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致 燕 妮》doc

合集下载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诗 爱之歌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诗 爱之歌

马克思给燕妮的情诗爱之歌《给燕妮》是马克思写给妻子燕妮的一首情诗。

他们高尚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是对爱情的向往和心灵的振颤。

【原诗】《给燕妮》作者:马克思(一)燕妮,你笑吧!你会惊奇为什么在我所有的诗章里只有一个标题:《给燕妮》!要知道世界上唯有你对我是鼓舞的泉源,对我是天才的慰藉,对我是闪烁在灵魂深处的思想光辉。

这一切一切呀,都隐藏在你的名字里!燕妮,你的名字——每一个字母——都显得神奇!它发出的每一个音响是多么美妙动听,它奏出的每一章乐曲都萦绕在我耳际,仿佛是神话故事中善良美好的精灵,仿佛是春夜里明月熠熠闪耀的银辉,仿佛是金色的琴弦弹出的微妙声音。

(二)尽管书页数不尽,我也能让你的名字把千千万万卷书籍填满,让你的名字在里面燃起思想的火焰,让战斗意志和事业的喷泉一同迸溅,让现实生活永恒的持久的真理揭晓,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那时愿旧世纪悲鸣,愿新时代欢欣。

让宇宙啊,亿万斯年永远光芒不息!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我也能够把它念出!温柔的风送来了燕妮的名字,好象给我捎来了幸福的讯息,我将永远讴歌它——让人们知悉,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燕妮!(三)言语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表达碌碌无为?难道是为了传播荒诞无稽?它是否述说出高贵的感情?而我的爱情啊,是个魁伟的巨人,它能倒海翻江,它能把高山夷乎!啊,言语!你这精神宝库的偷儿!可以把一切都缩小和贬低,唯独只爱尽情地歌颂赞美,人们不愿公开张扬的秘密。

燕妮!要是我能控制迅雷的轰鸣,要是我能掌握语言的精灵,我便要在整个世界的高空,用耀眼的闪电编织成文字,向你表达我的忠心的爱情,让全世界长久地把你牢记!【创作背景】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

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

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传世情书--马克思致燕妮我的亲爱的: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

我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

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

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

热情也是如此。

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

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

深挚的热情同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

我的爱情就是如此。

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

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

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

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

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

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

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注:卡尔.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早已脍炙人口。

这位写过《资本论》并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人也会写出如此缠绵。

热烈而细腻的情书。

经常在外奔波、流亡不能厮守在妻子身边的马克思总是再忙也忘不了用他的生花妙笔向燕妮表达他的爱情,这封情书是马克思在英国曼彻斯特与思格斯一同工作时写给燕妮的。

《致燕妮》感悟

《致燕妮》感悟

《致燕妮》感悟马克思与燕妮爱情故事是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

最近,再次拜读了马克思的《致燕妮》,颇有感触,心悟深切,心潮澎湃,不得不发,拙思有限,只能共享点滴所思所想。

马克思的成功,除了有一个坚定地志同道合的恩格斯之外,还有一个在他的人生中更重要的人,她陪伴着马克思走过辉煌的一生,也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卓著功勋者。

可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就是马克思最爱的夫人燕妮。

燕妮用一生的感情,深深的爱着马克思。

虽然马克思和燕妮的家庭环境有天壤之别,燕妮是豪门之后,也是远近闻名的美女,这丝毫没有改变燕妮对马克思的敬仰与爱戴,马克思的才华深深吸引着燕妮,使她义无反顾的放弃优越的家庭环境,跟着马克思颠沛流离,远走他乡,过着极其艰难的困苦生活,燕妮却从无半句怨言。

悉心照料马克思的日常生活,她不但是马克思的生活伴侣更是马克思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在燕妮的校对和整理下,才最终得以出版。

马克思燕妮相濡以沫,给马克思生活上精神上最大慰藉,使马克思能全身心的工作,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

