烈的抽筋病,常把妈妈 的奶头咬破,鲜血常常流进他抽搐的小嘴中,没过多 久,这个小孩便病饿而死。
正是由于恩格斯的慷慨相助,才使马克 思勉强维持生存,得以长期地一心从事 科学著述,为写作《资本论》进行广泛 深入的经济学研究。恰如列宁所说: “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 资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 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
爱情的黄昏
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1880年,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 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 左右 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 儿和几个外孙。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 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 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 经走得 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 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 老妇,不象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 燕妮逝世那天,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别名)也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 里, 他接受医生的劝告,到气候温和的地方去休养。可是不论到哪儿都忘不了 燕妮,止不住悲痛。他写信给最知己朋友说:“顺便提一句,你知道,很少有 人比我更反对 伤感的了。但是如果不承认我时刻在怀念我的妻子——她同我的 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我在骗人。”他的这些话是多么 令人感动啊! 1883年1月11日,传来了大女儿突然去世的噩耗,马克思的病情加重了。1883年 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1883年3月17日,马克 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燕妮的坟墓的旁边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 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 难以想 象的地步。 在她的整个婚姻生活中,她一直承受着家庭贫困的境地。 沉重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到她的身上,1850年3月底,随马克 思一起流亡伦敦的燕妮写信给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时, 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 尽管 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自己孩子喂 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 ,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 他 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二兰个小时以上的。最 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 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乳房被吸 伤裂口了 ;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有一天,我正抱着他 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 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 我的菲薄的家当 ——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 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 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 子们睡光板了„„”直 到1867年资本论系列第一本出版以后,家庭财政状况才有 所改善。
Page 6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 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 身。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