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共3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共32张PPT)
(家族等级关系+政治隶属关系)
4、影响: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里 宗法制
表 分封制
核心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
禅让制
世袭制
(2)特点: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 天下”结束,“家天下”局面 逐渐形成。
(3)方式: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3)影响: 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
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
夏商政治制度的特 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世可知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 知由原始社会至夏商时 期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 么变化?
由禅让制变 为了王位世 袭制
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我
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BC2070年建立夏
2、王位世袭
(1)建立:
舜————禹————启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 、 、

的矛盾。
2、特点: ①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
国家统治。 (西周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
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
3、 内容:
(1)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次子、庶子分 封);

课件10: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课件10: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5)宗法制影响:
材料一:《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 宗,何也?所以 长和睦 也。 ──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世卿世禄”
材料二: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
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第一卷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4)分布的数量和区域:王族占主体;富庶和重要的战略位 置。(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5)诸侯的义务与权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镇守疆土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随王作战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交纳贡赋
——《左传》文公十三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
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城。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影响: ①积极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②历史遗存影响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b.姓氏的起源源于西周的封国。 c.中国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内容 a.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对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c.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 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 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分封)
王位世袭制:夏朝形 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开始:禹死启继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周武王、周公旦
礼乐制度
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 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
本课小结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的特点。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思训练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 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3.内容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依据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和 规定等级秩序; 3、大、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 宗法制的目的 (二) 宗法制的内容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 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
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 室,以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局。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 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 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标志: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地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商朝的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影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三) 神秘的王权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分封为
“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大 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分 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奴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一 ) 背景——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同时为巩固统治,武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 民分授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 们建立侯国以巩固王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共34张PPT)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高中历史,可能你们会以 为初中已经学习了世界史和中国史,没有必要再学习一遍, 但今天我将以一个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中 国史的开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你们能不能以认 识一个新朋友的心态来学习我们这本书? 那你们还记得中学学的夏、商、西周都有哪些制度吗?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
西周建立后,又是怎样巩固自己的统治的呢?阅读教材中的《西 周分封示意图》,归纳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国家。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
对象 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
内容 义务 朝觐述职的义务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的决定性战役,又称武王伐纣。 周武王即位时,商忙于对东夷用兵,损耗很大,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武王九年曾率兵东进至盟 津(今河南孟津县东),诸侯不期而会者多达800 个。武王审时度势,认为时机仍未完全成熟, 所以命令退兵。直至纣王杀比干、囚箕子,陷 于彻底孤立时,武王才认为灭商时机已到。公 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卢、彭、 濮等族或方国,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打败纣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 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
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大禹建夏王朝始
部落联盟首领
夏王
2.夏启即位家天下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
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
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问:夏启的做法改变了禅让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问:“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是否是历 史的退步?为什么?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周武王已封次子诞为邘、四子为应候、五子为韩侯。 长女大姬婚陈候。武王崩,嫡长子诵年幼,叔伯们具 以年长;诵还有同母弟虞。谁来继承王位?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宗法制
分封制


分配的原则 是维系分封制的 血缘纽带
权利的分配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谢谢观看!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
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
菜者不用枝。
──摘自《礼记》
材料三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24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24张PPT)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确立:启开始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2)实质: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家”天下 取代“公”天下。 (3)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亡。
课堂笔记
3.商朝的建立
(1)商朝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商朝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大宗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①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3.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 含义:即“周礼”,是规范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六族”。“殷民”指:
•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C • 2. 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 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
的是:
B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分 配政治权力、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想一想:
“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 一定“小”吗?
就周王室而言: 在诸侯国内: 在卿大夫封地内: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一)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最大的特点(核心)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3.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实行民主选举,选贤能之人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了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禹按照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没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左图为戴冠冕的夏禹
(二)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禹传位给儿子启。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影响:A.“公天下”—“家天下”(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武王灭商
周武王(姬发)
庶民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奴隶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 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成语“问鼎之心”(也作“问鼎中原”)
楚国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都 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代表询 问鼎之大小轻重,史称“楚王问鼎”。
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
3.地方:封侯、伯 固„„”。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目的: 维护统治 义务: ①镇守疆土 ②随从作战
分 封 制
③交纳贡赋 ④朝觐述职 权利: 再分封、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政治制度 广义:主要包括国体和政体,也就是国家 的阶级内容和政权构成形式。 狭义:主要指国家的政治体制。其中包括 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选举制 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很多内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里) 互为表里 (表)
宗法制——————分封制 (核心) (政治体现)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 宗法制是权利分配的原则。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礼乐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

八 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序民人,利后嗣也。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该材料说明了楚庄王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洛阳有一座九龙石柱, 名曰:九龙鼎。鼎是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王者权力的象征。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在王位和爵位继承上实行世袭制。
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在王族内部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


• 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 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A.1234 B.123 C.234 D.23
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 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妻 妾一
一般称谓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C、大哥(25岁)
妾二
D、二哥(22岁)
5、“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 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 的实质是( ) A. 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 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 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出现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本单元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索 秦朝:全国正式确立 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 专制主义 汉至元:曲折发展、成熟 中央集权制度 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 明清:强化、顶峰 封建制度 与相权的斗争。
走向衰弱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王位世袭制 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互 分封制 为 表 里 宗法制
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时消亡。
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牢固的血缘关系 ②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 1、 在西周初年,下列四人被分封为诸侯的可 能性最小的是: • A.甲是黄帝后裔 • B.乙才华横溢 • C.丙为周朝建立立下大功 • D.丁是周王胞弟整日游山玩水
消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作用:积极: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破坏: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被破坏
影响: A.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C.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D.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 立性。 E.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 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西周
初现雏形 确立形成 不断强化
第1课 第2课 第3\4课
秦朝 汉唐宋
明清
达到顶峰
第4课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475年——1840年 1840年——1949年 1949年——至今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 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 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 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 法 制
含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原始社会父系家 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继承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 作用:当时:①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
②稳定团结统治集团内部 现在:(积极)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亲情观,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消极) 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森严, 重男轻女,任人唯亲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特有的族谱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大禹治水
图中两个大禹有什么不同?
圭,古代 帝王举行 礼仪所持 的玉器
冕,古代 帝王专戴 的礼帽
耒锸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家天下) 2.中央 (氏族公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占卜:神化王权 王位世袭制延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续到1912年清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朝灭亡 (夏商西周)“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相、卿士的设立
6、《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 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 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 C、信仰 B、地域 D、血缘
7、《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 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三人。”可见同 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 时,周王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B、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