马克思与燕妮的故事,说明了真正爱情的无比伟大。

爱情不光是物质基础上的,也有精神层面基础上的。

后者的爱情才更令人仰慕和敬佩。

物质基础的爱情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垮台而坍塌,因为这种爱是寄生在物资基础上的,像寄居蟹离开了寄居的螺壳一样,无法生存。

精神层面的爱情才会经得起人世间的所有变化,而不离不弃,坚守一生。

为什么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能流芳百世,享誉千古。

是他们无私的爱,震动了世人的人性与人心。

是他们对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一生钟情加情投意合的典范。

所以,雄厚的学识才是爱情的最可靠的基础,经济条件也是基础,但不是唯一的基础,二者不相矛盾,如果由二者基础上建立的爱情,精神层面一定会站在首位。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就是广博深专的去攫取知识,如李大钊所言“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爱情不光需要物资的点缀,更需要精神上的持久。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马克思的爱人燕妮是特利尔城里有名的美女,相识时马克思4岁,燕妮8岁。

他们是儿时的邻居,并在那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7岁的马克思在上大学之前秘密与燕妮订婚,当时燕妮21岁。

在苦等马克思7、8年后,他们终于在1843年结婚,并相守一生。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

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

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

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

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

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贵族出生、年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

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

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

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

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

马克思和燕妮的故事精品PPT课件

马克思和燕妮的故事精品PPT课件

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几千
年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
级之间的利益掠夺。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曾大胆地
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2
燕妮简介
燕妮简介
燕妮(1814~1881)全名燕妮·冯·威斯 特华伦,后随夫姓,全名燕妮·马克思。 德国人,马克思的妻子、助手和亲密战 友,阿莱尔公爵家的小姐。生于德国威 斯特华伦的一个贵族家庭,1843 年她 与马克思结婚,并生下三个女儿。为了 马克思的革命事业,她几乎献出了自己 的一切。
马克思 和燕 妮 的 故 事
1
卡尔·马克思简介:(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
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他是无产阶级的
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支持他理论的
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
6
一 不 一 能 为 克 报 出 的 婚 在 外有 不 了 在 马 《 从 她 庭 长 少篇打份。这,思地够 版《》燕一一得的的数能克事母莱为博消富从七就为方和 的莱 编妮份篇不燕七的够思著亲茵《士结有他年只编,燕计茵辑和富博打妮个几和为作迁报莱论婚责们中能辑与妮划报部马有士消结年次燕编出居茵》文的任私,从,苦有。》。克责论结婚头相妮辑版的报编并念的自她远等一此撰1接思任8文婚。。聚有,的地》辑4不头爱约除处了份后着稿在的3并 的 从 在 之一计方部撰1年能 , 情 定 了 用8他良直又,多爱4不 念 他 这 外份 划 ,。稿33作 继 , 终 曾 自好 到与17年情月年8年能 头 们 七 ,良 。 与,接4为 续 总 身 与 己的阿 1分,,238之作 , 私 年 就好 此 苦着1年月4维 等 能 到 未 的8生尔离总马34久为 继 自 中 只的 后 等又1年,2持 待 唤 结 婚 思活诺之能0克年的维 续 约 , 能生 直 了与月6马生 。 醒 合 夫 念基德后唤思月1、持 等 定 她 从活 到 他阿,0克计 一 , 马 和础·,醒月因1卢出生 待 终 除 远基尔17《9思的 些 燕 克 书8,年本一日,为格4身计 。 身 了 处础诺莱因3基 特 妮 思 信从之来些他《一磋年德的 到 曾 用,德茵为础 别 等 有 陪久打特才1莱些商6国基 结 与 自从·8报一月卢, 的 待 过 伴的算别4至茵原了贵2础 合 未 己》1些1格因 激 了 少 他年、立的燕8报9因关族, , 婚 的的4日原磋而 情 漫 数 了4出即激妮2》被于家月因 燕 夫 思年股他因商他,长的。身结情和的迫共庭开而妮马念4东才被了和马的几德婚,月她股退同的始他等克和们至迫关燕克七次国的马开母东出从燕他和待思书委燕退于妮思个相贵。克始亲们《事妮就燕了有信任妮出共不为年聚族但思他迁委莱著结在妮漫过陪马和同得了头之家光为就居任茵作。 伴他了。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阅读训练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在特里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

