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较早前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同类网上投票,选出了拳王阿里为 千禧年最伟大运动员、印度圣雄甘地为千禧年最伟大世界领袖,而 意大利的达-芬奇则成为千禧年最伟大艺术家。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恩格斯 在普法 尔茨前 线(油 画)
马克思 (1866年3 月底)
马克思 在国际 工人协 会成立 大会上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 的代表
第一国际各支部分布图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 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 德语作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第一次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诗人,但他绝 11年卷,署名:马克思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 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 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 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 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 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 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Karl Marx 高尚的人实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 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 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 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恩格斯 在普法 尔茨前 线(油 画)
马克思 (1866年3 月底)
马克思 在国际 工人协 会成立 大会上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 的代表
第一国际各支部分布图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 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 德语作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 第一次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诗人,但他绝 11年卷,署名:马克思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 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 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 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 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 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 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Karl Marx 高尚的人实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 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 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 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ppt课件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 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 于改变世界。
思想内容的基本要点
第一条: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 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二条:马克思把真理问题从传统的理 论领域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实践是检验 真理标准的观点。
第三条: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同环境、 教育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指出 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革命的实践”。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惠能
神秀的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
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 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 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 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 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 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 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五篇原著导读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毛泽东:《实践论》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 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 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 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 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第四条: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 的不足之处,即没有看到宗教的根源是世俗基 础本身的自我分裂,进而阐明了宗教的产生和 消亡途径。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PPT课件

四、伟人的离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3月17日被安葬在代伟人走了,但 是他给人类留下了巨 大文化思想!
3月17日,在马克 思隆重而简朴的葬礼 上,他的亲密战友恩 格斯在墓前发表了悲 痛万分的讲话……
2019/11/3
30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
2019/11/3
22
第一国际的成立: 1864年英国伦敦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 合组织
指导思想:马克思 主义
2019/11/3
23
背景: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 经过:马克思给予支持,革命失败后马克 思写了《法兰西内战》 影响:马克思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2019/11/3
24
《资本论》
马克思逝世后十年里, 恩格斯从事《资本论》后 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 补充了许多材料,使《资 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 1894年问世成为这部巨著 的实际完成者。
2019/11/3
5
1842年恩格斯在英国 的21个月时间里走遍了 曼彻斯特的各个角落, 从英国工人的泪痕、血 债和反抗中,看到了无 产阶级的力量,看到了 人类的希望。
恩格斯走访工人区
2019/11/3
6
1、《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揭示了私有制、阶 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 亡的规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
2019/11/3
25
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运动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内 在矛盾和剩余价值,论证社 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 治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把马 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 基础上
2019/11/3
26
美国金融危机,德国财 政部部长施泰因布吕克接 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 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 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 的。”《汉堡晚报》则评论 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 在飞速增加。”
第八讲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PPT课件

论述了,氏族制度瓦解的过程,分析了私有制和阶 级的起源。
•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商品交 换和生产发展了,剩余生产出现了,奴隶制产生。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奴隶 制成为社会的本质内容,金属开始成为货币,社会 进一步分化,产生了贫富差距。文明时代开始。
•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标志着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最后确 立。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又控制生产的寄生阶级。 氏族制度为阶级分化所摧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 的集团—国家—出现了。
• 恩格斯在剖析了杜林的抽象平等观之后写道: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 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 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448页。
• 3、批判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阐明了经济 与政治、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初阶段。
(2)普那路亚家庭。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只 允许族外婚,这必然形成互相通婚的两个集团,从而出现
了氏族。这样,建立了以母系为核心的原始公社制度,女 性专事农业。因家庭成员之间互称“普那路亚”而得名。
(3)对偶家庭。禁止血缘亲属通婚,以一个男子和一 个女子共同生活为标志。在对偶家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
• 四、论述辩证法及基本规律 •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2、辨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3、系统阐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 五、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 1、关于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
• 2、依据唯物史观,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道 德观、平等观,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关系原则。
• 第二,国家体现阶级职能,有暴力机关及 其物质附属物,如军队、警察和监狱;
•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商品交 换和生产发展了,剩余生产出现了,奴隶制产生。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奴隶 制成为社会的本质内容,金属开始成为货币,社会 进一步分化,产生了贫富差距。文明时代开始。
