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的禅让制,知道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起源在于夏朝;识记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夏商早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产生的原因及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对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通过史料及历史图片进行史料结合,引导学生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产生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本课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都到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并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理解,以此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2、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四、课时课型课型:讲授新课课时:一课时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高中的学习课堂。
高中和初中是有很多不同的,首先我知道大家在初中时期,历史学科只是语数英外的副科,而且你们的中招考试历史也是开卷的。
但我希望从本节课起,大家可以在内心重视起这门课来,首先说的功利一些,历史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抛开功利心不谈,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精神》中就认为在自然科学方面基础学科是几何,而在我们社会科学的学科中,钱穆先生就认为基础学科应属历史。
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涵养,至于钱穆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慢慢领悟。
好,在我们高中阶段呢,我们需要学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
那么我们本学期所要共同学习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
第1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上课)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 茫茫禹迹,划为九州,经启九道, 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 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 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左传》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
曰夏后,姓姒氏。 血缘关系
戴冠冕的夏禹
地域关系
——《史记》
公元前2070年,禹即天子位,为什么就 说明我国出现第一个王朝(即国家的出现)? 大禹治水
王位 世袭制 分封制
矛 盾
宗法制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 矛盾。
2.核心内容与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3. 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表现为分封制
A在当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 4.影响: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B在现在看来——双重影响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交纳贡赋
材料四: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 派兵来勤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史料中的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分邦建国”、“分土封侯”、“分诸 侯,建藩卫”、“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 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 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2、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 终弟及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臣属关系 D、血缘关系 4、“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这里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即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国家最高权力方面,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置各种官职,地方封侯、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思路设计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本课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
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与当今社会的影响。
鉴于夏、商、周三代历史久远,在初中又没有系统学习过的情况下,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吃力。
如何在开学的第一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教师可利用传说故事、历史史料、情景设置、成语等,从与身边相关事件切入。
突出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题,抓住“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三项制度,重点讲述三个问题:源于夏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这就需要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层层推进,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注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通过教师的“导”来推动学生的“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勤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采用多媒体教学,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
(2)了解奴隶社会的分期,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3)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主动学习教科书及上网搜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能提出新的问题,再进一步解决。
课件10: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5)宗法制影响:
材料一:《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 宗,何也?所以 长和睦 也。 ──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世卿世禄”
材料二: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
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第一卷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4)分布的数量和区域:王族占主体;富庶和重要的战略位 置。(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5)诸侯的义务与权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镇守疆土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随王作战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交纳贡赋
——《左传》文公十三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
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城。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影响: ①积极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②历史遗存影响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b.姓氏的起源源于西周的封国。 c.中国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大纲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王位世袭制、等级威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分封制是西周增强对领土管理的一种行政制度。
它利用血缘关系推行分封,起到了稳固政权的作用,但在周王室衰微后造成分裂盘据。
(3)西周的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知识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王位世袭制确实立(1) 确定:约公元前 2070 年,禹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辈。
王位世袭制指“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影响:政治权益由“传贤”变为“传子”,“家天下”的场面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商朝占卜表现出王权与神权相联合。
2.初步成立行政管理制度(1) 神化王权: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王权拥有了神奇色彩。
(2)中央:相、卿士等的建立。
(3)地方:侯、伯等的建立,他们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领袖,按期向商王进贡,并受命讨伐。
[ 学思之窗 ]( 赐教材 P5) 从这段记录,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提示:从资料能够看出,商朝的相,权益很大。
相在中央的行政官员中,权益最高。
他不单辅助商王,还要对其教育、劝说,甚至能放逐商王。
商朝也存在分封,但这些封国大多数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王室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盛时,听从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败时,就会与中央抗衡甚至反叛,与中央的关系特别不稳固。
知识点二等级威严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推行分封制。
2.内容(1)对象:王族、元勋和古代帝王的后辈。
(2)义务:听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跟从作战、缴进贡赋和朝觐述职。
(3)权益: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医生推行再分封;可设置官员、成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作用(1)西周经过分封制,增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线索1: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2: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