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

此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

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

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

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

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之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

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

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

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艰难。

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

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让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

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

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

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

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国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

高考语文 马克思致燕妮马克思素材

高考语文 马克思致燕妮马克思素材

马克思致燕妮·马克思伦敦1871年8月25日[于布莱顿]亲爱的燕妮:昨天我忘记告诉你一件有趣的事。

我到这里[77]后的第二天,在我们那条街的拐角处,又遇上了显然是在等人的那个家伙,我已告诉过你,这个人已经不止一次地跟踪恩格斯和我,恩格斯认为他是密探,对此我们有一次曾给了他“暗示〞。

你知道,一般说来,我对于密探缺乏嗅觉。

可是这个家伙竟公然地处处在这里监视我。

昨天,我对此厌烦了,我就停住脚步,转过身去,以轻蔑的目光透过长柄眼镜打量了一下这个家伙。

他怎么样呢?他恭顺地脱下了帽子,而今天就不再照顾我了。

今天我给德纳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注:卡·马克思《给〈太阳报〉编辑德纳的信》。

——编者注],信中详细地表达了在吕雄和西班牙的遭遇。

他必定会在他的《太阳报》上刊登这封信。

这类东西正好合美国人的口味。

当然我在表达这一切时,竭力〔如果孩子们[注:燕妮·马克思、爱琳娜·马克思和劳拉·拉法格。

——编者注]还要留在那里〕使它不致带来危害。

谁不愿意听,谁就是最聋!老斯特普尼对于流亡者的态度就是如此。

我和荣克坦率地向他说明了一切。

黑尔斯给他寄去了捐款单[注:指为公社流亡者募捐。

——编者注]。

我告诉他达威多夫的信[282],最后还告诉他,为了得到救济,这里正在采取某些措施。

而老蠢驴至今仍不肯掏腰包,看来也不打算这样做。

昨天,他以阉人的声调告诉我,已把捐款单寄往波士顿,并且让我看了他就捐款问题写给这里一位女士的信。

可是他自己呢?就是没有他!正象荣克说的,这家伙真是个“乖僻的人〞。

荣克上星期六[注:8月19日。

——编者注]来到这里,星期一又离开了。

他带来自己的两个孩子,在离开之前告诉斯特普尼,他去找一个熟人,以便把孩子安置在那里。

斯特普尼和他一起去了,而当荣克和女主人一切都已谈妥的时候,他那么表示:“我倒想照管孩子一个星期!〞——于是一切又陷于紊乱。

这里的气候几乎一直是刮风下雨,因此我不断地感冒和咳嗽。

1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嫉恨
jí wū
诽谤 fěi bànɡ
给予答复 jǐ
诅咒 zǔ zhòu
诬蔑
无法估计 不可 liáng 估计 “量”不可读成 估量 “liàng” 浅尝 zhé 总是,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指对知识、 辄止 就 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辄”不能 写成“则” 卓有 zhuó 高而直 成绩、效果 “卓”不可读成 成效 显著 “zhuō” 诬蔑 wū 捏造事 捏造事实败 “诬”不可读成 实冤枉 坏他人的名 “wǔ” 人 声 爱戴 敬爱并且拥护(适用于对长辈、领 导), “戴”不能写成“带” 繁芜 wú 丛杂 草长得 (东西、事情、语言)繁多而杂乱 多而乱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第一国 际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全世界无 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1836年的马克思 (自画像) 1867年的马克思 1882年的马克思
1875年的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之一,马 克思的亲密战友, 国际无产阶级的 领袖。
悼念——评价——悼念
一般地,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是:
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
本文的写作思路
逝世情况——伟大的贡献——巨大影响
阅读,根据悼词的特点理一下文章的结构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 和情景。 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 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 响,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坚韧不拔
rèn
柔软 形容信念 “坚忍”与“坚韧” 而结 坚定,意 有区别。坚忍:在 实 志顽强, 艰难困苦的情况下, 不可动摇 坚持而不动摇。 坚韧:重在坚固有 韧性。 忌妒 因忌妒而 “嫉”不能写成 愤恨、憎 “疾” 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致燕妮》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跟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

