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伟 王世伟,男,教授,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
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

学术 新理念、新思潮、新视野论坛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上海 200235)〔摘 要〕文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命题,介绍了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成立;阐述了国内外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中国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相关案例,包括会展旅游、浙江丽水的民宿书吧、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等;从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等三个维度,论述了如何实现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 旅游六要素 全域服务〔中图法分类号〕G251〔引用本文格式〕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2):001—006.2018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被形象地誉为“诗和远方”的结合,原来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相对隐性的文旅深度融合命题显性化了,促使人们思考在新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实现文旅深度融合的问题。
文章试图对此作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1 引言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三中全会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1]。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指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2]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3]。
2018年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干部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宣布了中央关于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班子任命的决定[4]。
2018年4月8日上午,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5]。
关注热点瞩望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世伟访谈录

关注热点瞩望未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世伟访谈录《图书馆学刊》编辑部【期刊名称】《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3(035)001【总页数】3页(P1-3)【作者】《图书馆学刊》编辑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
认清方向,准确定位,运筹帷幄,是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图书馆实践前沿的热点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拿出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这是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理论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必然选择。
前不久,《图书馆学刊》编辑部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对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世伟先生进行了采访。
王世伟先生就采访提纲中拟订的问题一一作答,可谓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颇有见地,启人心智。
现将访谈实录于此,以飨读者。
主持人:免费开放后,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并没有像一些人所期待的那样“门庭若市”、“读者成倍增长”,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依然不高。
您认为,当前影响公共图书馆读者利用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要改变现状,公共图书馆还应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王世伟:2011年1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并全面部署免费开放工作。
截至2012年10月,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拨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约为18.23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3月至10月,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4.27亿,比2010年全年增长30%。
另据统计,自2011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一年来,全国读者办证率平均提升近30%。
应注重提高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质量与品位

应注重提高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质量与品位王世伟【摘要】@@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形成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环境和新气象,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增加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筑和设施改善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岗位比以往对大学毕业生更有吸引力了,这是令人高兴的.【期刊名称】《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0(032)007【总页数】1页(P1)【作者】王世伟【作者单位】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形成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环境和新气象,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增加了,公共图书馆的建筑和设施改善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岗位比以往对大学毕业生更有吸引力了,这是令人高兴的。
但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质量和管理与服务的品位还有待提高。
在公共图书馆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品位。
1 提高公共图书馆发展质量的着力点要提高公共图书馆发展质量有很多着力点,这里仅列举数例。
以提高采访质量而言,公共图书馆在采访经费较大增长的同时,是不是同时考虑了采访质量的提高,是否建立了科学的采访政策,是否分析研究过采访文献载体的科学的比例结构,馆藏中该采的没采,不该采的采了的比例占多少,是否建立了采访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否建立了面向社会的文献征集机制,是否建立了采访评估制度,是否进行过馆藏利用率的分析,是否经常听取读者对文献采访的意见,是否加入了联合采访的联盟并进行了标准化的管理,如此等等。
这些都涉及到采访的质量。
再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而言,经费的预算是否科学、是否必须,经费使用的项目安排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补助经费各项目中的超支较多是什么原因,补助经费各项目中年终结余经费较多的又是什么原因,设备和文献购置了是否充分地加以利用还是闲置在那里,项目经费投入产出的效益是否进行过评估,是不是把经费用完了就算完事而可以不顾经费使用是否得当,是否按计划用在适当的地方,是否建立了第三方的经费使用评估机制,如此等等。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思考作者:盛丽萍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年第02期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技术;智能图书馆摘;要:文章从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出发,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本质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非智慧因素,论述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注意智能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的区别,以期在图书馆建设中能够充分重视馆员智慧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2-0097-03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智慧图书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王世伟在《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一文中指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人与物的互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
”[1]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发展模式,强调智慧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但智慧服务不是单纯存在于智慧图书馆中,传统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甚至是中国古代的藏书楼都可以有智慧服务,智慧是人所独有的,任何类型的图书馆都少不了人这一核心要素。
智慧图书馆并不等于图书馆中的智慧服务。
1;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同时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2]。
其突出的还是服务,只不过是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并未改变。
我国智慧图书馆主要是依托“智慧城市”“智能图书馆”应运而生的[3]。
从国内外业界对智慧图书馆的描述不难看出,智慧图书馆强调的主要是两点,一是服务,二是技术。
智慧图书馆是在智能图书馆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解智能图书馆的内涵是认识智慧图书馆的前提。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著的《智慧城市辞典》将智能图书馆定义为:利用智能技术管理图书馆并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是高新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与图书馆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
这与Aittola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无实质性的区别,就这点而言,智慧图书馆其實等同于智能图书馆,追求的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
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研>•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王世伟(1.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5)摘要:文章提出了“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推动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的命题,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一是深化文明创建;二是加强社会教育;三是弘扬志愿精神;四是注重信息文明;五是推广生态文明;六是提升厕所水平;七是强化律己意识&如何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纳入社会文明的考量之中,并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是文章探析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明创建;社会教育;志愿服务;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D01:10.11968/tsyqb.1003-6938.2021002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Civilization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civilization",and expounds it from seven aspects:first,deep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second,strengthening social education;third,carrying forward volunteer spirit;fourth,paying attention to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fifth,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ixth,improving the level of toilet;seventh,strengthening self-discipline consciousn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lem awareness and goal orient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paths and measures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in seven aspects.Key words public library;improve the level of social civiliz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library;volunteer service;information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1问题的提出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如何实现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第九部分对文化建设部署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放在首位的就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叫公共图书馆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文化空间.它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点任务中,可为之处甚多,内容极为丰富。
以七大结构优化提升“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以七大结构优化提升“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王世伟摘要文章论述了以结构优化来创新并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命题,从7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包括:更加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整体框架结构、文化传承结构、空间布局结构、时间长宽结构、读者活动结构、人才资源结构、信息技术结构,从而使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相统一相促进。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结构优化“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引用本文格式王世伟.以七大结构优化提升“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J].图书馆论坛,2021,41(1):18-22.Improving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in the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by Optimizing Seven Major StructuresWANG Shiwei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position that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be innovative and improved by structural improvements.It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in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focusing on seven aspects,i.e.,the overall service framework,the ways of pre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the spatial layout,the service timeframe,reading programs,the structure of personnel and the IT application,so as to coordinate the structural improvement with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public libraries and enable both of them to advance in a mutually reinforcing way.Keywords public library services;structural optimization;14th Five-Year Plan;high-quality development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并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是“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主题。
说智慧城市