•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标志着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最后确 立。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又控制生产的寄生阶级。 氏族制度为阶级分化所摧毁,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 的集团—国家—出现了。
• 恩格斯在剖析了杜林的抽象平等观之后写道: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 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 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448页。
• 3、批判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阐明了经济 与政治、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初阶段。
(2)普那路亚家庭。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只 允许族外婚,这必然形成互相通婚的两个集团,从而出现
了氏族。这样,建立了以母系为核心的原始公社制度,女 性专事农业。因家庭成员之间互称“普那路亚”而得名。
(3)对偶家庭。禁止血缘亲属通婚,以一个男子和一 个女子共同生活为标志。在对偶家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
• 四、论述辩证法及基本规律 •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2、辨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3、系统阐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 五、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 1、关于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
• 2、依据唯物史观,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道 德观、平等观,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关系原则。
• 第二,国家体现阶级职能,有暴力机关及 其物质附属物,如军队、警察和监狱;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PPT

综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可 以看出,马克思始终从实践出发,从经 济关系入手,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 的发展,其宗旨就在于实现人类解放。 因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全过 程的一条红线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实现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毕 生的追求。 唯物史观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 志。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整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过程中都具有决 定意义。
9.关注东方社会《人类学笔记》
马克思先是阅读了毛勒、哈克斯特豪森的著作,在生前的最 后几年,马克思又阅读了马· 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 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梅恩的 《古代法制史讲演录》、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 态》、菲尔的《印度和锡兰的雅刊安人村社》,并均作了详细摘 录和评论。这五本笔记以及马克思给俄国女革命家维· 伊· 查苏利 奇的三封回信,构成了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主体。在 这里,马克思对农村公社的特点及其解体、家庭及其发展形式、 “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氏族的起源及其本质等进行了 科学阐述,弥补了在此之前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研究方面的不足, 完善了唯物史观。
4.阐述人类解放,完成政治上的转变 (《德法年鉴》时期)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全面阐述 新世界观(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 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巴 黎 会 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始全面制定新世界观的, 《手稿》是新世界观的诞生地。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 义的秘密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正面阐述了历史 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唯物 主义的发展形态等问题,提出了“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的粗 糙的物质生产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等重要思 想。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制定和概述了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选修四 马克思和恩格斯页PPT文档

•1882年为《共产党 宣言》俄译本作序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积劳成疾, 躺在安乐椅上溘然 长逝。享年65岁。
• 1820年11月28日 出生于 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
•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Fra bibliotek• 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 经商。业余刻苦自学 。
•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 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 学的哲学讲座
• 1885年7月,恩格斯在晚 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 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 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 工作,《资本论》第二 卷出版。
• 1889年7月,在恩格斯 的指导和推动下,国 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 大会(即第二国际) 在巴黎召开。
•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遵 照他的遗嘱,他的骨 灰被洒在大海中。
• 1864年9月28日,马克 思应邀出席在伦敦举行 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会(即第一国际),当选 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 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 和临时章程。
• 1867年9月14日,在汉 堡《资本论》第一卷出 版。
• 1871年5月30日,马克 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 内战》的宣言,指出巴 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 级的政府。
• 巴黎公社期间,他和马克思一 起组织声援公社的活动。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 社的事业十 分关心。图 为马克思通 过一位德国 商人转达自 己对公社的 建议。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在贝尔一拉雪兹墓地枪杀公 社战士(法国画家爱·波基奥 作)
• 1871年9月举行的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恩 格斯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工人阶级必 须参加阶级斗争并建立同一切旧政党相对 立的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 英国参加宪章派活动, 深入研究历史、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 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 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 义的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PPT课件

5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遇
(一)因祸得福
1818年5月5日马克 思诞生于普鲁士莱 茵省特利尔城一个 律师家里。 1820 年11月28日恩格斯 生于普鲁士莱茵省 的巴门市的一个工 厂主的家里,比马 克思小两岁。
6
1842年4月马克思 开始为《莱茵报》 撰稿。1842年10 月上半月马克思 移居科伦,10月 15号起担任《莱 茵报》主编。
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本身却一贫如洗他的一生几乎实在贫困潦倒中度过一祸不单行12马克思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极不稳定而又极其微薄的稿费收入加之资产阶级对他的迫害和封锁使饥饿和生存问题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一家差不多把马克思置于死地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1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简介
9
1844年8月28日左右马克思会晤从英 国回国途中来访的恩格斯。共同的信 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
10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
(一)祸不单行
马克思虽然在思想上 是富有者,但是在经 济上却是严贫户。这 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 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 济学家,本身却一贫 如洗,他的一生几乎 实在贫困潦倒中度过 的。
20
此后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也波及到比 利时。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 当局的驱逐。在法国临时新政府的邀请 下,马克思夫妇回到法国巴黎,恩格斯 也抵达巴黎。
21
1848年2、3月间,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 黎、柏林、维也纳等城 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 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 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 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 《共产党在德国的要 求》。4月,他们到达德 国科伦。恩格斯担任 《新莱茵报》编辑,协 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 部工作。
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遇
(一)因祸得福
1818年5月5日马克 思诞生于普鲁士莱 茵省特利尔城一个 律师家里。 1820 年11月28日恩格斯 生于普鲁士莱茵省 的巴门市的一个工 厂主的家里,比马 克思小两岁。
6
1842年4月马克思 开始为《莱茵报》 撰稿。1842年10 月上半月马克思 移居科伦,10月 15号起担任《莱 茵报》主编。
这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济学家本身却一贫如洗他的一生几乎实在贫困潦倒中度过一祸不单行12马克思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他极不稳定而又极其微薄的稿费收入加之资产阶级对他的迫害和封锁使饥饿和生存问题始终困扰着马克思一家差不多把马克思置于死地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1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简介
9
1844年8月28日左右马克思会晤从英 国回国途中来访的恩格斯。共同的信 仰使彼此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都重要。
10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识
(一)祸不单行
马克思虽然在思想上 是富有者,但是在经 济上却是严贫户。这 位对资本主义经济有 着透彻研究的伟大经 济学家,本身却一贫 如洗,他的一生几乎 实在贫困潦倒中度过 的。