你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现在我才懂得,为什么“阴郁的圣母”,最丑陋的圣母像,能有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优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

无论如何,这些阴郁的圣母像中没有一张象你这张照片那样被吻过这么多次,被这样深情地看过并受这样的崇拜;你这张照片即使不是阴郁的,至少也是郁闷的,它决不能反映你那可爱的、迷人的、“甜蜜的”、好象专供亲吻的面庞。

但是我把阳光晒坏的地方还原了,并且发现,我的眼睛虽然为灯光和烟草所损坏,但仍能不仅在梦中,甚至不在梦中也在描绘形象。

你好象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跟前,叹息着说:“我爱您,夫人”事实上,我对你的爱情胜过威尼斯的摩尔人的爱情。

撒谎和空虚的世界对人的看法也是虚伪而表面的。

无数诽谤我、污蔑我的敌人中有谁曾骂过我适合在某个二流戏院扮演头等情人的角色呢?但事实如此。

要是这些坏蛋稍微有点幽默的话,他们会在一边画上“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另一边画上我拜倒在你的脚前。

请看看这幅画,再看看那幅画——他们会题上这么一句。

但是这些坏蛋是笨蛋,而且将永远是笨蛋。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

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接
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

热情也是如此。

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

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

我的爱情是如此。

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

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

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

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现在的教养和教育带给我们的复杂性以及使我们对一切主客观印象都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只能使我们变得渺小、孱弱、罗嗦和优柔寡断。

然而爱情,不是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爱,不是对摩莱肖特的“物质的交换”的爱,不是对无产阶级的爱,而是对亲爱的即对你的爱,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

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事实上,我甚至能写下诗篇并把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重新以韵文写成德文的《哀书》。

奥维狄乌斯只是被迫离开了皇帝奥古斯都。

我却被迫和你远离,这是奥维狄乌斯所无法理解的。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

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甚至我的无限的悲痛,我的无可挽回的损失,
我都能从你的可爱的容颜中看出,而当我遍吻你那亲爱的面庞的时候,我也就能克制这种悲痛。

“在她的拥抱中埋葬,因她的亲吻而复活”,这正是你的拥抱和亲吻。

我既不需要婆罗门和毕达哥拉斯的转生学说,也不需要基督教的复活学说。

最后,告诉你几件事。

今天,我给艾萨克·埃恩赛德寄去了一组文章中的第一章,并附去(即附在该急件中)我亲笔写的便条,而且是用我自己的英语写的。

在这篇东西寄走以前,费里德里希读它时不言不语地皱着眉,颇有批评之意,这自然使我不十分愉快。

不过他在第一次读时,感到非常惊奇,并高呼这一重要的著作应该用另一种形式出版,首先用德文出版。

我将把第一份寄给你和在德国的老历史学家施洛塞尔。

顺便告诉你,在《奥格斯堡报》(它直接引用了科伦共产党人案件中的我们的通告)上我读到,“似乎”从同一个来源,即从伦敦又发出了一个新的通告。

这是一种捏造,是施梯伯先生按我们的作品摘出来的可怜的改编;这位先生由于近来在普鲁士不大吃香,想在汉诺威装作一个汉诺威的大人物。

我和恩格斯将在奥格斯堡《总汇报》上加以驳斥。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你的卡尔
1856年6月21日
于曼彻斯特格林码头巴特勒街34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