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权分三司再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3: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要求: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教学过程:导入: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也随之形成。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复习:【知识梳理】一、商朝的政治制度(一)王权承袭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二)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三)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a.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对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c.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 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 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分封)
王位世袭制:夏朝形 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开始:禹死启继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周武王、周公旦
礼乐制度
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 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
本课小结
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的特点。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思训练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 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3.内容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公共权力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夏启
“传贤”
“传子”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松散性 独立性
商 王畿 (内服)
了方
土方 外 服
鬼方
周
“殷复兴,诸侯归之;殷道衰, 诸侯或不至。”
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 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 蔡。余各以次受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 独居五十三人。”
“家国同构”——宗法制 ——天下归宗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立嫡以长不以贤”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 有隶子弟。”
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鼎
编钟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 “天子八佾(yi)、诸侯六佾、
五、元士三”
大夫四佾、士二佾。
“礼”的器物表现形式:礼器-青铜器→鼎
分封制的作用: ◆ 加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 ◆ 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 是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材料: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 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 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 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 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 大宗。
高度集中。
夏、商、西周(王制时期、三代时期)
史实(历史事件)
史论(历史认识)
“家国同构”——宗法制 ——天下归宗 “制礼作乐”——礼乐制 ——天下归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有的族谱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 首次以蒋家人身份回大陆扫墓祭祖。
四、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家国一体”) ③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习题答案
行为:修宗祠、家庙;编修家谱;祭祀祖 先、认祖归宗;重男轻女;任人唯亲等。 积极作用: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尊宗敬祖”,有利社会安定,形成民族 凝聚力。 消极影响: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 尊卑,个人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 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思想,任人唯亲、 唯上是从,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违背。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分封制是 权力的分配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宗法制是 分配的原则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里
表
宗法制
核心
分封制
关 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 分封制是权力 封制的血缘纽带, 的分配,宗法 分封制是宗法制 制是权力分配 在政治制度方面 的原则 的体现。
宗法制和分 封制互为表 里的。
宗法制的影响
(1)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2)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防止商的遗族叛乱
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根本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巩固统治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分封制的内容
(1)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帝王的后代
(2)办法:
(3)权力与义务: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法炮制。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公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周 代 侯 分 封 伯 制 子 度
男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士
庶民
奴 隶
《荀子· 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 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
“家天 下”的 宗族 色彩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含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余子 余子 嫡长子 余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示意图
大宗与小宗:
“大宗”、 “小宗”是相 对而言的,不 是绝对化的。 既有家庭等级 关系,又有政 治隶属关系 。
四个儿女各自说了自己当继承人的理由:
大儿子是二夫人所生,他说:我是长子,而且我 最有才能
二儿子是大夫人所生,他说:我母亲是正室,我 最有勇气。 三女儿是大夫人所生,她说:我最受父亲疼爱 小儿子是大夫人所生。他说:我的母亲也是正室, 而且我最有最有学识
请问周天子应该传位给谁?为什么?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内部推举 首领的一种方式,民主推举,首领让贤。禅让 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 度,“选贤与能”。
大禹 治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戴冠冕 的夏禹
材料一 :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 ——《礼记· 礼运》 材料二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 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 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礼记· 夏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 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 变化呢? 3、王位世袭制是从何人 开始的?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交纳贡赋
材料三: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 派兵来勤王。
烽一 火笑 戏失 诸天 侯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答案:周王与地方诸侯 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如下:
成龙8月31日到祖籍安徽省芜湖市鸠 江区沈巷镇房桥村家族祠堂查看家谱、 认祖归宗的行踪。„„这是成龙首次回 老家与兄弟相聚。 成龙父亲房道龙1947年赴港谋生,撇 下妻子和两个儿子房仕德、房仕胜„„ 房道龙到香港后化名陈志平,并另娶生 下一子陈港生,入演艺界后取名成龙。 之前,成龙曾对外声称祖籍山东,直到 2001年他才从父亲口中得知祖上姓房。 2004年,他为儿子举办更名“房祖名” 仪式,算是认祖归宗。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指政体,即国家中占统治地位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 的政权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各项制度。
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国王
中央
相 卿士
参与商王决策
地方
卜 祝
史
师
执掌军权
侯
伯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 王朝大事
夏商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即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 ”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
在“家天下”的社会,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如果 你是周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巩固广阔的疆土?
诸侯的权利 再分封、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的义务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3.分封制的影响
西周前期 西周后期 开发了边区 加强了统治 扩大了疆域 政权更严密 诸侯势强 王权衰弱
4.分封制的特点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的