20
此后1848年革命席卷欧洲,也波及到比 利时。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 当局的驱逐。在法国临时新政府的邀请 下,马克思夫妇回到法国巴黎,恩格斯 也抵达巴黎。
21
1848年2、3月间,欧洲 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 黎、柏林、维也纳等城 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 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 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 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 《共产党在德国的要 求》。4月,他们到达德 国科伦。恩格斯担任 《新莱茵报》编辑,协 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 部工作。
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42人民版PPT课件

(2)“两个伟大发现”及其意义:一是唯物主义历史 观,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 供了理论基础;二是剩余价值学说,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必 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3)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 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② 标志:
• 1848 年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盟纲领,即 《共产党宣言》(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 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 ③ 内容: • 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
统的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 ④意义: • 从此无产阶级 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在科学社会
1、合作《神圣家族》(1844年),论述人 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的动力。 2、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 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 4、《资本论》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 究经济学。经过25年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 本书,终于写成《资本论》第一卷。
主义理论指导下,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上升为一 个阶级反对另个阶级的自觉行动
• 《资本论》 • ①背景: •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 •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生、
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 ②标志: • 马克思 1867 年出版第 1 卷; • 恩格斯整理出版 2、3 卷,分别于1885和1894年出版。 • ③内容: • 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
极大兴趣,并在毕业论文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封建 专制主义制度
(3)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 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② 标志:
• 1848 年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盟纲领,即 《共产党宣言》(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 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
• ③ 内容: • 它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全面系
统的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 ④意义: • 从此无产阶级 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在科学社会
1、合作《神圣家族》(1844年),论述人 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的动力。 2、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 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 。 4、《资本论》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 究经济学。经过25年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 本书,终于写成《资本论》第一卷。
主义理论指导下,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上升为一 个阶级反对另个阶级的自觉行动
• 《资本论》 • ①背景: •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 •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生、
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 ②标志: • 马克思 1867 年出版第 1 卷; • 恩格斯整理出版 2、3 卷,分别于1885和1894年出版。 • ③内容: • 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
极大兴趣,并在毕业论文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封建 专制主义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与恩格斯
演讲:陈丽澍
亨利希·马克思
(1818-1883)是科学社 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 产阶级的导师。卡尔·马 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 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 亲是犹太人的律师,这对 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 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 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 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 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一书手稿
1848年4月,和马克思一起创 办了《新莱茵报》。 1850年前后,民主革命失败。 恩格斯和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 压迫。经济拮据,恩格斯决定 暂时回曼彻斯特纺织厂工作。 以便继续资助马克思,一待就 是20年。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 十年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 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 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 1876-1878年,他写了《反杜 林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 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 学百科全书。
1884年5月,卧 病在床的恩格斯开 始整理并编辑《资 本论》第二卷。他 每天从上午十点到 下午五点向秘书口 授马克思的手稿, 晚上对口授的笔录 进行修改和加工。
1889年7月,在他的直 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 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 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 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 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 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 敦。 10日,在威斯 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 站大厅举行追悼会。 27日,遵照他的遗嘱, 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 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资料收集:郭睿 杜雪姣 董思斯
PPT制作:纪苏晓 侯雅晴
马克思的墓地
Friedrich Engels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德国 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马克思主 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 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先祖是犹太人。少年时 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 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 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 一家商行供职 。1839年春,在该 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 《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 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 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 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 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 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 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 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 哲学题材。他试图以哲学来改 造世界。在论文中,他引用了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 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表 现了自己决心为改造人类世界 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 《莱茵报》主编 。1843年6月, 和燕妮结婚。
1850年12月,马克思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的借阅证。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 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 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 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 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 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 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 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 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 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 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 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 《资本论》第一卷的封面 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中年时期的马克思