说“智慧城市”王世伟2013-1-23 9:12:11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京)2012年2期【英文标题】On Smart City【作者简介】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现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委、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和历史文献学领域撰有论文近300篇。
先后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研究”、“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明清尺牍研究”、文化部科研项目“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日本万国博览会纪念协会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本文献总目”等课题组组长。
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做学术访问和学术演讲(上海 200235)。
【内容提要】分析智慧及智慧城市的性质、特点和发展阶段,着力从创新未来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因城而宜地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服务、提供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等多角度论述智慧城市带给人们的启示。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sperities of smart and smart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the types,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of smart city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from its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关键词】智慧/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泛在城市Smart/Smart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Urbaninformationization/Digital city/Ubiquitous-city“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①。
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时间:年月日地点:广西桂林人数:多名年月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名代表出席会议。
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孙蓓欣致开幕词,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七大”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力作《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詹福瑞作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徐引篪作《关于〈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
六届理事会期间共召开了次理事会,次常务理事会,次秘书长会议。
年间,学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学会的组织运作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
于此同时,学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年来新发展个人会员人,共有个人会员名;新发展事业团体会员个,使事业团体会员总数达到家;新发展企业团体会员家,使企业团体会员总数达到家。
经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本会向中国科协和民政部递交了《关于设立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的申请》。
年月日,民政部签发《社会团体分支机构登记通知书》(民社登[]第号)对我会申请设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准予登记。
同时向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以下简称高校分会)颁发了《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证书》(社证字第号)。
年月日,高校分会正式宣告成立。
学会的分支机构从此由个发展成为个,使学会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
经六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评选并研究决定,授予北京市图书馆协会等个单位“先进学会”荣誉称号,授予白坤等名同志“优秀会员”荣誉称号,授予曹京等名同志“优秀学会工作者”荣誉称号。
大会还审议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徽方案》。
经民主选举,产生了由名理事组成的七届理事会。
詹福瑞当选理事长,王余光、杨沛超、吴建中、张晓林、陈力、陈传夫、胡越、倪晓建当选副理事长,汤更生当选秘书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世伟
王世伟,男,教授,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图联(IFLA)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设组成员(2005—2013)、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编译出版委员会图书馆年鉴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第七届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报》编委、《图书情报工作》编委、《图书馆杂志》编委、上海市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上海信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研究专长为城市图书馆、情报学、历史文献学等。
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研究”、“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明清尺牍研究”、日本万国博览会纪念协会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本文献总目》等。
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制定主要负责人之一。
著有《图书馆学文献学研究》、《历史文献研究》、《中文工具书指南》、《尔雅注疏》、《趣味汉字字典》,主编有《国际大都市指标体系研究》、《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上海图
书馆藏明代尺牍》、《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智慧城市辞典》等,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和历史文献学领域发表论文2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