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前进周刊》其中对德国的专制 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鲁士政府对此非常不满,并要求 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同年秋,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派流氓殴 打,驱逐出境,被迫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 形态》,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 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 委员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后 来马克思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重新回到法 国巴黎 1849年 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 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晚年的马克思
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 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 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 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 未能参加。1883年3月14 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完 他的生命的。他选择了一 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 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 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 困和牺牲。 。“我是世 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 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 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 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 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 “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 在这里,他认识了还是莱茵报主编的马 克思。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写作《英 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 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 1846年8月,和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德 意志意识形态》。 1847年6月,起草《共产主义信条草 案》 ,后来进一步完善成《共产主义 原理》。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此为基础, 与马克思合作拟定《共产党宣言》 。
演讲:陈丽澍
亨利希·马克思
(1818-1883)是科学社 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 产阶级的导师。卡尔·马 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 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 亲是犹太人的律师,这对 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 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 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 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 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一书手稿
1848年4月,和马克思一起创 办了《新莱茵报》。 1850年前后,民主革命失败。 恩格斯和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 压迫。经济拮据,恩格斯决定 暂时回曼彻斯特纺织厂工作。 以便继续资助马克思,一待就 是20年。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 十年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 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 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 1876-1878年,他写了《反杜 林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 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 学百科全书。
1884年5月,卧 病在床的恩格斯开 始整理并编辑《资 本论》第二卷。他 每天从上午十点到 下午五点向秘书口 授马克思的手稿, 晚上对口授的笔录 进行修改和加工。
1889年7月,在他的直 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 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 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 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 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 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 敦。 10日,在威斯 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 站大厅举行追悼会。 27日,遵照他的遗嘱, 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 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资料收集:郭睿 杜雪姣 董思斯
PPT制作:纪苏晓 侯雅晴
马克思的墓地
Friedrich Engels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德国 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马克思主 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 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先祖是犹太人。少年时 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 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 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 一家商行供职 。1839年春,在该 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 《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 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 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 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 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 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 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 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 哲学题材。他试图以哲学来改 造世界。在论文中,他引用了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 类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表 现了自己决心为改造人类世界 而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 《莱茵报》主编 。1843年6月, 和燕妮结婚。
1850年12月,马克思得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的借阅证。从此,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 他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工作到下午8点左右, 回到家里还要整理阅读材料所记录的笔记, 他曾对别人说,我为了工人争得每日8小时 的工作时间,我自己就得工作16小时。
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 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 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 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 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 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 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 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 《资本论》第一卷的封面 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中年时期的马克思
1845年,马克思参与编写《前进周刊》其中对德国的专制 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普鲁士政府对此非常不满,并要求 法国政府驱逐马克思。同年秋,马克思被法国政府派流氓殴 打,驱逐出境,被迫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 形态》,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 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 委员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后 来马克思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3月,马克思遭到比利时当局的驱逐,重新回到法 国巴黎 1849年 8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前往英国伦敦, 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晚年的马克思
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 去世。当时马克思正患胸 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 结果,他连妻子的葬礼也 未能参加。1883年3月14 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完 他的生命的。他选择了一 条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 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 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 困和牺牲。 。“我是世 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 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 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 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 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 “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 在这里,他认识了还是莱茵报主编的马 克思。 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写作《英 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 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 1846年8月,和马克思共同完成了《德 意志意识形态》。 1847年6月,起草《共产主义信条草 案》 ,后来进一步完善成《共产主义 原理》。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此为基础, 与马克思合作拟定《共产党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